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嘉峰山难中美联合搜救纪实

来源 :户外探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f090206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4月23日,受美国爱德嘉峰登山队委托,四川大地探险有限公司前来四川登山协会递交登山探险申请。四川登协经过审查获准该队一行四人于2009年5月1日至5月28日在四川省甘孜州海螺沟景区的磨西镇新兴乡燕子沟内攀登大雪山山脉的6618米爱德嘉峰,并由中方派出联络官全程监督此次登山活动。该队5月1日到达磨西镇后,即到磨西镇公安分局进行了登记备案。该队有成员四名,其中登山队员Jonathan Copp和Micah Dash、摄影师Wade Johnson、Rosen Nicholas在陪送该队到达大本营后返回成都回国。
  
  三名美国队员在海拨3400米的大本营进行高山适应后,于5月20日从大本营出发开始登顶,原定5月28日为第一下撤期,三人均未按时返回大本营(由于山区无法进行通信联络,因此5月20日至5月28日没有通信联络信息),经大地探险公司与美方已回国队员Rosen Nicholas商量后,按美方原定的保留时间予以密切关注。直到6月2日晚22点,仍未有三名登山队员的消息。经过该公司与Rosen Nicholas先生多次商讨,认为登山活动可能有意外情况发生。
  6月3日11点零6分,接到美国爱德嘉峰登山队情况汇报,四川登山协会立即将此情况向中国登山协会办公室和交流部,四川省体育局产业处,省外办领事处,甘孜州体育局及州登山协会进行了通报。随即启动四川省登协山地救援应急预案,经请示中国登山协会交流部后,于当日成立了四川登协救援工作小组,组长由协会秘书长林黎担任,副组长由协会副秘书长刘峰及副秘书长高敏担任,同时通知在川的山地救援队员整装待命。
  6月4日早上9时,由四川登协派出的第一批救援队郭杰,李宗利,在大地探险公司总经理张继跃带领下前往磨西镇,于当天下午4时到达新兴乡。立即和美国登山队进山时的高山向导毛德华取得联系,询问了山区天气,路况、大本营所在位置等情况,并决定6月5日由他带领救援队赶赴大本营。同时,协会副秘书长高敏电话通知磨西公安分局在救援队需要的情况下给予积极的帮助。
  6月5日,第一批救援队徒步进入海拨3400米的大本营。与前期登山队随队翻译和联络官汇合。随即开始对大本营以上的搜救准备。由于天气恶劣,搜救工作持续到下午无果。与此同时,美方发来求援电邮希望加大专业搜救力度,四川登协向中国登山协会和西藏登山协会求助,希望选派专业登山队员协助进行搜救。四川登协秘书长林黎向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李致新详尽报告了当前搜救情况。李致新决定于次日抵达成都,同时,也电话通知中国登山队队长王勇峰次日带领中国登山救援队抵达成都。
  
  6月6日,由中国登山协会组织的两名登山救援队员次落(中国登山队副队长)和李富庆(中国登山队教练)抵达成都。李致新主任及王勇峰队长也随即抵达成都,并立即听取工作汇报。上午10时,四川省体育局向省政府书面报告了关于三名美国登山队员失踪的情况。陈文华副省长于当天作出三条重要批示。
  6日上午11点26分,大本营第一批救援队通过卫星电话报告,四川登协派出的救援队队员郭杰,李宗利早上6点从海拨3400米大本营出发,沿着失踪美国登山者进山路线向前进营地进行搜索,于9点13分在海拨4000米高度发现一名登山遇难者遗体,遗体所在区是雪崩堆积体,初步估计登山者是在登山过程中遭遇大型雪崩遇难。搜救过程中,由于天气恶劣,能见度极差,时有滚石落下,为避免再次发生安全事故,搜救工作只能暂时告一段落,搜救队员在照相取证后返回大本营。根据初步确认,此遇难者遗体为Jonathan Copp。
  6日下午5点30分,四川省体育局蒋显伦副局长和李致新主任共同主持救援工作会议。蒋副局长传达了省政府陈文华副省长的批示,会议决定立即由中国登山协会、省体育局共同成立四川省体育局人道救援指挥小组,工作机构由现场救援部,后勤保障部,新闻宣传部,外事协调部组成,林黎代表省体育局及省登山协会立即赶赴事发地,与当地政府密切合作,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开展搜救。林黎和刘峰以及中国登山救援队队员次落,李富庆等一行四人于当晚7时从成都出发,凌晨1点30分抵达磨西镇新兴乡。
  6月7日上午9时,爱德嘉峰山难搜救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确定前线救援指挥部指挥长由中国登山队队长王勇峰担任,副指挥长由四川登协秘书长林黎担任。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领事处领事蒂娜代表美国政府及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向中方前期搜救中作出的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谢。
  上午10时,四川登协副秘书长刘峰陪同第二批搜救队员次落和李富庆前往大本营与首批队员汇合。并为大本营补充了食品和物品。由于当天大本营周边大雾,山上滚石频繁,考虑到救援队队员安全,未开展搜救工作。
  上午11点40分,由中国登山协会派出的第三批救援队一行三人严冬冬,周鹏,黄春贵从北京到达成都,中午1点30分,由中国登山队队长王勇峰带队和四川登协山地救援队队员蒋峻,刘建一行从成都前往事发地。随行的还有刚刚抵达的美国高山救援专家尼克和埃瑞克。该队于当晚到达磨西镇指挥中心。
  晚上9时,爱德嘉峰山难领导小组召开第二次工作会议。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领事处领事蒂娜以及两名美国专家听取了前期工作汇报,并对下一步搜救工作进行了商讨。会上美国搜救专家代表美方对中方在短短几天内的成功搜救表示感谢,并代表失踪人员家属向中方全体参加搜救的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6月8日上午8时,中美搜救队整装待发准备前往大本营。由于雨雾天气能见度差,指挥部决定全体队员前往燕子沟天药水坪,试图用电台与大本营取得联系。10点50分,全队到达海拔2600米的天药水坪,并与大本营成功通话。
  当天上午8点20分,由次落,李富庆及李宗利三人组成的搜救队沿同一线路继续向上搜索,上午10点23分在海拔4006米处发现第二具遗体,距离第一具遗体300米。初步分析认为是雪崩造成山难。指挥部决定由于气候恶劣雾大飞石较多,第三批救援队员暂缓进入大本营;三名搜救队员立即停止搜索返回待命;第三批中方三名搜救队员及两名美国专家明日由王勇峰率队进入大本营。
  晚上8时30分,爱德嘉峰山难领导小组召开第三次工作会议。会议决定:美方派出的两名雪崩专家今晚11时抵达成都,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尽快送至指挥中心;第三批搜救队员将在气候允许的情况下于明日出发前往大本营;当地医院协助提供运送遗体的必要器材;当地政府组织好民工协助救援队运输物资。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领事处领事蒂 娜对中国搜救队给予高度评价,并希望下一步联合搜救队团结协作,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开展搜救工作。
  6月9日凌晨,美国两名雪崩专家抵达成都,并连夜乘车到达磨西镇与第三批搜救队汇合,早上7点30分,由爱德嘉峰山难搜救前线总指挥,中国登山协会登山队队长王勇峰领队三名中方搜救队员和四名美方搜救队员,从磨西镇出发,于8点55分在燕子沟红石滩集结向大本营挺进。同时第一批搜救队员李宗利、郭杰和原美国登山队中方翻译撤离大本营返回磨西休整。同时美方登山者家属致电前线搜救指挥部副总指挥林黎同志,请林黎同志转告所有参加搜救队的人员,对他们在搜救工作中做出的无私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
  6月10日,12时13分前线搜救指挥部副总指挥林黎电告:大本营上午10点前线搜救指挥部总指挥王勇峰报:经过美方搜救队员确认:发现第一名遇难者为Jonathan Copp,第二名遇难者为Wade Johnson。
  当日天气雨雾,气候恶劣,搜救路途时有滚石发生,上午暂停搜救工作。由于遇难者遗体分别停放在4000米处,需要搬运及处理。由当地政府派遣民工送遗体搬运器材到大本营,在下午天气好的情况下,将两具遗体搬运至3700米高度,同时搜救队员继续寻找第三名登山者Micah Dash。
  站在山脚下遥望白雪皑皑,圣洁而美丽的爱德嘉峰峰顶。对于在海拔4000米高原进行搜救工作的中美搜救队员来说,爱德嘉峰3200米以上的山峰位置,已经成为一个随时可能吞噬生命的地狱。初夏太阳带来长期日照,让山顶冰雪融化加快。伴随着冰雪融化,山间的落石雪崩不断。搜救队员已目击了两次小型雪崩发生。其中一次还正位于美国登山队员罹难的遗体处。山间的雨雾更是让搜救工作可见度极度降低,而被雨水冲刷后,山间石块失去固定支撑不停掉落。
  6月10日,经中美双方商议后一致决定,由于天气确实恶劣,搜救工作可能将暂时告一段落,后续搜索工作将视天气情况,再行决定。其后,村民将与搜救队员一道,把放置在海拔4000米处的两具遇难美国登山队员遗体搬运至3700米较为安全的地方。再用担架把遗体搬运至康定殡仪馆。而在搬运的过程中,中美联合搜救队员将在两名遇难者遗体附近水平范围内进行再次搜索,如果发现了最后一名失踪的美国登山队员,将会把他带下山。
  6月11日中午12时,搜救队员和当地村民全面完成大本营的撤营工作,并于11日下午返回磨西镇。爱德嘉峰山难中美联合搜救至此告一段落。
其他文献
无论你是否承认,我们每个人的人生模式都是经过长年累月的习惯养成的,每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按照它的方式生活。所以,我们永远有一些梦想,永远有一些野心,永远有一些执着,永远有一些快乐的理由。让我们永远保留这份对生活、对户外的新鲜,并享受它吧!    2006年的最后一天,两代冬季攀登的追求者在南迦帕尔巴特峰大本营会合。远在布洛阿特峰大本营的意大利登山家Simone Moro(右二)特意来到南迦帕尔巴特峰
火山、和顺、翡翠、抗战历史……这一切组成了滇西小城,腾冲。  腾冲位于滇西边陲西部与缅甸毗邻,历史上曾是古西南丝绸之路的要冲。腾冲县是著名的侨乡,文化之邦和著名的翡翠集散地,也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腾冲在西汉时称滇越,东汉属永昌郡唐设羁靡州,南诏时设腾冲府。由于地理位置重要,历代都派重兵驻守,明代还建造了石头城,称之为“极边第一城”。境内有傣、回、傈僳、佤、白、阿昌六种世居少数民族,民族风情丰富多彩
水下摄影一般分为三类:    景观类摄影  美丽的珊瑚礁软珊瑚沉船等,这些情况下尽可能例用景深角度比较大的广角镜超广角镜以及鱼眼镜头,个人经验觉得鱼眼镜头是比较理想的选择。为了更好地表现被摄景观应该在被摄主体下方的角度向上去拍摄。背景以蓝蓝的大海和太阳的散射,以及加入潜水员作为背景元素,这样能出来鲜艳的色彩。    肖像类摄影  肖像类作品一般是展现潜水员在水中的活动结合珊瑚,鱼群作为摄影的元素。
殖民地时期的越南,发黄的湄公河上漂浮着菜叶、杂物,河水湍急,大地倾斜。轮渡上伫立着一个打扮得很另类的少女,她头戴一顶男帽,脚穿一双廉价却缀满饰片的鞋子,一只脚踏在舷栏上,眺望远方。熟悉杜拉斯的人一定熟悉其作品《情人》中的这个场景,更多的中国读者也是通过这部作品产生出对湄公河的某种情结。  编辑部最初设定的策划主题是澜沧江,但其所覆盖的区域非常之广。澜沧江上源扎曲源出青海省杂多县境内,南流至西藏昌都
走过一些路,才知道辛苦;登过一些山,才知道艰难;趟过一些河,才知道跋涉;跨过一些坎,才知道超越;经过一些事,才知道经验;阅过一些人,才知道历练;读过一些书,才知道财富;过了一辈子,才知道幸福。多一点快乐,少一点烦恼,累了就睡觉,醒了就微笑,生活怎么样,自己放调料。    ISLANDS   《海岛》  期别:OCT/2011      复活节岛上斯多亚派的长老们排成一列直线,往他们的出生地望去,就
黑手党    武汉的王冰知道吧,他刚骑了一圈阿里回去没两个月,就又在拉萨出现了,这次是登慕士塔格峰。一个月之后再见到他时,他手上戴个羽绒手套,里面的手指头全冻黑了。据说是山顶上摘了手套擦眼镜,手套被吹飞了手就冻坏了。在拉萨酒吧的一个晚上,他突然伸出手,高呼起来:“能动啦!能动啦!”然后,叫嚣着:“我抓,我抓,我抓……”在空气里谁也不知道他要抓什么。他就这样带着黑指头下了山,到处自称“黑手党”。可惜
探访目标:途经六大茶山、漫步千年古茶园,观看普洱茶制作过程,感受民族风情。探访方式:自助旅行 徒步  最佳探访时间:每年4月-5月,茶树萌发,春茶开始制做,每年10月-11月,雨季结束,秋茶开始制作。    线路特色:  追忆茶马古道,途经六大茶山 穿越热带雨林漂流秀丽江河。西双版纳州位于云南西南部,州府景洪,东侧的勐腊县与老挝接壤,西侧的勐海县与缅甸相临。版纳州种茶历史千年以上,百多年贡茶历史
E.O.F.T.,European Outdoor Film Tour是以户外运动,尤其是极限户外运动为题材的纪录片集锦。题材涉及攀岩攀冰、高海拔攀登、滑雪、山地车、扁带、Base Jump等等。自2001年起每年秋冬在德国各主要城市以及周边的法国、奥地利、瑞士、比利时、荷兰、卢森堡、意大利的部分城市巡回播放。播放场次从2001年的16场发展到每年超过170场次,观众超过五万人。  每当秋天来临,
2002年读大一,我通过清华登山队开始接触登山。在清华的几年里,我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登山是一件让我真正喜欢、值得我把生命投入其中的事情。2005年面临毕业时,我对未来的梦想很简单:可以自由自在地去登山,自由自在地安排生活。      虽然简单,但却似乎遥不可及,该怎么做完全没有头绪。当时国内登山的人,要么是以此为业,靠组织商业活动或是担任向导教练谋生,而我不愿让爱好沦为谋生的职业;要么是真正意义
骑行者们把孤独奉为一种精神,倘若你要远行,似乎代表的是你需要孤独的时间与空间,另外,你需要一些激发自己特殊的因素,譬如感情失败、譬如职场失意、譬如赌场破产,当然最后一种我从没有见过,只是说我们需要一些激发自我的事件或者元素;说起来很奇怪,这些在蓝天白云陪伴下野性着的男子女子却真没有几个因为放松而放松,纯真的笑脸之下多多少少藏着些关于自己的心事,哪怕这些心事对于他人来说算不上什么,譬如《转山》中的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