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教材,用活教材,活用教材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klbue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的修改以坚持四个基本原则:一要坚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方向;二要使得《标准》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全面;三要使得《标准》更加适合于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学习评价;四要进一步处理好过程与结果、自主学习与教师讲授、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生活情景与知识系统性等四个关系。因此在使用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时,要正确处理好三个矛盾与三种关系,即:保持与课标一致性和特色的关系、学科体系逻辑性完整性和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关系、教材相对稳定性和新进展的关系初中数学教学离不开教材,那么怎样教好数学呢?我想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用好教材
  教材是按照课程标准编写的,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获得知识、掌握技能、技巧的主要源泉之一。可在当今的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一种倾向,那就是教学脱离课本,有的教师叫学生合上教材听课,除了布置作业以外,从不利用教材,课堂上有些空余时间,往往只布置学生解答习题;学生也普遍存在这样一种不良习惯,下课后首先解题,不愿阅读教材,直到解答习题遇到困难时才翻阅例题,期末复习时也不会全面阅读教材,平时能反复钻研教材的更是寥寥无几。
  用好教材必须要吃透教材,读懂教材,这是使用教材、有效教学的基础。读懂教材是正常开展课堂教学的基础和源泉,只有读懂教材,才能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统一。只有读懂教材,才有可能正确地"用教材教",也才有进一步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可能。具体到一节课,教师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研读教材:了解教材的整体结构,弄懂例题的的地位和作用,理清习题与例题的关系,揣摩插图的编排意图,明白提示语和旁注的意义和作用。做到"五读俱全",即"读懂问题情境,读懂每一道练习题,读懂教材内容的结构,读懂教材的呈现方式,读懂教材的旁注、留白。"
  二、用活教材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重视了数学学习的应用性操作,畅通了学数学、用数学的联系,使学用紧密结合,这正是片面应试教育所严重缺乏的,也是我们改革数学教学必须要不断加强的。
  1、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的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既要有能力把问题简明地阐述清楚,同时也要有能力引导学生去探索、自主学习。
  2、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大于教材。教学内容的范围是灵活的,是广泛的,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只要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的材料都可作为学习内容。教师"教教科书"是传统的"教书匠"的表现,"用教科书教"才是现代教师应有的姿态。
  3、充分利用教材开创自由空间。过去的教和学都以掌握知识为主,教师很难创造性地理解、开发教材,现在则可以自己"改"教材了。教材中编入了一些让学生猜测和想像的内容,以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和各种不同的思维取向。教材中提供了大量供学生自由阅读的栏目以及课题学习。
  三、活用教材
  大多数教师自觉改变传统的"教教材"为"用教材",即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力求做到"脑中有课标、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他们精读课标、深钻教材、细研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材内容和要求。他们以课标为依据,以新教材的内容为凭借,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选择适应学生发展需求的内容。教师成为教材的积极促进者、发展者,他们挖掘教材,超越教材,发展教材,让教材在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中真正发挥作用,让学生吸取更多教材以外的知识。
  1、把新教材的内容"校本化"
  我们知道,在目前同一版本教材的使用范围是全国各地的实验区,而实际上每个省市、每个地区、每所学校的具体情况又都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充当教材的"复印者",必须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在课标的框架内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大胆地对教材进行取舍、重组、优化。
  例如:七年级(上)第一章的股票指数走势图对于没有炒股的大多数教师来说是陌生的,农村学校的学生更是"找不到感觉",因此许多教师把它改成本地气温变化曲线图,改成本校历年初中招生人数折线图等,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又打破了学科界限,增长了学生的知识面。在教《4.3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时,有教师到学校附近的包装印刷厂,搬来包装盒的半成品让学生折叠操作,把课堂中的数学与生活中的数学紧密相连。在教《9.1生活中的轴对称》及其他几何图形时,许多教师充分利用学校的多媒体、网络资源,起着辅助教学的作用。学校的校情校史、乡土地理、人文景观、社会经济等都成为可利用的教学资源。
  2、把新教材的要求"层次化"
  新课标强调"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地实施有差异的教学",特别是学困生这个学校的弱势群体更需要我们去帮扶解困,传统的教学要求"一刀切"、"齐步走"已不适应课改的要求,"分层递进"教学势在必行,对教材中部分难度较大的题目进行分层次要求。
  总之,"用好教材,用活教材,活用教材。"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数学知识生活化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方式,一种必不可少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引导孩子多观察、多发现、多思考,善于挖掘课本中的生活情景,针对教学案例来寻找與生活中密切相关的问题,在情景中激发同学们的思维,使同学们对数学知识的应用和对数学的兴趣油然而生,这样就会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在生活中,你可能会遇到这样的事,两个人做同样的一件事,花同样多的力气,但收效却不大一样。这是为什么?答案是很清楚的,收效不大的人没有抓住关键!我觉得主要要做好以下几点:  1营造一种家庭式的和谐班级氛围,让班级充满气息和活力  师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这是每一位班主任都熟知的道理。"亲其师,信其道",班主任爱护和关心每位学生
【摘要】初中音乐活动包括唱歌、音乐欣赏、节奏乐、音乐游戏及舞蹈等。这些活动对培养科学方法、诱导探究兴趣、激发创新欲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对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科学方法、诱导探究兴趣、激发创新欲望进行了一些研究  【关键词】唱歌方法主动探究创新欲望  初中音乐活动包括唱歌、音乐欣赏、节奏乐、音乐游戏及舞蹈等。这些活动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修养、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音乐教育
【摘要】本文是作者在新学期家长会上的一次讲话。全文从社会现象提到家长教育孩子应具备的素质问题。主要从三个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即家长首先要有高尚的品质和正确的价值观,其次要具备家庭教育的基本知识,最后要具备理智和宽阔的胸怀。只有具备着三个素质,家长才能正确对待社会上出现的教育领域中的不正之风,才能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对国家、对人民的有用之才。  【关键词】家长家庭教育家长素质  
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摆正学校体育工作在学校教育中的位置,是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因为学校体育在实现"素质教育",提高国民体质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体及其机能的正常发展,小学体育教师应了解儿童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掌握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以实现体育教学的科学化一、独生子女化与体育教学的相应改革  独生子女问题是我国面临
逆反心理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不愿顺从的心理状态。它的出现存在明显的年龄特征,在初中学生身上表现尤为突出。这种心理一旦产生,就会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对教师的教育乃至所有的言行都持否定态度,使教育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久而久之还可能导致矛盾激化,在不良因素的诱导下还有可能滑向犯罪的边缘。因此,身为教师的我们,首先要清楚地意识到,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正常的心理现象,并对它进行及时有效、科学地疏导。进而帮助学
[摘要]本文讲述了在表现性目标导向下的任务驱动式的网络教学课例,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注重技能培养、重视多维评价、提倡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表现性目标导向 任务驱动 网络教学 课例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选自武马群主编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七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课例主要分析第一课时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掌握修改格式和背景、插入多媒体以及学会简单动画设置  能力目标:培养
1、建筑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1.1违背建设工程操作程序  如不经可行性研究认证,不作调查分析就对工程项目拍板定案;没有搞清楚工程地质、水文情况就仓促开工;建筑施工图纸未经建设图审中心审查或无证设计、任意设计、施工详图不明确或不齐全,不按图纸方程式;工程竣工不进行试车运转或者不经验收就交付使用等盲干行为,致使不少工程项目留有严重隐患,导致房屋倒塌事故常有发生。  1.2工程地质勘察原因  未认真进
摘要:培养合格优秀的幼儿教师,新的篮球玩法,激发幼专生的创新思维。游戏追球,游戏老鼠过街,游戏撞墙接力的组织及教学。灵活地把幼儿基本动作运用到篮球游戏中,达到创编游戏的目的,提升学生作为幼儿教师的素质。  关键词: 篮球 游戏 幼专体育 运用 作用  篮球是人们熟知的一种传统的体育活动。在篮球的教学中,传球,运球,投篮,打比赛,步伐移动,战术的配合运用以及篮球规则等等,这些都是在人们心中形成的传统
【摘要】论文将从2003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出发,通过《项链》一课的阅读教学来探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个性化阅读问题,就我国目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个性化阅读的缺失,提出几点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拙见。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语文个性化阅读《项链》  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03)中的阅读观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从“知识和能力”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语言,语言是语文教师传授知识、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怎样的教学语言直接决定着他上这节课的效果。本文从充满激情的语言、幽默风趣的语言、激励性的语言、规范标准的读音等几方面论述了语文教师采用这些课堂教学语言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关键词】语言激情幽默风趣规范标准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