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覆盖和水分控制条件对垄作沟灌夏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来源 :节水灌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vo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究垄作沟灌方式下秸秆覆盖对夏玉米节水效应的影响,通过设置4种秸秆覆盖量(M0:0、M1:1500 kg/hm2、M2:4500 kg/hm2、M3:7500 kg/hm2)和4种水分控制下限(I1:55%FC、I2:60%FC、I3:70%FC和I4:80%FC)进行垄作沟灌夏玉米种植试验,研究了不同秸秆覆盖量和水分控制下限条件对垄作沟灌夏玉米生长发育、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下夏玉米株高随水分控制下限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水分下限相同时,秸秆覆盖为4500 kg/hm2和7500 kg/hm2能显著提高夏玉米株高.水分控制下限60%FC~80%FC时,秸秆覆盖量为4500 kg/km2时夏玉米叶面积达到最大,其叶面积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在一定水分下限范围内,秸秆覆盖量越大,越有利于夏玉米干物质积累量的提高;秸秆覆盖量相同时,夏玉米地上干物质积累量随水分控制下限的提高而增大.由水分控制下限55%FC到60%FC、70%FC以及80%FC,夏玉米全生育期内耗水量平均涨幅分别为5.06%、11.45%及23.48%.水分、秸秆覆盖以及其耦合处理对夏玉米产量、WUE和PUE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水分控制下限为70%FC处理、秸秆覆盖量4500 kg/hm2时,夏玉米的产量(6922.54 kg/hm2)、WUE(2.09 kg/m3)和PUE(5.48 kg/m3)均最高,即I3M3为最佳处理.
其他文献
为了探讨不同滴灌方式对滨海盐碱地土壤剖面盐分变化的影响,采用大田试验,以天津滨海盐碱地土壤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常规滴灌(CI)和膜下滴灌(FI) 2个处理,研究了不同滴灌方式下土壤剖面Ca~(2+)、Mg~(2+)、Na~+、K~+、SAR和K~+/Na~+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灌水后CI和FI处理0-60cm土层土壤Ca~(2+)、Mg~(2+)和Na~+浓度显著降低;降雨后CI处理0~20 cm
为了提高灌区经济效益和进一步完善农业水权制度进行灌区农业水权分配.针对灌区内不同支渠基础条件和种植结构的差异,结合灌区工程条件、社会、经济及生态等方面的实际情况,提出一种在灌区现状约束条件下使经济效益达到最优的灌区各支渠间农业水权分配方法.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和平灌区支渠间农业水权进行分配.在该方法中将层次划分为4类二级指标、12类三级指标和17类四级指标,用MATLAB进行数据处理.研究结果显示,1支渠、3支渠、5支渠、6支渠、7支渠、8支渠、9支渠、12支渠、15支渠、16支渠模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