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真正走近鲁迅

来源 :江西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zx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作品为何“大撤退”?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认为“删除鲁迅部分文章,跟多数教师读不懂有重要关系”。资深时事评论员单士兵在《鲁迅作品成教学鸡肋与语文教师素质有关》一文中更直截了当地把矛头指向语文教师,他在文中说:“我不想再去过多复述鲁迅作品的好,也不想去强调鲁迅作品被抛弃的客观原因。比如,什么文章生涩难懂,与学生有‘时代隔膜’、应试教育体制逼走了鲁迅作品等等。这些缘由或许有些道理,但是,我还是想‘冒天下之大不韪’,把矛头指向中学语文教师素质上。”他还说:“为什么学生害怕鲁迅文章,要我看,是很多教师本身就搞不懂鲁迅文章。”这些专家都一针见血地指出学生读不懂鲁迅、删除鲁迅作品与语文教师的素质有密切关系。在第四届鲁迅论坛上,有位语文教师勇敢地自我反省:“我没有把《鲁迅全集》看完,甚至二分之一也不到,我们对鲁迅的理解有时也存在着浅读、偏读、误读,导致自己把作品讲得让学生害怕。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我们自己把鲁迅读懂。”的确,教师不能正确阅读和理解鲁迅作品中最优秀的东西,导致学生的阅读素质普遍下降。简单地说,教师对鲁迅缺乏理解,没有知识与思想的厚度,在讲授鲁迅文章时,大多照本宣科,将其作品简单政治化、革命化,贴上诸如“反封建斗士”“横眉冷对”的标签,这让中学生想爱鲁迅几无可能。可以说教师对鲁迅的不懂和隔阂,不能正确认识鲁迅、讲解鲁迅、阅读鲁迅,是造成学生产生厌烦心态,不喜欢鲁迅、导致先生作品“下岗”的主要原因。
  那么,如何让我们的学生不抛弃鲁迅,即鲁迅作品到底该怎样教授给他们好呢?笔者认为,教好鲁迅作品,语文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应加强对鲁迅作品背景知识的积累,树立正确的鲁迅观。要尽可能多地阅读鲁迅原著,在较深的层次上较为全面地理解鲁迅精神,对鲁迅先生本人那深刻、复杂的思想,潜在的精神危机,内心的痛苦都应有清醒的认识。其次,在讲授鲁迅作品时应树立正确的态度。鲁迅是写社会人生的,中学生对社会人生的感受和了解还是初步的,即使是教师也无法穷尽对社会人生的感受和了解。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乐于互动,与学生们一起探索体验,从而丰富鲁迅作品,并使师生从中感到新鲜、感到乐趣,课堂教学的语言就不会是干瘪的。再次,要处理好鲁迅与学生的关系。鲁迅的思想和文学,对成长中的中学生无疑是十分重要的精神养料,应引导学生以“独立不倚”的态度对待鲁迅,把他看作是朋友,和他进行自由、平等的心灵交流和对话,无论赞同、默契,或反驳、争辩,都应受到鼓励;要引导学生尊重鲁迅的意见、经验与传统,在他的启示下认真地思考,真正把鲁迅的思想、文学化作自己的血肉。但绝不盲目地以鲁迅之是为是,以鲁迅之非为非,一切都要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保持自己的人格独立与思想选择的自由。最后,还要处理好包括教学参考资料在内的各种各样的权威的、或非权威的阐释对鲁迅作品教学的影响。教师教鲁迅作品要阅读鲁迅的原作,与鲁迅直接进行心灵的对话与交流;要引导学生认真地读鲁迅作品,认真地感悟与体会。鲁迅内涵特别丰富的作品的阐释与理解,绝不是单一的、凝固的,更不会有一成不变的标准答案。不要迷信教学参考书的“权威性、标准化阐释”,那样反而把鲁迅作品本身忘记了、肢解了,使学生阅读的独立性与创造性被压抑,严重挫伤其学习积极性。
  相信我们的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会更加了解鲁迅,和鲁迅对话;相信鲁迅精神会在学生的思想深处扎根,并成为他们的人生目标;同时,也相信鲁迅是不会在我们这块土地上消失的。我们不仅现在要读鲁迅作品,而且一百年后还要读鲁迅作品。鲁迅是永远不会过时的!(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高等师范学校沛县分校) ■
其他文献
摘要:东方插花与中国古典园林同根同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富有诗情画意,融情于景。它们造型手法相通,是人工美和自然美的有机结合。本文通过它们共同的审美追求上来从三方面进行了简要的概括和分析。  关键词:东方插花;中国古典园林;审美  中图分类号:TU986.1  东方插花采用师法自然并高于自然的手法,利用自然花材的姿、质来体现作品的美,注重花朵及茎、叶的个体美来达到作品的自然韵致, 注重线条,在色彩上注
高中新课程实验是一场从理念到实践层面的深层次变革,其核心在于以崭新的课程理念和教学理念,变革人才培养模式,顺应大众教育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在近两年的实践中,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构建学校特色课程体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是高中新课程实施中的一出重头戏,是促进学生终身发展和终身幸福的一项奠基工程,对于推进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构建特色课程体系是推进新课程实验的内在要求
目的:世界范围内,肺癌在最近几十年中逐渐成为发病率最高的肿瘤。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发现,在2008年全世界被诊断为肺癌的人数为1.61亿人,占癌症总发病人数的13%,居第一位,在世界范围内
教学拓展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其积极意义不可低估。然而,尽管教学拓展作为新课改倡导的新举措本身意义非凡,但是当下的一些教学拓展却因为存在目标不明确、对象不具体、措施不得当、策略不灵活、流程不合理等诸多问题而显得高耗低效。这不仅影响了教学拓展的正面作用,而且打击了一线教师进行教学探索与实践的热情。揭示和分析教学拓展出现这些问题的本质,有利于寻到改进与完善的应对之策,从而走出教学拓展高耗低效的泥
摘 要 随着我国现代教育的发展,新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小学阶段,由于孩子小,思维不成熟,容易被外界环境所干扰。因此,需要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作为小学的体育老师,不仅要通过课堂的教学使学生的身体得到锻炼,也要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训练。本文主要从小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作用,当前我国小学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对儿童进行训练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创造
目的:利用蛋白质组学的方法,获得宫颈癌组织和非宫颈癌组织的差异蛋白表达图谱。寻找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相关的特异蛋白,为探讨宫颈癌发病机制提供实验室依据。  方法:  1.选
我校于1998年创办。面对这所办学历史并不悠久的学校,如何使之成为一座具有个性和特色的校园文化大厦,让它新而发亮,华中藏真,多年来一直是萦绕我心头的梦。通过不断的摸索和实践,我选择了以“自主对话式学习”课题研究为突破口的方法,引领学校实现全面变革。  “自主对话”成为我们教学与科研的鲜明特色。一直以来,我理想中的课堂是能营造师生、生生互动、对话关系的快乐课堂。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向自主探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