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学生说“凭什么让我干”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lhz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处于小学五六年级的孩子,开始强调自我,自主意识大大增强,逐渐进入第二逆反期。他们适度的逆反是心理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正常现象。但如果逆反过度,则会给家长和学校老师带来很大的困扰,给学生个人的成长发展带来损失,甚至影响他们的人际关系。当有小学生诘问“凭什么让我去!凭什么让我干!”时,班主任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呢?就此问题展开分析论述。
  [关键词]小学生;逆反;案例;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33-0096-01
  昨天我班负责校园卫生清扫工作(俗称干值周)。早晨,劳动委员付某某(兼班长)带领大家整理校园卫生,西边教学楼之间的区域打扫接近尾声,东边操场稍慢一些。我来到东边和学生们一起扫地,付某某看这边慢也过来了。他发现地上垃圾堆了几堆,而又没有簸箕收垃圾,就跟张某某(女)同学说:“你去拿个簸箕来收垃圾好吗?”张某某立即大声说:“凭什么让我去!凭什么让我干!”我大吃一惊:怎么会有这样的反应?我反问了一句:“凭什么你不能去?需要有人去拿,难道非要是别人?如果别人能去,你为什么不能去?”过后,我很后悔这么说。我怎么可以跟处于这种心态的学生说这样的话?这不是把自己置于跟学生对立的状态吗!
  【案例说明】
  其实,张某某平时是一位善良温和聪明的女孩。联想到自从升入六年级后,前面还有三个学生在老师或班干部进行正常管理时也说过类似的话,我意识到昨天早晨张某某所映射出来的这个问题有些严重:班级里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潜意识里有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进入六年级,自我意识表现得更加明显和强烈。她们只觉醒了自我,容易忽视他人的感受,容易忽略班集体的存在,过分强调和放大了自我的存在。如果放任这种思想在班级蔓延,会形成一种不良思潮,会给学生不成熟的心灵造成伤害,班级也将难于管理。
  【案例分析】
  张某某的情绪化言行表现出了这种特性,是一种明显的逆反现象。所谓的“逆反”是什么呢?“逆反是指个体对某些事情不论正确与否,一概简单排斥,并带有较大的情绪成分,甚至为反抗而反抗。”一般来说,处于小学五六年级的孩子,开始强调自我,自主意识大大增强,逐渐进入第二逆反期。他们适度的逆反是心理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正常现象。但如果逆反过度,则会给自己家长和学校老师带来很大的困扰,给学生个人的成长带来损失,甚至影响他们的人际关系、班级和谐、家庭幸福。
  【解决策略】
  第一,找孩子谈话,在尊重和理解孩子的基础上帮助分析原因。鉴于孩子是不良情绪及不良行为的主体,所以解决问题须从孩子入手。我找孩子谈话,明确告诉她我很懂她,愿意倾听她的内心世界,理解她的言谈和行为。在懂她的苦衷的同时,必须让她清楚地明白老师是真心地想帮助她,引导她说出心中想说的话,倒出心中的苦水,帮助她寻找根源,分析这样言谈举止的原因及危害,疏导她的不良情绪,使其得到宣泄。
  第二,家校联动,家庭教育同步跟进。在后天教育中,家庭教育占重要地位,所以当发现孩子有不良倾向时,我会在第一时间跟家长联系,取得家长配合,让孩子离校后的时间得到家长的关心与爱护。教师与家长交流孩子的外在表现与内在原因,共同协商解决办法,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尤其注意用爱来滋润孩子的心灵。
  第三,利用班会时间,班级开展专题讨论。把行为表现呈现在大家面前,让大家讨论行为的恰当性,通过有益性和危害性的分析讨论,教师借机进行科普,让那种模模糊糊的不当行为方式逐渐显露原形、逐渐清晰化。经过探讨,学生们心中不再有疑惑,而集体寻求真理的过程,又提高了学生们的认识,并逐步形成了一些班级共识。在这个过程中,班级所有学生都会受到教育,有过不良行为或正存在不良思想的学生会悬崖勒马及时转变,认可正确的人生观,形成合理的价值取向。
  【效果】
  通过谈话、家校联动、班会讨论等活动,张某某私下找到我说她认识到了自己存在的问题,非常感谢老师和大家容忍她,帮助她。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她言词不再那么犀利,行为不再那么乖张,变得彬彬有礼,人际关系也改善了,学习、课余生活愉快。其他有类似表现的学生也受到了教育,及时转化、提高了自己。
  我认为,通过家庭和学校、教师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孩子的不良行为是可控的,孩子的逆反心理是可以預防和转化的。在老师指导、家长关心、同学们帮助下,孩子内心认识的不足或者偏执将逐渐消弭,转而形成正确世界观,进而走出困惑走向光明。
  (责编 韦淑红)
其他文献
[摘 要]翻转课堂是师生、生生之间互动的场所,随着教育新形势的发展,教师应积极寻找新的元素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应结合具体教学实例,探讨如何有效构建翻转课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翻转课堂;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12008501  翻转课堂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不再拘泥于课堂讲解,而
[摘 要]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对学生的成长意义重大。要想有效引导低年级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开发校本实践活动非常重要。教师要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学情,从活动内容、形式、域度、评价等方面进行创优设计,探索出适合低年级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引领学生进行实践,达到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和提升科学素养的目标。  [关键词]科学教学;探究活动;校本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23.6
[摘 要]英语课堂中,教师为学生搭建合作的平台,给学生自我尝试与主动表达的机会,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和学科综合素养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可就英语本真课堂运用作探析,阐述围绕学生英语学习的发展需要,注重资源活化、过程优化和自信展现对活跃课堂教学情境的正面迁移作用。  [关键词]本真课堂;运用;开放;合作;交际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
[摘 要]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提高教育质量,激发和释放学校办学活力。这标志着我国学校教育将步入一个快节奏、多元化、高要求的“时代”教育。“联合课程”教学,就是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的一次革命性的尝试与体验。其目标是培养学生对知识、能力的整体构建,它打破了传统单一的单人单科制教学环境,以多师多环境教学为特点,每个学科都应该体现自身学科特质,突出课程价值。联合课程要明确一点:儿童学习方式的革命,应直
体育学科是学校课程体系设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元素。体育学科有着鲜明的学科特色,为学生提供了独特、开阔的学习场所与环境,以及充分的活动展示机遇,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着独特的作用。  一、在引导发现中提升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的根本在于发现。教师要在体育教学中善于发现学生蕴藏着的创新思维,在适当的条件和情境下将其挖掘出来。体育教学的目标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动作的要领和技巧,还要让学生在掌
[摘 要]英语绘本中的图片十分精美、有趣,单词和句子的学习难度不高,会重复出现,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且具有一定的故事性和情节性。教师可利用英语绘本对教材进行有益的补充和延伸,强化课堂语用训练,引导学生尝试仿写绘本内容,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升学生阅读和理解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英语绘本;课堂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
[摘 要]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实验教学枯燥、单一的形式。信息技术通过悬念的引入、APP的引入和视频慢动作模式的采用,迅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详细呈现了实验的过程,使科学实验严谨而不失趣味。  [关键词]信息技术;实验教学;声音传播  [中图分类号] G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21006102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教
[摘 要]主要以”用计算机画画“一课为例,阐述了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任务设计策略,以期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和素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 任务驱动 主题情境  [中图分类号] G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1-079  当今,“任务驱动”成为信息技术课堂的主流教学方法。信息技术教师针对三维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创设能够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主题情境
[摘 要]进行角色演绎的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有观照意识,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度挖掘,利用多媒体创设生活情境,拓宽训练域度,激活学生的思维,在拓宽学生学习视野的同时,使学生顺利完成新知的构建。  [关键词]角色演绎;教学设计;品德与社会  [中图分类号] G62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12006301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引入角色演绎,不仅能够给学生带来丰富
[摘 要]新课程改革提倡构建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模式,这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内在需求。而合作型学习模式凭借其独特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也逐渐走进小学语文课堂中。小学语文合作学习中学生参与度、学习内容、小组协调性方面的内容仍值得反思,教师应把握语文合作学习的趋势,合理调控引导,精选合作内容,促进语文教学长足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 合作学习 反思与趋势  [中图分类号] G62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