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急性脑梗死40例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0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FIM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康复中采用循证护理能够提高患者肢体功能康复。
  【关键词】循证护理;急性脑梗死;FIM量表;FMA量表
  【中图分类号】R473.5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8-0167-01
  為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使用价值,笔者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分析比较采用常规护理与循证护理所取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包括男43例,女37例,年龄35~79岁,平均(63.26±5.21)岁;发病时间0.5~19h,平均(8.13±1.57)h,其中大面积脑梗死32例,中面积脑梗死25例,小面积脑梗死2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及发病时间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展开护理工作。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展开循证护理,内容包括:①提出问题: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现状展开分析,对患者心理状况和护理需求展开调查分析,提出护理问题,主要为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等。②循证支持:以急性脑梗死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为依据,在万方医学网与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搜索“急性脑梗死”、“护理”、“康复”等关键词,确定需循证的问题。由护理人员组成循证小组,对所查到的文献展开集体讨论,选取最佳护理实例,与护理经验结合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③循证应用:首先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健康指导,主要结合患者文化程度、职业及年龄进行健康宣教,定期讲解发病知识、医疗配合事项及常见并发症,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其次利用人际关系学、心理学等根据患者性格与心理特征展开针对性心理辅导,协助其疏泄不良情绪,增强其治疗信心。同时给予患者常规的日常生活护理,待其病情稳定后给予综合康复护理,主要包括床上改变体位、被动按摩、四肢关节屈伸及内旋外展等护理,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头部及面部主动训练,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1.3观察指标利用简化Fugl—Meyer运动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定[1];利用功能独立性检测(FIM)量表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共15个评估项目,总分与患者状态呈反比[2]。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8.0对数据进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x±s)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FIM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上述三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预后较差,治疗后患者仍可能出现偏瘫等后遗症,因此在患者康复后立即给予优质护理、康复训练等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循证护理是近年来新的护理模式,在工作中护理人员应以明智、审慎的态度,与科研结果相结合,同时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与患者各方面因素来制定临床护理措施。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展开循证护理,主要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展开健康宣教,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使患者家属能给予患者充分的支持与关心,帮助患者改变不合理的生活习惯,对诱发疾病的因素予以有效控制。循证护理中,通过调查并证实脑梗死患者引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给予患者循证护理,对以往存在的护理问题进行分析,针对疾病发病诱因给予有效的防御与控制措施,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有显著地促进作用,可明显缩短病程。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患者FIM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由此可知,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康复期间,给予循证护理有助于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缩短病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Fugl- Meyer AR,Jaasko L,Leyman I,etal.The post-stroke hemiplegic patient[J].Scand J Rehabil Med,1975,21(7):13.
  [2]张玉芳,赖素勇.中重型颅脑损伤继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广东医学,2013,34(4):655.
  (收稿日期:2015.01.07)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趋化因子CXCL12及其特异性受体CXCR4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参数、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120例胃癌标本,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XCL12和CXCR4在人胃癌
目的探讨Mina53在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中的作用及Mina53、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NSCLC中联合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V-9000两步法、West
目的:探讨肝癌介入治疗中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收集的86例行介入术治疗的肝癌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43例,行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
目的:建立蚕沙药材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以1-脱氧野尻霉素、派可林酸为对照品,通过优化显色剂、展开剂及检视等条件,筛选出最佳薄层鉴别条件。结果:所有批次蚕沙药材均能检出1-
目的应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抑制VEGF的表达,观察其对B系淋巴瘤细胞株Namalwa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设计3条针对人VEGF mRNA的siRNA序列,经脂质体转染至Namal
<正>在病理科工作中,快速冷冻切片是病理工作中一项重要且有难度的工作。病理医师需在较短的时间内发出病理报告,对切片的要求较高,不容许有差错。本文就针对冷冻切片的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