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的部编历史教材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利用历史课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确实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主要从社会实践的角度探讨历史教学对德育渗透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德育渗透
经常听到老师和家长抱怨现在的孩子自私、冷漠、高分低能等。其实,我们在抱怨孩子自私、冷漠的同时,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是不是今天的教育出了问题?我们老师和家长只是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往往忽略了对他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好在我们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新的部编历史教材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利用历史课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确实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可以利用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和古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文化成就等树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我们可以利用关天培、邓世昌、谭嗣同等的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家国情怀。但是历史毕竟讲述的是过去的事,离现在这些00后的孩子比较遥远,这些孩子有思想、有个性,所以课堂上空洞的说教对他们来说作用不大,一定要让他们身临其境、切身体会才能达到教育的效果。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强调,必须通过实际生活才能获得有效的经验,才能真正学会生活。因此,应把社会生活引入学校,于是他提出了“生活即教育”。
我们葵涌中学位于深圳市大鹏新区、身边的德育资源得天独厚。大鹏所城、北撤纪念亭、东纵革命司令部旧址等已成为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如果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我们利用我们的学科优势,组织学生进行了两次社会实践活动“走进大鹏所城”和“发现身边的历史”。
大鹏所城是明清两代中国南部的海防军事要塞,有着600多年抵御外侮的历史,涌现了赖思爵、刘起龙、刘黑仔等一批杰出的民族英雄,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因此,我们组织了第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走进大鹏所城,让学生利用寒假的时间参观大鹏所城,这次活动后,学生或以手抄报的方式;或以绘画的方式;或以读后感的方式抒发自己的感想。其中一位学生回来后这样写道:
大鹏守御 千户所城
盛衰荣辱斑驳了脸颊,千载过后洗净了铅华,一直坚守的土壤在你脚下,至死不渝的回答… …题记
一个平常的午后,慵懒的阳光洋洋洒洒照耀着大地,暖暖的,好不惬意。于是决定出发,与父母一同去看看大鹏所城,这座承载了不知多少风霜,却一直屹立在那儿,静静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古城。
初到古城,便为他的气势所折服。高大巍峨的城门就这么站着,不骄,不卑。轻抚城墙,指尖感受到了一丝凉意,瞥见是些许边角爬上了青苔。一种沧桑的感觉油然而生。多少岁月从你的身旁悄悄流逝,你却恍若未曾察觉。似乎唯有恪尽职守,眺望那一方天际,才是你所应该坚守的事情。可是,你又是否曾记得呢?当初的江山嘶鸣战马,你又可否澎湃,抑或落寞过呢?也许你也不曾在意吧,因为血战沙场,还是平淡一生,他们,或许没有选择。
……
是的,也曾有过胜利。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大鹏所城赖恩爵指挥大鹏营水师官兵在香港九龙附近海面英勇击退英殖民者的入侵,取得鸦片战争首战——九龙海战的胜利。这是介绍上的一段话,我却觉得,单靠这段话难以言诉这份复杂的心情。首战大捷,或有喜悦,或有沉重。为胜利而喜,为国家而悲。到最后,无奈失守。国家的领土被硬生生占有。这种悲痛,谁曾品尝?
时怀读我书,欲知官以尚。穿越红尘,又该何去何从?伫立此方,唯需谨记我的名字是炎黄!
由于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德育效果不错,所以这一学期我们又组织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发现身边的历史。据《深圳文物志》记载,大鹏半岛有咸头岭古遗址、大鹏所城、大坑烟墩、龙岩古刹、东山寺、明清将军第及将军墓园等文物古迹67处,大鹏古城还被广东省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作为大鹏半岛的居民,我们必须了解当地的历史与文化,热爱自己的家乡,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选定一个主题,进行合作探究,整理成资料上交。
这次活动是上次活动的拓展和延伸,学生们的探究范围更广,内容更丰富,有的学生通过探究“咸头岭遗址” 了解到我们深圳历史悠久,从而产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有的学生通过探究“东纵革命司令部旧址”“北撤纪念亭”了解到东江纵队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广东省东江地区创建和领导的一支人民抗日军队,七年中,东江纵队在远离中共中央,难以取得华北、华中抗日根据地战场直接支援的困难条件下,经历大小战斗1400余次,歼灭日伪军9000余人。部队发展到1.1万余人,建立了大片抗日根据地,成为华南抗日战场的一支主要力量,从而产生爱国主义情感。有的通过探究“客家的历史与文化”“本家族的历史”等了解到客家人勤劳勇敢、吃苦耐劳的传统,从而产生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家的情感,并培养了吃苦耐劳精神。其中一个学生这样写道:
国庆长假期间,我们一家三口与从河南省远道而来同我们共度国庆佳节的客人一行十五人,于十月二日下午畅游沙鱼涌。
国庆节游沙鱼涌,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正是得益于革命先烈的浴血奋战,才换来了今日的和平幸福生活!尤其是在今天,当我再次看到沙鱼涌海边的“东江纵队北撤纪念亭”时,我的心绪久久不能平静,仿佛又回到了上个世纪四十年代那个充满硝烟的战争场景之中……
人们常说:“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对于现在这个来之不易的和平年代,我们在缅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之时,更要用實际行动去反对战争、珍爱和平!
古人云:“读史使人明智。”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这正是历史教育的真正价值所在。所以我们历史老师要利用历史学科得天独厚的优势,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引导学生学习历史智慧,树立个人信仰,培养家国情怀,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德育渗透
经常听到老师和家长抱怨现在的孩子自私、冷漠、高分低能等。其实,我们在抱怨孩子自私、冷漠的同时,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是不是今天的教育出了问题?我们老师和家长只是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往往忽略了对他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好在我们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新的部编历史教材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利用历史课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确实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可以利用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和古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文化成就等树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我们可以利用关天培、邓世昌、谭嗣同等的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家国情怀。但是历史毕竟讲述的是过去的事,离现在这些00后的孩子比较遥远,这些孩子有思想、有个性,所以课堂上空洞的说教对他们来说作用不大,一定要让他们身临其境、切身体会才能达到教育的效果。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强调,必须通过实际生活才能获得有效的经验,才能真正学会生活。因此,应把社会生活引入学校,于是他提出了“生活即教育”。
我们葵涌中学位于深圳市大鹏新区、身边的德育资源得天独厚。大鹏所城、北撤纪念亭、东纵革命司令部旧址等已成为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如果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我们利用我们的学科优势,组织学生进行了两次社会实践活动“走进大鹏所城”和“发现身边的历史”。
大鹏所城是明清两代中国南部的海防军事要塞,有着600多年抵御外侮的历史,涌现了赖思爵、刘起龙、刘黑仔等一批杰出的民族英雄,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因此,我们组织了第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走进大鹏所城,让学生利用寒假的时间参观大鹏所城,这次活动后,学生或以手抄报的方式;或以绘画的方式;或以读后感的方式抒发自己的感想。其中一位学生回来后这样写道:
大鹏守御 千户所城
盛衰荣辱斑驳了脸颊,千载过后洗净了铅华,一直坚守的土壤在你脚下,至死不渝的回答… …题记
一个平常的午后,慵懒的阳光洋洋洒洒照耀着大地,暖暖的,好不惬意。于是决定出发,与父母一同去看看大鹏所城,这座承载了不知多少风霜,却一直屹立在那儿,静静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古城。
初到古城,便为他的气势所折服。高大巍峨的城门就这么站着,不骄,不卑。轻抚城墙,指尖感受到了一丝凉意,瞥见是些许边角爬上了青苔。一种沧桑的感觉油然而生。多少岁月从你的身旁悄悄流逝,你却恍若未曾察觉。似乎唯有恪尽职守,眺望那一方天际,才是你所应该坚守的事情。可是,你又是否曾记得呢?当初的江山嘶鸣战马,你又可否澎湃,抑或落寞过呢?也许你也不曾在意吧,因为血战沙场,还是平淡一生,他们,或许没有选择。
……
是的,也曾有过胜利。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大鹏所城赖恩爵指挥大鹏营水师官兵在香港九龙附近海面英勇击退英殖民者的入侵,取得鸦片战争首战——九龙海战的胜利。这是介绍上的一段话,我却觉得,单靠这段话难以言诉这份复杂的心情。首战大捷,或有喜悦,或有沉重。为胜利而喜,为国家而悲。到最后,无奈失守。国家的领土被硬生生占有。这种悲痛,谁曾品尝?
时怀读我书,欲知官以尚。穿越红尘,又该何去何从?伫立此方,唯需谨记我的名字是炎黄!
由于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德育效果不错,所以这一学期我们又组织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发现身边的历史。据《深圳文物志》记载,大鹏半岛有咸头岭古遗址、大鹏所城、大坑烟墩、龙岩古刹、东山寺、明清将军第及将军墓园等文物古迹67处,大鹏古城还被广东省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作为大鹏半岛的居民,我们必须了解当地的历史与文化,热爱自己的家乡,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选定一个主题,进行合作探究,整理成资料上交。
这次活动是上次活动的拓展和延伸,学生们的探究范围更广,内容更丰富,有的学生通过探究“咸头岭遗址” 了解到我们深圳历史悠久,从而产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有的学生通过探究“东纵革命司令部旧址”“北撤纪念亭”了解到东江纵队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广东省东江地区创建和领导的一支人民抗日军队,七年中,东江纵队在远离中共中央,难以取得华北、华中抗日根据地战场直接支援的困难条件下,经历大小战斗1400余次,歼灭日伪军9000余人。部队发展到1.1万余人,建立了大片抗日根据地,成为华南抗日战场的一支主要力量,从而产生爱国主义情感。有的通过探究“客家的历史与文化”“本家族的历史”等了解到客家人勤劳勇敢、吃苦耐劳的传统,从而产生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家的情感,并培养了吃苦耐劳精神。其中一个学生这样写道:
国庆长假期间,我们一家三口与从河南省远道而来同我们共度国庆佳节的客人一行十五人,于十月二日下午畅游沙鱼涌。
国庆节游沙鱼涌,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正是得益于革命先烈的浴血奋战,才换来了今日的和平幸福生活!尤其是在今天,当我再次看到沙鱼涌海边的“东江纵队北撤纪念亭”时,我的心绪久久不能平静,仿佛又回到了上个世纪四十年代那个充满硝烟的战争场景之中……
人们常说:“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对于现在这个来之不易的和平年代,我们在缅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之时,更要用實际行动去反对战争、珍爱和平!
古人云:“读史使人明智。”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这正是历史教育的真正价值所在。所以我们历史老师要利用历史学科得天独厚的优势,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引导学生学习历史智慧,树立个人信仰,培养家国情怀,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