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读思言”模式的高中英语文学阅读课中思维品质的落实

来源 :校园英语·月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l123456789zyl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文学阅读是拓展和深化课程内容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以“A Christmas Carol”教学为例,探讨基于“读思言”模式的高中英语文学阅读课中如何促进学生逻辑性、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品质的融合发展。
  【关键词】“读思言”模式;文学阅读;思维品质
  【作者简介】陈倩静,厦门市集美区灌口中学,高中英语教师,一级教师,大学本科。
  一、引言
  思维品质体现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是指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学生在英语课程中应逐渐学会辨析语言的具体现象,梳理、概括信息,建构新概念,分析、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正确评判各种思想观点,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具备初步运用英语进行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程晓堂,2018)。
  阅读是语言和思维交互作用的过程(黄远振,2014)。阅读教学应以思维为导向。文学作品提供了生动的故事情节、优质的语言素材、优秀的文化和丰富的主题内涵等,是拓展和深化课程内容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重要途径。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过程中会经历“探究、理解、领悟、阐释、鉴赏和评价作品意义的思维过程,从而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何开朗、曾红敏,2019)。
  二、“读思言”模式
  “读思言”模式是福建师范大学黄远振教授建构的英语深层阅读教学模式,设计导读、默读等“读”的环节,采用认知冲突、问题诱思、原型启发的教学策略组织“思”(思索﹑探究、交流)的思维活动,运用搭建支架,通过以读促说/写、模仿创生的教学方法进行“言”(说和写)的实践。(黄远振等,2015)。
  “读思言”过程即是发展语言创新思维的过程。读,主要训练分析综合、分类比较、归纳演绎、抽象概括等逻辑性思维技能;思,侧重训练判断推理、质疑解疑、求同辨异、评价预测等批判性思维技能;言,重点培育纵横思维、联想想象、通感隐喻、模仿创生等创造性思维技能(黄远振等,2014)。
  本文将结合教学案例,探析基于“读思言”模式的高中英语文学阅读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逻辑性、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品质的融合发展。
  三、基于“读思言”模式的高中英语文学阅读实践
  1.教学内容分析。本文选取北师大版必修1“ Literature Spot”课文“A Christmas Carol”,故事讲述的是冷酷无情的Scrooge在圣诞节来临之际,剥削他那忠诚可靠的雇员以及爽朗乐观的侄子,社会活动者请他为穷人施舍一点点钱,也被他无情地断然拒绝,他对周围的一切庆祝活动也厌恶至极。可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圣诞夜三个鬼魂的造访使他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唤醒了他人性的另一面,让他从一个守财奴转变为大善人。
  2.教学对象。本次授课对象是高一的学生,有一定的英语学习能力,但较少接触文学阅读体验。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课堂思维不太活跃,但大部分学生表现出较强的合作学习意愿,能在讨论中与同伴交流分享,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读、思、言教学实践,落实思维品质的培养。
  3.教学思路和目标。学生能够“读懂”故事的主要情节,并能通过人物语言、动作及心理描写来“思考”分析人物性格的变化;通过问答、头脑风暴、小组讨论等一系列活动,帮助学生进行文本寓意和主题的“言说”,进而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写作升华,提升学生的鉴赏力、判断力和创造力。
  4.教学过程。(1)“读思言”模式之“读”。首先是导读。课前布置学生查找作者查尔斯·狄更斯的生平,课上进行抢答活动;同时,发散学生对圣诞节的已有知识,为后面探索故事的寓意作好铺垫。
  1) Have a competitive answering game based on the author’s information.
  ①Where is Charles Dickens from?
  ②What is he?
  ③Is he a romantic writer or realistic writer?
  ④Did he have a happy childhood? Why?
  ⑤What are his famous works?
  2)When it comes to Christmas, what comes to your mind?(如图1所示)
  【设计意图】课前布置学生查阅作者的信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课堂伊始,教师通过抢答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也检测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成效;通过气泡图发散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圣诞节的相关知识,为阅读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其次是阅读。学生默读课文,获取记叙文的六要素,并以主人公Scrooge的动作和情感变化绘制故事发展结构图(如表1)。
  3)Read the passage and fill in the blanks.
  4)Divide the story into three parts and then present the plot according to Scrooge’s actions and feelings(如图2所示)。
  【设计意图】在教学活动中,留给学生足够的默读时间,让学生与文本间、与作者间互动,通过寻找六要素和绘制故事发展结构图,把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理清,直观地指引学生分析Scrooge梦境前中后行为的巨大变化refuse→regret→give来梳理概括故事情节,再判定其情感变化线cold/ unhappy→sad→happy,有益于后续合理推断Scrooge的性格特点及文本寓意等。整個梳理过程让文本内容结构化,阅读思路可视化,有利于发展学生分析与概括、比较与归纳信息的逻辑性思维能力。   (2)“读思言”模式之“思”。读思言以“思”为核心,强调文本问题化、问题思维化,体现问题导向教学策略。为了引发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深入思考,教师应设置合理、有效的问题来促进学生开展高层次思维活动,从而实现对文本的深度理解,有效推动批判性阅读的开展并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程晓堂,2018)。
  Read the passage again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in pairs.
  ①Why did Marley want to help Scrooge?
  ②Why was Scrooge unhappy when he saw his past?
  ③Why was he sad when they visited the Cratchit family on Christmas?
  ④What did the Ghost of Christmas Future show Scrooge?
  ⑤How did Scrooge change in the story? (如表2)
  【设计意图】 以上问题涉及Scrooge遇到三个鬼魂时的内心情绪变化,思考这些问题时,需要学生在阅读故事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生活体验和认知水平。如回答问题②,学生需要从文本中分析Scrooge过去的遭遇,其他小伙伴们都回家过圣诞节而他却独自一人在读书,可见他内心很孤独且并不知道圣诞节是来做什么的,另一幕他因为女友没钱而分手,开始感到后悔,他本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却因自己把金钱看得太重孤独一人;同理,问题③④都需要学生对他在梦境中看到的一幕幕进行分析,问题⑤还需学生透过Scrooge的语言表达、肢体动作和心理描写来分析其性格特征及情感变化,难度更大一点,所以用表格的形式帮助学生梳理。学生通过深入阅读、和同伴互相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了如何做人的评判标准,发展了批判性思维能力。这样的问题设置使本来非常简单的文本也有了阅读的深度和味道(陈则航、王蔷,2016),也为后续的“言”搭建了支架。
  (3)“读思言”模式之“言”。言,即表达,包含说和写两种语言表达技能(黄远振等,2015)。说或写是思维活动的产品(黄远振等,2015),是阅读的延伸,是对阅读效果的检测,通过创造引发思考的情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1) Speaking. Students work in groups to discuss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① What is the moral of this story?
  ② Why is the story placed in such a setting? What is the true spirit of Christmas?
  ③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story?
  2) Writing.
  ①Did the behavior of generosity have some impact on you before?
  ②Or have you ever behaved generously to someone? What is your feeling?
  3) Assignment
  Think about the good things of the Spring Festival.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讨论问题,多角度深入剖析文本,说到故事的寓意时,学生都能说出be generous、be kind,但文章还不止这些,再次引发学生思考创作作者的背景:为什么要以圣诞节为写作背景?圣诞精神是什么?多方面讨论并深入挖掘故事的其他寓意,鼓励学生多“说”,进而提炼小说主题,养成向善、大方、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等生活态度,以及该故事象征着圣诞节所有美好的事物。
  接着教师结合主題设置情境,引发学生思考“the importance of generosity”对于自身曾经的影响(班上很多学生多年来受到曾董事长的捐助以及陈校友的“奖学基金”),或是自己的generosity对别人的影响以及自己的感受。该情境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产生共鸣,引导学生将阅读中获得的知识、技能、情意等用于新情境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也逐渐领悟育人价值,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最后布置的任务是将阅读中的象征迁移到我们自己的节日,进行深度思考与二次开发。
  5.教学反思。本堂课在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核心素养视野下,基于“读思言”模式的高中英语文学阅读课中,由浅入深地引领学生思考问题,关注学生的思维活动,包括分析、概括、比较、推理、质疑、判断、想象、表达等。从授课情况看,本堂课中的教学活动结合气泡图、故事发展结构图、表格等,以问题链来启发学生思考,学生在一系列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了语言能力,培养了思维品质,领悟了育人价值。
  四、结语
  阅读教学是思维发展的重要途径,文学阅读以其生动性、优质性和丰富性在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发展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基于“读思言”模式的文学阅读教学始于读、经过思、终于言,读故事构情节,提高了分析综合的能力;思发展呈变化,促进了文本的深度解读;言寓意显思维,渗透了育人价值,提升了思维能力。该模式指导下的高中英语文学阅读是促进学生逻辑性、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品质融合发展的有力途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程晓堂.在英语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8(3):1-7.
  [3]黄远振,兰春寿,黄睿.为思而教:英语教育价值取向及实施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14(4):63-69.
  [4]何开朗,曾红敏.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的实践与思考[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9(7): 39-44.
  [5]黄远振,兰春寿.初中英语深层阅读教学模式研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5(9):11-15.
  [6]陈则航,王薪.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16(5):1-5.
其他文献
一、相遇  钱卫枫永远也忘不了1922年回家的那一幕。从浦西渡过黄浦江到浦东,头上是高悬的太阳,脚下却是泥泞的土路。坑坑洼洼,颠簸难行。汽车走了半个多小时,就陷在了路中央,离杨思镇还有一二里地。眼看就到家门口了,路却显得那般遥远。  汽车司机招呼乘客下车推车。钱卫枫跳下车,和众人合力推车,汽车从一个坑推出,又陷入另一个洼地,车轮在坑洼中直打转,司机下来看了直摇头。看来汽车一时无法通行,钱卫枫拎起箱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日益国际化,英语作为一门通用语言,在生活中的应用频率渐渐升高,也成了优秀人才步入世界的必备技能。作为一门学科,英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初中学生的听说基础都比较薄弱,距离流畅交流尚有一段距离,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创新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听说能力;教学手段  【作者简介】王晶,江苏省高邮市菱塘回族乡民族初级中学。  一、听力教
沙旭伟的儿子迷上了网游,一心想当职业电竞选手,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家里怎么劝都不管用,姐夫支招让送孩子去游戏戒瘾中心,说:“政阳小区门口那中心就不错,同事孩子送去有好转。”  小区南门附近果然有个店,只是招牌上的灯坏了,勉强能看清“中心”两字。沙旭伟提溜着儿子进屋,问:“怎么报名?”工作人员介绍说:“分几档,您的具体要求是……”沙旭伟打断说:“别啰唆了,要最好最快的。”说完就掏出一摞现金放在柜台上,
这几年,乡村农家乐很红火。花溪镇的熊强嗅到了商机,央求姐夫钱程,要包山塘开农家乐,请姐夫出钱帮忙。  钱程在外地一家企业做高管,事业小有成就。钱程虽然有些犹豫,但架不住熊强的再三恳求:“不看僧面看佛面,看在我姐的面上也请帮我一把。我把农家乐办成了,也是你反哺家乡的举动,一举两得呢。”  钱程被说动了心,答应小试牛刀,如果前景看好,再加大投资。熊强乐得直蹦高,拍着胸脯说:“请姐夫放心,我一定给你个惊
短镜头《手机“卡”》(侯智勇)  李丁和老婆小玉开了家手机维修店。有个少妇说手机太卡了,李丁给她一张内存卡,还告诉她很多提速的小窍门。可是,少妇又多次来店里,说手机越来越卡了。小玉觉得其中似乎另有隐情……武俠天地《天下第二》(寒汐)  《手机“卡”》插图  昏暗的密室中,一灯如豆,一个身着飞鱼服的高大男子虽低着头,但也能感受到面前上司如鹰隼般凌厉的目光,段锋芒奉命前往武林大会。为争“天下第一”的名
[摘要] 目的 探讨腹部术后早期补钾对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对肾功能正常腹部手术患者在术后第1天开始,分别补钾2.0~3.0μg/d ,观察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平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38h,无1例出现异常反应,血钾维持在正常水平。结论 只要肾功能正常,腹部术后早期补钾是安全的,可促进胃肠功能早日恢复。  [关键词] 腹部术后; 低钾; 早期补钾; 胃肠功能  [中图分类号] R656;R5
宋朝年间,晋中平遥出了件离奇怪事:时任县令李某一日如厕,出来后连称头痛,抛开随从独自一人回房休息;哪知就此之后,李某忽然离奇失踪,朝廷派人查了许久,连半点头绪都没有,只好又派了个叫胡能的来此任新县令。  胡能四十多岁,此人不但贪婪好色狡诈多端,而且心狠手辣,是个能把坏事做绝的主儿。来晋中没多久,胡能就和怡香楼的老鸨翠云好上了。  翠云身为老鸨,什么样的人没见过,见有官府县令主动上门,自是不会放弃这
【摘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英语学科關键能力作为英语能力中最基础、最重要的能力,其主要包括英语的运用能力以及英语的学习能力。这两种能力各具侧重点,同时也相辅相成。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需要根据这两种能力的特点、性质、内在关系以及形成规律,围绕学生英语关键能力的培养展开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的更新和改进,构建英语关键能力的培养模式,从而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提高。本文就初中英语学科关键能力的概念和内涵进行分析
大梁县大云山半山腰有个村子,进村要转六个盘旋山道,叫六盘村。为了彻底解决六盘村的出行难,由县乡统一规划,在山下建了个六盘新村。谁知道有个叫葛根林的老人,在新村住了10多天,又搬回到山上的老村独居。消息传出去,山下人纷纷前来看看这个怪老头,搬得空空的老村反倒热闹起来。  村主任十分恼火,三天两头上山动员葛根林下山。葛根林吸着烟杆,摸摸下巴的山羊胡子,笑眯眯回答:“主任啊,你看,整个村就我一个人住,下
[摘要] 目的 寻找一种诊断思路来提高腰椎真性滑脱C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随机将54例腰椎真性滑脱的CT片分为两组,每组27例。第1组由2名CT室高年住院医师共同阅读,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讨论,并作出诊断;第2组由2名CT室低年住院医师共同阅读,根据自己的观察,并用逆向追踪法进行诊断。阅片结果采用χ2检验。逆向追踪法是指观察滑脱腰椎下方小关节有无异常和从下向上查看滑脱腰椎的椎板前端有无骨质断裂。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