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9年春天的一个下午,我看到了那个叫易云的女孩儿,地点是位于北京二龙路新龙大厦7层的中华慈善总会。
易云来自湖南石门县夹山镇一个美丽却贫困的小山村,她是阎明复会长特意邀请的客人,那年11岁。易云在人群中总是悄无声息地眯在一旁,也不抬头观望周围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生怕别人注意到她似的。她很瘦,细细地站在那里,微红的脸颊上浸着一种让人有点心酸的羞涩。她的面部特别,难看!唇、腭都是开裂的,裂缝能放进一个小手指。
可是,当阎会长高声叫着她的名字向她走去时,她的那种羞涩和胆怯却顿时烟消云散了,山泉一样纯净、晨曦一样明亮的眼睛里,分明有了一种因兴奋而闪动的光亮。他们显然早就熟识了,尽管他们之间的年龄相差的那样大,家的距离那样遥远,地位和生活环境的区别那样悬殊。
易云见到了可以使她无拘无束的亲人。
易云是個不幸的孩子,患有重度的先天性唇腭裂,腭裂使她无法像寻常孩子那样长出牙齿,说不清楚自己想说的话,也很难听清楚别人在说什么,她不能与人正常交流。易云5岁时便成了孤儿,失去了亲人也失去了童年本来就很少的快乐。好在石门县儿童福利院及时收养了她,使她拥有了一个新的家庭、新的生活。易云是个勤劳、懂事的孩子,很小的时候,她就常帮叔叔婶婶们放牛、洗猪草了。尽管她也常常为自己的病残的容貌、不便的生活暗自在寂静的水塘旁流泪,可她还是非常热爱生活,爱身边的长辈和快乐的小伙伴,爱蓝天、大地、河流、山峦,感恩所有给她以平等、真诚和帮助的人,感恩让她感到温暖的阳光、感谢使她感到舒畅的天空。更让他感恩的是她本来并不认识却天生有缘的阎爷爷,自从见到了北京的阎爷爷,她更多地有了希望、自信和力量,有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这一老一少好像早就熟识,已神交久远,是虽没见过面却流淌着相同血液的亲人。
她一直珍藏着阎爷爷写给她的信:“亲爱的易云小朋友,我一直惦记着你,你曾经是个不幸的孩子,小小年纪就吃了很多苦,但你更是一个幸运的孩子,得到了这么多人的关心与帮助。我希望你成为一个快乐的孩子,一个乐观向上的人,一个乐于助人的人;更希望你加倍努力学习,增长知识,把自己培养成有用于国家、有用于社会的人。”
这封信已经牢牢刻印在她尚待开垦的心田,并随着她的成长而变得越来越丰富、深刻。她还一直珍藏着她和阎爷爷的合影像,这像的底片也印在了她不断长大不断成熟的心上。
那一年的秋天,在阎爷爷的关照下,易云和江西的一个同样患有重度唇腭裂的男孩儿一同远渡重洋,到美国的一所专科医院成功地进行了免费的唇腭裂修复手术。
安排这项慈善治疗的是中华慈善总会和美国的一个名叫“微笑列车”的国际慈善组织。那时,这两个慈善组织即将进行大规模的旨在对患有唇腭裂的贫困儿童进行免费矫治手术的合作项目。
为了更有效更大规模地进行这个慈善项目,“微笑列车”和中华慈善总会要把这次手术过程制成计算机模拟手术软件,借助互动式培训软件和图像,让中国和世界各地的外科医生都能够在普通电脑上学习、实践唇腭裂整形手术方法,提高唇腭裂手术水平,做到用当地的医生来修复当地的唇腭裂患儿。
为患唇腭裂的孤儿做矫治手术的项目是中华慈善总会1994年成立后开创的第一个慈善项目。中华慈善总会成立的时候,会长崔乃夫把“扶贫济困”、“安老助孤”作为实施慈善项目的重要思路。为了做好“助孤”方面的慈善项目,在崔乃夫的安排下,总会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所青少年发展问题研究室的专家、教授就我国孤儿的现状和问题在全国范围内做一次调研,并提出项目的建议与意见。同时,崔乃夫又安排总会工作人员设计“助孤”项目,组织实施落实。
在对几百个孤儿的调查中发现,唇腭裂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是很高的,高的地方甚至要达到0.5%,低的地方也不低于0.1%。这显然在孩子中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有这种残疾的孩子一生都是很痛苦的,他们发音有障碍,说话吐字不清楚,不好与外界交流;吃饭有困难,常常会向外喷饭粒。他们懂事后大都怕羞,不愿见人,没有自信,心理疾患都是很重的。微笑是很难在他们脸上出现的。崔乃夫会长考虑到总会刚刚成立,慈善项目的资金还不多,选择为患唇腭裂的孤儿做矫治手术的项目,花费比较少,收获却是很快的,而且覆盖面广,社会效益明显。一次手术花费2000元左右,可使孤儿终身脱残。在崔乃夫的主持下,通过会长办公会的认真研究,选择确定了为患唇腭裂的孤儿做矫治手术作为中华慈善总会的慈善项目。
在崔乃夫任会长的几年里,中华慈善总会成功地为全国孤儿院患有唇腭裂的孤儿做了免费的矫治手术。阎明复到中华慈善总会任会长后,继续把这一项目做好做大,到1998年底全国孤儿院中患唇腭裂的3110名孤儿免费得到了成功的矫治。总会在这一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掌握了贫困地区患唇腭裂儿童的详细情况并和各有关单位建立了广泛的联系。这个慈善项目不但在国内而且在国际上都产生了很大很好的影响。
美国“微笑列车”国际慈善组织大约是在1998年末创建的,我曾经想:他们是否受到了中华慈善总会这个慈善项目的启发?
“微笑列车”创建之后不久,就开始了与中华慈善总会的合作,1999年3月19日至22日,国际“微笑列车”代表在阎明复会长的安排下,赴青海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了考察。这个医院与中华慈善总会合作,成功地进行了贫困患儿的唇腭裂矫治手术。3月22日,阎明复会长会见了“微笑列车”代表曾安海一行。双方达成了为中国贫困家庭唇腭裂患儿进行矫治的初步意向。“微笑列车”表示愿为矫治手术提供资助,手术完全由中国医生实施。4月19日,王嘉廉先生代表国际“微笑列车”与阎明复会长正式签署了“微笑列车”与中华慈善总会合作的第一份协议:由“微笑列车”出资50万美元,为青海、甘肃、湖北、广西4省(区)的2000名贫困家庭青少年唇腭裂患者进行矫治手术。由中华慈善总会负责组织实施。1999年11月30日至12月11日,兼任中国“特奥会”主席的中华慈善总会会长阎明复,应邀前往美国,与国际“特奥会”研讨中国“特奥”发展,并借此机会在美国访问了“微笑列车”美国总部,那时,中华慈善总会与“微笑列车”的初步合作已经成功完成,4个省的2000名患有唇腭裂的贫困患儿的脸上已经绽放了美丽的笑容。那时,阎明复会长带领总会的同志们与全国各地慈善组织合作,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为国际“微笑列车”开通了四通八达的航线。
易云来自湖南石门县夹山镇一个美丽却贫困的小山村,她是阎明复会长特意邀请的客人,那年11岁。易云在人群中总是悄无声息地眯在一旁,也不抬头观望周围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生怕别人注意到她似的。她很瘦,细细地站在那里,微红的脸颊上浸着一种让人有点心酸的羞涩。她的面部特别,难看!唇、腭都是开裂的,裂缝能放进一个小手指。
可是,当阎会长高声叫着她的名字向她走去时,她的那种羞涩和胆怯却顿时烟消云散了,山泉一样纯净、晨曦一样明亮的眼睛里,分明有了一种因兴奋而闪动的光亮。他们显然早就熟识了,尽管他们之间的年龄相差的那样大,家的距离那样遥远,地位和生活环境的区别那样悬殊。
易云见到了可以使她无拘无束的亲人。
易云是個不幸的孩子,患有重度的先天性唇腭裂,腭裂使她无法像寻常孩子那样长出牙齿,说不清楚自己想说的话,也很难听清楚别人在说什么,她不能与人正常交流。易云5岁时便成了孤儿,失去了亲人也失去了童年本来就很少的快乐。好在石门县儿童福利院及时收养了她,使她拥有了一个新的家庭、新的生活。易云是个勤劳、懂事的孩子,很小的时候,她就常帮叔叔婶婶们放牛、洗猪草了。尽管她也常常为自己的病残的容貌、不便的生活暗自在寂静的水塘旁流泪,可她还是非常热爱生活,爱身边的长辈和快乐的小伙伴,爱蓝天、大地、河流、山峦,感恩所有给她以平等、真诚和帮助的人,感恩让她感到温暖的阳光、感谢使她感到舒畅的天空。更让他感恩的是她本来并不认识却天生有缘的阎爷爷,自从见到了北京的阎爷爷,她更多地有了希望、自信和力量,有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这一老一少好像早就熟识,已神交久远,是虽没见过面却流淌着相同血液的亲人。
她一直珍藏着阎爷爷写给她的信:“亲爱的易云小朋友,我一直惦记着你,你曾经是个不幸的孩子,小小年纪就吃了很多苦,但你更是一个幸运的孩子,得到了这么多人的关心与帮助。我希望你成为一个快乐的孩子,一个乐观向上的人,一个乐于助人的人;更希望你加倍努力学习,增长知识,把自己培养成有用于国家、有用于社会的人。”
这封信已经牢牢刻印在她尚待开垦的心田,并随着她的成长而变得越来越丰富、深刻。她还一直珍藏着她和阎爷爷的合影像,这像的底片也印在了她不断长大不断成熟的心上。
那一年的秋天,在阎爷爷的关照下,易云和江西的一个同样患有重度唇腭裂的男孩儿一同远渡重洋,到美国的一所专科医院成功地进行了免费的唇腭裂修复手术。
安排这项慈善治疗的是中华慈善总会和美国的一个名叫“微笑列车”的国际慈善组织。那时,这两个慈善组织即将进行大规模的旨在对患有唇腭裂的贫困儿童进行免费矫治手术的合作项目。
为了更有效更大规模地进行这个慈善项目,“微笑列车”和中华慈善总会要把这次手术过程制成计算机模拟手术软件,借助互动式培训软件和图像,让中国和世界各地的外科医生都能够在普通电脑上学习、实践唇腭裂整形手术方法,提高唇腭裂手术水平,做到用当地的医生来修复当地的唇腭裂患儿。
为患唇腭裂的孤儿做矫治手术的项目是中华慈善总会1994年成立后开创的第一个慈善项目。中华慈善总会成立的时候,会长崔乃夫把“扶贫济困”、“安老助孤”作为实施慈善项目的重要思路。为了做好“助孤”方面的慈善项目,在崔乃夫的安排下,总会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所青少年发展问题研究室的专家、教授就我国孤儿的现状和问题在全国范围内做一次调研,并提出项目的建议与意见。同时,崔乃夫又安排总会工作人员设计“助孤”项目,组织实施落实。
在对几百个孤儿的调查中发现,唇腭裂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是很高的,高的地方甚至要达到0.5%,低的地方也不低于0.1%。这显然在孩子中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有这种残疾的孩子一生都是很痛苦的,他们发音有障碍,说话吐字不清楚,不好与外界交流;吃饭有困难,常常会向外喷饭粒。他们懂事后大都怕羞,不愿见人,没有自信,心理疾患都是很重的。微笑是很难在他们脸上出现的。崔乃夫会长考虑到总会刚刚成立,慈善项目的资金还不多,选择为患唇腭裂的孤儿做矫治手术的项目,花费比较少,收获却是很快的,而且覆盖面广,社会效益明显。一次手术花费2000元左右,可使孤儿终身脱残。在崔乃夫的主持下,通过会长办公会的认真研究,选择确定了为患唇腭裂的孤儿做矫治手术作为中华慈善总会的慈善项目。
在崔乃夫任会长的几年里,中华慈善总会成功地为全国孤儿院患有唇腭裂的孤儿做了免费的矫治手术。阎明复到中华慈善总会任会长后,继续把这一项目做好做大,到1998年底全国孤儿院中患唇腭裂的3110名孤儿免费得到了成功的矫治。总会在这一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掌握了贫困地区患唇腭裂儿童的详细情况并和各有关单位建立了广泛的联系。这个慈善项目不但在国内而且在国际上都产生了很大很好的影响。
美国“微笑列车”国际慈善组织大约是在1998年末创建的,我曾经想:他们是否受到了中华慈善总会这个慈善项目的启发?
“微笑列车”创建之后不久,就开始了与中华慈善总会的合作,1999年3月19日至22日,国际“微笑列车”代表在阎明复会长的安排下,赴青海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了考察。这个医院与中华慈善总会合作,成功地进行了贫困患儿的唇腭裂矫治手术。3月22日,阎明复会长会见了“微笑列车”代表曾安海一行。双方达成了为中国贫困家庭唇腭裂患儿进行矫治的初步意向。“微笑列车”表示愿为矫治手术提供资助,手术完全由中国医生实施。4月19日,王嘉廉先生代表国际“微笑列车”与阎明复会长正式签署了“微笑列车”与中华慈善总会合作的第一份协议:由“微笑列车”出资50万美元,为青海、甘肃、湖北、广西4省(区)的2000名贫困家庭青少年唇腭裂患者进行矫治手术。由中华慈善总会负责组织实施。1999年11月30日至12月11日,兼任中国“特奥会”主席的中华慈善总会会长阎明复,应邀前往美国,与国际“特奥会”研讨中国“特奥”发展,并借此机会在美国访问了“微笑列车”美国总部,那时,中华慈善总会与“微笑列车”的初步合作已经成功完成,4个省的2000名患有唇腭裂的贫困患儿的脸上已经绽放了美丽的笑容。那时,阎明复会长带领总会的同志们与全国各地慈善组织合作,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为国际“微笑列车”开通了四通八达的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