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MRI和椎间盘造影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中华放射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yu17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的MRI和椎间盘造影表现与椎间盘造影一致性诱发痛的相关性.方法 93例慢性下腰痛患者腰椎MR检查和256个腰椎椎间盘造影.椎间盘造影按照Adams等分级标准进行,MRI髓核退变按Pearce等分级标准,终板退变按Medic标准分级,疼痛诱发评价分为一致性诱发痛和无痛或非一致性诱发痛.分析MRI椎间盘退变分级、椎间盘造影分级与一致性诱发痛的相关性.获得的数据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3例256个椎间盘造影,116个出现一致性诱发痛.椎间盘造影:Ⅰ型椎间盘17个(6.6%),Ⅱ型椎间盘25个(9.8%),Ⅲ型椎间盘91个(35.5%),Ⅳ型椎间盘77个(30.1%),Ⅴ型椎间盘46个(18.0%).MRI椎间盘退变分级:Ⅰ级23个(9.0%),Ⅱ级34个(13.3%),Ⅲ级84个(32.8%),Ⅳ级85个(33.2%),Ⅴ级30个(11.7%).椎间盘造影与MRl分级密切相关(r=0.62,X2=160.87,P<0.01);椎间盘造影Ⅳ-Ⅴ型椎间盘123个,104个出现一致性诱发痛,与一致性诱发痛密切相关(r=0.60,X2=144.08,P<0.01);MRI椎间盘Ⅳ-Ⅴ级退变115个,99个出现一致性诱发痛,与一致性诱发痛密切相关(r=0.59,X2=137.11,P<0.01);椎间盘后缘高信号区60个,52个出现一致性诱发痛,两者具有密切相关性(r=0.41,X2=51.93,P<0.01);椎间盘终板异常58个,51个出现一致性诱发痛,两者具有密切相关性(r=0.41,X2=52.76,P<0.01).结论 MRI显示髓核中、重度退变、椎间盘后缘高信号区、椎体终板退变,以及椎间盘造影表现为外纤维环破裂、后纵韧带复合体破裂和出现一致性诱发痛时,可高度提示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椎间盘造影显示的椎间盘纤维环破裂伴随造影时的一致性诱发痛,是椎间盘源性下腰痛诊断的重要依据。

其他文献
2008年,继乳腺计算机辅助诊断(CAD)软件通过国家认证后,又有心脏CAD(cardio CAD2.0)及骨密度CAD(osteoCAD1.1)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认证。此三项CAD软件均由我国自主研发。
目的 探讨兔VX2肝癌高能聚焦超声(HIFU)治疗后的MR PWI的成像技术及成像特征.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28只,采用组织块种植的方法制成28只兔VX2肝癌模型,使用1.5 T MR扫描仪行常规扫描后,将28只VX2肝癌模型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分为A、B、C 3个亚组,每组7只,分别于治疗后14、25和35 d对肿瘤行PWI检查;对照组7只不行HIFU治疗.选取病灶与周围正
患者男,55岁.因快速进展的听力减退、行走不稳和口齿不清5个月余就诊.患者有高血压史5年,规则服药,血压摔制在正常范围.平时有间歇性头痛,可自行缓解,无颅腩外伤和手术病史.体检:神清、智力正常,双耳听力丧失,双侧小脑性共济失调,共济失调性构音障碍,四肢肌张力增高,反射活跃,双下肢肌力Ⅴ级,双侧Barbinski征阳性。
期刊
目的 利用心脏体模评估16层螺旋CT心脏扫描时,不同的心率波动对心电图调制技术降低曝光剂最能力的影响,以及不同的心电图调制电流参数对曝光剂量和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跳动的心脏模具设定为60次/min(bpm)基础心率,并根据不同的心率波动情况分为6组,关闭心电图调制电流对心脏模具进行心脏扫描.扫描同时记录各扫描序列的曝光剂量,在采集到的图像中进行冠状面重建后选取中心层而测量球囊图像信噪比的标准差
特发性(趾)肢端骨溶解(Idiopathic phalangeal osteolysis)为一罕见疾病,仅见个案报道[1-5],发生于同胞姐妹者笔者未见国内报道,笔者遇一家系三姐妹同息双足趾(跖)骨骨质溶解,报道如下。
期刊
患者男,44岁,间断性腹痛1个月.疼痛主要位于脐周,程度较重,间歇发作,与进食尤关.体检:脐周深压痛,无反跳痛.实验窒检查除外胰腺炎,血常规各指标正常.既往高血压病史3年,最高血压为190/110 mm Hg(1 mm Hg=0.133 kPa),否认手术及外伤史,无烟酒嗜好。
期刊
目的 采用MSCT高分辨扫描多方位显示腭鞘管并进行测量分析.方法 采用MS CT高分辨扫描和MPR及CPR技术对167例(男83例,女84例)翼腭窝结构正常受试者行高分辨率CT(HRCT)多方位薄层扫描,显示腭鞘管及其通连结构的正常形态,并在横断、冠状及斜矢状面上观察腭鞘管的走行和形态,测量其长度、前口、中口和后口径值.对所获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或两独立样本均数t检验.结果HRCT及其CPR图像
由<中华放射学杂志>编辑部、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胸部学组主办,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承办的第三届全国乳腺影像诊断与技术应用研讨会暨乳腺X线摄影诊断培训班于2008年7月4日至6日在沈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近150名代表以及国内外十余名专门从事乳腺影像诊断的专家参加了本次会议。
期刊
患者 女,81岁.右侧枕部无痛性包块3年,最近1个月包块处出现疼痛,于2004年5月23日入院.入院后查血压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空腹血糖5.5 mmol/L.体检:右侧枕部可触及5 cm×4 cm×2 cm大小的质韧包块,压痛不显著,活动度稍差.细胞学穿刺提示为血管瘤。
期刊
患者女,18岁.发现腹部包块进行性肿大1年.体检:右中腹部可触及巨大肿块,表面光滑,质韧.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