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裂化装置反应-再生系统热平衡问题分析及对策

来源 :工业催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l_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催化裂化反应为吸热反应,催化剂再生反应为放热反应,再生烧焦放出热量与反应吸热以及原料升温、热损失达到平衡状态,装置才能平稳运行。通过对某炼油厂1.2 Mt·a-1催化裂化装置反应-再生系统热平衡进行分析,表明催化剂循环流化与外取热运行工况不稳定是造成反应再生系统热量难平衡的主要原因。提出对反应-再生器内构件、外取热等技术进行改造和优化。改造后,催化剂单耗降低0.24 kg·t-1,蒸气产量增加30 t·h-1,汽柴液总收率提高0.93%,实
其他文献
纳米ZSM-5分子筛由于其特殊的孔道和表面性质,显示出优异的吸附与催化性能,但粒径小于100 nm的ZSM-5分子筛极易发生团聚.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偏铝酸钠为铝源、四丙基氢氧化
针对脱硫加氢精制催化剂生产中节能降耗增效研发的热风循环回用网带窑由单元式双箱体、热风内循环结构和热风回用系统等结构组成。该焙烧炉采取单点进出风、热风百分之百循环回用,大幅度提高气剂比,且循环热风采用和物料逆流接触、对流加热的方式,保证传质传热效果。工业应用结果表明,网带窑具有高产节能作用,产品物化性能稳定,产能提高2倍,每吨产品焙烧电耗与传统网带窑相比下降60.7%。
主要研究1,8-二氮杂二环十一碳-7-烯(DBU)催化碳酸乙烯酯和甲醇酯交换反应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反应动力学。首先假设碳酸二甲酯的反应机理,在此基础上建立动力学模型,得到相应的动力学方程。通过实验数据处理,线性回归计算得到动力学方程的未知参数,最终得到反应速率r=4.2889e-15763/RT_(c EC c MEOH)-49811e-31308/RT_(c DMC c EC/c MEOH),其中正反应活化能E+a=15763 J·mol-1
应对炼化转型需求,大庆石化公司提出多产重石脑油兼产喷气燃料的生产方案,对1.2 Mt·a-1加氢裂化装置进行技术改造。采用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自主开发的PHT-01预处理催化剂和PHC-05加氢裂化催化剂,选用单段一次通过工艺流程。改造后装置运行稳定,结果表明,重石脑油收率45.69%,航煤收率22.95%,C+5液体收率100.3%。与改造前相比,化工原料收率提高32.48%,航煤烟点提高2.4个单位,其性质符合3号喷气燃料指标要求;尾油BMCI值相比上周期降低4.2个单位,是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