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作文“玩泥巴大师”导写演练

来源 :阅读与作文(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wan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题设计】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泥塑大师,年轻时就喜欢玩泥巴,捏各种小虫之类,先后遭到母亲和妻子的反对;但他还是坚持要玩。起初,老是拿捏不准,用力过重,就会变形;用力太轻,则不能成形。为了把虫子捏得像模像样,他经常跑到田间地头,仔细观察虫子的形状和神态,回到家就开始捏。
  后来越捏越有兴趣,便不惜代价,买来泥塑材料。为了提高塑艺,不管哪里有泥塑展,他都会去参观,一有感悟,立马回家捏捣。感觉不大满意,便推倒重来。后又拜师学习,切磋琢磨。
  久而久之,他塑造的蝈蝈、螳螂、蚱蜢、蝴蝶、蝉等栩栩如生,受到专家的高度评价,曾多次获得国际金奖。
  如果你是泥塑大师、母亲和妻子、专家或颁奖嘉宾,你会怎样看待这件事?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完成写作任务。
  【思路点拨】
  从内容上看,材料由三个自然段组成。这三个自然段各有侧重,可以作为不同的角度,提炼出众多不同的立意指向。
  第一段重在表现泥塑大师年轻时就喜欢捏泥巴,不顾别人的反对,达到痴迷的程度。为了把虫子捏得形象逼真,经常跑到田间地头仔细观察。这一段中的关键词句有“坚持要玩”“用力过重,就会变形;用力太轻,则不能成形”“仔细观察”等,由此可以有以下立意:①凡事贵在坚持,坚持到底就是胜利;②凡事都要把握好一个“度”,适可而止;③生活是艺术的源泉,灵感来自于生活;④善于观察生活,细心品味生活。
  第二段承接一段,写泥塑大师越捏越有兴趣,不失时机地参观各类泥塑展,又积极拜师学习,切磋技艺。这一段中的关键词有“兴趣”“参观”“推倒重来”“拜师学习”等,由这些关键词生发联想,又可以提炼出不同的利益角度,如“兴趣是事业成功的前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满是向上的车轮”、“很多事情都不可能急功近利,一蹴而就”;“博采众长,虚心学习,乃成功之道也”。
  第三段交代事情的结果,泥塑大师多次获得国际金奖。抓住这一段中表示因果关系的一系列关键词“久而久之”“栩栩如生”“高度评价”“国际金奖”,可以轻松获取以下立意:“有付出就有回报”“天道酬勤”“荣誉是心血和汗水浇灌下盛开的花”。
  从命题“如果你是泥塑大师、母亲和妻子、专家,你会怎样看待这件事”的要求上看,这是一个典型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写作时必须选择合适的身份,并在行文中亮明身份,否则就视为偏离题意,严重影像得分。因为身份的选择直接影响文章的立意,所以,如何合理选择身份,还要尽量考虑“立意高远”“积极健康”的要求,弘扬正能量。
  【素材链接】
  (一)名言类
  1、科学、细心地玩味起来,并不是别的,而是正确的判断力和理解力。
  ——斯坦尼斯瓦夫
  2、要做一座卓立的塔,绝不因为暴风而倾斜。 ——但丁
  3、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
  4、最恐怖的仇敌,就是没有顽强的信心。 ——罗曼·罗兰
  5、一个深广的心灵总是把兴趣的领域推广到无数事物上去。 ——黑格尔
  6、凡事都有偶然的凑巧,结果却又如宿命的必然。 ——沈从文
  7、时间是个常数,但也是个变数。勤奋的人无穷多,懒惰的人无穷少。 ——字严
  8、在天才和勤恳二者之间,我绝不游移地选择勤恳,她是几近世界上一切成绩的催产婆。 ——爱因斯坦
  (二)事例类
  1、印象派画家莫奈,凭借一幅《日出印象》扬名于世。朦胧的画面给人留下无比美好的印象,让人似乎置身海边,看着太阳从海平线上露出笑脸,给天边染上绚丽的彩霞。可最初,莫奈带着这幅画参加画展时,招致了无休止的批评与嘲讽。他们说这画像一幅草图,难登大雅之堂。可莫奈不为所扰,个中滋味独自品尝。千百年后,莫奈的大名家喻户晓。
  2、雷庆瑶3岁时因遭电击失去了双臂,但她没有因失去双臂而颓废。从小到大,只要看到健全人具备的生活技能,她都训练自己做到。她训练自己用脚趾夹菜吃饭,用脚穿针引线缝书包。当有了骑车、唱歌、游泳、绘画、书法、刺绣、考大学等梦想后,她都凭着惊人的毅力把这些做到很好。15岁时因主演电影《隐形的翅膀》被多家媒体报道,并用“隐形的翅膀”拥抱百花奖。
  3、张翰起初因为爱好演戏就报考了艺校,因外形出众被录取。然而,入校后才发现,自己竟然没有丝毫的天赋,表演课从来不敢上台表演。然而,正因为心中那份对表演的挚爱,他熬夜看前辈影片,学习表演技巧,悉心做好笔记。数月之后,他的表演功力得到极大提升,最终赢得“偶像剧第一小生”的美誉。
  4、近代杂家、大家王世襄是借兴趣成就非凡的范例。说他“杂”,是因为他所研究之事涉及花鸟、鱼虫、陶艺、木工等很多方面;说他“大”,是因为他在各方面的成就都非同一般。世人评价说“研究范围之广、技艺之深,唯世襄而已。”足显他的不凡。但他对这些成就的取得仅概括为一个字——玩。
  5、李小龙曾在一个武馆中被端茶小生用“王家腿”打败,于是他每天去那家武馆“找打”,揣摩“王家腿”的精华玄妙,终于练就一身真功。
  6、《达芬奇密码》的作者丹·布朗本是位英语教师,他博览群书,向各领域专家请教,最终完成了集宗教、科技、符号学、密码学、逻辑学于一体的旷世奇作,吸引了无数读者。
  7、王澍物质生活并不富裕,但他酷爱建筑,十年沉寂,十年发奋,废砖旧瓦筑“史书”,“砖城”惊艳世界
  【佳作示例一】
  “玩物”未必丧志
  ● 陕西商南高中高三(27)班 徐杨
  常会遇到额角刻满沧桑的人,严肃着眉眼,说:“年轻人,玩物丧志啊!”那是漫长的生活经历给老人上过的生动一课。然而,身为泥塑专家,我认为那个从年轻时就低头玩泥巴,并买来泥塑材料拜师学艺的年轻人却用他的“国际金奖”向全世界宣告:“玩物”未必丧志!   我这里所说的“玩物”,绝不是醉心于玩赏或迷恋某些有害的事物,而是指在大千世界里从万千纷繁事物中找出自己的兴趣所在,玩出花样,玩出名堂,玩出品位,玩出价值。正如斯坦尼斯瓦夫所言:“科学、细心地玩味起来,并不是别的,而是正确的判断力和理解力。”我曾经在江南街头偶遇一个路边手艺人,他的面前挂着无数个小小的玻璃瓶,瓶中容着的米粒,在阳光下晶莹剔透。他说他能在那米粒上刻下十个字,甚至刻下一幅画。不满方寸天地的精彩,竟与《核舟记》中描绘的精湛技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一粒米上题字作画,在小小的桃核上雕刻船身、舷窗还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这何尝不是“玩物”,可这“玩”出的物又何尝不令人惊叹,不令人为之折服!
  也许,那个年轻人“玩”的物一时不能为人理解。人们反对他,批评他,说他不务正业,怪他不思进取。也许,用世俗的眼光审视,他所“玩”的物是如此离经叛道,但只要确信自己所“玩”之物是高雅的,富有情趣的,就应当坚定不移地玩下去。有位赫赫有名的印象派画家叫莫奈,凭借一幅《日出印象》扬名于世。朦胧的画面给人留下无比美好的印象,让人似乎置身海边,看着太阳从海平线上露出笑脸,给天边染上绚丽的彩霞。可最初,莫奈带着这幅画参加画展时,招致了无休止的批评与嘲讽。他们说这画像一幅草图,难登大雅之堂。可莫奈不为所扰,个中滋味独自品尝。千百年后,谁人不知莫奈的大名,谁人不为莫奈的“印象”所倾倒?总有些人是逆着生活的洋流向上走的,他们是带着漫漫黄沙而去的三毛,是站在舞台的聚光灯下眉眼妖娆的张国荣。他们“玩”着物,饱受着指责与不解,可从未有过丝毫的动摇。因为他们确信,“印象派”画风是一种朦胧的艺术,撒哈拉沙漠是一种狂野的温柔,红衣与高跟鞋是一种阴柔的傲然。正因为他们“玩”得有追求,有品位,终于,他们脱颖而出,创造了旷世神话。
  当然,“玩物”不能只图自我满足,还要像那个不断吸收养分的年轻人那样,虚心求教,拓宽视野,从而“玩”出精彩。著名男高音帕瓦罗蒂先生从婴儿的啼哭声中获得灵感,学习婴儿嘹亮的发音方法,从而用醇厚华丽的高音俘获了世人的耳朵;李小龙曾在一个武馆中被端茶小生用“王家腿”打败,于是他每天去那家武馆“找打”,揣摩“王家腿”的精华玄妙,终于练就一身真功;《达芬奇密码》的作者丹·布朗本是位英语教师,他博览群书,向各领域专家请教,最终完成了集宗教、科技、符号学、密码学、逻辑学于一体的旷世奇作,吸引了无数读者。正如《师说》中所言:“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虚心向学,方能使自己所“玩”之“物”更加精彩。
  “玩物”未必丧志,关键在于你玩什么,如何玩。若像泥塑大师一样,将自己的兴趣奉作信仰,玩出新意,玩出价值,饱享乐之无穷,又何来“丧志”之说?
  点评:
  本文以“专家”的口吻,发表对“玩物”的看法,观点鲜明,针对性强。作者按照“‘玩物’未必丧志——看你玩什么物——怎样玩物”的思路布局谋篇,结构完整,俨然一为专家学者娓娓道来,符合人物身份。文章条理清晰,逻辑严密,逐层递进,深刻有力。素材选用新颖别致,不落窠臼,不但增添了可读性,也使文章内容丰富多彩,增强了论证力度。
  【佳作示例一】
  我追梦,我无悔
  ● 陕西商南高中高三(27)班 屈 玥
  身为堂堂七尺男儿,整日醉心于玩泥巴,看来确似不雅,有不务正业之嫌,难怪母亲和妻子对此竭力反对。但我从小喜爱玩泥巴,成为一名泥塑大师是我执着的梦想。为自己的梦想而战,难道有错吗?没有。为梦想买单,才会享受成功的喜悦。
  一朵花,为梦想买单,需要惊人的勇气。当别的花都选择消隐于世间,唯独你——梅花,傲然临于天地。是什么让你不畏风雪独自绽放?是什么让你敢于坚持最初的梦想?是你那惊人的勇气!因为你勇敢,才有了“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的称颂,才有了“雪却输梅一段香”“要留清气满乾坤”的傲然。梅,你为了自己的梦想,用“不自量力”的执拗于风雪严寒之中绽开笑靥。正如但丁所说:“要做一座卓立的塔,绝不因为暴风而倾斜。”你就是那傲然独立的王者,用惊人的勇气为梦想买单,证明了自己的风骨与高洁。
  一个人,为梦想买单,需要不懈地坚持与对极致的追求。没有谁的成功是偶然的,没有谁的荣誉是天上掉馅饼。为了梦想,我们必须坚持不懈的追求极致。温州女孩何穗坚持追梦,挥洒血泪,从一名普通女孩成长为国际T台名模;断臂女孩雷庆瑶面对缺陷,不放弃梦想,用隐形的翅膀拥抱百花奖;徐佳莉即使身心备受折磨,依旧为梦想坚持,终于登上伦敦奥运会冠军宝座;宁泽涛在受伤之后,对梦想不弃不离,终于获得“亚洲飞鱼”的美誉……苏轼说过:“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这些志士用坚持与追求积极为自己的梦想买单,站在了人生辉煌的巅峰。
  一个民族,为梦想买单,需要非凡的自信与包容。中华民族能拥有五千年的辉煌历史,不衰不败,正是源于她的自信与包容。我知道,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让国人自豪,更因其对其他民族的包容,而倍受尊敬。于是,我对母亲和妻子的反对,对人们的嘲讽不气不馁,因为我知道,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一个民族要想长存天地,永驻史册,离不开自信与包容;要做一个泥塑大师,亦当如此。
  看看我们的周围,一些学子在高考前夕自叹不如,败下阵来,与成功失之交臂;一些创业者在众人的热潮冷风中迷失了人生的方向,失落迷惘。像我一样捏泥巴,像北大才子陈生一样卖猪肉,梦想之路一定会锦绣铺地,鲜花满怀。
  我把沈从文那句名言送给那些反对过我抑或嘲笑过我的人,用以互勉——“凡事都有偶然的凑巧,结果却又如宿命的必然。”那宿命的必然,其实由我们自己主宰。
  有梦就追,人生无悔!
  点评:
  文章开篇提出问题,亮明“我”的观点,掷地有声,毋庸置疑。主体部分设置三个分论点,形式上的并列与内容上的层进完美结合,水乳交融,既使文章结构整饬有度,匀称美观,又使论证层次呈阶梯式逐层推升,由一花一人到一个民族,全方位纵深挖掘,增强了深度、力度和信度。全新的素材增加了文章的亮度,名言的巧妙引用无疑又增加了文章的厚度。   【佳作示例三】
  坚持爱好 成就精彩人生
  ● 陕西商南高中高三(27)班 郑紫萱
  今天能有幸为这位泥塑大师颁奖,欣喜之余,我感慨良多。世间芸芸众生,很多人为了功名利禄或别人的白眼而放弃了自己的兴趣爱好,以至于遗憾终生。殊不知,排除干扰,坚持爱好,方能成就精彩人生。
  我们的这位泥塑大师,不顾家人的反对,坚持发展个人兴趣,终于站在高高的领奖台上。泥塑大师的成功昭示我们:尊重并发展兴趣爱好是事业成功的保障。
  坚持兴趣爱好才会自觉钻研,有所成就。人非圣贤,不可避免会有惰性作祟,而克服惰性的最佳办法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这点在当年红遍中国的偶像剧小生张翰身上得到最好的体现。张翰起初因为爱好演戏就报考了艺校,因外形出众被录取。然而,入校后才发现,自己竟然没有丝毫的天赋,表演课从来不敢上台表演。然而,正因为心中那份对表演的挚爱,他熬夜看前辈影片,学习表演技巧,悉心做好笔记。数月之后,他的表演功力得到极大提升,最终赢得“偶像剧第一小生”的美誉。倘若不是有一份对表演的酷爱情结,他怎么会在远远落后于他人时自觉恶补演技?可见,兴趣是行动的催化剂,是成就大业的济世良方。
  坚持兴趣爱好才会全身心投入,心无旁骛,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做任何事,一旦全身心投入便有意外的惊喜。近代杂家、大家王世襄便是借兴趣成就非凡的范例。说他“杂”,是因为他所研究之事涉及花鸟、鱼虫、陶艺、木工等很多方面;说他“大”,是因为他在各方面的成就都非同一般。世人评价说“研究范围之广、技艺之深,唯世襄而已。”足显他的不凡。但他对这些成就的取得仅概括为一个字——玩。“我就是爱玩。”他如是说。其实,所谓“玩”,便是指有兴趣,爱好此事。做所爱之事,谁会不投入呢?故成就大业,就必须携兴趣前行,心无旁骛。
  毋庸讳言,爱好并不意味着擅长。因此,遇到挫折也是常有之事。通常来说,在坚持兴趣爱好的路上,会遇到诸如家庭反对、物质匮乏、技不如人等困难,对此,我们要像这位获奖大师那样,我心有主,矢志不渝,坚持到底定有收获。当年,达芬奇画蛋遭人嘲讽,但他抱定爱好,坚持不懈,终有蒙娜丽莎的嫣然一笑;叶嘉莹命运多舛,但她一生都与诗词“恋
  爱”,终在文坛成果斐然;王澍物质生活并不富裕,但他酷爱建筑,十年沉寂,十年发奋,废砖旧瓦筑“史书”,“砖城”惊艳世界……太多的成功人士历经苦难,奋而崛起,支撑他们坚持下去的就是那一份爱好。爱并坚持着,痛并快乐着,他们的人生靓丽出彩。
  想想这些功成名就之人,想想这位获奖的泥塑大师,再看看当下,有多少人因飞短流长而放弃了爱好,有多少人因缺乏毅力而改变了初衷。我多么希望人人怀揣爱好与梦想,有朝一日,有更多的大师、大家登上这高高的领奖台。
  我期盼着!
  点评
  本文以颁奖嘉宾的身份,从泥塑大师获奖生发开来,列举鲜活生动新颖的事例,发表对兴趣爱好的独到见解,明确提出“坚持爱好,成就精彩人生”的观点。文章用大量篇幅阐述“坚持兴趣爱好”的重要性,然后指出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主题凸显。作者综合运用点面结合例证法、正反对比衬托法、假设推理反证法等多种手法纵横说理,令人信服。前后照应,首尾圆合。
其他文献
似乎越来越少的人们会花时间逛书店,购买一本纸质书。经营一家以摄影为主的实体书店更成为难上加难的事。但仍有一些人,他们执着于纸质出版,只因印在纸上的照片让摄影作品更加完整。我们精心挑选出5家摄影书出版、售卖机构,聊了聊他们为摄影书而努力的故事。如果你也想拥有一本爱不释手的摄影书,不妨去他们的地盘看一看。  厦门 三影堂厦门摄影艺术中心  国内首家专业摄影图书馆  图书馆成立了多长时间?当初为什么会想
对焦精准是微距镜头的第一标准  作为一名生态昆虫摄影师,这些年我使用过非常多相机和镜头,相比起相机,我更加关注微距镜头的升级,因为这会直接影响我的创作效果。微距镜头从常规的一倍放大、到两倍放大,甚至到五倍放大,我都使用过。而一支镜头合不合适,我只需要通过一次拍摄就可以得到答案。与一些微距摄影师不一样,很多人信奉的是手动对焦拍摄,对我来说恰恰相反。科技在不斷发展,对于我这种常年在野外山林拍摄的摄影师
南卡×佳能EOS 5D Mark Ⅳ  这张作品拍摄于希夏邦马峰东南坡的贡措湖,大风和融雪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雪锥前景,在岸边环绕着贡措湖,而阳光刚好照射在希夏邦马峰的山顶之上,也在平静的湖面上形成了清晰的雪山倒影。拍摄使用的佳能EOS 5D MarkⅣ相机,在色彩还原方面表现优异,很好地同时还原了冷色调的冰雪氛围与暖色调的雪山金顶。  作品选自第三届风光摄影部落《100位风光摄影师作品邀请展》。回望
当“基督山伯爵”唐代斯消失在地平线时,留给我们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人类的智慧就包含在这五个字里边:希望与等待”。小说的结局总是太晦涩难懂,然而这本厚书却给了我无限的感动,虽然我只体会到一半的智慧——希望是美好的。  有希望,便有信念,有信念,就有生活。  “太阳,它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它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它在另一面燃烧着散布热烈之时”这句话总是被我强加上信念的记号,因为
他是空中飞人,吊着一根绳子在空中给城市的建筑物清洗墙壁。有人问他,这么高,你不怕摔下来吗?  他淡然一笑,说,怎不怕呢,怕得要死,刚开始那阵子,心惊胆战,慢慢习惯就好了。  为了生存,他跟着亲戚来到大城市,加入了“空中飞人”的行列。工作危险,但收入也高,他对金钱的渴望渐渐战胜了恐惧。家里需要钱呀,父母亲老了,看病需要钱,日常开支需要钱,盖房子需要钱,娶老婆需要钱,处处都离不开钱。  他曾从报上看过
特约专家  杨莉莉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第十届中国摄影金像奖摄影理论奖获得者,日本电通广告株式会社高级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社交摄影、视觉传播、当代艺术。  智能手机的摄影系统不断发展,使得计算摄影在大众领域有了应有之地。随着AR等高科技的不断强大,手机摄影的图像生产变得简化、高效,且技术更新日新月异。而社交网络作为图像传播的平台,充分满足了大众自我认同及分享、社交的迫切愿景,于是社交网络时代的手
2021年7月15日,vivo举办了“你好,自然美”线上主题发布会,正式发布vivo S10系列新品——vivo S10及vivo S10 Pro。作为年轻人的新一代潮流自拍旗艦机型,vivo S10系列前置4400万像素柔光双摄实现全场景夜景人像,新增“自然人像”,为拥有多元化审美趋势的用户带来自然且自信的自拍表现。延续轻薄设计基因的同时,vivo S10系列绮光焕彩配色首次实现“光致变色”材料
超感光三摄绚丽夜色全景呈现  如果说来到香港只能选择一处地方的话,很多的人都会选择太平山顶,来到香港的制高点,向下望,城市化的发展给香港带来了极佳的美感。vivo X27 Pro采用了索尼最新的IMX586感光元件的主摄像头,配合F1.79的大光圈,可选择输出4800万像素的照片。沿着卢吉道一路来到太平山顶,在X27 Pro专业模式的加持下,可拍摄出分辨率更高、色彩更为纯净的夜景照片,不论是色彩表
拉尔斯是瑞典一家报刊出版发行公司的总裁,由于电子媒体的冲击,纸媒遭遇了刺骨的寒冬,报刊销量直线下滑。而且,每期报刊都因事先估计不足而产生大量剩余报刊,最后不得不当作废品卖掉,不仅严重浪费纸张,更降低了报刊的销售利润。  拉尔斯想:如果事先知道有多少读者购买报刊,就可以按需印刷,既不浪费纸张,也会减少成本。可怎样才能知道有多少人要买报刊呢?  一天,拉尔斯与客户在KTV谈生意,在点歌的一瞬间,他突发
亨特·巴恩斯在位于美国俄勒冈州宁静典雅的暗房工作室中,制作极具视觉冲击力的银盐肖像作品。  在16年前,当时我正拍摄我的处女作,那时候我在大峡谷地区打造了一间简单的工作室。那段时间,我生活在一间小木屋里,并把木屋边上的车库改造成了暗房。一年以后,我在当地发现了一个更好的地方,风景如画,美不胜收,我决定长居于此,并正式开始打造我的暗房工作室。在这里,我可以抛除杂念,聚精会神地工作。  通常我往返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