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黄维兵团覆灭记

来源 :领导文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lin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48年9月下旬起,中央决定发起淮海战役,蒋介石急调黄维兵团东援徐州战场。此时晋冀鲁豫野战军已改称为中原野战军,敌人的相关电报很快就被野司截获并破译,刘伯承当即令第六纵队等部实行尾追,不让黄维兵团顺利东进。
  为统一指挥中原、华东两大野战军作战,统筹淮海战场的后勤供应,11月16日,中央宣布成立淮海前线总前委,刘伯承、邓小平、陈毅被任命为总前委常委,负责全面指挥淮海战役,但他们的指挥位置仍在中野一边,一切号令也均通过中野司令部发出。
  六天以后,徐州战场传来捷报,黄百韬兵团被华野歼灭,淮海战役第一阶段作战胜利结束。同一天,刘、邓、陈在野司驻地召集会议,会上刘伯承表达了在淮海战役第二阶段打黄维的意向,他告诉大家,接下来的仗将很难打,就双方实力对比来说,中野是“瘦狗拉硬屎”。
  这个比喻虽然不太好听,但道出的却是实情。在挺进大别山之前,刘伯承、邓小平所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总兵力已达到二十八万,居全国各大野战军之冠。由于在大别山遭到削弱以及还要留置一部分兵力在华中,参加淮海战役的中野部队仅十二万人。按道理,解放战争时的纵队应相当于军编制,一个满编军少说点也得有十几二十个团,然而中野的多数纵队都只有六个团,最少的只有五个团,严格地说连一个师都不够格。
  在晋冀鲁豫野战军的鼎盛阶段,其武器之优良、火力之猛烈,在各野战军中亦排于前列,鲁西南一役,甚至能将整六十六师这样的国民党精锐部队都打得抬不起头来。可是为了执行跃进大别山的战略任务,像样一些的重武器基本都丢光了,部队的基本武器是轻重机枪、步马枪和手榴弹,而且弹药还不足。这导致中野在实施大兵团作战的能力方面,早已落到了东野、华野之后。
  黄维兵团是什么实力?尽管它的兵员数也只有十二万,与中野相当,但装备精良,兵强马壮,战斗力方面与辽沈战役中的廖耀湘兵团相比也不遑多让。该兵团下辖的第十八军即巨野战役时的整十一师,巨野战役虽被列入刘伯承著名的“九战九捷”,却是“九战九捷”中打得最不理想的一仗,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整十一师这块骨头太难啃所致。
  “九战九捷”前的平汉战役,也是初遇强敌,当时刘伯承曾布过“口袋阵”。在研究淮海战场的敌我情况后,他确定唯一的办法仍应如此,即先让黄维兵团钻进预设的“口袋”,包围起来再说。 计议已定,刘伯承遂把浍河北岸的南坪集作为扼守要点,令四纵予以坚守。


  坚守南坪集是阻击和包围黄维的关键,但不是最终目的,事实上它只是一个饵。在四纵与敌人血战两日,起到“诱敌入袋”的目的后,刘伯承下令部队后撤,放弃南坪集。
  中野主动后撤给黄维造成了错觉,他误以为突击取得了成功,便下令作为主力的第十八军经南坪集过河,其余部队陆续跟进。第十八军就这样进入了北岸的袋形阵地,他们正在行进,埋伏于东西两侧的解放军就突然对其进行了猛烈攻击。黄维这才惊觉中了圈套,然而已经晚了,他的兵团当即被包围压缩于以双堆集为中心、纵横仅十五里的地域范围之内。“口袋阵”布阵大功告成。
  刘伯承将围歼黄维兵团的作战划分为三个阶段,依次是阻击作战阶段、紧缩包围和准备反击阶段、阵地歼灭战阶段。黄维兵团被完全包围,标志着第一阶段结束。
  11月25日,进入第二阶段,刘陈邓下令部队加紧压缩敌人。最初两天,各攻击部队即便实施了猛烈突击,也没有能够将敌人割裂开来,自身还蒙受了较大伤亡。这使刘伯承意识到敌人的防御能力不可低估,光是硬冲不行,必须另寻良策。
  刘伯承打过很多次攻坚战,“围三阙一”是他在攻坚战中经常采用的一招。黄维兵团以密集队形防守,且实行逐村抵抗,很难割裂,“围三阙一”似乎正好适用。
  想来想去,要把“口袋”里的黄维兵团全部消灭掉,只能像平汉战役中那样,采用“猫吃老鼠,盘软了再吃”的战法。于是刘邓陈协商一致,决定对黄维兵团“围师不阙”,也就是围而不攻,等其精力耗散,再慢慢地一步步收拾。
  黄维在国民党军中亦非等闲之辈,此人久经沙场,很有作战经验,被蒋介石视为文武双全的“股肱之臣”。他分析当时情况,双方都在进行野战,解放军尚未能够形成纵深的工事体系,此时突围最为有利。于是他采取了一个果断行动,将兵团所辖的四个主力集中起来,以坦克、火炮开路,组织强行突围。
  得知兵团要组织突围,一一○师师长廖运周自告奋勇担任了突围前锋。一一○师一出包围圈,就举行了阵地起义。随后解放军封锁缺口,并以预伏火力,向跟进的敌后续突围部队开火,黄维兵团被迫停止前进。不久黄维清醒过来,估计到廖运周有变,又重新组织突围,然而解放军已有充分准备,从哪边突都突不出去。至此,受到双重打击的黄维兵团士气沮丧,一蹶不振,黄维也只好调整部署,固守待援。
  刘伯承继续实行“围师不阙”,他命令部队攻占一村即巩固一村,不断对其进行压缩和完成严密封锁。战后,许多敌军俘虏说解放军有三招最使他们害怕:近迫作业、飞雷、阵前喊话。
  中野在压缩包围圈时,把三招结合起来运用:近迫作业,往往一夜之间,新挖的战壕就逼近了敌阵地;飞雷,发起攻击前,这种像大西瓜一样的东西只要落在敌阵地上,就能够把鹿寨、工事和敌人一起抛上天;阵前喊话,解放军在相隔几十米的交通沟里实施政治攻势,搅得敌军心神难安。
  黄维兵团装备强,但所携粮弹毕竟有限,从11月26日以后,整个兵团便逐渐陷入了援兵无望、粮食也极为困难的绝境,“围师不阙”的效果可以说是立竿见影。


  1948年11月30日,见黄维处境日艰,随时有被歼灭的危险,蒋介石命令杜聿明放弃徐州,率本集团西撤南下。他计划让杜聿明附中野之背,与东面的李延年、刘汝明兵团协力救出黄维,然后一同会合南逃。
  针对变化的敌情,包括刘伯承在内的总前委所采取的策略是,歼灭黄维兵团,围住杜聿明集团,阻住李延年兵团。在指挥部作战室里,刘伯承随手将口杯、砚台、电文纸摆成三堆,形容为淮海战场上的三股敌人,他对参谋们说这叫“吃一个,夹一个,看一个”。
  12月4日,杜聿明集团被粟裕完全包围于陈官庄一带,从这一天起,歼灭黄维兵团一役也进入了最后阶段。由于中野兵力和火力都不足,华野派来两个纵队作为总预备队,刘邓陈在发动总攻时,除把这两个纵队全部用上外,还额外调用了华野特种兵纵队助阵。
  总攻开始后,解放军攻击部队组织上百门火炮齐射,炮弹和飞雷倾泻在敌阵地上,黄维兵团苦心经营的野战集团工事大部被摧毁,守敌非死即伤。
  12月15日,眼见大势已去,黄维下令所有残余部队“四面开弓,全线反扑,觅缝钻隙,冲出重围”,实际上是让大家四散逃命。
  当天黄昏,解放军将黄维兵团残余部队一一予以歼灭,黄维及兵团的大部分将领均被生俘。在搜查时,发现一名被俘敌将的日记中这样记载:在我们(指国民党军)所有的高级将领中,其才识无有能超过刘伯承者,其指挥之妙,令人莫测高深,有人谓刘伯承指挥国防部,信然不謬!
  (摘自《书摘》)
其他文献
[美]愛德华·希尔斯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7年1月出版  爱德华·希尔斯试图在书中构建一个宏观社会学理论,其既能考察精神和思想层面上思维的特征和作用,又能考察更大范围的社会现实。
当今世界形势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此前由自由主义秩序主导的全球化进程出现新变数,反全球化浪潮兴起;全球政治文化正在显著转向本土主义、民粹主义、民族主义;大国关系的互动政治面临新的政治条件,每个国家曾经熟悉的世界正在逐步消解,从“新常态”转向“无常态”。如何认识当今世界形势变动的根本性质?如何理解由“特朗普现象”引发的国际关系不确定趋势?如何看待新变局之下中美互动关系的走向?中国如何确定国际变局的性质并
维斯走进一家新开张的小吃店,不经意地朝里屋一望,只见老板娘一边向牛奶桶里掺淘米水,一边贼头贼脑地向外张望。维斯很吃惊,大声质问说:“把淘米水当牛奶卖,你良心何在?”  顾客听后,都奇怪地围过来向里边看。这时,老板娘早已将淘米水藏起来。她随手操起一把扫帚,冲出来扑向维斯大骂:“臭小子竟敢胡说,老娘打烂你的嘴!”顾客立即拦住了她。维斯毫不示弱,坚持刚才的说法,顾客半信半疑。老板娘乘机抵赖道:“先生们别
2017年1月,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下发了2017年1号函件《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文件要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全面排查,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并视情况修改与此相关内容,确保树立并突出“十四年抗战”概念。  “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这对很多人来说有点“措手不及”:我们从小受到的关于抗战时间的教育就是“八年抗战”,它已是自然而然的语言习惯、
新时期,工会服务与职工间的供需矛盾不断加大,一方面是服务“叫好不叫座”,另一方面是职工需求无法满足。工会服务“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怎么改?经过反复审视、验证之后,鲤城区总工会确定了“整合资源、量身定制、按需定供”的服务新思路,有效推动工会服务由过去“全面施力”的“供给服务”向“精准发力”的“定制服务”转变。  整合资源,普惠式服务让职工欢心  2016年5月1日,“情暖职工·约‘惠’五一”鲤城区
每次朝鲜半岛南北双方发生冲突,一般是南边克制、北边放狠话,这次有意思的是,南边放狠话、北边反而音量降低。平壤方面直到去年还说“会先发制人使用核遏制力”,这次则变成“只要敌对势力不侵犯自己的主权,就不会使用核遏制力”。不过,韩国放狠话与朝鲜性质完全不一样,其主要目的在于压制朝鲜,也就是威胁意味更大。  即便如此,也不意味着会爆发战争。关闭开城工业园、切断朝韩热线电话,并不意味着双方的缓冲阀没了,事实
“撸起袖子加油干”!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新年贺词中的这句话,无疑是这个春天大江南北、线上线下最温暖、最励志、传播最广的一句话。这个以“加油干”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动员令,生动形象,寓意深刻,催人奋进。作为“关键少数”,领导干部更要读懂其中的深刻意蕴。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的一项公众调查显示,近八成的受访者认为:“撸起袖子加油干,关键在干部队伍。”  “撸起袖子加油干”,完整的一句话,完整的一套动作,
粟裕大战宿北,围歼戴之奇,胡琏自觉兵力悬殊,坐山观虎斗  1946年10月底,蒋介石拟定了一个以12个整编师分4路大规模进攻苏北、鲁南的作战计划,其中有一路是:以“五大主力”之一的胡琏整编第十一师协同戴之奇的整编第六十九师共6个半旅,由徐州绥署副主任吴奇伟指挥,从宿迁向新安镇、沭阳进攻。  12月上旬,陈毅提出发起宿北战役,集中兵力歼灭由宿迁进攻沭阳之敌,重点打击戴之奇带领的整编第六十九师。粟裕立
咸丰年间,山西乔家堡的乔家大当家因为生意失败而含恨去世,乔家大太太立刻召回了正在参加科举考试的乔家二少爷乔致庸来接管乔家的生意。乔致庸大哥和乔致庸都希望走一条读书人的路,参加科举然后光宗耀祖。可是家境的突然变故和乔致庸大哥的突然过世,致使乔致庸不得不走上经商的道路,开始背负起整个乔家的重担。  大哥留给乔致庸的是一个巨大的烂摊子,乔致广在包头与对头邱家争做霸盘生意,结果中了对方的圈套,使整个乔家的
今天(1944年6月12日)整个记者团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他作了开场白,然后回答了问题。以下摘自我当时的笔记,但略有删节。  采访是在中央委员会的大会议室里举行的。在会议室两头有斯大林和毛的画像,在中间的墙上挂了孙中山的画像。毛身材高大魁梧,长着一张读书人的面孔。他敏感,坚定有力,眼神很安详。他讲话慢条斯理,有湖南口音,因吸烟的关系,有时轻声咳嗽。  这是中国一个小小的角落,既荒凉,从历史上来讲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