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设计的催化剂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jl1234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进行语文教学设计时应开展学情分析,以达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的。教师要了解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期望,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了解学生对教材内容产生的心理变化。在学情分析的基础上,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根据学习意义进行深度教学,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9-006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因材施教成了当前教育的主流。如何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成了广大小学语文教师面临的共同难题。然则,作为一个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只有在教学设计中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了解,才能够采用相应的措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由此可见,学情分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学情分析的原因
  如果说学生是一张洁白无瑕的纸,那么教材就如色彩艳丽的水粉一般,我们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利用这些水粉将那张平淡无奇的白纸变成一幅绝世佳作。因材施教是教育界的永恒话题,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更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由此可见,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我们教师一定要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明确自身的教学目标,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学情分析的具体内容
  1.了解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期望
  在中国,从牙牙学语之初,学生就已经开始接触语文了,在还未接受系统化学习的幼儿时代,学生就已经在父母的影响下识得了一些简单的汉字,如“天”“上”“下”等。因而在小学初级教育阶段,教师如果不能对学生学习语文的期望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就不能更有针对性、更有趣味性地展开教学。如在讲解《花瓣飘香》这篇文章时,如果我们不能明确学生对这篇文章的学习期望,我们就无法确定自己应采用何种方法来提高学生对小女孩送花行为的理解,更不能激发学生去表达自己对妈妈的孝心。
  2.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如果我们在不了解学生生活环境的基础上就判断学生的性格特点,不仅不利于我们开展教学活动,甚至还会降低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最简单的例子:家庭生活条件好的孩子与家庭生活条件差的孩子在事物的认知上就存在一定的差异。家庭条件好的孩子,他们对计算机司空见惯,而家庭条件差的孩子则对茶米油盐的认知更胜一筹。由此可见,我们要了解学情,那么对学生生活环境的了解就必不可少。如在讲解《荷花》这篇文章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要求家庭条件相对较好,对计算机熟练掌握的学生自行去网上搜集一些荷花的图片;而对于家庭条件相对较差,但是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我们可以要求他们自己动手做一些荷花。
  3.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
  在我们教育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习惯决定成败。”如果一个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他在学习过程中就很难取得成就。而素质教育同样提出:知识的传授是教育活动中的显性教育,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教育活动中的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具有同等地位,甚至高于显性教育。由此可见,我们在设计教学时,要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习惯的基础上引导其养成更好的习惯,进而推动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如许多学生都有预习的习惯,但是预习的过程却过于混乱,此时,教师就可以进行强制性引导。如在讲解《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这篇文章时,就可以强制学生根据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自主预习。预习的题目设定为:这篇文章中出现了哪些人物?小骆驼一开始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小骆驼身上的各个部分有什么作用?小骆驼最后的心情是怎么样的?通过这些问题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进而逐步培养学生科学的预习习惯,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4.了解学生对教材内容产生的心理变化
  当前的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特定的学习主题,而学生在面临不同的主题时,所表现出的兴趣会有所差别。因此,我们在设计教学时,要了解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心理变化,从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对于一些趣味性较高的文章,我们要根据学生对它的兴趣采用情境教学法;对于一些说明类文章,为了提高学生对所说明事物的认知,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每一类文章的学习兴趣是因材施教的根本手段。
  三、了解学情的具体措施
  了解学情以观察为主,作业相佐,预习为辅。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点,最主要的做法就是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具体包括:上课举手是否积极;回答问题时声音是否洪亮且有自信;上课时是否会出现小动作等。不仅如此,我们也要通过学生的预习以及作业情况对学生近期的学习情况有一个准确的了解。如在讲解《苹果里的五角星》这篇文章时,就可以为学生布置两种不同种类的预习作业。其一是与动手操作相关的预习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分别对苹果横切一刀、竖切一刀,然后观察苹果核的差别,画出示意图;其二是常规的预习作业,如生字词的组词、课文的分段等。在学生完成了这两项预习后,我们就可观察不同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从而判断学生的性格特点。通常情况下,有些学生能够将第一项作业完成得十分完美,我们要对这部分学生采取相对灵活的教育方式;而对于第二项作业完成得十分完美的学生,则表明他们更加适应传统的教学模式。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运用不用的教学形式,以保证我们的教学更具针对性。
  四、在学情分析的基础上设计教学的有效措施
  1.根据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
  虽然每一个学生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在长期的观察下,我们不难发现,当前的小学生成长的背景差异不太大。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善于利用学生的成长背景,寻求其中的共同点,进而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更加科学、更具有生动性的教学手法。如在讲解《人类的“老师”》这篇文章时,我们就要选择一些与学生的生活背景更加贴合的事物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对于教材中轮船的制作、稳定结构的构成这些抽象的知识,学生对荧光棒这些物体的熟识度、使用程度更高。因此,教师在讲解这篇文章之前,可以先向学生展示荧光棒,然后告诉学生荧光物质是人们从萤火虫身上得到启发而发明的。在此背景下,再引导学生学习《人类的老师》这篇文章,学生的学习效率会更高。
  2.根据学习意义进行深度教学
  我们在学情分析的基础上已经对学生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在设计教学时,我们就应根据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如在讲解《我不是最弱小的》这篇文章时,我们就可以让一些觉得自己弱小的学生站起来,引导他们树立信心,并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讲解《第一次抱母亲》这篇文章时,我们要引导班级里部分与母亲针锋相对的学生去理解母亲的付出,进而改变他们的态度,使他们明白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换取母亲的快乐。在讲解《谈礼貌》这篇文章时,可潜移默化地引导部分不讲礼貌的学生养成讲礼貌的好习惯。
  学情分析就如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的一剂催化剂,有利于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是教学设计中必不可少的组成成分。语文教学中进行充分的学情分析,有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教材,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进而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标。
  (责编 刘宇帆)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古诗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诗意,更要教会学生从中领悟做人做事的立场和情怀;不仅要指导学生写好文章,更要帮助学生写好人生的篇章。  [关键词]入画;悟情;感思;古诗;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33-0019-01  古诗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教师
[摘 要]对于儿童想象力的培养虽然一直颇受社会、学校的重视,但缺少面对学生群体差异性基础的实践。在美术教学中留守儿童因为教育资源等各方面的原因表现出想象力薄弱、创新能力低的现象。我将从阅读入手培养学生的想象习惯,给学生提供想象力自我成长的土壤。  [关键词]留守儿童 绘画想象 阅读关联  [中图分类号] G623.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4-065 
[摘要]口语训练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提升口语训练效果,促进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教师可以营造轻松的口语交际氛围,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指导学生的英语发音、语调等表达技能,及时对学生给予鼓励和肯定,让学生可以体验口语交流的快乐,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巩固口语训练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英语;英语口语;训练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
[摘 要]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除了要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外,还要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教学中应渗透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健全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生命成长 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8-036  许多教师在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组织语文教学时,仅仅局限
[摘 要]在心理课的课堂教学中,有时学生的反馈与教师的预设不同,甚至截然相反,这往往是学生在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是宝贵的教育资源。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与专业素质,从环境创设、活动设计入手,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真实有效 心理课 思考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4-083  这天,又轮到三年级八班和九班上心理课,这两个班的
小学教育领地是一块百花争艳的沃土,在这,我已辛勤耕耘、播种了近十载,付出了不少艰辛和汗水,也收获了丰盈的果实。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只有对学生充满爱,充满信任,制定切实可行的各项制度,才能做好班主任工作,才能使自己的班级管理工作更轻松。  一、 制定班干部条例,培养优秀小干部  班干部是一个班级的主心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班级的班风。班干部又是班主任的左右手,可以减轻班主任的工作压力。因
[摘 要]Checkout time板块重在考查学生对单元所学语言的掌握情况,并通过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和提升。“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更为关注学习活动的真正发生,保障学生享有更多的独立、自主和合作学习的权利与机会。它能有效优化Checkout time板块的教学,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以学习为中心 自主 合作 阅读 需求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摘 要]随着少儿音乐新课改的推进,少儿音乐新课程开始了全新的理念和丰富的内容,且突显审美教育的本性,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体验音乐、表现音乐、走近音乐,让音乐丰富少儿的精神生活,让音乐提升少儿的心灵。  [关键词]音乐教学 审美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2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3-072  增强审美素质教育力度,培养社会主义一代新人,
[摘 要]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在心理上悄悄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变得有些内向和害羞了,害怕失败;上课发言不积极;有的孩子面对考试分数,会比较脆弱和敏感,害怕失败和挫折等,因此,在这个阶段,必须非常重视孩子自信心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生 自信心 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4-087  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伴随着《牛津小学英语》的普遍使用,以及《牛津初中英语》的逐步实施,小升初英语衔接问题很快就成一个共性问题摆到了一线教师的面前。身为小学英语教师,经常听到初中教师抱怨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存在诸多问题。通过几个学期的观察和研究,笔者试从原因和对策两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小初英语衔接困难的原因  1.教材表述的不同。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来看,学生在小学阶段所采用的教材往往比较生动、形象,贴近此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