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媒体优化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探析

来源 :校园英语·月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rles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课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课型。在实际教学中,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影响了教学质量,阻碍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基于此,本文结合笔者实践教学经验,对运用多媒体优化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深入探析。
  【关键词】多媒体;阅读教学;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张华,陕西省丹凤中学。
  阅读是通过视觉感知文字的音、形、义而直接获取信息,培养英语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阅读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的传统信息传播方式仍居主流,极大地影响了阅读教学质量,阻碍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为了适应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笔者尝试运用多媒体,优化英语阅读教学过程,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现就近几年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赘述,以期抛砖引玉。
  一、優化导入环节,诱发阅读欲望——初步感知课文,进入教学情境
  心理学告诉我们:一节课的开头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也是教学导入的最佳时机。多媒体具有视听结合、声形并茂、形象直观的特点,能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导入环节巧妙自然。教师合理运用电教媒体,不仅能优化导入环节,又能诱发学生的阅读欲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我在教授外研必修5 Module6 Saving the Antelopes阅读课时,用多媒体播放视频电影《可可西里》片段:蓝天白云,广袤无垠的可可西里草原,漫步嬉戏的藏羚羊......学生被动人的画面,优美的音乐所吸引,由衷的赞叹大自然的神奇、和谐与美,这时画面突然切换:一只只被肆意猎杀的藏羚羊,一张张被剥开的羊皮,一颗颗血淋淋的羊头......这一系列催人深思、令人痛心的画面深深触动了学生,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当学生们的多种感官都得到调动时,画面戛然而止,我适时让学生回答播放视频前设置的问题:What can you see in the video?What happened? What’s your opinion about it?What should you do?在学生们回答问题的同时,不仅轻松自如的导入课题,而且使他们的阅读积极性空前高涨,顺利进入while-reading阶段。
  这样导入不仅奏响了阅读教学的序曲,而且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即运用已有的社会认知或认知结构对阅读内容进行预测,诱发阅读兴趣和期待,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进入教学情境中,为阅读课的顺利进行做好铺垫。
  二、优化阅读教学重心环节——整体感知,理解课文,深化教学内容,培养学习策略和学习能力
  教学活动中的重心,即重、难点环节的处理通常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阅读教学中重、难点的处理方式千变万化,但无不突出一点,即:利用“读”对课文信息的整体输入及对课文的整体理解,引导学生阅读文章、查询信息,训练阅读方法和技巧,培养学习能力。电教媒体以其独特的直观性,使学生直接获得信息并协同大脑进行信息加工处理,可以立竿见影地为课堂教学排疑解难,使他们茅塞顿开。
  如我在教授Music一文时,在确定阅读重、难点——音乐的分类及内容后,我利用多媒体,首先播放英文歌Yesterday once more,复习American country music,由此引入话题How many types of music are there in the world?让学生带着这个引导性问题,了解文章大意,回答True or False statements;第二次阅读时播放中国传统名曲“二泉映月”,印度名曲“拉兹之歌”及爵士音乐,并设置问题What types of music are they?让学生读课文,理解语篇,回答“Wh-”questions;第三次阅读前,播放同课文内容相符,配有音乐的镜头——“街头击打罐制乐器的黑人演唱者,翩翩起舞的印度少女,弹奏乐器的爵士乐手”,给出Multiple choices,适当增加难度,使学生对语篇有更深层的理解。这样借助多媒体,通过scanning,skimming,detailed-reading几个环节,让学生查找信息,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该方法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充分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其始终处于积极参与,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交流合作,发现问题,主动解决问题的活跃状态,实现了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和深层理解,形成了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了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英语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三、优化读后巩固环节——拓展思维,迁移创新,建构语篇,培养综合运用能力
  课堂教学的双边活动过程,实质是一种直接或间接的不断的反馈过程。对于阅读教学的巩固环节,这种反馈活动就是在学生全面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语篇内容后,需要把获得的知识进行迁移和运用过程。利用多媒体可以优化这一环节,收效颇高。
  如我在教授The Violence of Nature阅读课时,在Post-reading环节,适时播放“汶川地震”视频片段,并设计了一个小组探究活动——模拟现场采访,报导汶川地震,旨在引导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大自然的暴力,树立战胜灾难的信心,培养语言建构能力。
  学生在视频画面的刺激和及任务的驱动下,与小组成员交流合作,灵活的运用了课文中呈现的词汇、句型,并将信息快速重组、融合,顺利完成任务。他们各抒己见,纷纷得出如下结论:
  As long as there is hope, one should never give up.
  When disaster struck, help came from all sides.
  When people are unified with a single will, they are as strong as city walls.
  既升华了主题,又使学生的思想得以启迪,创造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得以培养。
  综上所述,在阅读教学中,适时、适度、适当运用多媒体,不仅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手段,而且集声、光、形、色、影于一体,将教学信息转化为鲜明的视觉、听觉形象,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从而实现阅读教学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其他文献
1976年,袁隆平(右)与同事李必湖在观察杂交水稻生长情况  在这片总人口超过14亿的土地上,很少有一个人的逝去会像袁隆平那样,引发如此广泛而强烈的哀思。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病逝,享年91岁。两天后,他的遗体送别仪式在长沙市明阳山殡仪馆举行,人们从全国各地赶来,献花送别的队伍绵延几公里。  此前十年,袁隆平指导的超级杂交稻亩产首次突破90
【摘要】如何培养并提升小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是广大一线教师最为关注的课堂。新课改明确提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应当是一个积极主动、充满生机和活力、生态化学习过程,是逐步提升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的过程。因此,想要构建生态化数学课堂,为小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需要英语教师充分发挥生态化课堂的魅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生态化;策略  【作者简介】罗利平,广州市增城区
【摘要】本研究以CTDI-CV量表(Peng,2004)为研究工具,采用方便抽样对都匀市两所中学的初二学生进行调查。首先,对初中生的思辨能力倾向现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其次,运用相关分析对初中生的思辨能力倾向与英语成绩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最后,笔者对初中生英语学习中的思辨能力改善提出建议。  【关键词】初中生;思辨能力;英语成绩  【作者简介】陈明明(1990-),女,汉族,重庆云阳人,黔南民族师范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进步,互联网逐渐的走入到课堂教学中,这对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在初中英语教学的过程当中,如何积极的运用互联网技术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就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的研究对于互联网对初中英语教与学方式的影响进行了阐述,同时并提出了促使学生学习效果提升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互联网 ;初中英语教与学  【作者简介】周凌骊,江苏省常州市河海中学。  在英语学习中
【摘要】微课是一种以视频为主要载体的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它具有内容广、容量小、目标明确的特点。基于此,本文开展了微课在中职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实践研究。通过利用以信息化为载体的微课教学模式,激发中职生学习英语语法的兴趣,从而有效提高英语语法教学效率。  【关键词】微课;中职;英语语法;实践研究  【作者简介】潘丽娟,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周庄校区。  语法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是一门语言的组织规则。一个人
【摘要】本研究选取福布斯官网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论坛峰会召开前后的10篇报道为语料,分析报道中的语用预设发现,所选语料主要通过状态变化类词语、表示比较的词汇或结构等预设触发语,建构了中国在“一带一路”推进过程中能力不足、不可靠的形象。  【关键词】语用预设;中国形象;一带一路;新闻话语  【作者简介】徐施施,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一、引言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
【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2017年总理答记者问中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总结出中国特色词汇英译的翻译技巧:直译、意译、省译以及信息增补,旨在为其他的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提供思路。  【关键词】总理答记者问;中国特色词汇英译  【作者简介】余婷(1993.01-),女,汉族,江西萍乡人,赣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翻译理论研究。  一、引言  中国特色词汇是指只适合应用于中国的历史形态和国情
【摘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之下,国家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行业需要应用英语来对外沟通,因此英语翻译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语言使用习惯各有不同,源语境与目标语境的文化内涵也有很多不同。本文主要探讨我国英语翻译的现状,归纳跨语境情况下英语翻译的技巧和方式,以便于为英语翻译发展做出参考。  【关键词】英语翻译;文化语境;翻译技巧  【作者简介】吕亚男(1990.09-),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为学生减负,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促进孩子德智体美等全面协调发展。根据有关教育专家大建议小学生每天在校时间的学习不应该超过6小时,家庭作业时间应该在1小时以内。但是在具体实践中大部分小学生的家庭作业都超过一小时,尤其是临近考试时中年级的小学生会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完成作业。本文就减负环境下针对中小学英语家庭作业的有效设计进行了探究,为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创
【摘要】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我们通常会用习题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查漏补缺。然而,传统的英语习题课以讲为主,学生只需抄写语法规则,难以关注到全体学生,针对性不强。同时,有些习题课还存在模式单一,枯燥乏味等问题。这些都使得学生在习题课上变得消极和被动,从而使得习题课低效无趣。然而,在大数据时代下,通过建立习题库细化知识点,对学生错题的整理归纳以及原因分析等方式,学生可以在习题课上发挥主体作用,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