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方 《“理性市场理论”开始失宠》

来源 :华人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faweawr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分析和投资者集体智慧的最热心倡导者如今有了新的认识:市场并不总是理性的。
  过去50年,特许金融分析师协会(CFA Institute)一直在向成千上万追随者传授以高效率市场为根本的分析原则,这些追随者来自银行、基金管理公司和投资公司等全球金融体机构。
  如今,信贷危机已迫使“理性市场理论”的积极倡导者质疑自己的信条。
  英国CFA协会最近首次询问自己的成员是否相信“市场效率”,结果发现,超过三分之二的受访者不再相信市场价格反映了所有可获得的信息。更令人吃惊的是,77%的受访者“强烈”或“非常强烈”不赞同投资者的行为是“理性的”,这与推动投资理论的“群众智慧”理念明显相左。
  这种转变非常重大,因为高效率市场假设是计算各种价值的基石——从股票、养老金基金负担,到高管薪酬。
  英国CFA协会行政总裁威廉·古德哈特(William Goodhart)昨日承认,调查结果表明了金融危机爆发后,人们新出现的“质疑”心态。
  然而,这种趋势似乎反映了更广泛的学术转变。过去30年,全球资产管理行业一直由所谓的“高效率市场”假说所主导,并由此诞生了资本市场定价模型等概念,将投资视为风险与回报之间的折衷。
  近期市场的极度波动,激发了政界人士和投资者对行为金融学的兴趣。该理论认为,市场行为并不是理性的,而是会受到恐惧等人类情绪的推动。法国兴业银行(Societe Generale)高级策略师、行为金融学专家詹姆斯·芒迪埃(James Montier)表示:“我们看到,如今客户对讨论行为金融学具有浓厚的兴趣。”
  然而,CFA的调查表明,金融业尚未准备好放弃自己的信条。虽然三分之二接受调查的金融专业人士表示,他们认为行为金融学是对高效率市场理论的有益补充,但只有14%的受访者认为行为金融学能够单枪匹马成为新模式。
其他文献
姚子清是黔东南州103位百岁老人中年龄排第二的老人。他出生于1900年3月,今年108岁,是施秉县马号乡江元哨村3组人,现居住在台江县台拱镇东街村。  姚子清老人有一个和睦的家庭,一群孝顺的子孙。老人有3个女儿,他现在与第三个女儿和女婿居住在一起。女儿、女婿和外孙们都很孝敬他,经常和他聊天拉家常,十分关心老人的饮食居住,使老人心情愉快,享受到人间的天伦之乐。   老人还十分注重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
如果你早晨路经上海复兴公园或中山公园,也许会发现一位鹤发童颜的老太与众不同——在那些早锻炼的老人中,她总是聚精会神地独自轻抒漫舞打着太极拳,完了又是一通柔中见刚的剑舞,流畅、投入抑或是陶醉,一招一式都引人注目。远远望去,还以为是位年过半百的老妇在操练,其实,走近了也没人相信她已是80多岁高龄。更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位叫吕宝梅的老太,竟还是广告片的明星演员。  拍片,在一般人眼里更多的还是神奇、际遇,
来自福建省建瓯市东游镇的陈成年龄虽然不大,但是在生意场上却已经闯荡六七年了。1998年,陈成刚刚初中毕业,那一年春节,陈成的表哥从北京回家探亲。那时,在北京开办图书公司的表哥已经事业有成,他看到陈成头脑灵光,就鼓动他去北京帮助自己打理生意。    有心之人无意中发现商机    陈成头脑灵活,做事认真,很快就打开了局面。表哥见状非常高兴,在一年后,干脆将整个北方市场开发的任务全部交给陈成打理。陈成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