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伴随着公路的快速建设和发展,公路景观已然成为公路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绿化工程对于公路景观有着特别的意义。首先,介紹了公路绿化工程多方面的作用,然后对公路绿化工程深入探讨和分析,进而找出并展望未来我国公路绿化工程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公路;景观;绿化;发展方向
0.引言
绿化工程是公路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绿化工程是指在公路两侧用地范围内种植树木、花草和营造小型园林的工作。据记载秦代“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全推,树以青松”[1]。由此可知,绿化在我国道路建设中具有久远的渊源,随着社会的发展道路建设的情况发生很大变化,道路建设(特别是高等级道路建设)对环境的改变越来越大,加上现在人们对环境质量的需求,绿化工程在道路工程中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
1.绿化工程的作用
1.1美化路容,改善景观
通过人为的公路景观设计,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可以美化路容、改善景观,使人们的景观需求和道路建设需求统一起来,达到一种和谐的效果,使公路给人良好的感觉。比如,在公路的高填方或者深挖方路段都会形成高大的边坡的,这会割裂人的视野,给人较差的视觉感受,如果进行合适的绿化,可以改善这种割裂感,甚至通过合适的栽植绿化会营造出良好的风景;此外,通过树木,灌木,草类的结合协调种植,可以达到远处景观与近处景观的协调,远近组合,相互配合达到一种良好的层次感,使风景变得更加优美,从而达到路与周边环境的相互融合,减少割裂感,给汽车的乘坐人员和驾驶人员提供良好的一种统一且整体性良好、非常协调的优美和谐的道路景观,所以公路绿化工程对道路具有美化路容,改善景观的作用。
1.2加固边坡,保护公路
公路边坡上种植适当的草木,可以达到明显的加固作用,这是由植物的自身特征决定的,他们有着发达的根系,以树木为例来说,通过相关人员的实际调查发现,树木的树冠范围在非特定情况下都要远小于其根系的覆盖范围,这样一来植物的根系深深地扎入地下,就像打入的锚杆一样,既可以挤压土体使其更密实,也可以增大土体间的的摩擦力,从而可以对边坡处的土体或者岩体起到非常明显地加固作用。除了植物根系的强力固定作用,植物的上部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白天遮阳,这种作用避免岩体接收到高温暴晒,减缓其风化作用。
公路绿化中的植物除了具有加固边坡的作用,还具有保护公路的作用。研究发现绿化后的环境将比露天地区气温低 5 ~6℃,而且湿度较大,且变化缓慢,可以造成特殊的小气候[2]。这种相对温度较低的环境,对于延长道路使用年限有积极的意义。
1.3净化空气,保护生态
首先,公路上行驶着大量的汽车,众所周知,汽车尾气是空气污染的一大源头,汽车尾气中含有多种有害成分,比如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物、二氧化硫,铅蒸汽等。面对这些危害,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显出了它的作用,其一,光合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减少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进而减缓温室效应;其二,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铅蒸汽等,从而达到净化空气,提高空气质量的目的。
其次,公路建设会破坏原有的地表植被,新设置的边坡也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在相同的土质、相同的边坡坡度、相同的边坡高度时,有植物覆盖和无植物覆盖的坡面,在相同的降雨情况下,显然有植物覆盖的坡段对水土流失的抵抗力更强。所以,通过对坡面进行植树种草等绿化工程可以显著地减少水土流失,另一方面,植物还可以涵养水源,从这两个方面来看,绿化工程有保持生态的作用。
1.4改善视觉质量,保障行车安全
驾驶员的视觉质量的好坏对于能否安全行驶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驾驶员的视觉质量有很多影响因素,比如道路转弯半径大小,弯道内侧是否有障碍物,光线明暗的变化等因素。要想驾驶员能够安全的驾驶,必须消除降低驾驶员视觉质量的因素,或进行合适的视线引导,比如,在路侧合适的栽种行道树,就可以很好地引导视线。再者,绿化工程还具有防眩作用:白天,树木可以遮挡阳光,减少阳光对司机产生的眩光,最重要的是位于中央隔离带上的树木、矮篱等,可以有效减弱夜间对向来车产生的眩光,降低由于眩目而引发的危险[3]。
2.发展方向
2.1综合考虑,整体布局
在当今的公路绿化工程中,往往缺少这种综合考虑,整体布局的思想,比如,高速公路路侧绿化,往往强调景观功能,忽视生态方面的作用,植物种植单一,种草的只有草,栽树的只有树,并且草木种类单一,完全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群落,从一条路上来说,绿化形式缺少变化,基本上整条道路都是一种模式,单调呆滞,未形成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景观,缺乏整体考虑,综合布局的思想。
绿化工程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如何完美的通过具体操作实现这些作用,需要综合考虑,整体布局。首先,绿化应从整体的地域大环境出发,考虑各个方面的细节因素,使其做到从整体到细部的有机统一。其次,不仅各处的细节要与整体相统一,各个细节之间也应整体考虑,比如不仅每个路段要与整道景观协调,每个路段的各个细节也应内部协调,外部统一,比如要种树减少路侧事故,种草以进行坡面防护,再加上灌木以相互配合,从而体现出了综合考虑整体布局的思想。
2.2因地制宜,合理绿化
因地制宜,首先体现在绿化植物的选择上,植物本身有其自己的生长习性、适应地域。因此,公路绿化最好以本地植物为主,毕竟本地植物相比外来植物更能适应本地区的生长条件,并且可以保护原有的生态系统;其次体现在根据不同的路段,不同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比如在不同坡度的边坡路段栽种同一种类的植物显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再者,还应根据公路的不同等级进行具体考虑,一般来说低等级公路建设资金相对不足,这就要求尽量选用成本低,容易成活的植物,而对于某些资金充足的公路,则可以选用观赏性强,名贵的植物品种。
2.3增加投入,加强管理
公路绿化管理养护是后期道路运行管理的重要部分。然而,目前重轻视后期养护管理的观念在公路绿化中仍然存在,使花很大成本培育的草地退化、树木死亡,造成了许多浪费,并导致了一定的环境资源损失[4]。
在后交通时代,养护管理任务却任重道远。首先是观念上需要改变,绿化不是一劳永逸的工程,应该认识到绿化工程内容的长期性;其次是资金投入问题,现在资金问题也是制约后期养护管理的一个因素;再者,建设一只高素质,高水平,负责任的专业化养护管理队伍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如此,增加投入,加强管理才可以绿化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3.结语
总体而言,随着我国公路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公路绿化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与人们需期望值仍有不小的差距,其建设及养护管理任务必将继续发展。相关人员必须认识到公路景观中绿化工程的重要作用,从发展趋势着手,通盘考虑,进行合理建设,加强养护工作,实现公路绿化的健康发展。 [科]
【参考文献】
[1]韩相春.道路交通景观设计[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5.
[2]张少飞.浅谈公路生态与生态保护[J].河北林果研究,2006,21(1):111-113.
[3]赵怀武.公路绿化与安全[J].绿色交通,2012,(8):157-158.
[4]白彦赟.关于高速公路绿化工程的思考[J].山西交通科技,2011,(3):80-82.
【关键词】公路;景观;绿化;发展方向
0.引言
绿化工程是公路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绿化工程是指在公路两侧用地范围内种植树木、花草和营造小型园林的工作。据记载秦代“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全推,树以青松”[1]。由此可知,绿化在我国道路建设中具有久远的渊源,随着社会的发展道路建设的情况发生很大变化,道路建设(特别是高等级道路建设)对环境的改变越来越大,加上现在人们对环境质量的需求,绿化工程在道路工程中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
1.绿化工程的作用
1.1美化路容,改善景观
通过人为的公路景观设计,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可以美化路容、改善景观,使人们的景观需求和道路建设需求统一起来,达到一种和谐的效果,使公路给人良好的感觉。比如,在公路的高填方或者深挖方路段都会形成高大的边坡的,这会割裂人的视野,给人较差的视觉感受,如果进行合适的绿化,可以改善这种割裂感,甚至通过合适的栽植绿化会营造出良好的风景;此外,通过树木,灌木,草类的结合协调种植,可以达到远处景观与近处景观的协调,远近组合,相互配合达到一种良好的层次感,使风景变得更加优美,从而达到路与周边环境的相互融合,减少割裂感,给汽车的乘坐人员和驾驶人员提供良好的一种统一且整体性良好、非常协调的优美和谐的道路景观,所以公路绿化工程对道路具有美化路容,改善景观的作用。
1.2加固边坡,保护公路
公路边坡上种植适当的草木,可以达到明显的加固作用,这是由植物的自身特征决定的,他们有着发达的根系,以树木为例来说,通过相关人员的实际调查发现,树木的树冠范围在非特定情况下都要远小于其根系的覆盖范围,这样一来植物的根系深深地扎入地下,就像打入的锚杆一样,既可以挤压土体使其更密实,也可以增大土体间的的摩擦力,从而可以对边坡处的土体或者岩体起到非常明显地加固作用。除了植物根系的强力固定作用,植物的上部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白天遮阳,这种作用避免岩体接收到高温暴晒,减缓其风化作用。
公路绿化中的植物除了具有加固边坡的作用,还具有保护公路的作用。研究发现绿化后的环境将比露天地区气温低 5 ~6℃,而且湿度较大,且变化缓慢,可以造成特殊的小气候[2]。这种相对温度较低的环境,对于延长道路使用年限有积极的意义。
1.3净化空气,保护生态
首先,公路上行驶着大量的汽车,众所周知,汽车尾气是空气污染的一大源头,汽车尾气中含有多种有害成分,比如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物、二氧化硫,铅蒸汽等。面对这些危害,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显出了它的作用,其一,光合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减少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进而减缓温室效应;其二,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铅蒸汽等,从而达到净化空气,提高空气质量的目的。
其次,公路建设会破坏原有的地表植被,新设置的边坡也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在相同的土质、相同的边坡坡度、相同的边坡高度时,有植物覆盖和无植物覆盖的坡面,在相同的降雨情况下,显然有植物覆盖的坡段对水土流失的抵抗力更强。所以,通过对坡面进行植树种草等绿化工程可以显著地减少水土流失,另一方面,植物还可以涵养水源,从这两个方面来看,绿化工程有保持生态的作用。
1.4改善视觉质量,保障行车安全
驾驶员的视觉质量的好坏对于能否安全行驶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驾驶员的视觉质量有很多影响因素,比如道路转弯半径大小,弯道内侧是否有障碍物,光线明暗的变化等因素。要想驾驶员能够安全的驾驶,必须消除降低驾驶员视觉质量的因素,或进行合适的视线引导,比如,在路侧合适的栽种行道树,就可以很好地引导视线。再者,绿化工程还具有防眩作用:白天,树木可以遮挡阳光,减少阳光对司机产生的眩光,最重要的是位于中央隔离带上的树木、矮篱等,可以有效减弱夜间对向来车产生的眩光,降低由于眩目而引发的危险[3]。
2.发展方向
2.1综合考虑,整体布局
在当今的公路绿化工程中,往往缺少这种综合考虑,整体布局的思想,比如,高速公路路侧绿化,往往强调景观功能,忽视生态方面的作用,植物种植单一,种草的只有草,栽树的只有树,并且草木种类单一,完全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群落,从一条路上来说,绿化形式缺少变化,基本上整条道路都是一种模式,单调呆滞,未形成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景观,缺乏整体考虑,综合布局的思想。
绿化工程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如何完美的通过具体操作实现这些作用,需要综合考虑,整体布局。首先,绿化应从整体的地域大环境出发,考虑各个方面的细节因素,使其做到从整体到细部的有机统一。其次,不仅各处的细节要与整体相统一,各个细节之间也应整体考虑,比如不仅每个路段要与整道景观协调,每个路段的各个细节也应内部协调,外部统一,比如要种树减少路侧事故,种草以进行坡面防护,再加上灌木以相互配合,从而体现出了综合考虑整体布局的思想。
2.2因地制宜,合理绿化
因地制宜,首先体现在绿化植物的选择上,植物本身有其自己的生长习性、适应地域。因此,公路绿化最好以本地植物为主,毕竟本地植物相比外来植物更能适应本地区的生长条件,并且可以保护原有的生态系统;其次体现在根据不同的路段,不同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比如在不同坡度的边坡路段栽种同一种类的植物显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再者,还应根据公路的不同等级进行具体考虑,一般来说低等级公路建设资金相对不足,这就要求尽量选用成本低,容易成活的植物,而对于某些资金充足的公路,则可以选用观赏性强,名贵的植物品种。
2.3增加投入,加强管理
公路绿化管理养护是后期道路运行管理的重要部分。然而,目前重轻视后期养护管理的观念在公路绿化中仍然存在,使花很大成本培育的草地退化、树木死亡,造成了许多浪费,并导致了一定的环境资源损失[4]。
在后交通时代,养护管理任务却任重道远。首先是观念上需要改变,绿化不是一劳永逸的工程,应该认识到绿化工程内容的长期性;其次是资金投入问题,现在资金问题也是制约后期养护管理的一个因素;再者,建设一只高素质,高水平,负责任的专业化养护管理队伍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如此,增加投入,加强管理才可以绿化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3.结语
总体而言,随着我国公路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公路绿化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与人们需期望值仍有不小的差距,其建设及养护管理任务必将继续发展。相关人员必须认识到公路景观中绿化工程的重要作用,从发展趋势着手,通盘考虑,进行合理建设,加强养护工作,实现公路绿化的健康发展。 [科]
【参考文献】
[1]韩相春.道路交通景观设计[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5.
[2]张少飞.浅谈公路生态与生态保护[J].河北林果研究,2006,21(1):111-113.
[3]赵怀武.公路绿化与安全[J].绿色交通,2012,(8):157-158.
[4]白彦赟.关于高速公路绿化工程的思考[J].山西交通科技,2011,(3):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