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英语精读课教学中paraphrase的目的性和其概念的内涵,指出了这方面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探索性意见。
关键词:paraphrase;目的;内涵
Paraphrase是英语精读课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学好paraphrase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和遣词造句的能力至关重要。从试卷分析中可以看出,paraphrase在每次测验中总是占20%至25%的分数,而学生在这方面失分也最多。形成这种情况的因素很多,但也反映出我们在paraphrase教学中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探索paraphrase的目的性和其概念的内涵不仅对培养学生的理解力,而且对提高整个精读课的教学质量也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对此作一些粗浅的探索。
一、paraphrase的目的性
Paraphrase的目的在于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它不同于单纯的英译汉,它检验的标准较英译汉更为全面。英译汉时学生只要能作到忠实于原文又能达意基本上就行了。而paraphrase则不然,它既要求学生懂得原句中字、词、句的含意又要求学生理解上下文的逻辑联系以及暗示和修辞手法。另外,它还要求学生用最简单的语法和句法表达出原文的意思,从而体现出对原文的理解程度。从以下两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单纯英译汉的局限性:
(—) “when you are all so busy,”he said, “I fell ought to do something!” [1]
这句话的语法和句法都非常简单,学生都能翻译出起,即——他说:“既然你们都那么忙,我想我也不该闲着,我也应该做点什么事才对!”。但是从翻译中我们看不出学生对“something”这个词的真正含意是否理解了。原文中Diogenes是在嘲讽希腊柯林斯城的那些懒堕,利欲熏心的贵族们,批评他们平时不练兵,不修防御工事,已经兵临城下了才慌忙应战。原文中的“something”意指——你们现在所做的一切就象我现在来回滚动木桶一样,是毫无用处的。这句话的paraphrase应该是这样:
Diogenes said:“Since you are all busy with the work, I think I should’ t just watch aside, I should do something. But what you are doing now is just like what I’m doing now—rolling the cask up and down, it is of no use!”
在这个paraphrase中,“But”后面那部分就把原文中的讽刺意味表达了出来。从中我们就能检查出学生是否理解了原文的真实含意。
(二) “ A11 he said was, Enough’ s enough” [2]
这句话翻译出来是:他只说了受够了。但学生是否知道“受够了”什么呢?从中我们无法得知。然而这句话paraphrase出来是这样:
He just said that he’s got fed up with my mother’s complaint about not earning enough money to provide better things for us.
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把“受够了”什么说出来。由此可见,要求学生懂得paraphrase的目的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让学生懂得了paraphrase是训练和检验他们的理解能力的,而不是用来培养他们死记硬背能力的,他们才会自觉地去学习、掌握paraphrase的本领。因此,在我们的教学中应该充分重视对paraphrase目的性的讲解。对此,我们往往重视不够。
二、paraphrase概念的内涵
根据词典我们得知paraphrase的意思是 ‘ the re- expression of something written or said in different words; especially words that are easier to understand’ (Longman’ s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或.-‘ free rendering or amplification of passage, expression of its sense in other words ‘ (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3]。这就向我们揭示出了paraphrase的两个要求:一是‘the re-expression of something...in other words’,也就是说用区别于原句的字、词、句和表达法表达出原句的意思。如果只是在原句的基础上改变一两个字,换汤不换药,那是不对的(个别语法、句法十分简单的句子例外)。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如果原句中有暗示,就应该把暗示的意思明显地解释出来;如果原句有修辞手法,就应该用浅显的非修辞手法的语言表达原意;如果原句有省略部分,就要求补充完整;如果原句有非正规语言,就要改成规范化语言。二是paraphrase中所用语法、句法要求浅显易懂。
在平時的教学中,由于时间有限,我们把精读课的重点放在了对语言点和语法的讲解上,忽视了训练学生透彻地理解paraphrase的含意以及掌握其技巧。这就使学生片面地把paraphrase理解为将原句中的某一个词或词组改变成意思相同的另一个词或词组就行了。由于学生对Paraphrase的概念及要求模糊不清,因此一遇到paraphrase就不知从何着手。我认为,我们应该设置专门的课时来训练学生真正领会paraphrase在教和学中的目的和作用,掌握好paraphrase的技巧。虽然在这方面花了必要的时间,只要真正提高了学生paraphrase的水平和能力,那么,在今后的学习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将出现质的飞跃。在训练过程中,我们应该通过大量的练习,引导学生按照paraphrase概念中的要求,逐一去分析原句中有无暗示和修辞手法,所用字、词、句是否通俗易懂,有无省略部分和不规范的语言,等等。这可能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种枯燥而繁琐的训练工作,但熱能生巧,只有踏踏实实地练习才能掌握技巧,才能得心应手地进行paraphrase。在下面两例中我们应该这样去引导学生: (一)“New York is not a dying city, the eight million people who huddle together on that tiny rock do so through choice, and while they are aware there is an undiagnosed ailment in the city’s bloodstream, they are willing to see it through.” [4]
首先应该向学生讲清楚下面这些问题:.
1. To huddle意为to crowd
2. tiny意为very small
3. rock在此是一个metonymy(换喻),它实际是指New York City,因为它坐落海滨的一块岩石上。
4. do so中“so”是代词,它代替前面提到的聚集在纽约城这件事。
5. through choice意为by their own free will
6. Be aware意为to realize
7. undiagnosed ailment意为 a kind of serious illness that can’t be cured,在此它是一种personification(拟人手法),实际上是指a serious problem of the city
8.Bloodstream仍然是一种personification,同时也是一种hyperbole(夸张手法),意在渲染问题的严重性。
9.To see it through 意为to help and encourage the city through trouble or difficulty
然后再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法和句法将原句的意思表达出来。原句是一个长句,我们可根据分句法的原则,把它分成短句:
The eight million New Yorkers crowd in the small city by their own free will. Although they’ve realized the city has very serious problem, they are willing to help it out.
(二) “A little bit of everything.” [2]
这是一个省略句,我们要引导学生在paraphrase时根据原文的逻辑联系把句子补充完整,同时还要注意everything是指everything worth writing。所以这句话可以paraphrase为:I write a little bit of everything worth writing.
(三)帮助学生克服不良心理因素
paraphrase本生没有什么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所谓标准答案。只要能按照paraphrase概念中的要求,用最简单的语法和句法表达出原句的意思就是正确的。对这点,学生心理上是难以接受的,他们总想对答案。他们不但对自己的答案捉摸不定,而且还疑虑究意是教参书上的参考答案对还是老师给的参考答案对?是这位老师讲的对还是那位老师讲的对?另外有一些学生认为,进了大学后随着所学知识的增多,自己所用的语言应该愈深愈难才好,这才能证明自己的水平有所提高。因此在paraphrase过程中,他们总要用一些复杂的语法和句法。对于上面第一种心理因素我们应采取的相应办法是:在课堂上,同一句话多请几位学生进行paraphrase,只要是做到了简单、明瞭、达意,就应该告诉学生都是正确的。要让学生牢牢记住,同一句话有多种正确答案,就连教参书上的和老师讲的答案也许都还可以修改得更简练一些。这样通过大量的练习,学生们的答案多次得到肯定,慢慢地他们就会具有较强的判断能力,养成独立完成paraphrase的习惯。对于那些总想体现“水平”,把句子复杂化的学生,我们要给他们指出,即使他的paraphrase在语法上讲是正确的,但他们违背了paraphrase的要求,因此是错误的。我们应该要求学生重新修改答案,直到达到要求为止。
以上是我对paraphrase的目的性和其概念的内涵的一些探索性意见。希望能通过共同探討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杨立民、徐克容College English [M]第三册第二分册第十一课Diogenes and Alexander,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第316页.
[2] 杨立民、徐克容College English [M]第三册第二分册第十五课Diogenes and Alexander,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第438页).
[3] 梅仁毅、王立礼 Advanced English( Teacher’s Book ) [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第324页.
[4] 杨立民、徐克容College English [M]第三册第二分册第十二课Diogenes and Alexander,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第345页.
关键词:paraphrase;目的;内涵
Paraphrase是英语精读课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学好paraphrase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和遣词造句的能力至关重要。从试卷分析中可以看出,paraphrase在每次测验中总是占20%至25%的分数,而学生在这方面失分也最多。形成这种情况的因素很多,但也反映出我们在paraphrase教学中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探索paraphrase的目的性和其概念的内涵不仅对培养学生的理解力,而且对提高整个精读课的教学质量也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对此作一些粗浅的探索。
一、paraphrase的目的性
Paraphrase的目的在于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它不同于单纯的英译汉,它检验的标准较英译汉更为全面。英译汉时学生只要能作到忠实于原文又能达意基本上就行了。而paraphrase则不然,它既要求学生懂得原句中字、词、句的含意又要求学生理解上下文的逻辑联系以及暗示和修辞手法。另外,它还要求学生用最简单的语法和句法表达出原文的意思,从而体现出对原文的理解程度。从以下两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单纯英译汉的局限性:
(—) “when you are all so busy,”he said, “I fell ought to do something!” [1]
这句话的语法和句法都非常简单,学生都能翻译出起,即——他说:“既然你们都那么忙,我想我也不该闲着,我也应该做点什么事才对!”。但是从翻译中我们看不出学生对“something”这个词的真正含意是否理解了。原文中Diogenes是在嘲讽希腊柯林斯城的那些懒堕,利欲熏心的贵族们,批评他们平时不练兵,不修防御工事,已经兵临城下了才慌忙应战。原文中的“something”意指——你们现在所做的一切就象我现在来回滚动木桶一样,是毫无用处的。这句话的paraphrase应该是这样:
Diogenes said:“Since you are all busy with the work, I think I should’ t just watch aside, I should do something. But what you are doing now is just like what I’m doing now—rolling the cask up and down, it is of no use!”
在这个paraphrase中,“But”后面那部分就把原文中的讽刺意味表达了出来。从中我们就能检查出学生是否理解了原文的真实含意。
(二) “ A11 he said was, Enough’ s enough” [2]
这句话翻译出来是:他只说了受够了。但学生是否知道“受够了”什么呢?从中我们无法得知。然而这句话paraphrase出来是这样:
He just said that he’s got fed up with my mother’s complaint about not earning enough money to provide better things for us.
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把“受够了”什么说出来。由此可见,要求学生懂得paraphrase的目的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让学生懂得了paraphrase是训练和检验他们的理解能力的,而不是用来培养他们死记硬背能力的,他们才会自觉地去学习、掌握paraphrase的本领。因此,在我们的教学中应该充分重视对paraphrase目的性的讲解。对此,我们往往重视不够。
二、paraphrase概念的内涵
根据词典我们得知paraphrase的意思是 ‘ the re- expression of something written or said in different words; especially words that are easier to understand’ (Longman’ s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或.-‘ free rendering or amplification of passage, expression of its sense in other words ‘ (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3]。这就向我们揭示出了paraphrase的两个要求:一是‘the re-expression of something...in other words’,也就是说用区别于原句的字、词、句和表达法表达出原句的意思。如果只是在原句的基础上改变一两个字,换汤不换药,那是不对的(个别语法、句法十分简单的句子例外)。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如果原句中有暗示,就应该把暗示的意思明显地解释出来;如果原句有修辞手法,就应该用浅显的非修辞手法的语言表达原意;如果原句有省略部分,就要求补充完整;如果原句有非正规语言,就要改成规范化语言。二是paraphrase中所用语法、句法要求浅显易懂。
在平時的教学中,由于时间有限,我们把精读课的重点放在了对语言点和语法的讲解上,忽视了训练学生透彻地理解paraphrase的含意以及掌握其技巧。这就使学生片面地把paraphrase理解为将原句中的某一个词或词组改变成意思相同的另一个词或词组就行了。由于学生对Paraphrase的概念及要求模糊不清,因此一遇到paraphrase就不知从何着手。我认为,我们应该设置专门的课时来训练学生真正领会paraphrase在教和学中的目的和作用,掌握好paraphrase的技巧。虽然在这方面花了必要的时间,只要真正提高了学生paraphrase的水平和能力,那么,在今后的学习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将出现质的飞跃。在训练过程中,我们应该通过大量的练习,引导学生按照paraphrase概念中的要求,逐一去分析原句中有无暗示和修辞手法,所用字、词、句是否通俗易懂,有无省略部分和不规范的语言,等等。这可能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种枯燥而繁琐的训练工作,但熱能生巧,只有踏踏实实地练习才能掌握技巧,才能得心应手地进行paraphrase。在下面两例中我们应该这样去引导学生: (一)“New York is not a dying city, the eight million people who huddle together on that tiny rock do so through choice, and while they are aware there is an undiagnosed ailment in the city’s bloodstream, they are willing to see it through.” [4]
首先应该向学生讲清楚下面这些问题:.
1. To huddle意为to crowd
2. tiny意为very small
3. rock在此是一个metonymy(换喻),它实际是指New York City,因为它坐落海滨的一块岩石上。
4. do so中“so”是代词,它代替前面提到的聚集在纽约城这件事。
5. through choice意为by their own free will
6. Be aware意为to realize
7. undiagnosed ailment意为 a kind of serious illness that can’t be cured,在此它是一种personification(拟人手法),实际上是指a serious problem of the city
8.Bloodstream仍然是一种personification,同时也是一种hyperbole(夸张手法),意在渲染问题的严重性。
9.To see it through 意为to help and encourage the city through trouble or difficulty
然后再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法和句法将原句的意思表达出来。原句是一个长句,我们可根据分句法的原则,把它分成短句:
The eight million New Yorkers crowd in the small city by their own free will. Although they’ve realized the city has very serious problem, they are willing to help it out.
(二) “A little bit of everything.” [2]
这是一个省略句,我们要引导学生在paraphrase时根据原文的逻辑联系把句子补充完整,同时还要注意everything是指everything worth writing。所以这句话可以paraphrase为:I write a little bit of everything worth writing.
(三)帮助学生克服不良心理因素
paraphrase本生没有什么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所谓标准答案。只要能按照paraphrase概念中的要求,用最简单的语法和句法表达出原句的意思就是正确的。对这点,学生心理上是难以接受的,他们总想对答案。他们不但对自己的答案捉摸不定,而且还疑虑究意是教参书上的参考答案对还是老师给的参考答案对?是这位老师讲的对还是那位老师讲的对?另外有一些学生认为,进了大学后随着所学知识的增多,自己所用的语言应该愈深愈难才好,这才能证明自己的水平有所提高。因此在paraphrase过程中,他们总要用一些复杂的语法和句法。对于上面第一种心理因素我们应采取的相应办法是:在课堂上,同一句话多请几位学生进行paraphrase,只要是做到了简单、明瞭、达意,就应该告诉学生都是正确的。要让学生牢牢记住,同一句话有多种正确答案,就连教参书上的和老师讲的答案也许都还可以修改得更简练一些。这样通过大量的练习,学生们的答案多次得到肯定,慢慢地他们就会具有较强的判断能力,养成独立完成paraphrase的习惯。对于那些总想体现“水平”,把句子复杂化的学生,我们要给他们指出,即使他的paraphrase在语法上讲是正确的,但他们违背了paraphrase的要求,因此是错误的。我们应该要求学生重新修改答案,直到达到要求为止。
以上是我对paraphrase的目的性和其概念的内涵的一些探索性意见。希望能通过共同探討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杨立民、徐克容College English [M]第三册第二分册第十一课Diogenes and Alexander,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第316页.
[2] 杨立民、徐克容College English [M]第三册第二分册第十五课Diogenes and Alexander,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第438页).
[3] 梅仁毅、王立礼 Advanced English( Teacher’s Book ) [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第324页.
[4] 杨立民、徐克容College English [M]第三册第二分册第十二课Diogenes and Alexander,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第3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