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初探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861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环境保护是现代社会的重要议题,是全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我国一直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问题。新课标下,环境教育在小学教学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本文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学为例,探究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环境保护教育的熏陶,提高“主人翁”意识。
  【关键词】小学语文;五年级;环保教育
  环境污染已经越来越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存,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已成为全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呼声。重视环境问题,不仅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学生承载着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和希望,用环保理念和思想武装学生头脑,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新课标下,环境教育在小学教学中的地位日益凸显。笔者以与自然主题相关的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文教学作为尝试探索,以课文《四季之美》为例,探究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一、《四季之美》课程内容及教学目标
  (一)文本解读
  1.单元位置
  本课是第七单元的第二篇课文,第七单元以“自然之趣”为主题,选编了4篇课文,从不同角度描写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景物,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的美好情感。《山居秋暝》《枫桥夜泊》《长相思》三首古诗词,或写山间傍晚的景色,或写夜泊枫桥时的所见所闻,或写长途羁旅风光;《四季之美》描写了春夏秋冬某一特定时间的景致;《鸟的天堂》描写了大榕树在早晨和傍晚时的不同情景;《月迹》描写了不同地点的月亮。几篇课文通过具体生动的描写,表现出了景致的情趣。
  2.本课独立的教学价值
  本文是一篇300余字的散文,在散文的世界里品析,心会变得细腻浪漫,目光会变得明亮敏感,会善于发现生活中细小的感动,善于捕捉生活中稍纵即逝的瞬间,善于获得真切的感悟,并产生述诸文字的愿望。课文按一年四季的顺序描写了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和冬天的早晨等不同时间的景致。作者用細致的笔触、独特的视角描写出不同时间、不同景物的动态变化,营造了美的氛围,字里行间蕴含着独特的韵味。本文篇幅短小,所写景致不多,但作者善于捕捉景致瞬间微妙的动态变化。课文的插图是四个扇面,分别展现了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冬天早晨的景色,图文辉映,意境优美。
  (二)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文章,从作者独特的审美中感受大自然的优美,再通过对动静描写的品析,让学生产生保护大自然、敬畏大自然的环保意识,从而联系实际谈谈保护大自然的具体做法。
  二、《四季之美》教学重点及教学过程
  (一)教学重点
  通过教学使学生感受到四季美丽的景致,意识到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开始注重保护大自然。
  (二)教学过程
  1.了解作者,激发学文兴趣
  简单介绍作者。她姓清,少纳言是她的官名。她生活的年代大致就是中国的宋朝时期,受唐宋文化的影响很深。她写的《枕草子》里,有300多篇文章,在这些文章中,她常常用的一个词是“真有意思”。她极具才华,很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她是一个怎样的女子呢?可以从她的文章中去感受。
  2.分段理解,感受自然之美
  第一自然段通过“鱼肚色的天空、泛着红晕的、红紫红紫的彩云”把春天黎明天空写得特别美,又采用了“一点一点”“微微”“红紫红紫”叠词的方式,让我们感受到时间倍速变慢。又用上“泛着”“染上”“飘着”这一系列的动作,让天空的变化特别连贯,一气呵成。
  第二自然段写了三种不同的夜,分别是明亮的月夜,漆黑漆黑的暗夜,蒙蒙细雨的夜晚。采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在夜晚看着萤火虫的清少纳言,是一个浪漫的、多愁善感的女子。
  第三自然段写了在秋日的黄昏里最打动她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在高空中比翼而飞的大雁,风声、虫鸣,这些细微的景致,营造出独特的韵味。
  第四自然段对于冬天的早晨,作者仅用“当然美”三个字概括了“落雪的早晨”,详细描写了“铺满白霜”或“无雪无霜”的早晨手捧火盆穿过走廊的场景,白霜与燃烧的炭火,两者一静一动,一白一红,韵味独特。
  在朗读中品析,品析后再有感情地朗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3.延伸阅读,感受独特观察
  同样是观察同一种事物,不同的作者会有不一样的写法和感受,这也是大自然独特的魅力。通过让学生对比阅读,深刻体会,从而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敬畏之心。
  如,在品读第一自然段日出的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巴金的《海上日出》,对比体会不同的写法,清少纳言通过颜色变化、叠词、动词的连贯使用,像是把时间放慢了;而巴金用了“转眼间”,让整个过程变得更快。在品读第二自然段夏夜时,可对比延伸阅读罗兰的《夏夜繁星》。清少纳言采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主要写的是萤火虫,把夜晚当作萤火虫的陪衬。罗兰更多的是静态的描写,用了修辞手法来表达自己看到星星之后的想法。在品读第三自然段秋天的黄昏时,可引发学生思考:乌鸦在中国古代的含义,而清少纳言在当时也深受唐宋文化影响,从而深入理解,体会她的独特审美。再对比阅读不同作家笔下的秋日黄昏,深入谈感受。在品读第四自然段冬天的早晨,事实上美的不是美景,是一种感觉,是一种闲适的心境。再对比阅读普希金的《冬天的早晨》,感受冬天的美景可以如何写。
  4.拓展练笔,写出喜爱之情
  从赏析到仿写,从他人的视角转为自身的感受,从输入到输出,在练笔中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三、拓展延伸,单元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在本单元的课文学习和习作练习中,都可以“润物细无声”地渗透环保意识,只有学生热爱大自然,才会自觉地保护大自然,对大自然存有敬畏之心。还可以让学生谈谈自身可以做些什么,从而保护我们的地球。
其他文献
2009年9月23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推拿科,一场特别的按摩效果验证即将开始,三位糖尿病志愿者将在这里接受医院推拿科医生和一位名叫宋文喜的民间按摩技师的降糖按摩。而在测试之前,结果对于推拿科医生来讲就已经是一件没有任何悬念的事情了。  按摩前,三个志愿者血糖测试的结果分别是12.4、14.4和9.4毫摩尔。随机分配给了包括民间按摩技师宋文喜在内的三个人按摩之后,推拿医生做的那两位。结果果然
一个新的重元素终于正式崭露头角。这个第112号元素是一个“超级重”的元素,它的原子量高达278。国际理论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于2月19日宣布正式将此种元素命名为copernicium。这是到目前为止所命名的最重的元素。  科学家希望这个新元素能够成为到达预测中的“稳定岛”的进阶石。“稳定岛”位于元素周期表的一个区域,在那里研究人员期望发现新的超重元素。尽管大多数重元素并不稳定,但是这些新
尊敬的读者:  《中国科技教育》杂志提升办刊水平和编校质量,离不开您的关心和支持。为此,希望您能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们将真诚对待每位读者的反馈信息,并在年终对热心参与反馈的读者给以“优秀读者”奖励。  1. 为便于与您联系,请填写下列内容:  姓名性别年龄电话  单位职务  地址邮编  2. 您阅读本刊的途径,请在下面□中打“√”:  □个人订阅□单位订阅□本刊赠阅□借阅□其他  3. 您发现本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养猫、狗等宠物的市民越来越多,再过几年,将有数量巨大的宠物猫狗进入“老龄社会”,如何处理宠物尸体、办好宠物的“后事”将成为关系市民健康的一大问题。近年来,宠物尸体已成了一个新的污染源,宠物死后其尸体如果处理不当,不但会污染环境,还可能导致人畜共患病的传播。人们随意丢弃宠物尸体其实就是在制造疾病。现在许多宠物都是非自然死亡,如果这些宠物尸体被丢弃在街上。对空气、环境和
早晨来园时,我站在门口,很多小朋友微笑的和我打招呼。远远地,我看到咪咪来了,但始终不肯走过来,我走过去想抱抱她,她立刻就哭了,手抓着妈妈的衣服不放,边哭边叫:“妈妈!妈妈!我不会唱歌!”妈妈走了之后,她就一直哭,整个早上都在哭,我一走进她,她就扭头转身而去,躲在角落里继续哭。我轻轻地抱起她,和她玩,不多久她认真的问我:“老师今天唱歌吗?”我点点头,咪咪又哭了。一边哭一边说:“老师我不会唱歌……” 
“浙茄8号”“浙茄3号”“杭茄1号”“架豆王3号”……日前,浙江丽水小梅镇毛断村高山蔬菜品种“选秀”赛在镇政府大院举行。  2014年毛断村群众嗅到了发展生态农业的契机,立足地处高山、生态环境优越的实际,种植了100亩(6.7 公顷)生态四季豆,并以合作社的运行模式,试水打造高山蔬菜专业村,获得了初步成效。今年以来,在镇村的共同努力下,毛断村被确定为浙江省农科院高山蔬菜试验基地。在拥有好生态的基础
【摘要】施肥浇水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按时浇水、定量施肥是增产保收的必要措施。目前国内外的施肥浇水设备普遍体积大、价格高,且缺少对大棚或农田多种作物施肥浇水的报警管理功能。课题研制的基于环境参数的智能化施肥浇水报警管理系统,在开机状态下自动采集环境温湿度并判断报警;在待机状态下依据设定的施肥浇水时间点自动启动并报警。试用结果表明,系统功能实用,可广泛用于蔬菜花卉大棚、农场等的施肥浇水报警,市场前
【摘要】2020年对于全国人民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年初开始疫情肆虐,整个国家按下了“暂停键”,企业不能开工,学生不能上课,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教育领域开启了一种全新的授课模式:上网课。在疫情未开始之前,我国的线上教学还不是很完善,对于学生来讲,线下教学还是唯一的授课途径,而当疫情来临的时候,我们只能利用网课来进行授课,我们希望利用网课的形式来弥补学生不能在学校学习的缺失。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这样
2011年8月2-8日,第26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创新大赛”)终评决赛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成功举行。本届大赛以“创新·体验·成长”为主题,由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环保部、国家体育总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负责具体组织实施。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以
2020年9月16日,第二十二  届中国国际花卉园艺展览会在北京开幕。中国花卉协会副会长赵良平,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态保护修复司副司长黄正秋,荷兰驻华大使馆农业参赞武田富等嘉宾出席开幕式。疫情过后,花卉行业正在蓄势待发,全力积极复苏。面对新形势,“变”将是花卉行业不得不面对的挑战和机遇。花卉生产装备更趋于绿色生产,花卉经营方式更加多元。同时,虽然疫情导致优质鲜切花产品滞销,但永生花、干花等加工产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