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
作为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高速公路适应经济伴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呈现出车流量持续上升的特点,为此必须重视高速公路路面拓宽施工。路面拼接技术作为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的重要技术,该技术的大量运用与推广,不仅能够达到工程成本减少、工程质量提高的目的,更能实现高速公路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最大化。为此,本文通过工程案例,主要对高速公路路面拓宽施工流程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以期提升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双向四车道为我国已建高速公路的主要形式,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部分公路建设已无法满足交通运输需求量,这种情况下,必须扩大通行能力,增加车道数量。据国内外相关实践经验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不断选取老路加宽方法进行高速公路扩建。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我国广佛高速公路实施扩建工程后,大量高速公路逐步进入局部、全线扩建加宽施工。沥青路面作为我国高等级公路路面的主要结构类型,因重载交通的大量产生,导致沥青路面出现严重的早期损坏情况。为缓解交通压力,降低路面破损情况,要求施工企业必须重视路面拓宽施工,在提高施工技术水平的同时,应做好施工准备工作,规范施工流程,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高速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才能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一、工程案例
某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扩建为中央分隔带的扩建,路基在旧路面路基施工过程中可一次性成型,9.5米与10.5米为预留车道的两种宽度。该工程设计车速为每小时100千米,设计弯沉值为19.7。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该高速公路不仅具有极大的交通流量,更存在严重超载现象。为缓解交通压力,必须对路面进行拓宽扩建施工。在对技术性、经济性、施工便捷性与质量可控性等因素充分考虑的情况下,该公路路面结构可选取图2作为扩建形式。
图1 扩建车道路面结构型式
二、高速公路路面拓宽施工流程
为实现车辆运行安全,要求高速公路工程施工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规定进行。路面拓宽施工作为高速公路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达到公路施工目标,实现公路交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要求施工单位必须重视路面拓宽施工材料选择,规范施工工艺,做好施工质量控制,只有这样才能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1、施工准备
对路基作业区域全面检查,将老路肩上杂物清理干净,确定路面施工标高。通过原路面,控制纵断面高程。并适当调整路面施工标高。要求拌合厂位置设置必须对运输经济性进行充分考虑,并与国家环境保护、消防安全等规定相符。同时具有宽敞、平整的场地。在沥青路面拌合厂设置过程中,还需做好防雨、排水设施,并正确隔离油料、沥青等材料。材料质量的优劣对沥青路面质量起到决定作用。沥青路面材料选用必须与施工规定相符,如质量不符合规定,则不能应用于施工。采购沥青等材料时,应对其质量、成本等进行充分考虑,并检查厂家资质。同时,做好机械设备配置工作,要求机械使用数量应略高于实际设计情况,机械配置具备合理性、科学性。试机、检修工作应在施工前进行,以此确保机械设备运行施工中不会出现任何故障,降低经济损失及对工程进度的影响。
2、老路铣刨
新老路拼接线为铣刨位置线,在第一、二车道分界线位置控制中面层,在第二、三车道分界线向内1.5米位置控制下面层拼接线,通过第二、三车道分界线对基层2个台阶进行控制,要求分别向内及外错台30厘米,在第二、三车道分界线向外1.25米位置确定底基层拼接线,选取垂直接缝作为拼接缝。
根据拼接施工规定,在铣刨是形成几何形台阶,如松动粒料、灰尘存在于台阶、拼接面,则不得施工。要求在结构物位置放置横向工作缝,特殊状况下,应遵循具体铺筑层次制成台阶,其宽度需控制在2米以下,并根据垂直接缝规定施工。如出现啃边情况,需进行5厘米宽度预留,拼接前可作为冷切缝施工。铣刨深度误差需控制在+1厘米到-1厘米之间,铣刨面应具有良好的平整度。根据台阶拼接规定对沥青面层、二灰碎石基层、底基层等进行分层铣刨,随后向施工现场进行运送并做好分类堆放工作。
3、路床加固
路床加固流程:取样测定含水量、水泥划格撒布、路床石灰土铣刨、堆放铣刨料、路床加固清理、湿润洒水、三轮压路机(180到200KN)静压施工、单向土工格栅铺筑等。
路床加固平面控制位置为第2、3车道分界线向外1.5米到5.5米,20厘米为其加固深度。铣刨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其含水量,铺设土工格栅应平整,并做好固定工作。同时,需在水泥凝结前完成铺设土工格栅、回填水泥土与碾压工作等。为避免变形等情况出现在路基施工中,需将土木格栅铺设到施工地面,在结合土木格栅网格和颗粒状填充材料时,应对其负荷能力与稳定性进行有效提升。
4、旧料底基层铣刨
在底基层内应用铣刨旧料,不仅可以降低环境污染,更能对底基层材料问题进行有效处理。根据铣刨料粒径需控制在5厘米以下,2米为铣刨料堆放最高值,7d无侧限抗压强度必须超过1Mpa。
5、拼接底基层、基层
为确保新老基层间纵向接缝质量,需选取涂抹A型—302混凝土界面剂的方式对新老基层间粘结力进行有效提升,这也是提升基层整体受力能力的重要措施。
6、铺设聚酯玻纤布
为达到加固基层拼接缝,需将聚酯玻纤布铺设到基层顶面,其施工流程如下:
(1)清理封层作业面。施工前需清理干净封层上杂物,粘层油喷洒前,应确保封层表面干燥性。
(2)划线测量。中心线为基层拼接缝,选取粉笔根据玻纤布宽度于2侧划线,为避免支架出现位偏情况,需将2条行走轨道线划于外侧。
(3)沥青粘层油喷洒。与聚酯玻纤布相比,粘层油喷洒横向范围应多出5到10厘米。施工温度应超过5摄氏度,165摄氏度到180摄氏度之间为沥青温度范围。热粘结料洒布时应确保喷洒的均匀性,要求每平方米0.8到1千克之间控制喷洒量。粘结洒布量试验检测需在铺设玻纤布前进行。 (4)铺装与搭接聚酯玻纤布。玻纤布、铺设设备需与拼接缝垂直。如热沥青粘层油为液体状态,应选取聚脂玻纤布铺装车铺装聚脂玻纤布,沥青喷洒车和聚酯玻纤布铺装车间距离应符合施工规定。铺装聚酯玻纤布后,应及时选取刷子、滚筒进行碾压施工,以此确保聚酯玻纤布铺装与沥青粘结的稳固性。当褶皱、打折情况出现铺装施工中,褶皱位置需选取工具刀进行切开,随后再搭接铺设位置,并选取粘结料进行粘合及做好压实工作。铺设聚酯玻纤布时,如、铺设转弯位置时,应剪开聚酯玻纤布弯曲位置,重叠铺设并进行粘结料喷涂,尽可能防止聚酯玻纤布打折起皱情况的出现。
7、新老沥青路面拼接
老路沥青面层保留,或因施工宽度制约将产生沥青面层冷接缝,这是压实度控制与渗水状况产生的主要因素。为对沥青路面整体性能进行有效提升,可选取热接缝进行沥青面层接缝施工,以此对沥青路面粘结力进行有效提升。松动抛散集料、灰尘等不能出现于接缝面,夹层、杂物则不能出现于台阶面上层。在粘层油喷洒施工中,应确保其均匀性,露白、流淌现象不能出现于接缝面位置。
接缝面热处理中,应先加热摊铺机熨平板,通过液化气进行喷枪装置的制作,喷枪头形状为长条型,喷火嘴需设置5到8个,安装在摊铺机接近接缝一边,伴随摊铺机一起行驶,利用火头大小调整、火头离缝面及摊铺机距离等内容的调整,对加热量进行有效控制,通过接触面烘烤,将老路面温度提升到100到110摄氏度。接缝面需选取热料进行填筑,如大骨料与缝面紧贴,需剔除,填料不足位置则可选取人工方式进行补料,以此保证接缝面能够均匀填满沥青混合料。压路机与接缝面距离为20到30厘米时,应先稳压热料,避免骨料位移情况出现于接缝位置,随后在接缝位置实施振压作业,以此确保接缝位置新老沥青混合料的紧密性,并形成一个整体。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路面拓宽工程是高速公路通行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不仅能够对当前投入困难有效解决,还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根据高速公路路面拓宽施工实际情况,实施路面拼接作业。路面扩建可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结构,并能够有效调节新、旧路面受力情况及温度变形,在路面拼接施工后应确保上、下部结构形式符合旧路面施工指标。为此,必须在充分了解工程案例的基础上,提高施工技术水平,规范施工流程,实现高速工程建设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作者单位:驻马店市农村公路管理处)
作为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高速公路适应经济伴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呈现出车流量持续上升的特点,为此必须重视高速公路路面拓宽施工。路面拼接技术作为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的重要技术,该技术的大量运用与推广,不仅能够达到工程成本减少、工程质量提高的目的,更能实现高速公路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最大化。为此,本文通过工程案例,主要对高速公路路面拓宽施工流程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以期提升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双向四车道为我国已建高速公路的主要形式,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部分公路建设已无法满足交通运输需求量,这种情况下,必须扩大通行能力,增加车道数量。据国内外相关实践经验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不断选取老路加宽方法进行高速公路扩建。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我国广佛高速公路实施扩建工程后,大量高速公路逐步进入局部、全线扩建加宽施工。沥青路面作为我国高等级公路路面的主要结构类型,因重载交通的大量产生,导致沥青路面出现严重的早期损坏情况。为缓解交通压力,降低路面破损情况,要求施工企业必须重视路面拓宽施工,在提高施工技术水平的同时,应做好施工准备工作,规范施工流程,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高速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才能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一、工程案例
某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扩建为中央分隔带的扩建,路基在旧路面路基施工过程中可一次性成型,9.5米与10.5米为预留车道的两种宽度。该工程设计车速为每小时100千米,设计弯沉值为19.7。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该高速公路不仅具有极大的交通流量,更存在严重超载现象。为缓解交通压力,必须对路面进行拓宽扩建施工。在对技术性、经济性、施工便捷性与质量可控性等因素充分考虑的情况下,该公路路面结构可选取图2作为扩建形式。
图1 扩建车道路面结构型式
二、高速公路路面拓宽施工流程
为实现车辆运行安全,要求高速公路工程施工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规定进行。路面拓宽施工作为高速公路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达到公路施工目标,实现公路交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要求施工单位必须重视路面拓宽施工材料选择,规范施工工艺,做好施工质量控制,只有这样才能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1、施工准备
对路基作业区域全面检查,将老路肩上杂物清理干净,确定路面施工标高。通过原路面,控制纵断面高程。并适当调整路面施工标高。要求拌合厂位置设置必须对运输经济性进行充分考虑,并与国家环境保护、消防安全等规定相符。同时具有宽敞、平整的场地。在沥青路面拌合厂设置过程中,还需做好防雨、排水设施,并正确隔离油料、沥青等材料。材料质量的优劣对沥青路面质量起到决定作用。沥青路面材料选用必须与施工规定相符,如质量不符合规定,则不能应用于施工。采购沥青等材料时,应对其质量、成本等进行充分考虑,并检查厂家资质。同时,做好机械设备配置工作,要求机械使用数量应略高于实际设计情况,机械配置具备合理性、科学性。试机、检修工作应在施工前进行,以此确保机械设备运行施工中不会出现任何故障,降低经济损失及对工程进度的影响。
2、老路铣刨
新老路拼接线为铣刨位置线,在第一、二车道分界线位置控制中面层,在第二、三车道分界线向内1.5米位置控制下面层拼接线,通过第二、三车道分界线对基层2个台阶进行控制,要求分别向内及外错台30厘米,在第二、三车道分界线向外1.25米位置确定底基层拼接线,选取垂直接缝作为拼接缝。
根据拼接施工规定,在铣刨是形成几何形台阶,如松动粒料、灰尘存在于台阶、拼接面,则不得施工。要求在结构物位置放置横向工作缝,特殊状况下,应遵循具体铺筑层次制成台阶,其宽度需控制在2米以下,并根据垂直接缝规定施工。如出现啃边情况,需进行5厘米宽度预留,拼接前可作为冷切缝施工。铣刨深度误差需控制在+1厘米到-1厘米之间,铣刨面应具有良好的平整度。根据台阶拼接规定对沥青面层、二灰碎石基层、底基层等进行分层铣刨,随后向施工现场进行运送并做好分类堆放工作。
3、路床加固
路床加固流程:取样测定含水量、水泥划格撒布、路床石灰土铣刨、堆放铣刨料、路床加固清理、湿润洒水、三轮压路机(180到200KN)静压施工、单向土工格栅铺筑等。
路床加固平面控制位置为第2、3车道分界线向外1.5米到5.5米,20厘米为其加固深度。铣刨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其含水量,铺设土工格栅应平整,并做好固定工作。同时,需在水泥凝结前完成铺设土工格栅、回填水泥土与碾压工作等。为避免变形等情况出现在路基施工中,需将土木格栅铺设到施工地面,在结合土木格栅网格和颗粒状填充材料时,应对其负荷能力与稳定性进行有效提升。
4、旧料底基层铣刨
在底基层内应用铣刨旧料,不仅可以降低环境污染,更能对底基层材料问题进行有效处理。根据铣刨料粒径需控制在5厘米以下,2米为铣刨料堆放最高值,7d无侧限抗压强度必须超过1Mpa。
5、拼接底基层、基层
为确保新老基层间纵向接缝质量,需选取涂抹A型—302混凝土界面剂的方式对新老基层间粘结力进行有效提升,这也是提升基层整体受力能力的重要措施。
6、铺设聚酯玻纤布
为达到加固基层拼接缝,需将聚酯玻纤布铺设到基层顶面,其施工流程如下:
(1)清理封层作业面。施工前需清理干净封层上杂物,粘层油喷洒前,应确保封层表面干燥性。
(2)划线测量。中心线为基层拼接缝,选取粉笔根据玻纤布宽度于2侧划线,为避免支架出现位偏情况,需将2条行走轨道线划于外侧。
(3)沥青粘层油喷洒。与聚酯玻纤布相比,粘层油喷洒横向范围应多出5到10厘米。施工温度应超过5摄氏度,165摄氏度到180摄氏度之间为沥青温度范围。热粘结料洒布时应确保喷洒的均匀性,要求每平方米0.8到1千克之间控制喷洒量。粘结洒布量试验检测需在铺设玻纤布前进行。 (4)铺装与搭接聚酯玻纤布。玻纤布、铺设设备需与拼接缝垂直。如热沥青粘层油为液体状态,应选取聚脂玻纤布铺装车铺装聚脂玻纤布,沥青喷洒车和聚酯玻纤布铺装车间距离应符合施工规定。铺装聚酯玻纤布后,应及时选取刷子、滚筒进行碾压施工,以此确保聚酯玻纤布铺装与沥青粘结的稳固性。当褶皱、打折情况出现铺装施工中,褶皱位置需选取工具刀进行切开,随后再搭接铺设位置,并选取粘结料进行粘合及做好压实工作。铺设聚酯玻纤布时,如、铺设转弯位置时,应剪开聚酯玻纤布弯曲位置,重叠铺设并进行粘结料喷涂,尽可能防止聚酯玻纤布打折起皱情况的出现。
7、新老沥青路面拼接
老路沥青面层保留,或因施工宽度制约将产生沥青面层冷接缝,这是压实度控制与渗水状况产生的主要因素。为对沥青路面整体性能进行有效提升,可选取热接缝进行沥青面层接缝施工,以此对沥青路面粘结力进行有效提升。松动抛散集料、灰尘等不能出现于接缝面,夹层、杂物则不能出现于台阶面上层。在粘层油喷洒施工中,应确保其均匀性,露白、流淌现象不能出现于接缝面位置。
接缝面热处理中,应先加热摊铺机熨平板,通过液化气进行喷枪装置的制作,喷枪头形状为长条型,喷火嘴需设置5到8个,安装在摊铺机接近接缝一边,伴随摊铺机一起行驶,利用火头大小调整、火头离缝面及摊铺机距离等内容的调整,对加热量进行有效控制,通过接触面烘烤,将老路面温度提升到100到110摄氏度。接缝面需选取热料进行填筑,如大骨料与缝面紧贴,需剔除,填料不足位置则可选取人工方式进行补料,以此保证接缝面能够均匀填满沥青混合料。压路机与接缝面距离为20到30厘米时,应先稳压热料,避免骨料位移情况出现于接缝位置,随后在接缝位置实施振压作业,以此确保接缝位置新老沥青混合料的紧密性,并形成一个整体。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路面拓宽工程是高速公路通行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不仅能够对当前投入困难有效解决,还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根据高速公路路面拓宽施工实际情况,实施路面拼接作业。路面扩建可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结构,并能够有效调节新、旧路面受力情况及温度变形,在路面拼接施工后应确保上、下部结构形式符合旧路面施工指标。为此,必须在充分了解工程案例的基础上,提高施工技术水平,规范施工流程,实现高速工程建设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作者单位:驻马店市农村公路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