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水稻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一个粮食作物,最近几年,我国农业的发展水平有了非常显著的提升,水稻栽培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水稻机深插施肥栽培技术是当今非常受欢迎的一项水稻栽培技术,以下笔者结合自己的经验对该技术加以分析和阐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水稻;栽培;机插深施肥
水稻机插深施肥栽培技术在水稻种植当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同时在农业水稻种植中,这项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技术体现出了非常明显的优势,提高了水稻的质量,保证了农户的收益,所以也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其在应用中也体现出了非常明显的系统性,因此我们要从多个方面加以控制。
1 培育适龄壮秧
在培育的时候应该采用大棚或者是中棚做好保湿工作,用钙塑纸盘进行育苗,育出秧龄期应该控制在30-35天,叶玲应该在3.1叶-3.5叶之间,苗的总体高度应达到13-14cm,苗木应该保证其各项指标均达到要求。
1.1 选地做置床
在选地环节,一定要注意,必须要选择那些背风向阳的地方,且这些地区的地势不能过于陡峭也不能过于复杂,地区的土壤应该肥沃有力,水源的获取也应该十分的便利,同时还应该在旱田地区开辟育苗田,盖好大棚,同时还要做好整平工作,这样才能保证置床的质量。
1.2 钙塑料值班和营养土准备
每一公顷田地在育苗的过程中需要500个钙塑纸盘,每一盘需要4千克的营养土,一般情况下需要准备2000kg的营养土。其中7份是旱田土,而三份是山地腐殖土。也可以使用已经经过处理的农家肥。将其过筛之后均匀的混合在一起,之后再加入当地常用的有机育苗肥,总量为25千克,取出500千克昂做是播种之后的覆土,其余的1500千克营养土还要加入5袋壮秧剂进行充分的混合。
1.3 选种及种子处理
在水稻播种之前一定要严格按照播种的要求对种子进行晾晒、脱芒,此外还要选择那些优良的种子,将种子浸泡在指定的消毒液当中消毒,之后还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催芽处理,最后还要对胚芽进行晾晒处理。
1.4 摆盘播种
在摆盘之前的一天需要完成置床工作,同时还要根据相关的要求完成浇水等工作,同时还要在摆盘的过程中装上营养土,其营养土层的厚度应该在2.0-2.2cm。浇水一定要彻底,在处理的过程中还要采用播种器进行播种,每一破案的播种量都应该严格控制。一般都是100g的芽籽,之后还要对其进行覆土处理,将芽籽完全覆盖,盘土的厚度也一定要保证其可以充分满足相关的要求,一般而言,其厚度控制在2.5cm左右为好,之后还要对其进行封闭和灭草处理,此外还要对堤膜采取平铺的方法,从而保证其整体的处理质量。
1.5 秧田管理
首先是要对温度进行管理。播种到出苗,同时还要对棚膜进行保温和保湿处理,这样就可以加快出苗的速度,出苗达到了一半左右的时候需要对地膜进行平铺处理,同时其温度也应该控制在20℃-22℃之间,最多不能超过25℃。二叶一心期到移栽之前的折断时间一定要保证其温度处在18℃-20℃之间,最多不能超过22℃,移栽之前的2-3天,夜间如果没有产生霜冻的情况,就可以保持24小时通风,使其能够更快的对外界的环境加以适应。其次是水分管理,旱育苗应该对浇水的环节加以控制,同时还要注意的一点就是不缺水的情况下不能浇水,如果盘土出现了发白的情况,早晨秧苗叶尖没有水珠的时候就可以对其进行浇水,同时还要将浇水的时间设定在早上8点-9点这一期间,浇水的时候需要一次性浇透,不要多次浇水。
2 机插深施肥
2.1 播秧时间
5月20-25日插秧,插秧规格29.7×19.8厘米,每穴插3-4株,插深1.0-1.2厘米,做到不重、不漏、不漂。
2.2 深施肥
采用农家肥与化肥结合,N,P,K配合施用。翻地前施农家肥30-35立方米/公顷、尿素200公斤/公顷、磷酸二钱100公斤/公顷、硫酸钾100公斤/公顷。采用延吉935、936型插秧机插秧,插秧前安装肥箱、施肥器,插秧同时进行侧深施肥,施肥深度4-6厘米,肥带距苗带5-6厘米,施尿素120公斤/公顷、磷酸二按100公斤/公顷、硫酸钾60公斤/公顷。其余尿素、硫酸钾在水稻分粟期、幼穗分化期施用。
3 机插深施肥的优点
首先,由于机插深施肥是一次性完成的,一方面使得插秧施肥的速度大大提升,同时还使得化肥的施加深度大大的提升,化肥的使用效率也有了非常显著的提升,比普通的化肥的使用效率高出2成,一方面节约了化肥的用量,一方面也使得施肥的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其次,机插可以做到不漏插、不漂秧,插秧深浅一致,水稻返青快,分粟早。据分粟期调查,深施肥栽培比普通施肥栽培每株多3.5-5.0条根,分粟多3.0-4.5个。再次,由于深施化肥,肥效稳定,肥效持续时间长,水稻长势好,活杆成熟。据考种调查,深施肥栽培比普通栽培千粒重增加0.8克。最后,深施肥栽培比普通施肥栽培每公顷节省种子10公斤,节省施肥用工1.5个,节省化肥100公斤,增产稻谷1100公斤,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4 生产过程的技术要求
4.1 要把住育苗关,则需要播量密度、播量均匀度和种子的发芽率等都按技术规范操作并要控制好水分要及时通风练苗防止陡长。
4.2 插秧前2-3天要在苗床内喷药防病的同时追一次肥,其目的就是插秧时不伤元气缓苗快分蘖早。
4.3 严格控制插秧深度,深度应控制在1.5cm左右,插深了影响分蘖稀植,主要靠分蘖保证收获株数水稻主要靠分蘖增产。
4.4 要控制好施肥深度,施肥深度控制在45cm为宜,施肥过深前期借不上肥力,影响分蘖和生长后期无效分蘖浪费肥力。
5 深施肥机使用技术要求
5.1 使用前须检查深施肥机具与插秧机装接部位的可靠程度,包括螺栓是否拧紧、销轴是否插好锁好、各调节部分是否调整到位等。
5.2 启动插秧机前要用摇把摇动插秧机,看栽植臂和排肥器等有无卡阻脱落及异常现象,待插秧机栽植臂运动无问题时方可启动发动机。
5.3 在插秧机运输过程中,要把深施肥机调节架调整螺栓调到开沟器最高浅位置,防止刮碰,作业时要把开沟器调到30-50mm深度。
5.4 作业时要保证肥箱和各排肥部件的干燥,防止潮解粘肥。要经常利用停机时间清除开沟器、排肥槽、覆泥器和排肥管上的泥草,清除堵塞隐患。
5.5 插秧机转弯时,要踩下过埂器使开沟器升起,防止两边开沟器拥泥挂草,在往秧箱上浇水时不要把水浇在肥箱和排肥器上,以免化肥潮解。
结束语
在水稻种植技术中,机插深施肥栽培技术存在着非常明显的优势,它能够使得水稻种植的质量和水平得到显著的提升,在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充分的考虑到各项指标对栽培效果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该技术应用的效果,从而为农户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何虎,曾勇军,贾维强,潘晓华,石庆华.栽插密度对天优华占辐射利用及产量的影响[J].杂交水稻,2015(4).
[2]侯文平,王成瑷,赵磊,赵秀哲,高连文,于亚彬,李岩.收获时期对水稻制种产量的影响[J].北方水稻,2014(6).
[3]张文香,王成瑷,王伯伦,赵磊,赵秀哲,高连文,侯文平.栽培措施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5(12).
关键词:水稻;栽培;机插深施肥
水稻机插深施肥栽培技术在水稻种植当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同时在农业水稻种植中,这项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技术体现出了非常明显的优势,提高了水稻的质量,保证了农户的收益,所以也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其在应用中也体现出了非常明显的系统性,因此我们要从多个方面加以控制。
1 培育适龄壮秧
在培育的时候应该采用大棚或者是中棚做好保湿工作,用钙塑纸盘进行育苗,育出秧龄期应该控制在30-35天,叶玲应该在3.1叶-3.5叶之间,苗的总体高度应达到13-14cm,苗木应该保证其各项指标均达到要求。
1.1 选地做置床
在选地环节,一定要注意,必须要选择那些背风向阳的地方,且这些地区的地势不能过于陡峭也不能过于复杂,地区的土壤应该肥沃有力,水源的获取也应该十分的便利,同时还应该在旱田地区开辟育苗田,盖好大棚,同时还要做好整平工作,这样才能保证置床的质量。
1.2 钙塑料值班和营养土准备
每一公顷田地在育苗的过程中需要500个钙塑纸盘,每一盘需要4千克的营养土,一般情况下需要准备2000kg的营养土。其中7份是旱田土,而三份是山地腐殖土。也可以使用已经经过处理的农家肥。将其过筛之后均匀的混合在一起,之后再加入当地常用的有机育苗肥,总量为25千克,取出500千克昂做是播种之后的覆土,其余的1500千克营养土还要加入5袋壮秧剂进行充分的混合。
1.3 选种及种子处理
在水稻播种之前一定要严格按照播种的要求对种子进行晾晒、脱芒,此外还要选择那些优良的种子,将种子浸泡在指定的消毒液当中消毒,之后还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催芽处理,最后还要对胚芽进行晾晒处理。
1.4 摆盘播种
在摆盘之前的一天需要完成置床工作,同时还要根据相关的要求完成浇水等工作,同时还要在摆盘的过程中装上营养土,其营养土层的厚度应该在2.0-2.2cm。浇水一定要彻底,在处理的过程中还要采用播种器进行播种,每一破案的播种量都应该严格控制。一般都是100g的芽籽,之后还要对其进行覆土处理,将芽籽完全覆盖,盘土的厚度也一定要保证其可以充分满足相关的要求,一般而言,其厚度控制在2.5cm左右为好,之后还要对其进行封闭和灭草处理,此外还要对堤膜采取平铺的方法,从而保证其整体的处理质量。
1.5 秧田管理
首先是要对温度进行管理。播种到出苗,同时还要对棚膜进行保温和保湿处理,这样就可以加快出苗的速度,出苗达到了一半左右的时候需要对地膜进行平铺处理,同时其温度也应该控制在20℃-22℃之间,最多不能超过25℃。二叶一心期到移栽之前的折断时间一定要保证其温度处在18℃-20℃之间,最多不能超过22℃,移栽之前的2-3天,夜间如果没有产生霜冻的情况,就可以保持24小时通风,使其能够更快的对外界的环境加以适应。其次是水分管理,旱育苗应该对浇水的环节加以控制,同时还要注意的一点就是不缺水的情况下不能浇水,如果盘土出现了发白的情况,早晨秧苗叶尖没有水珠的时候就可以对其进行浇水,同时还要将浇水的时间设定在早上8点-9点这一期间,浇水的时候需要一次性浇透,不要多次浇水。
2 机插深施肥
2.1 播秧时间
5月20-25日插秧,插秧规格29.7×19.8厘米,每穴插3-4株,插深1.0-1.2厘米,做到不重、不漏、不漂。
2.2 深施肥
采用农家肥与化肥结合,N,P,K配合施用。翻地前施农家肥30-35立方米/公顷、尿素200公斤/公顷、磷酸二钱100公斤/公顷、硫酸钾100公斤/公顷。采用延吉935、936型插秧机插秧,插秧前安装肥箱、施肥器,插秧同时进行侧深施肥,施肥深度4-6厘米,肥带距苗带5-6厘米,施尿素120公斤/公顷、磷酸二按100公斤/公顷、硫酸钾60公斤/公顷。其余尿素、硫酸钾在水稻分粟期、幼穗分化期施用。
3 机插深施肥的优点
首先,由于机插深施肥是一次性完成的,一方面使得插秧施肥的速度大大提升,同时还使得化肥的施加深度大大的提升,化肥的使用效率也有了非常显著的提升,比普通的化肥的使用效率高出2成,一方面节约了化肥的用量,一方面也使得施肥的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其次,机插可以做到不漏插、不漂秧,插秧深浅一致,水稻返青快,分粟早。据分粟期调查,深施肥栽培比普通施肥栽培每株多3.5-5.0条根,分粟多3.0-4.5个。再次,由于深施化肥,肥效稳定,肥效持续时间长,水稻长势好,活杆成熟。据考种调查,深施肥栽培比普通栽培千粒重增加0.8克。最后,深施肥栽培比普通施肥栽培每公顷节省种子10公斤,节省施肥用工1.5个,节省化肥100公斤,增产稻谷1100公斤,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4 生产过程的技术要求
4.1 要把住育苗关,则需要播量密度、播量均匀度和种子的发芽率等都按技术规范操作并要控制好水分要及时通风练苗防止陡长。
4.2 插秧前2-3天要在苗床内喷药防病的同时追一次肥,其目的就是插秧时不伤元气缓苗快分蘖早。
4.3 严格控制插秧深度,深度应控制在1.5cm左右,插深了影响分蘖稀植,主要靠分蘖保证收获株数水稻主要靠分蘖增产。
4.4 要控制好施肥深度,施肥深度控制在45cm为宜,施肥过深前期借不上肥力,影响分蘖和生长后期无效分蘖浪费肥力。
5 深施肥机使用技术要求
5.1 使用前须检查深施肥机具与插秧机装接部位的可靠程度,包括螺栓是否拧紧、销轴是否插好锁好、各调节部分是否调整到位等。
5.2 启动插秧机前要用摇把摇动插秧机,看栽植臂和排肥器等有无卡阻脱落及异常现象,待插秧机栽植臂运动无问题时方可启动发动机。
5.3 在插秧机运输过程中,要把深施肥机调节架调整螺栓调到开沟器最高浅位置,防止刮碰,作业时要把开沟器调到30-50mm深度。
5.4 作业时要保证肥箱和各排肥部件的干燥,防止潮解粘肥。要经常利用停机时间清除开沟器、排肥槽、覆泥器和排肥管上的泥草,清除堵塞隐患。
5.5 插秧机转弯时,要踩下过埂器使开沟器升起,防止两边开沟器拥泥挂草,在往秧箱上浇水时不要把水浇在肥箱和排肥器上,以免化肥潮解。
结束语
在水稻种植技术中,机插深施肥栽培技术存在着非常明显的优势,它能够使得水稻种植的质量和水平得到显著的提升,在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充分的考虑到各项指标对栽培效果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该技术应用的效果,从而为农户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何虎,曾勇军,贾维强,潘晓华,石庆华.栽插密度对天优华占辐射利用及产量的影响[J].杂交水稻,2015(4).
[2]侯文平,王成瑷,赵磊,赵秀哲,高连文,于亚彬,李岩.收获时期对水稻制种产量的影响[J].北方水稻,2014(6).
[3]张文香,王成瑷,王伯伦,赵磊,赵秀哲,高连文,侯文平.栽培措施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