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膏外敷联合中药治疗活动期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数据挖掘及关联规则研究

来源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boss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临床数据挖掘技术及关联规则分析芙蓉膏外敷联合中药治疗活动期痛风性关节炎对患者免疫、炎症及氧化指标的影响,为优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搜集并整理安徽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例采集系统所录入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型患者的资料。采用SPSS22.0、SPSS Modeler 14.2软件和Aprior模块分析中药配伍、芙蓉膏治疗效果与实验室指标变化的关系。结果 (1)芙蓉膏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小于中药组患者。(2)治疗后内治组患者的免疫指标补体C3(C3);炎症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α1酸性糖蛋白(α1-AGP);尿酸(UA)UA均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外合治组患者免疫指标补体C3、补体C4(C4)、免疫球蛋白A(Ig A);炎症指标血沉(ESR)、hs-CRP、α1-AGP;UA均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内治组与内外合治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的差值t检验分析,内外合治组患者ESR、hs-CRP、α1-AGP、UA相对于内治组患者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所用中药多集中在健脾利湿、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祛风除湿四类,提取每类使用频次前五位的中药共20味;(4)在关联规则设定最小置信度为70%,最小支持度为20%。经Aprior模块分析,发现芙蓉膏与健脾利湿药配伍UA、C3、C4、Ig G、免疫球蛋白M(Ig M)下降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上升关联,与活血药配伍与Ig A下降关联,与祛风除湿药配伍与α1-AGP下降关联,与清热解毒药配伍与ESR、CRP下降相关联。结论芙蓉膏外敷联合中药可改善活动期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和缩短住院时间。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物质热力学函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模型,并用MATLAB语言实现模型拟合及其计算机程序的实现过程与应用.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其衍生的附属品——垃圾邮件肆意蔓延,影响越来越大,不仅消耗网络资源,浪费用户的存储空间,甚至造成生产力的损耗.本文介绍了垃圾邮件的定义、分类、提出了
模拟法庭教学是近年在高校法学教研中兴起的,符合深化法学实践教学改革要求,以培养新兴实务型法学人才为目的的法学教学模式。目前,程序表演型模拟法庭和实战型模拟法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