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之后,谨防教师生发“懈怠症”

来源 :陕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yh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镇西先生在他的一篇文章里说:“公众号文章写多了,会发现一些‘规律’,只要是为教师说话的文章,比如呼吁提高待遇,后面总是一片叫好:‘还是李老师理解我们,这才是接地气的真专家!’阅读量很快突破100000+。”李镇西先生只列举了“呼吁提高待遇”的例子,如果推而广之,再列举一个“呼吁给老师减负”的问题,“后面总是一片叫好”的结论也一定成立。是的,无论在什么场合,只要提起“老师负担”这个问题,那必然是一边倒,都会说个“重”字,连接起来就是:“老师负担重!”一个“重”字似乎压得老师喘不过气来,甚至有些窒息的感觉。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强调,今年要下大力气为教师减负。他指出,考评、比赛、填表、评估还有各种与教育教学无关的社会性事务,给老师增加了很多负擔,今年将专门出台中小学教师减负政策,全面清理“负担因子”,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真正把教师从“表叔”“表哥”中解脱出来,让教师们有时间、有精力来研究教学,提高专业化水平。
  减负政策一出台,欢呼声一片。时过数月,从落实情况来看,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很多老师反映,现在的学校“非教学”负担消减了不少,老师加班加点应付上级布置的“非教学”任务的不正常行为也减少了许多。减负之后,教师明显觉得额外负担轻了,压力小了,时间也因此充裕了,日子“舒适”了。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穆来纳森。穆来纳森天资聪慧,唯一的烦恼就是“时间缺失”,在稀缺的时间里,很多事情都难以落实。他在研究“穷人为什么穷”这一课题时,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那就是穷人的焦虑和他的焦虑本质上是相同的,穷人缺少金钱,他缺少时间,都是在为稀缺性资源而焦虑。他认为,长期处于资源匮乏的状态下,人们对这些稀缺性资源的追逐,已经垄断了人的注意力,以至于让人忽视了更重要、更有价值的因素,造成了心理的焦虑和资源管理能力的缺乏。
  也就是说,一个长期特别穷困或者特别没有时间的人,他的智力和判断力已经全面下降了,即使突然给穷人一大笔钱,突然给“时间缺失的人”一大把时间,他也不可能得心应手地管理金钱与时间。原因在于长期的资源稀缺,培养起了一种“稀缺头脑模式”,他的头脑会直截了当地奔着稀缺资源而去,根本没有更多的“宽带”考虑其他,只会安于现状,缺乏长远发展的愿景和能力。
  这个问题很容易得到实践的验证。很多老师平时工作非常忙碌,晚上还要时不时地加班,在巨大压力的压榨下,总是盼望周末或假期的到来,并经常说,一旦到了休息日就会去干自己想干的事。但是,真的到了休息日,大把的时间给他,他却是六神无主,不知道自己要干些什么,这也不想去弄,那也懒得去处理,甚至连吃饭、睡觉都失去了规律,惶惶不可终日,似乎是患上了“懈怠症”,从而怀念起上班时忙碌却有一定规律的生活,盼着早日开学回到学校。很多老教师一旦退休,会在大把的空闲时间里失去自我,整日昏昏沉沉。人往往因为时间缺失而焦躁,也往往因为时间充裕而寂寥。
  受到长期“稀缺头脑模式”的影响,时间资源管理能力会逐渐下降。对时间的管理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艺术,能艺术地管理时间的人,往往才是高效做事的人,也是旗开得胜的人。那么,在减负之后,如何提升教师时间资源管理的能力,合理支配这些因减负而节余的时间,谨防“懈怠症”的发生,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话题。
  首先要明确的一个问题是,给教师减负并不是减其“所有”,让教师成为“甩手掌柜”“闲大人”,去聊天、睡觉,甚至下棋、打牌,溜回家去搞副业,于是课也不备了,作业也不批阅了,教室也懒得去了,对学困生也懒得去帮扶了。我们的理解是,给教师减负,一是削减那些行政命令性的、与教学毫无干系的繁杂事务,让老师们从“不务正业”的怪圈中走出来;二是削减那些教育教学中的臃肿而无效的程式和环节,拨冗就简;三是避免教学任务安置过重的乱象,力戒因班额过大、延长工作时间等因素给老师带来的“陀螺旋转”。一言以蔽之,减负绝对不是让老师无所事事,空虚懈怠,减负不能成为教师松懈、无为、推卸责任的借口,减负是为了让老师轻松上阵,把教育教学这项主体工作干得更好、更完美。
  从高压态势和繁杂事务中解脱出来的教师,“翻身农奴把歌唱”,但唱归唱,却不能忘乎所以,不能荒废事业,贻误工作,要活而不乱,张弛有度,以充沛的精力和振奋的精神,做好教育教学研究、备课、批改作业等工作,及时充电学习,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要学会管理时间、利用时间,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把功夫用在教学上,少一些形式主义,多一些现实主义。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时间的管理和利用亦是如此。时间管理是指有效地利用时间,降低变动性,判断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其最重要的功能是把事先的规划作为一种提醒和指引。在时间分配上要多动脑筋,合理规划,通盘考虑,要避免“稀缺头脑模式”的不良影响,做“艺术管理时间”的主人,经常进行老师间的教学切磋,主动深挖教材、精批精改作业,经常性地进行读书写作,做到未雨绸缪,运筹帷幄。
  减负之后,如何引导教师抓住机遇,更好地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也是摆在学校主管领导面前的一个研究课题。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严肃性,合理规划,宏观调控,在方法方式上多进行一些技术指导,依靠典型引路,让老师们有章可循,从而顺利度过转型期,做一个轻松愉快、乐教乐为的好老师。北京十一学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学校在宏观掌握的情况下,给学生和老师充分的自由权,学生可以选班上课,班级可以不要班主任,老师可以自主选择和自由整合课程,学校基本不开会,不检查教师坐班情况和备课情况,基本不举行公开课……但如此放松和自由,并不是让教师什么也不干,而是在充分相信教师“高度自觉”的基础上,让教师有时间思考,用心琢磨教学,创造性地设计教学程序,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因为大家都明白,创造是需要时间的,创新是需要斟酌的,没有时间的支撑,负重而行,仓促上阵,不可能生成创新型课堂,也很难有理想化的真实教育。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郑旺镇湾林学校
其他文献
商南县位于秦岭东南麓,陕豫鄂三省八县接合部,是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土石山区县,也是全省11个深度贫困县之一。陕西省高校“双百工程”开展以来,长安大学与西安财经大学“牵手”商南,从产业、智力、人才等方面实施立体帮扶,积极谋划,扎实推进,取得显著成效。兴产业,脱贫有了底气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我校在产业帮扶上下了不少功夫。”西安财经大学驻商南县十里坪镇梁家坟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张岗对记
期刊
本文用MRI评价垂体腺瘤质地及TGFβ、MMP、TIMP与其纤维化的关系进行研究,本研究探讨了MRI评价垂体腺瘤质地的可能性,及其与肿瘤胶原含量间的关系;探讨了垂体腺瘤纤维化与转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使教育工作给教师带来欢乐,使每天的上课不致变成单调乏味的苦差,那就请你把每个教师引上进行研究的幸福之路。”教育科研有助于教师克服职业倦怠,突破教学瓶颈,获得职业成就,增强职业幸福感。因而,教师应树立问题意识,以教学实践为切入点,提炼科研课题,創新教学方法,深化教学改革,促使教学经验转化为理论成果,进而提高自身专业研究能力。  构建“扎实型”教研,促进专业发展。教育科研不
期刊
目的:  探讨ADHD大鼠模型SHR大鼠脑前额皮质(prefrontal cortex, PFC)中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 TH)在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Gal-3)增高或降低之后表达水平
送教下乡活动是陕西省“国培计划”中的一个子项目,其目的是为地方县区教师培训机构培养“种子”,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教师学科培训,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两年的“国培计划”已经告一段落,而项目区县如何扩大“国培”成果,充分发挥“种子”培训团队的作用,推广生成的本土优质资源,是下一步工作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基于对这一问题的研判,安康市汉滨区提出了以下四点思考与对策:思考一:  2017年,按照省教育廳的要求,汉滨
期刊
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试验田”——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基因深深打上了“改革”二字。作为一项国家战略,从起步开始,自贸区就是改革的高地而非政策的洼地。一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