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台球俱乐部赌球现象研究

来源 :拳击与格斗·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hdengm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选取扬州四家中大型台球俱乐部开展研究。对台球赌球参与者的身份特征、收入水平、技战术水平、赌球方法、赌球动机等展开研究,从社会、经济、文化、心理等多方面进行归因分析,认为台球项目的自身特点以及参与者的意识形态相互作用导致了台球赌球现象非常普遍地存在,且台球赌球相比赌球、赌马、赌拳等其他体育项目有着鲜明的自身特点,如何合理规范、健康地促进台球运动的发展,笔者提出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 扬州市;台球;赌球
  1 前言
  2005年丁俊晖获得了中国公开赛的冠军,造成了极大的社会轰动,一瞬间台球运动迅速热遍全国,曾经在父辈眼中不入流的台球厅也像雨后春笋般大量地开张,台球运动摇身一变成了主流、时尚、绅士的运动。由于缺乏相关职能部门规范化的管理与约束,台球赌球现象伴随着台球运动的发展的温床迅速滋生,每一间上规模的台球厅都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地涉入其中。“赌球”常规意义上我们一般认为是足球赌球,“赌球是指以营利为目的,以足球赛事为博弈对象,未经国家法规允许,利用足球赛事的相关结果,按照事先设定的规则分配奖金的行为”。本文研究的赌球现象是指在台球领域中的赌球行为,且狭义地定性在扬州市几家规模较大、具有代表性意义的台球厅内的赌球行为,不涉及网络赌球、职业比赛赌球等。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从扬州市主城区22家台球俱乐部(厅)选取了4家分布在不同区域的中大型台球俱乐部(来力台球俱乐部、威尔斯台球、英伦台球、克莱恩台球)对其顾客展开了研究。
  2.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
  3 结果与分析
  3.1被访者的基本情况
  被访者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8~35岁这一区间,占到总样本的82.8%;18岁以下仅有7.2%,说明中小学生年龄段参与比较少;45岁以上仅有3人,超乎笔者预料。学历结构上,本科及以上学历占到了将近28.9%,高中与大专学历分别是30%和31.7%,小学初中学历为10%,基本符合预期。职业方面,来自企业公司的比例最高,达到了37.2%,其次是学生29.4%,公务员与个体其他的比例相当,在20%左右,另外有11.7%的教师比例。收入方面,除了将近三成的学生无收入外,剩下的70%中有76.9%的被调查者收入超过2.8万元(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12年扬州人均可支配收人28001元),体现了参与者的经济能力。
  3.2被访者参与赌球行为情况
  约40%的被访者有参与赌球的行为,占有相当的比例,其中10%打球必赌,11.2%经常参赌,18.8%偶尔参赌。筹码的形式主要集中在输者结台费,全部被访者的参赌行为都会以台费作为基本筹码,输者买香烟或饮料等消费性实物也高达81.9%。有些被访者会直接付现金作为筹码,从五元十元到万元不等,笔者就曾亲眼看过一万元一局的赌局。
  3.3技战术水平的调查(主要以中式八球为主)
  通过扬州最近几年参与全省乃至全国的比赛的情况来看,扬州地区的台球运动水平较低,四线选手也只是个位数,大部分的被访者不具备清台能力,小部分具备偶尔清台能力。
  4 台球赌球现象产生的原因
  4.1体制与法律缺失
  各种形式的赌博历来受到国家法律以及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约束,但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赌博的内容与性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赌博已经不再仅指传统意义上的麻将、扑克、牌九等等,以赌球、赌马、赌拳等等形式出现体育博彩越来越盛行,有的是合法公益性的,更多的则是各种地下自开的盘口。近年来随着在足球领域里反赌风暴掀起,国家对各种体育涉赌行为加大了打击的力度,但是台球赌球多是自发性的两人对赌,双方私下约定,隐蔽性强,且主要以小赌为主,社会危害性较小,相关职能部门无心干预。
  4.2错误的社会文化价值取向
  台球原本应该和羽毛球、乒乓球、篮球等等体育运动一样用来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台球运动在西方国家是一项非常高雅绅士的运动,台球运动在传入我国以后,最先接触台球的、受众最广的是大量社会不良少年,在上个世纪80、90年代,台球厅、录像厅、游戏机室、溜冰场曾被称作“青少年四害”。
  4.3环境因素的诱使
  几乎每一家台球厅都充斥着赌球现象,且参与赌球的人大多是该地区水平较高的台球爱好者,他们技艺高超,在弥漫着香烟与音乐的氛围里,在广大球友的瞩目下,他们使用各种技巧,精准的控制,每一次进球、清台都能得到众人羡慕肯定的目光,他们享受这个过程;作为观众,往往也会羡慕他们的技巧,发愤练球,等到球技进步后,也往往会有参与赌球的冲动与欲望,不管是输球还是赢球,都会有动机继续赌下去,尤其是缺乏自控能力的人,往往会陷入这种情境。
  4.4追逐经济利益成为赌球的直接诱因
  人的“经济性”本性使然。经济学理论认为人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经济动物,普通人考虑问题总是从自利的角度出发,这就是人的经济性。嗜赌的台球爱好者往往想通过赌球为自己增加收益,从事正常工作太过辛苦,买彩票则中奖概率太低,在对自己的台球技能充分自信的情况下便会想方设法去获取利益,追逐利益、不劳而获是嗜赌者的天性。
  5 几点思考
  5.1应不应该一竿子打死所有的台球赌球行为
  台球赌球行为如此普遍的存在,和项目自身的特点有着直接的关系。首先,它是一种消费行为,以台费、甚至于饮料、香烟作为赌注的这种小赌有时候可以看成是切磋球技的一种小付出,无伤大雅,且对提高球技有好处,但是也要有所控制,以自身能轻松承担为准。另一方面,以现金作为赌注,无论数额大小,都不值得提倡,无论自身能否承担,应该坚决予以抵制。
  5.2相关职能部门(体育局、公安局、文化局等等)应该联合台球厅经营者规范市场运行
  相关职能部门应该联合台球厅经营者建立合理有效的机制与措施控制现金赌球,因为赌球极强的私密性以及无法取证,通过这些措施未必能有效遏制住赌球行为,但至少能传递一种健康的价值观,降低涉赌者对青少年的反面影响。
  5.3效仿其他常规运动项目建立台球教练员、社会指导员、裁判员、运动员分级制度
  加快推进建立台球教练员、社会指导员、裁判员、运动员分级制度,使台球爱好者根据自身水平与能力获得相应的资质认证并能转化为职业,从而通过正规途径去获得收入,而非各种地下赌球,这样一来也能加快推进我国台球运动的健康发展,使台球爱好者也能像从事篮球、足球、羽毛球运动一样,给自己的身份进行定位。
  (作者单位:江苏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19世纪70年代德国统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英国在欧洲逐渐失去工业霸主的地位,其传统的“光荣孤立”政策已经不能维持大陆均势,与此相对应的,英国在1900年前后改变了外交政
【摘 要】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健康”的标准有了定位。众所周知体育运动是生命的本钱。在中学阶段体育活动是一门必修课程,然而中学生通常对“健康”的理解往往等同于身体功能的正常,忽略了心理方面的因素。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这就说明了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同样重要。为此,怎样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真正促进学生身心两健
【摘 要】 以江苏省大丰市大龙小学五年级两个班的学生为实验对象,一个是对照班,一个是实验班,实验班用表象训练的方法进行干预,而普通班的学生用基本的教学方法,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验,表象训练用于短跑教学中已初见成效。通过测试,各项短跑成绩在表象实验后的第四个月才发生明显的变化,各项短跑成绩50米、60米、100米、200米、400米的效果越来越明显,两个班的特质焦虑和状态焦虑差异明显,说明表象训练对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