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恋受挫,15岁少女注射水银自残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dong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手背上注射了水银
  饶海军一家三口吃晚饭时,饶海军忽然发现女儿饶敏的双手手臂肿大。他问女儿怎么回事,女儿先是不肯作答,后来在他的再三询问下,女儿才道出实情:“前几天,我在手背上注射了水银。”夫妻俩大吃一惊,来不及细问,赶快帶女儿前往附近医院。
  15岁的饶敏,去年刚刚升学到当地某中学,读初二,是饶海军夫妇的独生女。饶海军夫妇在当地工厂打工,每天早出晚归,根本没时间照看孩子。饶敏小时候在老家由爷爷奶奶照看,直到7岁该上小学了,才被父母接到身边。可即便来到了父母身边,父母依然很少跟她交流。饶敏能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只有每天吃晚饭时。久而久之,饶敏有什么心事,也不会跟父母讲。
  暑假,饶敏跟同学到网吧玩。在那里,她认识了朱辰泽。朱辰泽高中毕业后就成了社会青年,整天泡在网吧里,以卖网络游戏装备为生。朱辰泽比饶敏大7岁,因此饶敏称朱辰泽为“哥哥”。朱辰泽对这个新认识的妹妹非常照顾:她饿了,给她买面包、泡面;她渴了,给她买她爱喝的绿茶饮料。这种照顾让从未在家感受过关怀的饶敏,心里不由得升起一股暖意。很快,两人开始恋爱,一起打游戏,一起聊天,一起游玩。天热了,朱辰泽还带饶敏去海边踏浪。
  家庭温暖的缺失,令饶敏非常渴望关爱,而朱辰泽的出现让她体会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温暖。渐渐地,朱辰泽成了她生活的全部,每天两人不是在QQ上聊天,就是在外约会。对于女儿的变化,整日忙着打工挣钱的饶海军夫妇全然不知。
  直至新学期开学前夕,女儿早恋一事才被妈妈宋春梅发现。
  那天,宋春梅因身体不舒服,请假从工厂提前回家。快到家门口时,她发现女儿和一个小伙子拥抱在一起。等小伙子恋恋不舍地转身离开,饶敏进了家门后,宋春梅才忍住满腔怒火地跟了进去。一进家门,她就质问女儿刚才去哪儿了?跟谁在一起?饶敏慌乱地说,跟同学出去玩了。
  见女儿撒谎,宋春梅忍不住抬手给了女儿一巴掌,并骂道:“我让你不学好,小小年纪就学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还撒谎!”饶敏捂住脸,呜呜地哭着还嘴说:“他是个好人,我跟他只是普通朋友。”见女儿还在狡辩,宋春梅更加生气,拿起扫帚,对女儿就是一顿痛打。不多时,饶海军下班回家,听说女儿早恋,同样火冒三丈:“开学前这几天,不准你迈出家门半步,也不准再跟那人联系。如果再让我发现你跟他有来往,小心我打断你的腿!”饶敏听了,转身跑进自己卧室,“砰”的一声关上房门,大哭起来。
  那天晚上,饶海军夫妇一夜都没睡。两人商量,从第二天起,由饶海军帮忙请假,宋春梅就不去上班了,专门在家看着女儿。
  第二天,饶海军一人出门上班,宋春梅留在家里看着女儿。看到母亲在家,饶敏不敢再出门,但同时开始用绝食对抗父母。无计可施的宋春梅为让女儿吃饭,居然拿起菜刀放在自己的手腕上,说:“你是成心要气死我!既然你感觉那小子比爹妈还重要,那我干脆就死在你面前算了。”母亲的所作所为让饶敏害怕了。她哭着说:“我吃,我吃还不行吗?”宋春梅这才松了一口气。
  接下来几天,饶敏没有再喊着要出门,也没有再闹,饶海军夫妇以为女儿终于想开了。其实,他们不但没能浇灭女儿内心爱的火焰,反而让女儿选择伤害自己来对抗父母。
  饶海军夫妇把女儿送往医院救治后,医生马上安排饶敏做了各项检查,发现饶敏的双肺、心脏、肝脏、盆腔等脏器均可见水银的沉积。通过X光片,能清晰地看到汞在饶敏体内的流动。因情况比较严重,主任医生亲自上阵,组织医务人员对饶敏进行了异物清除手术。
  为让饶敏配合治疗,医院还派心理科医生对饶敏进行了心理干预。在心理医生的专业引导下,饶敏慢慢打开心扉,向医生倾诉了自己的经历和内心的痛苦。
  原来,开学后,饶敏虽然重获自由,可内心异常痛苦。她整天思念朱辰泽,无心上课,又因父母的严加看管,无法与其见面。父母见她每日精神恍惚,无心学习,对她又打又骂。羞愧和激愤中,她产生了“不想活”的念头。她从电视上看过水银中毒会导致死亡,于是趁放学之际,在药店买了七支水银温度计和一包注射针头,然后把温度计一根根打碎,用注射针头将汞吸进针管,注射进自己的手背……
  她哭着告诉医生,除了朱辰泽,这世界上再没有人真正关心过她,即便父母也不关心她,更不理解她。而她用这种方式伤害自己,其实都是父母逼的!她想看看父母到底还在乎不在乎她。另外,她长大了,有了反抗力,能对自己下得了手,似乎感觉“很酷”。
  听了医生的转述,饶海军夫妇悔恨交加。他们没想到自己整天忙着打工挣钱,却忽略了女儿的感受,特别是女儿出现早恋倾向后,他们想出的办法,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害得女儿差点送了命。医生说,虽然目前饶敏暂时脱离了生命危险,可是汞中毒的严重后果可能会伴随孩子一生。
  自残不是“酷”是“残酷”
  近年来,13岁到15岁之间的青少年自残事件逐年递增。这些孩子为什么要自残?他们想用自残达到什么目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郭普乐先生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1.自残不是“酷”而是“残酷”
  青少年自残的范围较宽泛,给自己注射水银较罕见,常见的是文身、割腕等,但其性质是一样的。部分青少年认为这些举动是一种“酷”的表现,其实这种认识是非常片面的。所谓“酷”,应该是一种能够产生巨大社会价值的常人不易达到的成功举动,而绝对不是缺乏内涵的表面上的特立独行。现在,有些青少年选择用自残来表现自我的“酷”,是认知上的误区。这一举动非但不“酷”,反而是对自己的一种残酷。
  可能有些孩子会这样认为,“现在都什么年代了,难道还不允许个性自由吗?”“出不出生,我不能做主,但出生之后,我的身体还不能自己做主吗?”的确,身体是自己的,你怎么处置,都有权利。只是这个权利要好好行使,要善待自己,不要因为一时的无知和冲动而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痛苦。
  2.自残具有依赖性
  自残是对肉体和精神的双重虐待。肉体的痛苦可能是短暂的,但肉体残留的痕迹可能会对自残者今后的生活造成困扰。我曾接过一个案例,一个孩子曾有割腕经历,当他清除了心理障碍,步入生活正轨前去求职时,却因为手腕上的伤痕,数次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一次次受挫,使他重新陷入痛苦,于是再次拿起尖刀自残。可见,在走出自我情绪的小圈子后,能否被社会重新接纳是一个更大的问题。   另外,自残对心理的影响也非常大。它常常造成自残者的依赖心理,习惯性地用自身的痛苦来抵御来自外界的痛苦。自残者曾这样描述割腕時的感受:“我先是感到剧烈的疼痛,然后逐渐麻木没有了感觉,就像死掉一样。过了一会儿,疼痛加剧,我开始感到担心,但过不了多久,看着殷红的血从手腕处缓缓流出,我居然有了前所未有的轻松和满足感。”可见,这种心理有依赖性,不容易摆脱。
  此外,自残不仅是对自残者本人的伤害,还是对所有爱着他的人的一种伤害。所以我们说,自残对自己和他人,都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举动。
  3.没有找到爱的“着力点”
  很多人自残并非不爱自己的身体,而是没有找到爱的着力点,不知如何恰当地表达心中的感受。当他无法表达内心情感时,就会非常渴望得到关注,尤其是自己在乎的人的肯定和赞赏、同情和怜悯,于是选择用自残的方式来引起他人注意,自残者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心里想的是如何让自己得到满足和发泄,而不考虑他人如父母的感受,这种心理其实非常幼稚。可以说,寻找爱的着力点,是自残者彷徨的原因;帮他们找到爱的着力点,是带他们走出心理阴影的关键。
  4.在压力面前无能为力
  每个人在生活中多多少少都会感受到压力,如果能够抵御,就能将压力成功转化为向前或向上的动力。而那些选择自残的孩子由于缺乏健康的抵御压力的方式,结果在压力面前无能为力,只好选择用肉体的苦去击退心里的苦。此外,孩子少不更事,面对冲突和矛盾,冲动行事,也促使他们常常选择并不健康的方式来发泄不良情绪。
  改变情绪宣泄方式
  心理学认为,如果一个人经常被否定或者经常遭遇挫败,那么当他面对冲突、纠葛、压力时,就可能产生自虐行为。自虐,会对当事人的身体造成伤害,严重的甚至会付出生命的代价。自虐,是一种非常态的宣泄方式,同时也是一种极其危险的行为。
  避免孩子产生自虐心理和自虐行为的方法,是培养其自信心,让其认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同时改变其情绪宣泄方式,多参与集体活动。另外,自虐群体最大的需求是得到关注,因此亲人间的谈话、疏导是非常必要的。
  在对待青少年早恋等情感问题时,父母宜采取先倾听、再疏导的方法。建议饶海军夫妇以后一定要抽出时间多陪伴孩子,生活上多关心孩子,精神上多关注孩子,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将家营造成温馨的港湾。切不可一听到孩子早恋,就像看到了洪水猛兽一般,用高压手段强行阻止。因为那样只会适得其反,把孩子推向相反的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西方国家是没有“早恋”一说的,十五六岁的孩子公开恋情是正常的事。我们固然有具体国情,不是西方国家,但是国外好的教育理念和做法,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青春期恋爱不是一件见不得人的事情。孩子长大了,生理、心理日渐成熟,对异性产生好感,有了爱慕之情,说明他发育健康、正常,丰富的情感对他以后的社会交际能力、与人建立亲密关系都有很大的帮助。也就是说,家长在倾听、疏导孩子前,要对“早恋”现象有一种接纳的态度,而不是一听早恋,就把孩子当怪物,认为孩子大逆不道、罪不可赦。家长唯有心里接纳了孩子的“早恋”,才有可能心平气和地倾听孩子的心声,然后疏导孩子内心的痛苦,也才能最大限度地杜绝类似悲剧的发生。
  【编辑:杨子】
其他文献
“陪儿子写作业到五年级,然后心梗住院了,做了两个支架,想来想去还是命重要,作业什么的就顺其自然吧。”一位家长陪孩子写作业的吐槽,在网上广泛流传。  无独有偶,朋友圈里流传这样一个段子:“不谈做作业,母慈子孝,连搂带抱;一涉及做作业,鸡飞狗跳,呜嗷乱叫;让路人耻笑,让老人血压升高,让邻居不能睡觉;前一秒如胶似漆,后一秒分道扬镳。”好多父母转发时感慨:太真实了,简直就是每一个尽职尽责陪孩子做作业的家长
湖南衛视主持人何炅对演员黄磊的女儿黄多多赞不绝口,香港演员陈小春曾说:“多多是我见过最懂事的女孩!”奥运冠军杨威这样说:“生女儿就要生多多这样的!” 14岁的多多性格温婉,琴棋书画样样拿手,12岁时还出演了话剧。很多人会问:“为什么多多如此优秀?”——  给予女儿精神富养:培养她良好的阅读习惯  2006年,黄磊与妻子孙莉的女儿多多出生了。中国有句古话:穷养儿子富养女。既是大学教师又是实力派演员的
心直口快惹人嫌  一个周五的下午,临近下班的时候,一对夫妇带着一个十六七岁的男孩来到心理咨询室,要求我接诊。寒暄中我得知,这是一家三口,爸爸余先生是物价局的公务员,妈妈梁女士是一家体育用品公司的老板,儿子小北是珠海某中学高二学生。  “实在抱歉!”余先生客气地说,“这孩子住校,周末又安排了好几场补课,只有今天有时间来咨询,所以请您晚一点下班。”  “我们可以加倍付费。”梁女士说,语气颇让人不快。 
我 开始重视女儿吃饭这件事情,还是到了日本以后。日本自2005年开始实施“食育”,当地的幼儿园和学校对于孩子们如何吃饭特别关心。从我将女儿送进幼儿园开始,一直到现在她上小学六年级,每月我都会定期收到来自幼儿园或学校的《保健通讯》,其中写得最多的是早餐。  日本文部科学省通过每年的“全国学习能力/学习状态调查”得出结论:不吃早餐的孩子学习能力会下降。数据显示:每天正常吃早餐的孩子,国语A平均正确回答
三年前的暑假,我们从北京搬到上海。那时候我儿子俊哥正读小学四年级,他这个在北京算是成绩中上的学生,初到上海时成绩很不理想。不少朋友劝我给俊哥报补习班,我思来想去,决定一方面带着俊哥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另一方面多和老师沟通,争取帮助和支持。  我保持一周和老师沟通一次的频率,既不会过于打扰老师,又能及时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同时把孩子在家的情况汇报给老师,让老师可以有的放矢地指导孩子  俊哥在北京
【编者按】  众所周知,学校是传播科学精神的纯净圣地,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具有科学精神的现代人,然而,从求神拜佛到星座算命,从风水手相到网络占卜,从巫毒娃娃到碟神笔仙,每当迷信换一种装束,都会在校园里流行一阵子,蛊惑得中小学生争相膜拜。这些奇怪现象无疑与科学精神背道而驰,为什么会在中小学校园流行?孩子们是精神空虚还是学习压力太大?是盲目模仿还是世界观走偏?老师和家长是否也应该承担一些责任?带着这些
杨轩是个调皮鬼,爱捉弄同学,经常上讲台罰站。因为毛笔字写得好,他被老师推荐参加一个书法比赛。同学们都说,他写的毛笔字横平竖直,力透纸背,参加比赛有望获奖。  比赛前一天,杨轩的妈妈突然病了。杨轩听说后,立刻跑回家照顾妈妈。病榻上的妈妈拿出新买的毛笔和宣纸,殷切地希望杨轩好好准备比赛。妈妈的举动让杨轩大为感动,他的眼睛湿润了:“妈,不参加比赛没关系的,大不了下次再去,让我来照顾你吧!”  (指导老师
高一男生莫名腹痛、腹泻,多方求医无果。正当父母一筹莫展之时,他的病症却神奇消失……  学霸突发怪病,辗转求医无效,却神奇地自愈  小波今年16岁,是一名高一男生。他学习成绩很好,是学校里有名的学霸。老师们都说,小波悟性极高,加上勤奋好学,将来一定能考上清华北大。  高一下半学期快结束时,小波莫名其妙地出现腹痛、腹泻症状。他没当回事,以为是吃了不干净的东西,或者夜里蹬被子着了凉,就随便吃点消炎药。可
过了新年,儿子涛涛又长了一岁,变得更有主意了,有时候甚至很执拗。他是过敏性体质,我跟他说不要去抱邻居家的狗,防止过敏。他不听,非要去抱。我让他少看电视,看多了对视力不好。他也不听,偷偷地看……为此我可犯了愁。  涛涛的数学一向不太好,进入四年级,数学思维题难度又增加不少,这可让他犯了难。一天放学回来,涛涛又遇到数学思维题作业难题。他挠头抓耳,磨蹭到很晚,继而干脆放弃不做。我劝他:“宝贝儿,咱们遇到
王小骞是央视二套的当家花旦,不论是情感、经济、生活还是体育类节目,她都能掌控节奏,展现出独特的主持风格,尤其她主持的名牌栏目《交换空间》,收视率很高,赢得了很多家庭的喜爱!其实在荧屏背后,王小骞还是个教女有方的好妈妈。2019年春,她和丈夫、《档案》栏目主持人谭江海一起参加了亲子育儿节目《全能爸妈》,讲述了他们不为人知的家庭故事和家教秘籍——  “丁克”15年,高龄生女  “70后”王小骞和丈夫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