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学历下职前中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调查报告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nr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专业发展包括教师专业思想、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本研究以学科语文(专业型)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围绕教师专业发展内容进行调查得出学科语文(专业型)研究生在专业知识方面仍有所欠缺等相关结论,期望能够为中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带来启示。
  关键词:职前;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科语文
  一、 研究问题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当前,对于职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已有一定规模,但对于职前中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有所空缺。职前中小学教师的群体较大,笔者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将要成为中小学语文教师的学科语文(专业型)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对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现状进行分析,期望能够为高校学科语文专业型研究生提供一定的培养意见。
  中小学语文教师队伍庞大,学科语文(专业型)研究生作为未来中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专业发展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专业发展情况。专业发展主要包括专业思想、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本研究的专业思想指对于即将成为中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信念,职业认同以及职业规划等方面的态度以及看法;专业知识指成为中小学语文教师所具备的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一般文化知识与实践性知识等;专业能力主要指教学反思能力。
  本研究主要的研究问题是硕士学历下职前中小学教师的整体专业发展情况如何?本研究的具体研究问题有:一、学科语文(专业型)研究生成为中小学语文教师的整体意愿如何?是否有清晰的职业规划?二、学科语文(专业型)研究生对研究生期间学校开设的课程在考核标准和教师教授方式上是否满意?三、职前教师的教育理论知识与学科专业知识掌握情况怎么样?职前教师的教学反思意识如何?四、职前教师是否愿意参加各类培训活动?职前教师认为自己最需要培训的内容是什么?五、当产生职业压力时,职前教师更倾向于采用何种途径加以解决?
  二、 理论框架
  笔者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统计发现,当前教师专业发展的整体意愿较好。但是具体到教师知识层面,总体情况不容乐观。
  有关研究以格罗斯的《教师知识分类理论为基础》,从教学内容知识、教学策略知识、学生知识、课程知识四个维度对教师学科教学知识进行衡量与评估。研究表明,当前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普遍需要提高,而新教师尤其需要提高学生知识和课程知识。除专业知识外,如何有效地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感也是一个问题。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是格罗斯的《教师知识分类理论与教师知识框架图》。教师知识框架图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知识、教学策略知识、课程知识和学生知识。本研究更侧重于研究教学策略知识和课程知识。
  三、 研究的方法与内容
  本研究采用问卷星对高校学科语文专业的研究生群体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对象为苏州大学2015级、2016级学科语文专业的研究生、上海师范大学2016级学科语文专业研究生以及华南师范大学2016级学科语文专业研究生。问卷对象主要分布在长三角以及珠三角地区。高校针对学科语文专业的研究生会开设一些专业课程,来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具体到每个学校的课程以及教师的教授方式会存在差异性。本研究共选取一个综合院校、两个师范院校(分别位于华东与华南)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活动,其中以华南师范大学学科语文专业研究生为主(即抽取的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人数最多)。
  本研究共发放115份问卷,剔除5份不合格问卷(问卷剔除标准为答题不全、错答、乱答等情况),共回收110份问卷,问卷回收率为96%。问卷采用在线发放的方式,利用微信分三次发放。首先向苏州大学2015级、2016级学科语文专业研究生发放问卷,在线回收。接着分别向上海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学科语文专业研究生发放并回收。本调查问卷为个人参考相关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调查问卷编写而成,并且寻找相关专业的背景人员进行试测,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较好。
  本问卷的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分别为专业思想、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本研究问卷一共分为三个维度,为方便教师作答主要采用选择题的形式,问卷主要发放者为研究者本人。本研究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利用问卷星集中发放、施测并回收。运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统计、Word进行图表整理,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
  四、 数据分析
  本研究的数据分析属于描述性数据分析,利用数据统计人数所占总数的百分比来观察职前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情况。
  (一) 专业思想
  在教师专业思想调查表中有87.27%的人毕业后会选择教师职业,有10.91%的人不確定是否会选择成为中小学教师,这说明学科语文专业型研究生大部分有成为中小学教师的意愿。在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上有63.64%的人对于未来有清晰的定位,35.45%的人对于未来没有清晰的定位。由数据可知一半以上的人对于自己的未来是有清晰的定位的,将近三分之一的人对于未来的职业规划没有清晰的定位。在数据分析中发现有50.91%的人非常赞同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神圣而有意义,有37.27%的人基本赞同,还有9.09%的人说不清楚。这说明超过一半的人都是非常赞同或基本赞同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神圣而有意义。在对教师社会地位问题的认识上,有47.27%的人认为教师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有28.18%的人认为无明显变化,有15.45%的人认为教师的社会地位有所降低,这表明群体在教师社会地位问题上的看法不一。在入职前是否愿意参加职前正式教育问题上62.73%的人非常乐意参加,30.91%的人基本乐意参加,5.45%的人不太愿意参加,还有一人完全不愿意参加。这表明大部分人还是比较愿意参加职前正式教育的。在关于教师即是研究者问题上,64.55%的人有过了解。这表明大部分职前教师是认可教师即是研究者的。
  (二) 专业知识   在对学校研究生期间开设的课程在考核标准、教师教授方式上是否满意的问题中,66.36%的人对学校开设的课程在考核标准上大体满意,77.27%的人对学校开设的课程在教师的教授方式上大体满意。这说明在调查的三所院校中,学生们对学校在研究生期间开设的课程是比较满意的,其中对于教师的教授方式更为认可。在学科专业知识对于教学工作来说是否够用的问题上,50.91%的人认为所学知识是基本够用的,47.27%的人认为不太够用,由此可知在对自身知识与实际教学所需知识的问题上,一半以上的人认为基本够用,仍有将近一半的人认为不太够用。关于这个问题的调查,反映的是职前中小学教师的一个心理状态,至于具体的所学知识是否够用,需要等他们正式成为中小学教师之后再调查研究,方可得出结论。在是否了解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上,70.91%的人认为基本了解,说明大部分人对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是了解的。但是在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认识上,75.45%的人是部分清楚,14.55%的人听说过,还有4.55%的人是完全不知道,有5.45%的人完全清楚。这说明大部分人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是部分清楚,职前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知识仍然需要普及。
  在对学生们目前专业知识储备的调查上,本次调查问卷共设置了两个问题,分别为你每天平均花多长时间看教育类书籍、期刊?你是否读过哲学或科研方法论方面的书?在统计研究中发现31.82%的人平均每天看教育类书籍、期刊的时间不到半小时,30%的人半小时至一小时,5.45%的人一小时以上,还有31.82%的人几乎没有时间。有59.09%的人读过一两本哲学或科研方法论方面的书。在图1中有31.84%的人几乎没有时间看教育类书籍和期刊,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学科语文专业学生平时的课业压力较大,空暇时间不充裕。本研究调查的三所高校学科语文专业的研究生都是两年制的,学生在第一年主要是学习高校课程,第二年需要完成实习工作以及硕士毕业论文,学生们的课余时间有限。当然,读教育类书籍和期刊也与个人的阅读习惯相关。本研究的专业知识主要为教学策略知识与课程知识,问卷内容对于教学内容知识与学生知识的研究有所忽视,而这两方面恰恰是职前中小学教师最欠缺的知识。
  (三) 专业能力
  教师的专业能力包含很多方面,有实际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等。本研究主要着眼于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以及教师遇到压力时采取何种方式消解。本研究通过统计“在一堂实习课结束后,你通常采取的后续策略”的问题上,88.18%的人选择以教后记的方式提出一些问题并思考,79.09%的人在反思的基础上就本堂课重新设计,65.45%的人选择征求学生对本节课的意见,还有39.09%的人选择在其他班以同样的方式实施教学。这说明大部分的职前教师更倾向于选择以教后记的方式提出一些问题并思考,在反思的基础上就本堂课重新设计,但是也存在一部分人在其他班以同样的方式实施教学。这说明职前中小学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较强,所不同的是采取的反思方式和具体的反思行为。在产生职业倦怠感时,80.91%的人是向同事、领导寻求帮助,80%的人选择自我恢复,61.82%的人选择与家人进行交谈,还有12.73%的人选择暂时忍受。数据表明在产生职业倦怠感时,职前教师首先选择的是向同事、领导寻求帮助。同事领导就在身边,寻求帮助比较便捷。其次,是选择自我恢复。有12.73%的人选择暂时忍受,职业倦怠感处理不好,会出现一系列的负面情绪,不利于教师的身心健康发展。暂时忍受短期内看不出问题,长此以往将会对教师的身心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必须要寻求正确的解决方式加以解决。
  五、 研究結论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职前中小学教师的整体专业发展的情况良好,在专业知识方面有所薄弱。具体分析如下:
  (一) 专业思想
  由统计数据可知学科语文专业研究生大部分人毕业后会选择教师职业,对自己的未来有清晰的职业规划,基本赞同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神圣而有意义。
  (二) 专业知识
  1. 学科语文(专业型)研究生在对学校开设的课程在考核标准上基本满意,尤其在教师教授方式上特别满意。
  2. 职前中小学语文教师有一半左右的人读过一两本哲学或科研方法论方面的书,这说明职前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理论知识基本充足,但仍有提升的空间。
  (三) 专业能力
  1. 调查发现大部分教师在一堂实习课结束后,会以教后记的方式提出一些问题并思考,在反思的基础上重新设计,这说明职前中小学教师已经具备良好的反思意识。
  2. 在产生职业压力时,职前教师更倾向于向同事以及领导寻求帮助或者是我恢复。这说明职前教师都有较好的压力缓解方式,能够有效地缓解职业倦怠感。
  以上,是本次研究的主要结论。本研究还存在一系列的缺陷,如在教师专业知识中对于教学内容知识和学生知识的调查分析不够,数据处理程度有待提高,样本容量不够大等等。希望在后续的研究中可以克服这些缺陷,为有关中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 李晟.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教师学科专业知识现状调查——以浦东新区23所民办农民工子女小学为例[J].基础教育,2012(1):67-73.
  [2] 张晓雷,任育容.甘肃省白银市小学教师调查及专业发展[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2(4):68-72.
  [3] 王保英.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调查及其制度建议[J].教师教育论坛,2016(7):52-57.
  作者简介:王兰兰,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2017年高考化学试题强调了知识的综合性,突出了必备知识的考查。对教学实践中核心素养的落实情况,进行了综合的考查,展现了学科价值。为此,在教学实践中应提高复习备考效率,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与教学实际相结合,对复习备考计划进行制订。通过对调研考情的分析,控制好知识深度,使学生在高考中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关键词:2017年高考化学;核心素养;学科价值  2017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2018年
摘 要:2017届江苏高考已结束,本人所带班级高考化学成绩取得重大突破,迎得学校和学生的认可和感谢。回首这一年的复习时光,很庆幸复习策略和方法的运用正确,故现将这一年化学教学工作做一小结,以期为同行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信心;高考;复习  一、 从心理入手,打通学生的化学穴脉  班级两极分化严重,抱怨解决不了问题,必须树立信心,做好学生的心理工作,同心协力。因此,在每次重大考试前,本人都会给学生
摘 要: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的历史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而节日文化就是其中一颗不容忽视的璀璨明珠。传统节日则是节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包含了多种民族风俗与习惯,蕴含了我国人民尊老爱幼、勤劳善良等美好品质。  关键词: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教育;传承中国文化  我们国家大大小小的节日有很多,而其中蕴藏了丰富的教育资源,节日教育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方式却具有深刻的意义。
摘 要:在教学中,理解能力是重要的培养目标,而理解能力不仅仅是以简答题的方式出现,也可能是以补出画线恰当句子的方式出现,也就是补写句子。补写句子不仅仅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对学生的语感能力进行了考察。本文基于补写句子相关问题进行探究,以考试卷例题为例进行讲解,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揣摩出题思路,掌握解题方法。  关键词:理解能力;补写句子;解题方法  学习目标:  1. 了解“补句”考点(准确、
摘要:在农村小学中,学生由于地域的差异性,和自身家庭的局限性,他们的阅读量普遍不达标,该如何克服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每一位乡村语文教师的重视,尤其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提升他们课外阅读的有效性是迫在眉睫的事情。本文就将从开展课外阅读的必要性和提升阅读效率的策略方面来展开探讨。  关键词:课外阅读;乡村学生;有效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要立足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生活、
摘 要: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是比较主要的手段,尤其是提问方法的应用,更加需要应用科学的方案。现阶段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提问,不能再按照传统的模式,而是要加强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要让学生在接受提问的过程中,可以开展反问,加强主动性学习。文章就此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地理;核心;素养;高中;课堂  相对而言,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提问的教学,核心素养的培育已经成为必要性的手段,应与学
摘 要:精彩课堂,简约而丰满,未必“高大上”。常态课,追求本真,注重生成,以生为本;公开课,克服虚假,追求推广性、可操作性和借鉴意义,追求“把真课上得像假的一样”的境界!  关键词:简约丰满;高大上;常态课  经常亲临现场观摩各类大大小小的公开课,总听到听课教师在私下交流:这种课太“高大上”了,我们每天的常态课不可能花如此多的时间备课;根据我们学校学生的实际,课堂的一些活动很难开展;这课太复杂、节
摘 要:随着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多媒体的运用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本文将在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浅显论述多媒体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关键词:多媒体;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运用  现阶段,随着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普遍。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使得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摘 要:财务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财务管理课程内容偏理论化,电大学生普遍基础薄弱,对抽象的理论比较排斥,教学效果不佳。通过教学改革,在讲授理论课的基础上,引入Excel模拟实践操作教学,以企业的业务数据为操作对象,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培养学生运用Excel计算分析企业财务数据的基本技能。教改实施后,学生基本能够掌握运用Excel软件分析解决企
摘要:本节课研究的问题是:确定直线位置的两个几何要素(两点、点与方向),通过建立直角坐标系,点可以用坐标来表示,如何用一个代数的量来刻画直线的倾斜程度?本节课是平面解析几何的入门课,教学顺序先从代数的角度(斜率)刻画直线的倾斜程度,用意是突出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思想.  关键词:直线;倾斜程度;斜率;数形结合;平面解析几何  2016年6月笔者与另一老师同课异构《直线的斜率》(第一课时),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