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用短梗五加的温室栽培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jin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 S5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10-0138-01
  1 市场分析
  短梗五加别名刺拐棒,是我国传统药材刺五加的替代品,属药、食及多功能性产品集一体的植物。野生资源主要分布于东三省,总产量约占全国的80%左右,是东三省道地药材中优势种群之一。
  1.1 野生资源概况
  上世纪80年代东北三省野生中药材蕴藏量调查资料显示,野生刺五加蕴藏量约1万吨,经过近半个世纪的采挖,特别是2004年之后东北三省各地大规模开矿、修路、建房、毁林、开荒、修渠、放牧等多种人类活动,毁掉大片刺五加林地,由于20多年未进行野生药材资源普查,对其蕴藏量难以精确统计,通过产地收购商、销售大户、业内人士综合分析估算认为,东三省野生刺五加产量在700—800吨左右,全国至多在2000—3000吨左右。
  1.2 市场需求
  上世纪50年代,刺五加市场用量很少,年不超过百吨,进入21世纪后,人们在药用、食品、饮品及保健品领域内展开系列研发,应用范围逐渐拓宽,仅药用一项目前国内外需求量已突破4000吨以上,已成为药市主打品种。2005年以后,随城乡居民对绿色蔬菜的热衷,以刺五加嫩茎、嫩叶为食的野蔬受到人们追捧,一时间应季、反季产品价格激增,产不足需,进一步加剧了供求矛盾。
  1.3 生产现状
  药用刺五加在产区2001年进行过少量人工抚育,面积2000亩左右,但因其生长周期长达7—8年,见效慢、效益低,致使药农不愿栽植,面积一直在缩减,目前药用刺五加原料仍然依赖于野生,同时产区青壮年进城务工经商,留守多为老弱病残人员,无力采药,也导致野生刺五加产量减少。而菜用短梗五加栽培却异军突起,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前景看好。
  2 育苗
  2.1 种子处理
  短梗五加果实10月中下旬成熟,将采收的果实困3—5天后,用手揉搓将种子剥离果肉并清水漂洗,捞出置于500倍多菌灵浸种消毒12小时,按种子与河沙体积1:2—3比例混拌,装入木箱中,在室内20℃左右保存3个月,期间每隔一周翻动一次,而后移至2℃左右的窖中贮藏,春播在翌年3月中旬前在15℃室温催芽20余天,当有30%露白芽即可播种,出苗率50%左右。秋播于第二年11月末结冻前进行。或采取种子自然处理方法,即种子淘洗、消毒后,与河沙混拌堆放上冻前,河沙湿度60—70%,于11月上旬埋在事先备好的40cm深坑中,上盖5cm厚河沙和5cm厚土,然后再盖1m厚去叶秸秆捆遮阴,经连续2个冬季和1个夏季的层积过程,于第三年春4月中下旬露白时播种,发芽率可达90%左右。
  2.2 育苗床准备
  选择沙壤土、排灌方便的农田地,亩撒施1000kg腐熟的农家肥并耕翻耙细,做成床宽120cm、高15—20cm。
  2.3 播前药剂处理
  种子用多菌灵拌种消毒,每公斤用药3g;药土配制:按每平方米用药量10g(多菌灵)兑适量细沙,部分撒于播种行内,部分覆盖种子,一般亩用药4kg。
  2.4 播种方式
  撒播、条播、穴播皆可,但生产上多采用条播,条播开沟深2cm,沟距5cm,覆土0.5—1cm镇压,并覆盖1—2cm厚稻草,一般亩播量20—25市斤。
  2.5 出苗前后管理
  出苗前保持床面湿润状态,见苗后撤掉一半稻草,当全田有一半见苗时全部撤掉,同时上遮阳网,7月中、下旬撤网。
  2.6 苗期管理
  2.6.1控制杂草 在5—6叶前生长较慢,易受草害,注意防止草大欺苗现象,当小苗封闭床面后,中耕几次作业道,看住大草即可。
  2.6.2调节水分 当小苗半木质化或木质化以后,根系逐渐发达,适当控制水分有利培育壮苗,雨季注意排水防涝。
  2.6.3追肥 当幼苗出现叶色淡绿时需叶面追肥,用0.5—0.6%浓度复合肥,配施多元微肥(硼砂、硫酸亚铁、钼酸铵、氯化钙)等,宜在早晨或傍晚喷施,喷洒部位以叶背为主,每6—7天一次,连续3—4次。
  2.6.4防病灭虫 猝倒病湿度大易发生,选用苗菌杀粉剂、甲托粉剂、多菌灵粉剂;根腐病根系发红,须根脱落,逐渐腐烂,全株萎蔫死亡。根系环境湿度过大易造成,防治可用根病除、甲托、多菌灵等单用或混用;蝼蛄用毒饵防治、蛴螬和金针虫可用菌虫杀在播种时配成毒土施于土中,幼苗期发生危害可用菌虫杀、速灭杀丁等胃毒剂和触杀剂防治。
  2.6.5适当修剪 8月中、下旬,幼苗株高30—40cm以后,營养充足会二次萌发幼茎,属无效生长需及时剪掉。
  3 温室生产
  3.1 定植期
  秋季10月中、下旬,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中旬,以秋季定植成活率高,但辽东地区冬季寒冷,秋栽易产生冻拔现象,应在次年春苗木四周踩一遍,防止生理干旱。
  3.2 施肥
  亩施4500—5000kg腐熟的农家肥,可全层施或条施。
  3.3 定植
  视土壤保水能力确定做平畦或高畦,一般畦面高5—6cm,畦面宽80—100cm,作业道宽30—40cm,南北向做畦。畦面栽4—5行,行株距25—30cm,春栽需浇足底水。
  3.4 扣棚时间
  经过露地一个生长季的植株方可进行温室生产。植株落叶后至翌年1月末,为植株低温休眠期,若扣棚过早强迫生长,会影响植株的寿命,降低商品性状(植株生长不整齐),也不利于后期的生长发育,辽东地区一般扣棚是11月末至12月初。
  3.5 平茬
  在扣膜前对植株基部2cm地面上处剪除。
  3.6 管理
  3.6.1湿度 冬季保持室内湿度85%以上。湿度以浇水来调节,浇水应在中午时分进行,本着浇水量小,间隔时间长原则,阴天少浇或不浇。
  3.6.2放风排湿 日出前打开顶风口15分钟左右,室内湿度大时可连续多日排湿。当室温超过30℃时打开下风口放风,待室内温度24℃左右时关闭通风口。
  3.6.3施肥 在上午晴天进行,在展叶时用尿素、磷酸二氢钾根外追肥,间隔10天再喷一次。
  3.6.4防病灭虫 3月份病害普遍发生,以灰霉病、角斑病、霜霉病、叶霉病、茎基腐病为主,可选择相应药剂防治。
  3.7 采收
  当嫩茎达到15cm左右时,且叶尚未展开时为采收时期。采收时要进行多日,一般20多天可采收完一茬。
其他文献
一、种姜的选择  众所周知,有了优良品种,不增加劳力和肥料也可以获得较好收成,这充分说明选用良种的重要意义。但一个优良品种,如果不注意培育,不加强栽培管理,就会很快退化变劣,失去良种的优良特性,仍然达不到高产的目的。就生姜的选种留种工作而言,对所挖出的生姜,按其色泽、大小、发姜能力,要分别选放。剔除病斑、机械损伤姜块,选择整齐健壮的姜块,留作下年种植。如果在一片姜田中,品种混杂严重,种间颜色难辨,
今年1季度我目GDP增长是6.7%,从增长来看,1季度GDP增长速度尽管比去年1季度和4季度都略低,但仍然运行在6.5%~7%的合理区间。总体来说,经济增长相对平稳。
长丰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地处江淮分水岭,是粮食生产重要区域,除了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农产品之外,每年还产生大量的小麦、油菜、玉米、水稻等农作物秸秆资源,其处理和应用不仅与农户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更关系到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在长丰县少数地区,人们选择将秸秆粉碎还田或是用于畜牧业的发展,但是在大多数地区中,为了方便,农户大多选择焚烧的方式对秸秆进行处理,不仅浪费资源、更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在这样的环境
富春江,是我国著名风景区,就在钱塘江的上游。自从东汉初年严子陵隐居于此以后,这一带真是“人杰地灵”,出了不少大文学家、大诗人、大画家、大英雄豪杰。悠悠二千年间,称颂富春山水和严子陵的诗词、歌赋、文章、图画,汗牛充栋;名胜古迹,沿途皆是。到了元朝,李桓名诗《富春舟中》,劈头两句便是“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从此,许多人就说“富春山水之胜,甲于天下”了。畅游桂林时,曾把这句话告诉一些广西人。他们大为
今年10月的京城地区木材市场成色非但不比"金九"差,就其需求的走强程度,显然还胜过了9月。进入10月中、下旬,北京经济运行状况已经明显进入了全年最为要紧的节点,各种建设、生
我国在林业档案信息化建设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跟其他行业还有着较大的差距。笔者针对我国林业建设的实际发展需求,并结合延边地区的具体情况,对林业档案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