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科学方法教育的研究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nmdmm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化学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初级阶段,对于学生来说,如果教师可以实施科学有效的方式进行教学,便可以使学生对化学科目充满兴趣,进而很好地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逐渐掌握正确的化学思维和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化学和探索新知识的能力。本文便是笔者结合初中化学教学实践,分析了怎样在化学教学中利用科学方式进行教学,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对以后的初中化学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科学方式;实施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8-0061
  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教育观念也在不断的改变,科学方法教育已经成为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早在1989年,国家教委就提出过:“在化学教学中,必须要重视科学方式的教育。”由此可知,初中化學中实施科学方式教育,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可以不断发展初中生的化学素养。以下便是笔者作为初中化学教师根据多年的经验总结出的一些科学方式:
  一、利用化学史感悟科学教学方法
  自然科学的思想和研究方法是在科学家们长期的科学实践中,逐步摸索、积累、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人类智慧的体现。他们的思想方式、研究方式和创新思维,具体表现在他们探寻自然世界的足迹之中,使化学的发展史可以完整地呈现科学发现的整个过程,给化学科学方式教学提供了大量生动、有趣和丰富的材料,使学生可以更好、更系统地领悟科学方式。
  初中化学课本中有许多化学家,如拉瓦斯、道尔顿、凯库勒、门捷列夫、阿伏伽德罗、卢瑟福等,他们所运用的科学研究方式和奇妙的实验构思,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科学教学方式的素材。比如,卢瑟福的原子结构行星模型便体现出了粒子散射实验,使人类对原子结构又有了新的认识。而卢瑟福所运用的实验、模型的科学方式便会使初中生记忆犹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利用化学史感悟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之中模仿和运用,用化学发展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从中汲取自身所需的营养,逐渐发展自身的化学思维,掌握化学方法的精髓之处。
  二、依据学生的实际认知特征进行科学方式的教学
  初中化学是学生初步接触化学的阶段。教师要从学生学习和运用科学方式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必须要遵循由感性到理性、宏观到微观、定性描述到定量表述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也可以呈现出科学方式自身的层次性。在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时,不单要让学生理解科学的知识体系,还要让学生深刻感知其研究的过程。这样理解了科学知识过程之后,才可以逐渐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科学品质和化学素养。此外,教师必须注意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可以对学生以科学研究的标准要求学生,否则便会起到相反的负效果。
  初中生学习化学的过程可以说是在一种无意识的状态下进行的,主要是依靠教师的教学引导,也就是潜移默化的教学影响进行渗透。特别是在学生刚接触化学阶段,如果将科学方式直接传授给学生,便成为死记硬背的方式,对于学生来说很难达到理解的程度,逐渐会使学生觉得化学科目难以学习,会失去原有的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前要依据所学内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要善于为学生营造情境,让学生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学习到科学方式,进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深入的了解和运用科学方式,真实地掌握到科学方式的精髓之处。教师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渗入科学方式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掌握化学知识的同时掌握到科学方式。在学习化学概念和理论时,掌握其各个知识点的关联之处,达到通过知识教学渗透科学方法教学。
  三、透过实验探究加强科学方式教学
  在实验教学中进行渗入是科学方式教学的重要途径,实验中经常会用到多元化的科学方式,进行实验的过程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实验探究会使科学探究更加具体化,也是化学教学中较为常见和重要的探究方式。
  比如,在学习二氧化碳和水的实验时,可以对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索、紫色的石蕊小花为何会变成红的进行探索,实验探索便呈现了实验条件控制的方式。因此,科学方式的培育必须在详细的实验活动中进行,这样学生才可以运用科学的方式进行探究、实验、分析和感悟,进而对科学方式的认识可以从原来的不知到了如指掌,引导学生将这些科学方式内化为自己的学习方式,达到化学教学的目的,使学生的综合素养不断提升、综合学习能力不断提高。
  四、总结
  综上所述,如果教师可以有效地在课堂中实施科学方式进行教学,便可以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方式,进而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因此,科学方式作为思维和行为的方向,其中蕴藏了巨大的知识价值,它可以将科学知识内化为能力,使化学教学和社会发展速度相符合,达到了教师可以科学地教学,学生可以科学地学习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英锋,翁志青,张有来.在化学习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6).
  [2] 王维杰.化学学科方法教育的重要性和实施途径[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5(4).
  (作者单位:吉林省辉南县第四中学 135100)
其他文献
彭永清/编译    被熔解成糊状的金子呈现出浓浓的橙黄色。但是,当它又被倒入铸造模型时,金黄色则从冷却部分向周围扩散。最后,残留于中间部分的橙色也突然消失了。日本住友金属矿山部中里见彻部长说:“橙黄色消失的那一瞬间,金子发出令人窒息的美。”  金属的质感由亮度和色彩构成。看上去为金色的纸,其亮度来自银色的纸,而淡淡的黄色则是银色纸的表面的一层涂料或者印刷颜料产生的效果。17世纪西班牙绘画大师迭戈德
大家都说“动脉影”拍摄的文物照片有一股魔力,能让一个对博物馆缺乏概念的人爱上博物馆,并把走进博物馆列入旅游计划。  “动脉影”本在一家金融企业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与摄影工作八竿子打不着。一个偶然,让他的生活轨迹改变了方向。2012年,“动脉影”去西安旅游,一个景点接着一个景点打卡,他都没有特别上心之处。但当他走进了博物馆,看着那些华丽精美的金银器后,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我好像突然领略到从未体会
2012年1月,法国博瓦尔动物园为了提升动物园的人气并获得巨额利润,不惜花重金从中國租借了两只大熊猫——欢欢和圆仔。所谓“重金”是多少?每年100万美元的租金。不仅如此,这对熊猫还享受到了元首般的待遇:国家首脑出面接洽,警车开道专机运输,狂热粉丝夹道欢迎,报纸电视铺天盖地报道……  “出场费”和地位都如此尊贵,这着实令人瞠目。不过,这还不是最让人匪夷所思的。2013年4月,博瓦尔动物园宣布:将建造
一、案例主题  教师要将教材内容情境化,创设现实的、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激发学习欲望;要将教材静态知识动态化:呈现丰富多彩的感知材料,确保不同层次学生都有一定的思维发展空间。教师要有创新意识。教师要与自我对话,关注教学行为和解决问题的实效性和创新性,追求高效教学。做到实施有策略,教学有创新,做有创新意识的教育者。  二、背景材料  本课是根据浙江教育出版社的
前阵子,网上流传的一组照片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IT男徐佳改行卖水果后青春焕发,眼镜摘了,皮肤白了,精神好了,人也帅了。无独有偶,一名本硕博连读生的三个阶段证件照的对比,更是显示出了悲催的曲线:只见这位小哥本科时一头秀发乌黑浓密,读硕士时已经日渐稀疏,随着学历的提升,该男生头发越来越少,博士生时代基本已聪明“绝顶”。更有好事者随后贴出了“论发型与学位的关系之女博士版”的照片,真是让一众立志考研的妹子
“谁说的:一条柳枝穿上一串金鱼,却怎么并不是倒垂,而是直竖?倒不如说,一群金鱼窜进了水藻,这形象岂不是更生动而又佳妙?”早些时候,读起郭沫若先生这首诗,还有些茫然不解,柳枝怎么就穿上了一串金鱼呢?金鱼又怎么成了花朵呢?  世上万物,如果不是今日一闻,竟不知还有这样一株植物,其名字似鱼,实际为花,更不知郭沫若先生的这首诗描写的正是柳穿鱼。  人有其名,含美好之意,花也有名,正如所生。柳穿鱼,如字面所
在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中,在高效率、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口语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最便捷、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手段之一。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21世纪人才必须具备的三大素质是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交际。”(2)可见,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重要素养。在交际活动中
元九以绿丝布白轻褣见寄制成衣服以诗报知[唐]白居易  綠丝文布素轻褣,珍重京华手自封。  贫友远劳君寄附,病妻亲为我裁缝。  袴花白似秋云薄,衫色青于春草浓。  欲着却休知不称,折腰无复旧形容。酬乐天得稹所寄纻丝布白轻庸制成衣服以诗报之[唐]元稹  湓城万里隔巴庸,纻薄绨轻共一封。  腰带定知今瘦小,衣衫难作远裁缝。  唯愁书到炎凉变,忽见诗来意绪浓。  春草绿茸云色白,想君骑马好仪容。
摘要:历史情境教学是指针对具体教学目的和内容,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从而掌握历史知识,陶冶情操,树立正确观点,培养创新能力。  关键词:高中历史;情境教学;历史教学  历史情境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中以教材为基础、以教学大纲为导向,把所讲教材的内容编制成有序的知识信息,辅助多种手段,如语言文字、实物、图示、音像等传递输出,使学生通过视听器官的接收,
抓本質巧解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