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辅导员是民办大学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民办高校学生辅导员工作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辅导员队伍应是一支具有较高政治素质、较强理论功底的、能保证民办高校坚持社会力量办学方向的专业化队伍。
关键词民办高校 辅导员 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
辅导员是民办大学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民办高校学生辅导员工作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辅导员队伍应是一支具有较高政治素质、较强理论功底的、能保证民办高校坚持社会力量办学方向的专业化队伍。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仍然存在各种问题。
1 民办高校辅导员工作存在问题
随着民办高校规模的急剧扩大以及社会上各种思潮的影响,民办高校辅导员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知识单一、能力有限
民办高校辅导员必须素质全面,能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懂得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和原理,能及时为学生解疑释惑,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然而,目前民办高校的辅导员队伍不仅知识结构单一,缺乏科学管理知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技能以及分析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而且理论素养不高,很难对师生中存在的一些热点和难点问题基于理论的高度予以释疑解惑。
1.2 工作时间长、待遇较低
(1)民办高校辅导员除了要承担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外,还要做大量的事务性工作,辅导员工作时间的投入,远远超出劳动法规定的每天不得超过8小时工作时间。学校要求辅导员对学生生活干预过多,每天至少下到学生寝室1到2次,找学1到2个学生谈话,任何事务性的工作多必须由辅导员牵头。不能很好的培养学生干部,更不能积极调动学生能动性,对学生培养缺乏规划。由于没有得力的学生干部的帮助,使得辅导员的工作时间、压力、强度明显增加。(2)民办高校辅导员超强度工作,工资上没有任何体现;除了保证正常的教学管理任务外,暑假要组织学生完成招生任务,一年下来收入甚微;办公条件有待改善,基本的办公设施不能保证。做学生工作,每天要与很多学生联系,为了工作,经常是拿出自己的工资投入到工作中。与专业课老师相比,同样是教师,两者差距甚远。
1.3 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民办高校辅导员外出培训学习交流的机会较少。不了解外校的情况,视野思路不够开阔,缺乏上下级沟通,新的制度下来没有更多的考虑实际情况与工作环境,缺乏理论与实践分析。
(2)民办高校辅导员职责落实不明确。过多的精力用于教学安排,催缴学费,应付检查等等上面,不能将主要精力投入本职工作,造成民办高校辅导员意识错位。由于事情过于繁杂,辅导员学习思考时间较少,更谈不上创新研究,也不可能进行个性化的教育指导。
(3)学校政策落实不到位。虽规范了民办高校辅导员的职责,明确了民办高校辅导员的权利、义务。但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方面不能与同等条件的专职教师等同,使民办高校辅导员对自身前途、出路感到迷茫,想考研、转岗、离岗的增多,严重影响了辅导员队伍的稳定。
2 加强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方法
结合国家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以及民办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现状,笔者认为,解决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问题,主要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2.1 努力提高辅导员素质
中央曾明确提出,高校辅导员,必须坚持“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标准。要具备“德才兼备、乐于奉献、潜心教书育人、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人来从事辅导员工作。高校辅导员必须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觉悟、高尚的道德情操的,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辅导员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引路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以要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要有能够很好地向大学生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为此,民办普通高校辅导员必须要加强理论学习,做到思想过硬、与时俱进。
(1)辅导员思想上不断进步,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要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2)实际工作中始终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思想上和言行上坚决与学部学校保持高度一致,具有较强的责任感。(3)在工作中要做到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4)辅导员要注重个人良好品德修养,注重自身举止的文明修养,品行端正,诚实、谦虚、公正、廉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具有良好的师德和团结协作精神。
2.2 辅导员走专业道路
作为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是保证学生稳定、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不可缺少的力量,为了更好地做好学生工作,最好能建立一支专业化的队伍,让每位辅导员都具备专业的知识结构、工作模式、管理技能,从原来的“管住人”过渡到“管好人”,既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又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当今社会,学生的思想动态较多,对辅导员的要求也比原来要高,因此,培养一支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是必须的。
对民办高校辅导员,一是对学生事务性的工作,要转变观念,不能只注重抓事后处理,而要投入更多精力抓事前防范,注重调查研究,深入到学生中去,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对团学以及文化建设工作,要保障活动的学术多样性与文化特色,适当的加以引导,注重学生的参与度与参与面,积极的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不要怕出错而放弃对学生的培养(同时也很好地缓解了辅导员的工作压力)。二是加强辅导员专业知识的学习培训提升辅导自身素质理论水平,对口管理(辅导所修专业,所带学生专业相符或相关)指导学生成才,创造机会提高辅导员学历提高业务素质,提供走出校门(参观,学习)机会,加强调研,加强总结,积极学习借鉴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三是要保证良好的工作作风,始终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服务宗旨,帮助学生,解决碰到的问题,深化服务意识。四是要找准自己的定位,积极主动学习,扎实努力的工作,注重工作的积累与总结。五是要坚持原则,保持廉洁,讲求奉献。六是奖罚分明,完善学校绩效制度,提高辅导员待遇。
高校辅导员应成为高等教育、管理、服务和教学科研于一体的教师,应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树立远大的目标和崇高的理想,帮助大学生正确处理成才道路上面临的学习、生活、工作等诸多挑战,服务并帮助解答学生发展中需要解决的各种问题,而真正要履行辅导员的职责主要是从事学生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从事学生日常行为管理、教学辅助工作、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和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协调以及学生事务有关的其他工作。坚持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服务宗旨。要增强责任心和爱心,对学校负责,对学生负责。只有对工作认真负责才能真正发挥自身作为学校联系学生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保证各项工作任务能够得到全面贯彻和落实。辅导员还应培养对工作本身的热爱之心和对学生的热爱之心,有了这两方面的爱心,辅导员才能对学生工作产生持久的工作热情和动力,才能以关爱之心感化和教育学生,做到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近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中共中央文件(16号),2004.8.
[2]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Z].教社政(2005)2号,2005.
[3]韩丽霞.积极探索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07.17.
关键词民办高校 辅导员 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
辅导员是民办大学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民办高校学生辅导员工作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辅导员队伍应是一支具有较高政治素质、较强理论功底的、能保证民办高校坚持社会力量办学方向的专业化队伍。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仍然存在各种问题。
1 民办高校辅导员工作存在问题
随着民办高校规模的急剧扩大以及社会上各种思潮的影响,民办高校辅导员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知识单一、能力有限
民办高校辅导员必须素质全面,能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懂得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和原理,能及时为学生解疑释惑,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然而,目前民办高校的辅导员队伍不仅知识结构单一,缺乏科学管理知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技能以及分析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而且理论素养不高,很难对师生中存在的一些热点和难点问题基于理论的高度予以释疑解惑。
1.2 工作时间长、待遇较低
(1)民办高校辅导员除了要承担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外,还要做大量的事务性工作,辅导员工作时间的投入,远远超出劳动法规定的每天不得超过8小时工作时间。学校要求辅导员对学生生活干预过多,每天至少下到学生寝室1到2次,找学1到2个学生谈话,任何事务性的工作多必须由辅导员牵头。不能很好的培养学生干部,更不能积极调动学生能动性,对学生培养缺乏规划。由于没有得力的学生干部的帮助,使得辅导员的工作时间、压力、强度明显增加。(2)民办高校辅导员超强度工作,工资上没有任何体现;除了保证正常的教学管理任务外,暑假要组织学生完成招生任务,一年下来收入甚微;办公条件有待改善,基本的办公设施不能保证。做学生工作,每天要与很多学生联系,为了工作,经常是拿出自己的工资投入到工作中。与专业课老师相比,同样是教师,两者差距甚远。
1.3 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民办高校辅导员外出培训学习交流的机会较少。不了解外校的情况,视野思路不够开阔,缺乏上下级沟通,新的制度下来没有更多的考虑实际情况与工作环境,缺乏理论与实践分析。
(2)民办高校辅导员职责落实不明确。过多的精力用于教学安排,催缴学费,应付检查等等上面,不能将主要精力投入本职工作,造成民办高校辅导员意识错位。由于事情过于繁杂,辅导员学习思考时间较少,更谈不上创新研究,也不可能进行个性化的教育指导。
(3)学校政策落实不到位。虽规范了民办高校辅导员的职责,明确了民办高校辅导员的权利、义务。但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方面不能与同等条件的专职教师等同,使民办高校辅导员对自身前途、出路感到迷茫,想考研、转岗、离岗的增多,严重影响了辅导员队伍的稳定。
2 加强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方法
结合国家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以及民办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现状,笔者认为,解决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问题,主要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2.1 努力提高辅导员素质
中央曾明确提出,高校辅导员,必须坚持“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标准。要具备“德才兼备、乐于奉献、潜心教书育人、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人来从事辅导员工作。高校辅导员必须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觉悟、高尚的道德情操的,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辅导员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引路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以要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要有能够很好地向大学生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为此,民办普通高校辅导员必须要加强理论学习,做到思想过硬、与时俱进。
(1)辅导员思想上不断进步,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要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2)实际工作中始终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思想上和言行上坚决与学部学校保持高度一致,具有较强的责任感。(3)在工作中要做到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4)辅导员要注重个人良好品德修养,注重自身举止的文明修养,品行端正,诚实、谦虚、公正、廉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具有良好的师德和团结协作精神。
2.2 辅导员走专业道路
作为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是保证学生稳定、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不可缺少的力量,为了更好地做好学生工作,最好能建立一支专业化的队伍,让每位辅导员都具备专业的知识结构、工作模式、管理技能,从原来的“管住人”过渡到“管好人”,既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又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当今社会,学生的思想动态较多,对辅导员的要求也比原来要高,因此,培养一支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是必须的。
对民办高校辅导员,一是对学生事务性的工作,要转变观念,不能只注重抓事后处理,而要投入更多精力抓事前防范,注重调查研究,深入到学生中去,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对团学以及文化建设工作,要保障活动的学术多样性与文化特色,适当的加以引导,注重学生的参与度与参与面,积极的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不要怕出错而放弃对学生的培养(同时也很好地缓解了辅导员的工作压力)。二是加强辅导员专业知识的学习培训提升辅导自身素质理论水平,对口管理(辅导所修专业,所带学生专业相符或相关)指导学生成才,创造机会提高辅导员学历提高业务素质,提供走出校门(参观,学习)机会,加强调研,加强总结,积极学习借鉴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三是要保证良好的工作作风,始终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服务宗旨,帮助学生,解决碰到的问题,深化服务意识。四是要找准自己的定位,积极主动学习,扎实努力的工作,注重工作的积累与总结。五是要坚持原则,保持廉洁,讲求奉献。六是奖罚分明,完善学校绩效制度,提高辅导员待遇。
高校辅导员应成为高等教育、管理、服务和教学科研于一体的教师,应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树立远大的目标和崇高的理想,帮助大学生正确处理成才道路上面临的学习、生活、工作等诸多挑战,服务并帮助解答学生发展中需要解决的各种问题,而真正要履行辅导员的职责主要是从事学生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从事学生日常行为管理、教学辅助工作、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和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协调以及学生事务有关的其他工作。坚持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服务宗旨。要增强责任心和爱心,对学校负责,对学生负责。只有对工作认真负责才能真正发挥自身作为学校联系学生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保证各项工作任务能够得到全面贯彻和落实。辅导员还应培养对工作本身的热爱之心和对学生的热爱之心,有了这两方面的爱心,辅导员才能对学生工作产生持久的工作热情和动力,才能以关爱之心感化和教育学生,做到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近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中共中央文件(16号),2004.8.
[2]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Z].教社政(2005)2号,2005.
[3]韩丽霞.积极探索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