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变式教学在高三数学复习中的应用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nesownw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三的数学教学既要围绕着巩固基础、训练基本技能、掌握数学思想,又要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如何在比较紧的时间内,尽可能地提高复习效率和质量,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呢?笔者在高三复习中,把互相关联的知识通过变式教学融合在一起,使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知识,识别问题的本质,从而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所谓变式教学,具体地说,就是对概念、性质、定理、公式以及数学问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变式,使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法多题.下面谈谈变式的类型及其作用.
  一、通过一题多变培养思维的深刻性,提高知识的深度
  一题多变是在原题基础上进行变通推广,创设适当的变式,能让学生多角度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外延与内涵,使其对知识能融会贯通.教师可通过改变例题中的一个条件、一个字、甚至一个标点符号,使原题意完全改变,打乱了学生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在“似曾相识”但却“似是而非”的问题中培养思维的深刻性,提高知识认识的深度.
  例 解不等式:(x+3)(x-1)<0.设计下列的变式:
  (1)解不等式:x+3[]x-1<0;(2)解不等式:x+3[]x-1<2;
  (3)解不等式:x+3[]x-1≥2;(4)解不等式:x+3[]x-1≥2x;
  (5)解不等式:x-a[]x-a2<0;(6)解不等式:a(x-1)[]x-2>1.
  这些变式,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强化了解法中的易错点,揭示出蕴含其中的转化、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题量虽少,思维量却很大,提高了课堂的容量和复习的效率.
  二、通过多题一解开拓学生的思维,增加知识的广度
  在复习中将有关联的高考题以题组的形式出现,使学生的认识以思想方法为线索将不同知识联系起来,既达到数学思想方法的专项训练,又能贯通知识提高应试的能力.
  例 (1)已知函数f(x)=x3-4x2-3x与函数g(x)=bx的图像恰有3个交点,求实数b的范围.(等价于方程x(x2-4x-3-b)=0恰有3个不等实根,转化为方程x2-4x-3-b恰有两个非零不等实根,运用二次函数知识解决)
  (2)曲线f(x)=x3-x2-x+a与x轴仅有一个交点,求实数a的范围.(数形结合,转化为f(x)的极大值小于零或极小值大于零求解)
  (3)使函数f(x)=-x2+8x与g(x)=6lnx+m的图像有且只有三个不同的交点.求出m的取值范围.(构造函数h(x)=x2-8x+6lnx+m与x轴有三个不同的交点,通过h(x)的极大值大于零且极小值小于零求解)
  (4)设f(x)=3ax2+2bx+c,若a+b+c=0,f(0)>0,f(1)>0,求证:方程f(x)=0在(0,1)内有两个实根.(即证F(x)=ax3+bx2+cx在(0,1)内有一个极大值和极小值)
  这组题可以让学生对导数的极值与单调性有更新的认识,在探究中对这类问题的处理方法有足够的认识,通过解一道题学会解一类题,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三、通过一题多解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曾经说过,掌握数学就意味着要善于解题.一题多解的能力体现了学生对所学知识加以融会贯通的能力,体现了解题能力的强弱,是一种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思维方法而在复习中使用效果更佳.
  例 已知a+b+c=1,a2+b2+c2=1,求证:-1[]3≤c≤1.
  根据问题的特征将式子转化为a+b=1-c,
  a2+b2=1-c2,
  让学生通过类比联想,得到了几种有代表性的解法:
  (1)联想到运用基本不等式a2+b2[]2≥a+b[]2;
  (2)联想到x+y=1-c,
  x2+y2=1-c2,运用线性规划知识,求得c的范围;
  (3)注意到-1≤a,b≤1,联想到三角换元,令a=1-c2cosθ,b=1-c2sinθ,由辅助角公式得到;
  (4)由a+b=1-c,
  ab=c2-c,
  构造以a,b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问题转化为方程在[-1,1]有根和分布等.
  这些解法包含了对函数、三角函数、基本不等式、线性规划等知识的灵活应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了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
  四、通过学生自主变式发掘学习潜力
  以课本的例题为基础,要求学生尽可能多的自己改变题目、题型,大胆创新,以一题之例知百题之解,开放式例题变式教学更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如:
  原题 过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的一条直线和此抛物线交于A(x1,y1),B(x2,y2)两点,求证:y1y2=-p2.
  让学生根据这一条件,展开联想,得到:
  求证:(1)x1x2=p2[]4;(2)AB=x1+x2+p=2p[]sin2θ,(θ为直线AB的倾斜角);(3)S△AOB=p2[]2sinθ,(θ为直线AB的倾斜角);(4)以AB为直径的圆与抛物线的准线相切等等.
  还让学生尝试着对命题“加、减、反、变”进行思考,又得到了:
  (1)逆命题:一条直线与抛物线y2=2px(p>0)交于A(x1,y1),B(x2,y2)两点,满足y1y2=-p2或x1x2=p2[]4,则这条直线过此抛物线的焦点.
  (2)设过M(a,0)(a∈R)的一条直线与抛物线y2=2px(p>0)交于A(x1,y1),B(x2,y2)两点,则x1x2=a2,y1y2=-2pa.
  (3)过抛物线y2=2px(p>0)焦点的一条直线和此抛物线交于A(x1,y1),B(x2,y2)两点,点C在抛物线的准线上,且BC∥x轴,证明直线AC过原点.
  总之,增值高三课堂复习效益,关键在于抓落实,如何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提供一个思维平台,让他们都能动手动脑思考,使“双基”更加扎实,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并有提高,变式就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将模拟退火算法与遗传算法相结合用于解决有时间窗军械物资运输车辆路径问题,避免了传统遗传算法常见的早熟收敛问题.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可以有效求得有时间窗军械物资运输车辆路径问题的优化解,增强了算法的全局收敛性.  【关键词】有时间窗军械物资运输车辆路径问题;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适应度函数  
在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从创设情景→探究新知→交流汇报→实践运用→课堂反思来展开教学,即从具体问题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进而探索解决获得新知.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 学生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又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认识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愉快教学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之一. 愉快教学的核心就是要唤起学生对学习、对知识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愉快教学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在幽默中产生学数学的乐趣  恰当的风趣幽默,能活跃课堂气氛,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许多有经验的教师上课时常出现师生开怀大笑而又秩序井然的气氛,这都得益于教学中的风趣与幽默.  如讲“鸡
在中考数学试题中经常会出现需要“分类讨论”的问题,解决这类问题时学生的思考往往不够全面,得分率较低. 为了让学生能从容面对这类问题,有必要仔细分析造成“分类讨论”的原因,探究“分类讨论”的源头. 本文以中考问题为例来简探“分类讨论”的源头. 本文为全文原貌
【摘要】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是我们每一个教学工作者的目的.那么在新课改理念的大环境下,如何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呢?笔者认为应做好下面几方面的工作:激发参与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创设参与条件,让学生学有机会;加强参与指导,让学生学有方法;培养参与能力,让学生学有创见.  【关键词】注重;主体参与;优化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将知识有效地转化为能力的内化过程,是学生在教
数学发展至今,它要求我们要有艺术的思维模式. 数学的学习与探索必须时刻保持着思维. 因此,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也体现了许多的数学思维方法. 教师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掌握数学思维方法,培养数学思维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 其中,数形结合的思维模式就是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较为常用及重要的思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