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对幼儿互动中的差异调节分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s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互动中的差异是存在,教师需要对幼儿互动中的差异进行调节,借此提升幼儿的個人能力。本文分析了幼儿互动中差异性出现的现状和原因,讲述了生活条件、教育实践以及生活环境对幼儿互动差异性的影响。接着指出教师对幼儿互动中的差异调节的重要影响,指出了对幼儿互动能力、个性发展以及学习氛围形成的直接影响。最后提出了深入了解幼儿互动的差异性,有针对性的进行互动活动调节,结合家庭生活进行鼓励,从反馈效果中进行措施修正等发展策略。
  【关键词】幼儿互动 教师 家庭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5-0188-02
  幼儿教育过程中互动交流是必然存在的。幼儿的互动交流活动可以对幼儿的成长和个人素养的培养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在师幼互动、幼幼互动过程中,会因为生活环境,教育条件以及教师的性格特点等的不同而造成互动中的不同效果。为了促进幼儿的良性发展,教师可以对幼儿互动中的差异进行调节,提升幼儿的素养和能力。
  一、幼儿互动中差异性出现的现状和原因
  幼儿的互动交流活动出现在不同的生活和教育环节中,比如幼儿游戏课程中的合作交流。在幼儿的游戏活动中需要语言交流、动作配合、意思表达等等。这些互动的内容中,幼儿的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反应能力不同都会导致互动效果的不同。比如孩子反应比较快就能明确教师或者其他幼儿的意思,并且及时的进行行动上的反应,达成互动交流的途径。像有的孩子一说就明白自己改怎么做,但是有的孩子却半天也不知道老师要做什么,反应非常的迟钝。在幼儿的知识教育中,会有师生的互动交流。教师的引导方式,教学方式的不同也会让幼儿的接受程度和反应程度不同。这就导致了幼儿在互动过程中出现差异性。有的幼儿在交流活动中表现的比较积极而且活泼,但是有的孩子却表现的沉默不语,没有什么实践能力。而引起幼儿互动差异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幼儿的生活条件的差异性
  幼儿的生活条件不同,家庭生活水平对幼儿的成长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比如家庭比较和谐的,而且条件比较好的孩子一般是比较外向活泼的,而且也愿意和其他人交流互动。而家庭条件一般或者家庭氛围比较紧张的,孩子一般是不愿意和他人交流的。那么,互动交流的效果就不够好。这种不好的效果会蔓延到教学过程中,让我们的教学效果不能快速的提升。像在幼儿园中当父母来接孩子的时候,孩子都表现的非常的自豪。但是却有很多的家庭忙于工作,没有时间去接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就变得比较的内向和沉默,甚至产生心理阴影。
  (二)幼儿教育活动实践的差异
  在幼儿教育活动中,教师不断地引导幼儿学习知识。然而,每个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却存在较大的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以及教学条件不同都会影响幼儿的接受。比如和蔼的教师往往更能让幼儿靠近,并且说出心里话。严格的老师则更容易让幼儿培养出良好的行为习惯。不同的教学手段、方法,以及教学风格都会让幼儿的在互动交流中产生不一样的感受,最终会有不同的学习效果。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对一个小朋友竖起大拇指,并且鼓励他“你真棒”。这个孩子在很长时间内都保持活跃兴奋的状态。然而,当老师过于严格的时候孩子们就不敢表达自己的心愿。
  (三)幼儿后天环境的影响
  幼儿天生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在生活中会模仿那些经常出现的动作和行为。因此,幼儿身边的人对幼儿的成长也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像生活中的家人和朋友爱好读书,那么幼儿就可能比较好静,不爱和他人交流。而当身边有性格外向的人对幼儿进行影响的时候,他们往往会大胆的和他人交流。这种影响也会出现在幼儿的互动交流能力中。我们经常看到父母玩手机,孩子也玩收集 父母看书,孩子也看书的现象。这就是后天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同样不擅长互动交流的父母也会导致孩子内向、沉默。比如在家中,父母与孩子交流互动的比较多的,孩子一般语言能力和反应能力比较强。甚至有的家长吵架了,孩子也会有样学样。
  鉴于幼儿互动中存在的差异性以及差异形成的原因,教师、家长等都需要对幼儿的互动交流能力进行教育。借助互动交流来促进幼儿的素养的提升。
  二、教师对幼儿互动差异性调节的重要意义
  教师在幼儿互动差异性调节中的作用非常的明显。这是因为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形成个性和素养的关键时期。如果幼儿教师能够在此时把握关键内容,对幼儿的互动交流能力进行培养,调节幼儿互动之间的差异性。那么,对幼儿的成长是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的。
  (一)促进幼儿的互动交流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教师对幼儿的互动差异性进行调节。这就有利于幼儿在互动中逐渐的达到平衡状态。也促使幼儿之间形成比较和谐的互动交流活动。幼儿与幼儿、幼儿与教师、幼儿与家长之间能够有畅通的互动交流的话,就能完善的表达个人意见,并且在互动交流中获得提升。比如幼儿不愿意交流,在教师的帮助下能够与教师互动,那么教师和家长就能够了解孩子的诉求,并且以此为依据对孩子进行进一步的教育。那么,就能帮助幼儿形成极好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成为他们未来教育中的知识和技能。当一个孩子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意愿,但是在教师的帮助下孩子能够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接下来,这个孩子就会融入到交流环境中,拥有互动的倾向。像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角色表演,表演白雪公主的孩子和表演七个小矮人以及小王子的孩子之间会出现交流互动。通过互动可以深入到教育内容中,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
  (二)引导幼儿的个性发展
  教师在教学中对幼儿的互动差异进行调节。这能够促进幼儿的互动交流。幼儿能够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想法,并且将这些表达转换成个人特色。一个人才的培养不能是考试流水线上的“应声虫”,必须让个人展示自己的独特魅力,为社会和人类的发展贡献积极作用。借助互动交流活动能够发现幼儿的特色,也能够逐步地形成个人特长。那么,这就对幼儿的个性成长产生了积极意义。教师在课堂的互动活动中对幼儿进行分组搭配,那么幼儿个性比较强势的就会在活动中展示出来,相反比较文静而多思的孩子就会在搭配中去补充他人的不足,共同完成活动内容。比如在表演游戏中,幼儿扮演了不同的角色,而角色游戏中的互动交流会展示幼儿的个性,促进幼儿的自我发展。白雪公主的美丽和善良,小王子的勇敢,七个小矮人的天真都在角色游戏中表达出来,逐渐的渗透到幼儿的个性中。   (三)带动幼儿学习氛围的形成
  互动交流是教育活动中常用的一种手段和方法。通过互动交流可以提升兴趣,让气氛活跃起来。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带动幼儿进行互动交流,而且对学生互动的差异性进行调节,那么就能够极好的带动幼儿的交流,形成好的学习氛围。像幼儿比较沉默,教师首先与幼儿进行交流,慢慢进行铺垫或者打开幼儿的内心。那么就能够让整个班级的学习交流氛围活跃起来。知识教育就能在这个环节中被铺开。在具体的教育中时常会对幼儿的行为进行鼓励,并且调控活动的方向。教师表扬和赞美的话语能够让幼儿感觉到自豪,形成好的学习氛围。
  面对幼儿互动过程中存在的现实差异,教师需要对幼儿的互动行为进行调节,最终提升班级互动交流的氛围,让幼儿之间能够形成一个比较好的风气,为教育活动奠定基础。(下转216页)
  (上接188页)三、教师调节幼儿互动差异性的策略
  教师调节幼儿互动的差异性需要方法和策略。从认识到手段,再到效果反馈,形成一个全方位的发展流程。
  (一)深入了解幼儿互动的差异性
  教师要多幼儿互动的差异性进行调整,首先就必须了解具体有那些差异性。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幼儿是具有个性和特色的。正是因为幼儿有这些区别,那么教师必须掌握这些差异性。这是互动差异性调节的必要前提。在具体的调解中,教师可以借助教学活动去观察幼儿的情况,将幼儿的交流互动情况进行记录。通过观察和了解的情况来对幼儿的互动交流能力进行总结,找到需要调节的内容。或者在走访的过程中,以及亲子活动的过程中去了解幼儿的具体情况。像通过家访了解孩子的具体性格特点、爱好以及禁忌问题。有的孩子不喜欢和他人交往,或者特别喜欢某一种类型的玩具,也许比较爱拆东西等等。有了这些详细的认识,那么教师就可以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采用調节的手段和方法。
  (二)有针对性的进行互动活动调节
  教师对幼儿的互动差异性进行调节,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手段和方法。在教学游戏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搭配”的方式来激励幼儿的交流。像一个比较外向的孩子搭配一个比较内向的孩子,借助孩子自己的能力来实现正常的交流。或者教师设置不同的互动主题,让那些内向的孩子有话可说,有事想做。这就能一定程度上去调节幼儿互动的差异性。
  幼儿对教师崇拜之情。教师用和蔼的态度去引导幼儿。鼓励他们在游戏活动或者学习中不断的展示自己。幼儿的胆子越来越大,他们就会在互动交流中形成好的效果。有的孩子对教师给予的奖励非常的重视,曾经有小朋友为了保存老师奖励的贴纸而不愿意洗脸的。如果教师能够利用幼儿的这种心理进行教育引导,那么就能够的带动幼儿互动的进一步发展。
  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来进行教育引导。让那些有趣的图画和内容成为孩子交流互动的重点。特别是微课视频的利用可以让幼儿自己去模仿和实践。最终让他们顺利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形成互动合作的能力。
  (三)结合家庭生活进行鼓励
  幼儿的互动交流能力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与家庭生活环境有关。教师需要借助现代技术手段来加强与家长的交流。一方面从那里那里了解孩子的实际情况,并且通过深入的了解来调整自己的教育活动。另一方面也对家长教育行为进行指导。让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教育能够及时沟通。让幼儿的互动交流能力形成并且长久的保持和实践。教师可以利用短信、微信、飞信、QQ软件等来实现与家长的交流互动,及时发现幼儿在家中的问题,结合教学内容来进行幼儿教育。像教师通过微信与家长进行直接的交流,借助视频了解孩子在家中的表现,甚至直接与孩子进行视频交流,指导孩子在家中的生活。
  (四)从反馈效果中进行措施修正
  幼儿的互动交流策差异进行调整以后,孩子的实际能力会有所变化。而能力的变化会影响到幼儿的互动交流效果。教师可以从幼儿的互动效果中去发现自己引导和教育工作中的不足。借助这些记过的反馈来修正具体的教育措施。而信息的反馈可以从教学中获取,也可以通过与家长的交流中获取。比如教师在课堂上没有能够发现孩子互动过程中的亮点,但是孩子可能会告知父母,那么家长在接收到反馈信息以后就要采取补救措施,对孩子进行鼓励和表扬,认识孩子身上的亮点。
  总之,在幼儿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对幼儿互动交流的差异性进行调节。这对幼儿的互动能力的形成,幼儿的学习效果、个性特色的形成都有重要的作用。在未来社会,人才市场上是需要有互动合作能力的人才的。我们在教育活动中就要从学前教育阶段开始,一点一点的培养幼儿的互动能力。让这些孩子成为未来社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梅芳幼儿园户外活动中师幼互动行为研究[J]华夏教师.2016(02).
  [2]张丹,范国睿课堂教学场域中教师关注的性别差异研究——以上海小学课堂为例[J]教育研究.2014(04).
其他文献
平战两用的地下建筑物的空调工程与一般的旅馆空调有所不同,它除了要提供常用的空调效能外,还要考虑在战时作人员掩蔽所的通风,因此,在设计和设备安排方面都有其特殊之处:在设计上
【摘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书馆管理与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能够充分借助大数据的优势,提升图书馆管理服务水平,更好的为国家精神文明建设与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提供助力,成为了当前图书馆管理者们所研究的课题。本文就以大数据为视角,对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相关内容进行几方面探讨。  【关键词】大数据 图书馆 服务 管理 应用  【中图分类号】G25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随着21世纪网络时代的来临,整个中国从城镇到乡村,都在信息浪潮的冲击下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这个日益市场化和充满流动性的社会中,生产方式的改变,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乡村人们与
文章对具有DFE结构的盲均衡算法作了研究,在一种修正常模算法(MCMA)代价函数中引入泄漏因子,并将常模算法(CMA)和直接判决-最小均方误差算法(DD-LMS)同时应用到盲判决反馈均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是当前时代发展背景下的优秀成果。数学学科的学习是学生接受中职教育当中不能够缺少的方式和手段。智能手机本身拥有非常多的客户群,特别是学生群体,并且在很多的中职院校当中很多学生都不喜欢进行数学学习,如何能够将当前信息时代背景下的优秀成果——智能手机当成是中职数学教学当中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是值得深思的课题。基于此,本文针对智能手机APP——作业盒子应用于中职数学
计算机软件测试是评价计算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方法,也是软件工程的重要一部分,在各项以计算机为载体的工作中,计算机软件的作用至关重要。如何对计算机软件测试进行质量的监督,是计
报道了一种内腔光参量振荡器,该器件通过改变多通道MgO∶PPLN极化晶体的极化周期和温度,可以快速实现3.2-4.1μm中红外参量光可调谐连续输出.采用1.064μm谐振腔与多光参量振
对张应变GaInP量子阱激光器材料结构开展变温光致发光特性的研究,实验中激光器有源区为9nmGa0.575In0.425P量子阱结构,采用N离子注入并结合730℃下的快速热退火处理来诱导有
研制了高稳定Nd∶YVO4皮秒激光振荡器,并在15W、808nm激光泵浦下得到6W的连续锁模皮秒激光输出,光-光效率为40%.对该皮秒激光进行单通放大后得到14W的基频光输出,倍频后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