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习过程管理,实现有效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p19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强学习过程管理,实现有效教学,是我校近三年来一直追求的教学目标,也是我校一直奉行的教学方法,我们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重点抓好教学过程的五个环节,提出了预习、上课、作业、复习、应考的基本要求,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预习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
  预习是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是提高课堂学习的预见性和针对性的关键,是合理设计、安排课堂学习的准备阶段,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为此,我对学生预习提出的要求是:课前预习,明确要理;通读教材,明辨难易;易者自明,难者详察;课上探寻,课下必清。
  课前预习,明确要理。“课前”规定预习的时机,这时预习既有明确的目的性,又有紧迫性,有利于提高预习的效率。人总是有惰性的,不到关键时候,总难全力以赴。课前预习选择的就是这个关键的时侯,这时注意力集中,预习所形成的短时记忆,能够在课上得到及时地再现和巩固,便于形成永久记忆。“明确要理”指的是:要明确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理,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这是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更是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阅读能力、分析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加强。
  通读教材,明辨难易,是预习的方法,就是要以教材为线索,了解知识的脉络,通过自主阅读的方法,了解哪些是我们易于掌握的,哪些是我们凭自身的能力不能完成的目标。对那些简单的,我们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将其完成,逐步提高独立学习的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对那些我们暂时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发现就是成绩,因为那就是我们课上应全力学习的东西。了解了这些,我们就掌握了课上探寻的主动权,就为我们课上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课后必清,就是要有一种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的学习态度,真正地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留知识欠账,真正做到课课清、日日清。
  二、上课达成教学目标的关键
  教学过程就是教学目标达成的过程,而教学过程的关键,就是课堂的有效率。对此我们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是: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教师的引导下,联系已知,大胆质疑,合作探究,多向思考,博采众议,达成共识,学以致用,主动实践。
  1.学生要以饱满的激情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这是上好课的前提。没有积极参与的意识,就没有良好的学习状态,所以,师生必须时刻保持饱满的学习激情,把课堂当作我们施展才华的天地,让课堂成为我们高效学习的乐园。
  2.联系已知,大胆质疑。孔子曰:“温故而知新。”新的知识总是在旧的知识的基础上推理、发展、总结出来的,所以联系已知就为学习新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古人把知识归纳为学问,就是要我们把“学”和“问”有机地结合起来, “学”发于“疑”而终于“悟”。
  3.合作探究,多向思考。合作是我们当今社会最基本的能力。只有合作,才可能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才能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实现效率的最大化。合作探究是建立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之上的,集所有参与人员的集体智慧以实现预期的学习目标,相互交流、补充、启迪,以至提高。通过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维度的思维碰撞,学生能了解到知识的内涵和外延,了解其正确性和局限性。
  4.学以致用,指导实践。这是知识的验证与巩固的过程,学为其用,这是学习的最重要的步骤,也是我们学习的终极目的。只有在应用中才能发现问题,也只有在应用中才能解决问题。
  三、作业要求
  作业是我们达成教学目标的手段,是学生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形成能力的关键,是实现教学反思的重要依据。为此我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是:独立而作,字迹清楚,格式規范,步骤明确,有错必纠,马虎重做,及时反思,一日一清。
  作业的过程,不仅是知识巩固的过程,而且是知识验证与学习反馈的过程,合作容易掩盖学习中的缺欠,不利于学习反思。
  字迹清楚和格式规范,旨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养成严谨的做事风格。
  有错必纠,马虎重做,是就作业的态度而言的,我们应让学生从小养成为自己负责的习惯,这有益于良好人格的形成。
  及时反思,一日一清,反思是实现查漏补缺、实践创新、教学创新的前提,是自我提高的前提,一日一清是消除知识欠账,及时巩固知识的必须。
  四、复习要求
  学而时习,吾生切记,当日竟学,隔日再清,错勿隔夜,闻过则喜,周末通览,月末小结,记忆依规律,复习勿违时。
  此要求重点体现了复习的时效性、反复性和规律性,同时也强调了复习时所应持的态度,即闻过则喜,这是提高复习效率的关键。
  五、应考要求
  诚实待己,认真备考,回归教材,扬长补短,通览试卷,重在审题,先易再难,考毕自省。此要求从应考的态度、方法、考后的反思与考后的复习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对指导学生应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学无止境,学习方法的探索也是无止境,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其他文献
摘 要: 口述档案明显区别于传统档案,是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一个新领域。开展口述档案工作是填补高校历史空白和弥补档案断层的有效措施,是客观反映高等教育办学规律的迫切需要,是完善高校馆藏结构的重要环节,有助于深化高校校史研究,是对师生进行历史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高校档案馆工作 口述档案 地位与作用    一、口述历史的产生与口述档案的形成  关于口述历史,有多种不同的界定。北京大学历史系杨立
摘 要: 经济学是高职财经和管理类专业必修基础课,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多数学生感到经济学难学和枯燥。本文作者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合理设置案例教学环节入手,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经济学的欲望,让学生感到经济学有趣且易学。  关键词: 高职经济学课程教学 教学实践 教学体会    著名作家萧伯纳说:“经济学是一门使人生幸福的艺术。”但如何让学生对抽象的经济学课程感兴趣,乐而好学,甚至潜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传统教学存在的缺陷,指出了基于行动体系的项目化教学在此课程教学中的优势,探讨了高职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项目化教学。  关键词: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 项目化教学 应用实践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是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起着连接基础课及其他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桥梁作用,同时也起着联系设计类课程和制造工艺类课程的纽带作用。课
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品格和习惯受家庭影响较多,因此应该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所谓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他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家庭教育具有其他教育所没有的优势。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备条件,但是我国目前家庭教育存在许多误区。中国传统教育方式的基本模式是“听话”。许多家长不屑与孩子沟通和交流,只是希
我在与高三学生的接触了解中,发现学生因学习压力大,思想负担重,普遍存在着“高三现象”,上课爱打瞌睡,下课不爱动,对课堂学习和集体活动热情不高,表现出焦躁不安,易被激怒,渴望发泄。为帮助学生走出“高三现象”所带来的困惑,让高三生活过得更加有意义,我就学生中存在的现象作以下简单分析和归类,并就如何正确对待这些现象提出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高三现象”的类型  “高三现象”在不同的学生身上的表现是不一
摘 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当代中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其中有对理想等不懈追求的积极变化,也有集体意识淡漠等消极的变化。本文对这一系列的变化及其原因作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 中学生思想道德观念 积极变化 消极变化 变化原因    21世纪的学生形象及其思想道德状况将充分代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面对新世纪、新形势,我们对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应有一个冷静、客观、实
摘 要: 学生自主创业是缓解甚至解决学生就业问题的一条可行之路。作为他们学习知识和技能的主阵地,学校一定要加强创业教育,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创业品质和创业能力,为他们的创业奠定基础。本文对中职园艺专业的创业教育实践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中职园艺专业 创业教育 实践    创业教育是通过开发和提高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和创业能力,使学生具有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和心理品质的教育。随着中国
我国是拥有几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教育也必然贯穿了我国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史。事实上,综观古往今来的许多教育家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有很多已经蕴含了“理解教育”或“教育理解”的观点和做法。但是作为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很少深入地去思考和品味这些理论,也不太会有意识地把这些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当中去。  新年伊始,我们有幸聆听了“理解教育”的倡导者,华东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雄川武教授的精彩讲座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