贫困生也应该有一个体面的样子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shengfang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助学工作长期以来都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不少高校学子开始吐槽,为什么有些人穿戴讲究,用着各种电子产品,仍然属于“贫困生”,而有的同学却因为偶尔的一次“奢侈”消费被取消助学资格。贫困生是否该有一个贫困生的样子,成为近日高校学生争论的新焦点。(概述现象,提出近期的焦点问题——“贫困生是否该有一个贫困生的样子”。)
  对很多人来说,关于贫困的记忆并不遥远。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逢年过节不能改善伙食的家庭,多会关起门来吃饭,以避免遭人嘲笑的尴尬。进入物质相对丰裕、社交开始活跃的年代,如果在聚会场合,别人都是西装革履,只有一位粗布衫,估计也会手足无措拘谨得很,甚至发誓下一次再也不能这样露怯。情同此理,我以为,贫困生也应该有一个体面的样子。
  教育的趣旨之于所有学生都是平等的,其中之一即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如果一定要让贫困生有个贫困生的样子,衣食用品远差于其他同学,很多时候就相当于将这个群体向下孤立和区别开来,年轻人比较脆弱的自尊,会不会被深藏进内心而转变成自闭,犹未可知。我们当然希望出现更多家贫志坚的励志故事,但却无法回避刚刚成年的孩子们尚不稳定的青春心理。(本段在提出自己的观点“贫困生也应该有一个体面的样子”之后,从“教育的趣旨”之一“即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的角度阐明观点提出的理由。)
  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助学的要义已不能仅仅停留于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在推进精准扶贫、使民众共享改革开放发展成果的时代背景下,助学应该成为扶贫攻坚的重要内容与路径。去年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提出,要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在整个社会财富不断积累和民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依然强调贫困生要有个“特殊”的样子,标准不免有些陈旧和落伍。(以“而且”領起纵深的一层支持自己观点的理由,从“去年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的角度,指出过去贫困生的“标准不免有些陈旧和落伍”。)
  当然,这样说并不代表鼓励贫困生借助助学而由俭入奢,他们应该树立端正的消费观,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事实上,这种教育是缺失的。而从疯狂的“校园贷”屡屡在校园内制造悲剧来看,勤俭节约的消费观教育,不只是对贫困生群体,付诸几乎所有大学生群体都是缺位的。如何将大学生热衷的目光,从消费攀比拉回到知识探索,或许才是转移审视贫困生外在条件视线的最好方法。(本段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对大学生,包括贫困生,进行“端正消费观”的教育,倡导“勤俭节约”。)
  让贫困生也有体面的样子,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高校贫困生认定几乎是一个普遍性难题,难就难在很多高校总希望用一把尺子量出所有家庭贫困的学生,这就不免会有“硬伤”或者漏洞。正因为如此,“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要完善资助方式,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事实上,这是给高校助学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如何科学完善贫困生评定体系和资助方式,考验着高校的智慧。要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重申自己的观点,并且结合现实情况,坚定解决问题的信心。)
  评点:文章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来写作,开头提出“贫困生是否该有一个贫困生的样子”这样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问题,然后表明自己的观点“贫困生也应该有一个体面的样子”,之后从教育的旨趣和民众生活水平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层层推进,分析中肯,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文章层次清晰,结构严谨,自成一体。
  (编辑:关晓星)
其他文献
在议论文写作中,常常需要引用事例(事实论据)进行论证,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例证法。事实论据是作者用来证明自己论点的理由和依据,写议论文一般离不开事实论据,事实胜于雄辩,它比别的材料更有说服力。但是,如果论据缺少或使用不当,就不能证明论点,或降低说服力。现在同学写作议论文主要存在两个误区:一是大量使用道理论据,大篇幅的说理而缺少必要的事实论据,因此,文章显得空洞乏味。二是列举了大量典型的事实,但是缺少深
“一轮”是一套风景明信片,海蓝色背景中,一只白鹿凝望着一轮皎月,如梦似幻的水波好像要从卡片里溢出来。  “一轮”实在是精致,邂逅它时,我恰巧读到了聂绀弩的诗:“望美人兮长颈鹿,思君子也细腰蜂。”明月也好,美人也罢,无非是一种理想,绝妙的比喻带给人一种特别的美感,那只鹿也显得格外深情,分外令人怜爱。也许是心向往之,看到“一轮”的第一眼,我便不由自主地想要亲近它,观赏它。可惜,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为数不
总有一部分考生,经常抱怨自己的作文老是停留在45分左右,究其原因在于其作文没有亮点,比如立意平庸、内容平庸、表达平庸等等,这些作文属于典型的大众化作文,所以只有打造亮点,才能突破大众化瓶颈,让作文高人一等。  一、立意平庸  1.思辨类新材料作文立意平庸  思辨类新材料作文试题材料往往提供或隐含着两个或两个以上对立而又统一的观点,如果考生仅仅就一个观点行文,此立意虽然不偏题或离题,但显得毫无深度,
无言獨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读诗时间:  这首词情景交融,感情沉郁。上片选取典型的景物为感情的抒发渲染铺垫,下片借用形象的比喻委婉含蓄地抒发真挚的感情。  首句中“无言”二字活画出词人的愁苦神态,“独上”二字勾勒出作者孤身登楼的身影,孤独的词人默默无语,独自登上西楼。神态与动作的描写,揭示了词人内心深处隐寓的很多不能倾诉的孤
天空的云朵打起卷来,转眼间,浓墨般的乌云便阴郁地遮蔽一方。清明时节雨纷纷,倒是平常的事情。窗外的白鸟匆匆掠过,一个人的身影渐渐浮现眼前,关于清明,似乎还有不少回忆值得念想。  爷爷是个一辈子都渴望当战士的农民,我十一岁时就迫切让我感知战士的荣耀——那年的清明节我是在烈士陵园度过的:被雨淋得斑斑的石碑,错杂的野草,孤单的爷孙俩的身影,两把伞……爷爷独立在碑前,喃喃道:“不可忘,壮志烈士不可忘。”雨声
抵制一切残害野生动物植物的行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才能避免更多物种因为人类的贪念而灭绝  世界最后一头雄性北方白犀牛“苏丹”(Sudan)死了,享年45歲。  对于北方白犀牛这一珍贵野生物种,很多人并不了解,但当你看完Sudan的经历,你一定会对它们感到深深的惋惜。  白犀牛是全球最珍稀的濒危动物之一。白犀牛分南白犀和北白犀两个亚种,北方白犀牛野生种群的平均寿命为40岁。北方白犀牛曾经广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北宋思想家张载在《横渠语录》中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林语堂在《人生不过如此》中则说:“我们最重要的不是去计较真与伪,得与失,名与利,贵与贱,富与贫,而是如何好好地快乐度日,并从中发现生活的诗意。”  对此,你的观点是什么?请写一篇论述类文章加以阐明。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特殊类型的材料作文:所给两则材料的
上榜理由:★★★★  当狄更斯那句“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早已成为作文金句大卖场的重要筹码时,我们却反过来质疑时代的好坏,甚至加上程度副词“最”以示内心的至高追求。不论如何,抛出问题本身就是一种进步,至少我们已经开始思考当下而不是沉湎于过去种种或盲目高呼未来可期。  有了美好的愿景,自然开始考虑如何实践使之成为现实。我想,生命安全当属“最好的时代”的最基本要求。《心行千里》中的战地记者陈
瞬息万象,跬步致远;一分钟,六十秒,汇聚了中国大力量,彰显了中国新形象  在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人民日报》推出国家形象系列宣传片《中国一分钟》。  一分钟,中国会发生什么?  一分钟,33个新生儿诞生;一分钟,20个新的家庭组建;一分钟,26人走上工作岗位;一分钟,35217名旅客出行;一分钟,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46804G;一分钟,网上商品零售1043万元;一分钟,快递小哥收发7.6万件快
适用主题:被污染的语言;不走极端;拔高……  一个名叫铁头的9岁男孩写诗走红了。他在诗歌里称妈妈为“小贱猫”,他会说自己在路上“捡了一个秋天”, “欲望”“爱情”等词汇在他的作品中频频闪现。  铁头的诗歌,有些已经发表在严肃刊物上,比如《诗歌月报》。他的大部分作品被父母收集起来,编为集子。粗略翻翻这些诗作,可以清晰感受到里面的童真,有些想象让人捧腹。我不是诗歌理论家,不敢从诗艺的角度妄议,但作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