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多媒体教学的主人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al_dol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媒体已经成为当今教学领域的热点,它以文字、实物、图像、声音等多种途径向学生传递信息,以生动直观的形象,帮助学生建立起概念与表象之间的联系,建立起各种感觉器官之间的联系,使课堂教学更加多样性,生动性,实效性,先进性,并给课堂教学平添了一股时代气息,极大地丰富了教师教学的表现手法和形式。但多媒体教学不能喧宾夺主,否则会适得其反。本文就语文教学中的多媒体使用的利弊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运用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才能乐于接受,此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配乐朗诵,投影片,乃至于用多媒体提供的有关背景资料、影片、录像等,能创设与教材密切相关的情和景,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运用多媒体可以实施审美教育。语文学科包含着其它学科无法相比的美育因素,这种性质决定语文必须成为审美教育的主阵地,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声像文结合,让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内容变成形、声结合的画面图式,让静态的审美对象活跃起来成为动态,并打破教室45分钟的时空限制,纵贯古今,横跨中外,能加快美的信息速度,加大美的信息含量,创造一个崭新的审美时空。运用多媒体可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达到理解知识的目的。像散文《春》的教学,视频的展示,很容易带学生走进诗意盎然的江南,体会那里的妩媚多姿,聆听那里的莺啼鸟语,给学生鲜明的视觉冲击。例如,在讲授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这一课时,如果配有相关的大自然的图片,再让学生聆听大自然中亲切、优美、动听的声音,让他们在心灵轻松、身心愉悦的状态下感受大自然的语言,学习相关内容,会让课堂气氛更加温馨愉快,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也会更深刻,使学生在学习动机上由“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对学习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发挥了自身的创造力,体验到了学习本身所带来的乐趣。
  二、运用多媒体可以增大信息量,有效扩展课时容量
  多媒体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储备丰富的优势,可以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地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有限的45分钟充分体验学习语文的快感。教学巴尔扎克的《守财奴》,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葛朗台的形象,我把果戈理《死魂灵》的泼留希金的形象、莎仕比亚《威尼斯商人》的夏洛克、《儒林外史》的严监生组合在一起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细节描写理解各个吝啬鬼形象,并从中获得对他们各自生活的那个时代、那个社会、各自所属的那个阶级的某些侧面的认识。再如鲁迅的《祝福》的一个教学难点是祥林嫂的眼睛。祥林嫂眼神的变化反映出祥林嫂命运的变化,我们读样林嫂的眼睛,就读出了祥林嫂一生的坎坷磨难,正所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刻画祥林嫂眼睛的时候,鲁迅先生仅仅借用了几个动词“顺”“直”“瞪”“瞥”“轮”,就体现出旧社会是怎样让一个充满活力,充满力量的祥林嫂一步步走向死亡之路的;即便是同一个动词,也有丰富而不同的含义。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我在教学中把电影《祝福》里表现祥林嫂眼睛的几个镜头进行了剪辑,组成一组教学片段,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长短利弊,多媒体教学手段也不例外。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也存在一些弊端。
  一、追求表面效应,忽视应用的科学性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有的教师为了追求教学手段现代化,不论什么内容,不论是否重点,不论是否适合运用课件,都用课件的形式呈现出来,甚至整节课不写板书,只播放课件,这就忽视了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是多媒体所无法取代的,如果教师一味地依赖多媒体,有时一节课学生就看教师在讲台上摆弄多媒体课件,忙着操作键盘和鼠标,既不深入讲解,也没有重难点的板书,就造成“只见机器不见人,只见画面不见文”的情况。学生眼睛始终盯着屏幕,这是一种烦琐的单调,只是由过去教师讲的传统的单调走向新的现代化的单调,这样就有些本末倒置了。有时候或许课堂气氛热热闹闹,学生也很活跃,而教师忽视了教学密度,使课后学生脑子里空空荡荡,因为任何情况下,教师都应该是课堂的主导,语文作为“人文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文学作品中的一些精妙之处是机器难以完成的,所以教师的作用不能等同于放映员,多媒体教学不能陷入华而不实的境地。
  二、课件统治课堂,教师不能因材施教,师生难以情感交流。
  多媒体教学,教师的教学过程只能按程式一步步进行演示,即使教师对某些内容可适当调整,但整个教学过程实际上是由电脑所控制,教师不可能“随机应变”。教师,有时只是一个解说员和放映员,是一个站在主角位置的替身。一个没有融入自己教学理念、自己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策略的课,即使多媒体画面再好看,也是苍白的,课件就像一个网,限制了教师才智的发挥,把老师和学生割裂开来。课堂教学时教师往往不能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调整自己的思路,因材施教,而是根据课件的情况,把学生的思路死活往课件的模式中拽,事实上就是让课件统治了课堂。课件统治课堂,人性化的师生人际交流被冷冰冰的人机交往所取代,它严重妨碍了师生课堂情感的互动。“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仅仅是通过科学的方法让学生接受自己传授的知识,而且还在于引导学生学习语文时,能够成功地调控课堂情绪和气氛,激活思辨的火花,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思想碰撞和灵感的迸发。让学生领悟语言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不能仅依靠教学技巧和现代化的教学武器,更有赖于教师牵引学生灵魂沉潜于字里行间,流连于黑韵书香,这样,学生才会获得真实阅读知书达理的效果,获得启迪智慧滋补精神的营养。
  在最古老的语言文字的教学中,多媒体技术有明显的优越性,同时又无法替代语文教学本身。我们尽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营造气氛,唤起情感,引导想象,但决不能用屏幕、画面来代替文学意境。文字提供的想象空间远远大于直观。仅仅采用直观手段来组织教学,对学生思考力、想象力、联想力是一种极大的限制。不管执教者上课采用何种形式,不管这是堂什么内容的课,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永远只能是辅助位置,老师要做好多媒体的主人。
  在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我认识到,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合理使用,应该是在正视计算机的媒体地位基础上实现的,其核心特征是“辅助”,即辅助教师,而不是取代教师。不能为了追求教学现代化,不论什么内容,不论是否重点,不论是否适合运用课件,都用课件的形式呈现出来,而应该有选择地使用多媒体,把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总之,多媒体再好,也只是个工具,它无法替代人的情感和智慧。以人为核心,围绕教学目标的实现,适时合理地选取,扬长避短才是使用好多媒体的关键。
其他文献
文章摘要:新课程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为了让学生善于质疑问难,进行课堂探究,我以《打电话》这篇文章为题材,对文中男主人公"善意的谎言"这个疑难点进行点拨教学,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发现,使他们敢想、敢说。教学实践证明,质疑的过程就是对文章进行深层次探究的过程。当学生怀着强烈的质疑意识进行探究和发现时,他们可以从具有挑战性和刺激性
【摘要】灵动的课堂,就是有生气、有活力、和谐融洽、充满张力的课堂。以灵动为核心,倡导教师学会欣赏,巧用提问艺术,关注独特个性,还原人文之美,激发创造欲望,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灵活地教,学生灵活地学。在追求灵动的教学艺术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课堂灵动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语文味”这三个朴实而厚重的字眼,作为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逐步得到了人们的认同,同时也有越
【关键词】知识勤奋执着创新  杰出的科学天才,伟大的物理家,相对论的创始人爱因斯坦曾把自己的成功概括为:成功=艰苦的劳动 正确的方法 少说空话.这里所谓“艰苦的劳动”与“正确的方法”中含盖着他获取与运用知识及经验的整个过程。我国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将自己创新的体会概括为知识、汗水、灵感、机遇。”他们之所以把知识放在他们人生格言的首要位置,无可厚非地说明知识在他们成功事业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摘要】新课标准实施已经若干年了,对新课程的评价也可谓是众说纷纭,有利有弊。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都有一个感叹: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难教了。课程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课程目标扑朔迷离,难以把握,课程教学方式更是有了不一样的标准,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变的丰富多彩,精彩桥段是层出不穷。部分老教师说了:现在的上课更像是表演了。我也赞同他们的看法,不过我更是觉得课堂教学应该是一堂有着充分准备的表演,主角、配角要有
【关键词】生活情感实践创造力)  一、生活是幼儿想象力的源泉  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没有形象的呈现,就没有理智活动。”他指明了形象思维发展中的重要性。生活里的形象反复出现会在人的记忆里产生意象,想象力是在意象基础上发展而来,培养幼儿绘画的想象首先应丰富他们感性经验。  首先应多带幼儿去郊外体验大自然的风光。春天的百花齐放、柳枝发芽,燕子呢喃;夏天河水碧波荡漾,泛舟河上、岸旁垂钓、听青蛙歌唱;金秋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必须创造有利于学生创新求异的学习环境,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本文就创设创新情景、引导学生质疑问难、组织好学生合作探究、及时对学生的创新行为及成果进行鼓励评价等方面进行阐述,表达自己的一点心得。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课改的重要要求,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而小学数学无疑是培养
【摘要】凉山州边远山区,环境恶劣,山路崎岖,交通不便,办学条件差,学校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不完备。要提高该地区教育质量,就得完善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师资队伍的力量,加快移民搬迁的速度,提高当地人们的生活水平。  【关键词】凉山州;贫困状况;教育状况;教育发展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2010年11月1日零时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凉山州常住人口为453.28万人,其中少数
曾记得一位教育家说过:“没有沟通就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由此可见,沟通是师生建立平等和谐关系的重要因素,而如何走进学生的心灵,与他们更好的沟通,从而让学生心悦诚服的接受教导,则是为师者在教育学生中最为棘手的问题。通过近两年的摸索实践,我终于找到了师生沟通的最佳方法——日记。  一、阅读日记——了解学生心灵的重要渠道  “知人才能善教,善教须先知人。”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是班主任做好工作的重要前
【摘要】本文在广泛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中学生的几种不良行为,从不良行为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社会环境、家庭关系等方面,准确的掌握中学生不良行为形成的原因,转化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分析原因转化途径和方法  中学生的不良行为具有广泛性及普遍性,由于招生制度等因素,学校的生源比较复杂。针对我们学校及一些乡镇中学的班级进行综合调查时发现,具有不良行为心理的学生所占比例失常,近几年逐年
【摘要】童年的生活经验对一个人的一生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在当今这个越来越重视情商的时代,我们有必要探讨一下影响儿童的情绪智力发展的因素及其培养对策,本文主要从家庭教养方式、早期经验、父母陪伴孩子活动的时间以及性质三个方面来阐述影响儿童情绪智力发展的因素,同时主要强调了情绪辅导对儿童情绪智力发展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情绪智力家庭教养方式早期经验情绪辅导  根据Salovey与Ma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