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下都江堰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来源 :中国新通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kui19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都江堰非物质文化遗产底蕴深厚,历史悠久,传承并发展非遗文化对我们建立文化自信有着特殊且重大的作用。充分挖掘并利用非遗文化,在活态传承非遗文化的过程中借助非遗文化的魅力重新唤起广大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自信。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我们的精神生活日益贫瘠,非物质文化正逐渐被遗忘。坚定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精神支撑。本论文以都江堰市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其传承与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自信    传承    发展
  都江堰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建城史,因堰而起,因水而兴的城市。都江堰是天府之国农耕文化,水利文化,道教文化,园林文化,熊猫文化的集中展示之地,有着“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的美誉。其地域文化源远流长,形成和发展了具有较高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国目前的发展日新月异,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但仍存在不少崇洋媚外的现象,不少国人被西方个人英雄主义洗脑。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不断进步的基石,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实践。文化自信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文化自信的内涵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坚定的信心。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我们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我们进取的精神动力。
  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我们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传统文化,诸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世之道等这些千百年来传承的理念,早已成为国人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就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
  二、都江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类别
  都江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涵盖有民间文学,传统手工艺,节庆民俗等方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余项,其中有国家级1项,省级5项,成都市级2项,都江堰市级5项。都江堰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精湛,其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2.1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
  都江堰市的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包括清明放水节,春节迎财神,青城三月三采茶节等。清明放水节是在清明节当天为庆祝都江堰水利工程和进入春耕生产季节举行的庆典仪式,主要有祭祀,砍杩槎放水,清明会等活动,这对中国古代生产力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都江堰市赵公山是财神赵公明的祖庭和迎财神活动的策源地,春节迎财神的民俗活动旨在保平安,迎丰收,是當地财神民俗文化和吉祥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2.2传统手工艺
  传统手工艺是指人们在日常工作中的技艺和手法。都江堰的传统手工艺包括有聚源竹雕,传统金铜手工艺,安龙川派盆景和青城马椅子。聚源竹雕结合现代工艺和材料特点,融汇了浅浮雕、深浮雕、圆雕、留青雕等多种雕刻手法。传统金铜手工艺是在铜工艺品上运用錾刻、镶嵌、错金银等技法,进行艺术创作的传统手工工艺。安龙川派盆景则以气派大,寓意深见长,其现存的“汉文拐”造型的银杏古弯已有300余年历史。青城马椅子以拙朴,淳厚,经久耐用的特点,广为流传。
  2.3传统音乐
  都江堰的传统音乐包括集古蜀巫乐、道教音乐、佛教音乐、儒家音乐、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之大成的青城洞经古乐,歌曲调唱腔多变的柳街薅秧歌和天马轿房唢呐。
  2.4传统武术
  青城武术是一个重要的中国武术流派,发源于中国道教圣地青城山。青城武术以玄门太极和剑术见长。玄门太极拳法自成体系,不拘一格,而啸云剑、七星剑、龙虎剑、八仙剑等扬名天下,被誉为中华四大剑派之一。
  三、都江堰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途径
  从我国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可知,在非遗的保护与传承的过程中,从中央到地方都存在诸多问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开发力度也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以后,各地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力度逐渐加大。对此针对都江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从政府,群众,工匠等主体出发,全方位的建设传承与发展都江堰非遗文化的体系。
  3.1加强中外文化交流促进非遗项目创新发展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汲取其他民族的文化精髓,创造性的运用于自身的技艺与创作思维,此谓集百家之长,成一家之言。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应当丰富其合作的内容和形式,通过文艺汇演,影视交流,文物展览,学术往来,旅游等途径建立多元化,全方面的中外文化交流平台。在深度挖掘各民族文化特色及蕴含的文化价值的同时,也应当注重弘扬本民族文化,传播本国的文化特色及人文价值。
  3.2区域活态传承,建设高校教育阵地
  以区域化的非遗文化活态传承为主,在该区域内建设高校教育阵地。学校是文化传播教育的重地,充分利用学校的优势资源,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下使得学生接受专业度较高的讲解,培养其对区域特色非遗文化的正确认识。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道路,开设非遗课堂,实地考察体悟非遗文化,双向了解非遗文化,从而实现非遗保护扎根高校,推进高校文化高层次建设的双赢局面。
  3.3运用新媒体技术推动非遗传承与发展
  新媒体具有传播信息量大,互动性强,实时性强,方便快捷,覆盖面广等特点,面对当下的网络时代,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应注重新媒体技术的运用,通过网络,自媒体,手机等播放平台,扩宽其宣传非遗文化的信息面,利用微博,微信,QQ等社交媒体,进一步扩展其传播渠道,增强信息宣传的有效性和广泛性。运用新媒体技术推动非遗传承与发展,既有利于创新文化传播载体,增强传承效果,又有利于增强非遗传承人的自信心,加强传承动力。
  3.4引导非遗文化产业化
  非遗不同的形态,技艺决定了不是所有的非遗都适合产业化,只有手工艺品和生产生活用品适合产业化。非遗产业化需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一旦产业化形成制作周期长,制作原料考究,手工雕刻和编撰的技艺在一定程度上都面临淘汰。所以需要从原料,制作过程入手进行创新性发现和发展。在当代人们消费观、审美观不断变化的情况下,非遗产业化在市场的定位也尤为重要。未产业化之前的非遗产品,由于其耗时耗力,制作周期长,技艺精湛所以价格昂贵,那么此类产品针对的人群也是高档消费人群;产业化之后的非遗产品,价格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所下降的,此时针对的人群是中低档消费人群,那么此类产品类型的制定也应当根据人们不同的需求制定。
  四、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的传承与发展是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都江堰非遗文化多样功能决定了其具有历史,文化,审美,教育, 经济等多方面价值,其积累而成文脉,形成一套独特的文化传统价值体系。非遗保护迫在眉睫,文化自信是动力、是源泉,社会各阶层应让非遗保护深入人心,将非遗保护落在实处。
  参  考  文  献
  [1]乔晓光,苏欢.互联网时代的文化传承——基于非遗社会实践与现 象的观察思考[J].文化遗产,2017,(1):154-157.
  [2]何星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民族文化现代化[J].中南民族 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5(3):55-57.
  [3]赵艳喜.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理念[J].贵州民族研 究,2009,29(130):50
  [4]陈连锦.新媒体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以安海“嗦啰嗹”为例[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5]李淑敏,李荣启.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J].船山学刊, 2005(3):173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数字图像、数字音频和数字视频等数字媒体的传播变得越来越方便快捷,使得产品的所有权问题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数字水印作为一种版
讨论了与广义Euler函数φ2(n)有关的两个方程 φ2(x-φ2(x))=2与 φ2(φ2(x-φ2(x)))=2的可解性,利用初等的方法给出了方程 φ2(x-φ2(x))=2所有的5个整数解,方程φ2(φ2(x-
运放电路一直是模拟集成电路设计中最基本的模块之一。随着工艺的进步,对放大器的线性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失真分析也因此受到更多的关注。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符号化的失
【摘要】 目的:评估团队学习法在急救护理技术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2017级高专护理专业学生48名分为8个团队,各团队根据学习内容进行课前团队准备、课上团队学习、组间竞赛、课后总结。课程结束后,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团队学习法效果的评价。结果:95%以上的学生认为团队学习法对巩固急救基本理论知识、提升急救操作技能、沟通能力、自我认同感等有较大作用。结论:团队学习法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
【摘要】 目的:分析“自主研讨式”教学模式在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2018年9月至2019年7月学习组织胚胎学的108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班级为单位将学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名学生,对照组学生接受传统教学,观察组学生接受“自主研讨式”教学。结果:观察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为(92.3±2.4)分,实验考试成绩为(91.6±4.2)分,均高于对照组学生考试成绩。结论:使用“自
【摘要】 中国已进入大数据时代,学习计算机知识是目前高校学生的迫切需求。然而大部分高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却不适合这一发展模式,存在“一刀切”的现象。本文从授课方式、授课内容、考核方式等方面设计问卷,探究分层教学的必要性并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可行有效的分层教学的实际方法。  【关键词】 学生为本 计算机基础课程 分层教学  一、引言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课程是许多高校的必修课程课程,社会对大
期刊
盲源分离(BSS)是一种多维信号处理方法,它指在未知源信号以及混合模型也未知的情况下,仅从观测信号中恢复出源信号各个独立分量的过程。盲源分离已成为现代信号处理领域研究的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摘要】 本文以智慧教育理论为指导,以高职汽车综合故障诊断实训课程教学相关理论为依据,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水平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找到存在的问题及学生的学习需求,突出课程特点构建课程O2O教学新模式,最后对教学进行评价与改进,推动整个课程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 智慧教育 O2O 教学模式  智慧教育即Smart Education,已作为推动各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韩国发布“智慧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