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评价咪达唑仑对冠心病患者体外血小板活化反应的影响.方法 分别抽取10名健康志愿者及40例冠心病患者肱静脉血样5 ml,抗凝离心后得到富含血小板血浆(PRP).实验Ⅰ:每份PRP 1 ml,10份健康志愿者PRP作为正常对照组(ⅠC组,n=10),40份冠心病患者PRP随机分为4组(n:10):ⅠM0组、ⅠM1组、ⅠM2组和ⅠM3组Ⅰ.C组和ⅠM0组不加入咪达唑仑,ⅠM1组、ⅠM2组、ⅠM3组
【机 构】
:
100021北京市,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麻醉科,100021北京市,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麻醉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咪达唑仑对冠心病患者体外血小板活化反应的影响.方法 分别抽取10名健康志愿者及40例冠心病患者肱静脉血样5 ml,抗凝离心后得到富含血小板血浆(PRP).实验Ⅰ:每份PRP 1 ml,10份健康志愿者PRP作为正常对照组(ⅠC组,n=10),40份冠心病患者PRP随机分为4组(n:10):ⅠM0组、ⅠM1组、ⅠM2组和ⅠM3组Ⅰ.C组和ⅠM0组不加入咪达唑仑,ⅠM1组、ⅠM2组、ⅠM3组加入咪达唑仑,其终浓度分别为100、200、400ng/ml,孵育3 min,检测血小板聚集率.实验Ⅱ:将剩余PRP进一步离心后得到洗涤血小板(WP),每份WP 1 ml,10份健康志愿者WP作为正常对照组(ⅡC组),40份冠心病患者WP随机分为4组(n=10):ⅡM0组、ⅡM1组、ⅡM2组和ⅡM3组.ⅡC组和ⅡM0组不加入咪达唑仑,ⅡM1组、ⅡM2组、Ⅱ3组加入咪达唑仑,其终浓度分别为100、200、400 ng/ml,孵育3 min,采用竞争酶联免疫法检测血小板环磷酸腺苷(cAMP)和血栓烷B2(TXB2)的含量.结果 与ⅠC组比较,ⅠM0组血小板聚集率升高(P<0.01);与ⅠM1组比较,ⅠM2组和ⅠM3组血小板聚集率降低(P<0.01),ⅠM1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ⅡC组比较,ⅡM0组血小板cAMP含量降低、TXB2含量升高(P<0.01);与ⅠM0组比较,ⅡM1组和ⅡM3组血小板cAMP含量升高(P<0.05或0.01),,TXB2含量降低(P<0.01),ⅠM1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咪达唑仑200、400 ng/ml通过提高血小板cAMP水平,抑制其TXA2生成,可降低冠心病患者血小板的活化程度。
其他文献
心脏直视手术时体外循环诱发的炎性介质对心肌产生损伤作用.研究表明,氯胺酮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1-3].本研究拟评价氯胺酮对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
罗哌卡因具有作用时间长和毒性小的特点,广泛应用于神经阻滞,由于腰丛神经和坐骨神经的解剖特点,需要较大剂量的罗哌卡因才能满足临床要求,这增加了局麻药毒性反应的可能性[1];因此,应该进行合理配伍,既能满足手术要求,又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罗哌卡因的剂量.利多卡因具有起效快、弥散广和脂溶性较高的特点[2].本研究拟评价下肢手术患者罗哌卡因混合利多卡因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目的 评价胃镜检查术患者乳化依托咪酯.芬太尼-咪达唑仑麻醉的效果.方法 拟行胃镜检查术患者400例,年龄18~60岁,体重40~80 ks,ASA Ⅰ或Ⅱ级,随机分为4组: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组(PF组)、乳化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组(EF组)、异丙酚-芬太尼-咪达唑仑组(PFM组)及乳化依托咪酯-芬太尼-咪达唑仑组(EFM组),每组100例.采用双盲法给药.静脉注射芬太尼或芬太尼-咪达唑仑0.1 ml/
于1997年1月至2006年12月,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共有7例患者在脊椎-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下剖宫产术时,并发急性胎盘早剥.分析表明,CSEA下剖宫产术中发生急性胎盘早剥可能的危险因素为术前焦虑及CSEA后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CSEA下剖宫产术时虽然急性胎盘早剥很少发生,但其一旦发生将严重危及母婴的生命,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包括:术前静脉注射咪达唑仑消除患者焦虑;采取针对性措施避
依托咪酯是临床常用短效静脉麻醉药,起效快、安全界限大、ED50/LD50.比值为26.4、清醒迅速、对呼吸无明显抑制、无术中知晓是其突出优点[1].瑞芬太尼是超短效μ受体激动剂,可抑制气管插管反应[2].本试验拟研究不同剂量依托咪酯麻醉诱导时瑞芬太尼抑制病人气管插管反应的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Cp50),为临床提供参考。
全麻诱导时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液动力学剧烈变化,多应用局麻药、β-受体阻断药或其他心血管药物抑制心血管反应.研究表明,阿片类药物抑制心血管反应存在剂量依赖性[1].舒芬太尼是阿片类受体高选择性激动药,安全范围大,起效快,镇痛作用强而持久,血液动力学稳定,较适用于心血管手术麻醉[2,3]。
目的 探讨细胞色素P450 2D6*10(CYP2D6*10)基因多态性对曲马多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辽宁籍汉族健康志愿者,性别不限,年龄22~45岁,体重50~82 kg,身高161~179 cm,经左肘静脉采血2 ml,采用酚/氯仿抽提法提取全血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进行CYP2D6*10基因分型,分为野生型纯合子组(w/w组,n=5)、杂合子组(m/w组,n=8)和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联合控制性降压(CH)具有较好的血液保护作用[1],可有效避免异体血输入,行控制性降压时阻力血管扩张,可避免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引起的短时间内前负荷过重而对心功能产生的不良影响,但其二者联合应用对脑氧代谢的影响有待进一步探讨.本研究拟探讨羟乙基淀粉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对锥体内固定术患者脑氧代谢的影响。
目的 评价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和脑电熵指数监测全麻患者镇痛水平的可行性.方法 择期全麻腹部手术患者26例,随机分为2组(n=13):试验组和对照组.常规监测行硬膜外置管后,试验组硬膜外注入1%利多卡因5 ml,对照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8 min后测定阻滞平面,根据结果试验组硬膜外追加1%利多卡因和0.5%罗哌卡因的混合制剂5~10 ml,对照组硬膜外追加生理盐水8 ml.麻醉诱导前确保试验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