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纳·弗孔《悠长假期》系列之《飞翔的柳条箱》

来源 :现代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p715182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置景摄影
其他文献
我是一位与漆结缘多年的漆艺老匠人,师从工艺美术大师四川省成都漆艺传承人邹小屏,熟练掌握着成都漆艺的各种传统技法。在漆艺的道路上,我坚定地前行着,并且不遗余力地推广成都漆艺。2015年,在各界人士的支持帮助下,四川省三国漆艺传习社在郫都古镇三道堰正式成立。  漆艺从八千年前的远古走来,深刻地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和审美理念,有着深厚历史积淀与民间基础。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漆艺既要保持传统技艺的流变
油畫 145×150cm 2021年  “蓝天、白云、阳光普照的乡间小路,还有小路两旁灿烂的野花,自然散发的气息......”对长年在外的张富坤来说,家乡的一草一木、一片篱笆、一棵幼苗都让人安详而踏实,故乡美丽、亲切和温情的气息,都是他创作的源泉。  风景自是原乡,心中拥有一片明媚,画面自然也会因之而显得轻快而明朗。该作品正是以一种令人感动的平静来反映人与土地同呼吸、共生存的默契。张富坤希望每一个
古人集联除了翻检书册,更多的时候依靠平素阅读积累,因此集联内容一定程度能够反映作者的学养和诗学旨趣。《宋锦贉题》是顾印愚自己取的书名,“贉”是指书册或字画卷首贴绫处,又称为“玉池”,王士祯《宣和御墨枇杷图歌》说:“宣和文物剧风流,绣褫锦贉穷千秋。”用宋锦作贉池,显得古雅珍贵,因为本书集联主要取自宋诗,故以“宋锦”作比喻。  顾印愚( 1855-1913)是清末民初著名诗人、书法家。《益州书画录》载
摘要:阅读理解是初中语文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锻炼学生群体对文本材料的字词辨识、中心总结以及应用写作等综合能力的关键环节。阅读理解的系统教学应当立足知识点解析与效率性练习的双元统一,稳步进行文本材料的基本知识剥离,集中进行重点难点讲解,及时进行配套练习强化巩固,从而形成层层推进、环环相扣的教、学、练的同步结合与全面拔高。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多元探究  引言  阅读理解作为初中
摘要:《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塞林格的经典之作,被尊称为当代美国文学“现代经典”。这部小说独具特色的创作手法,引起了广大青年读者的强烈共鸣。本文从小说主人公塑造出发,分析了《麦田里的守望者》危机与救赎这一主题,从而引发读者对人生的深刻反思。  关键词:《麦田里的守望者》 主人公 救赎  引言  杰罗姆·戴维·塞林格是以“遁世”而闻名的美国作家。1951年发表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使他一举成名。从
摘要:移民文学正逐渐成为我国传统文学的重要补充部分,其作用辐射面广泛,影响层次深远。移民文学如今不仅仅是边缘移民群体的生活符号及象征,同时也是民族主流文化的有力延伸和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通过对严歌苓小说的具体阅读理解,结合边缘移民群体文化发展的过去与现在,针对严歌苓小说当中的边缘人生诗性言说部分,作出个人的理解论述。  关键字:严歌苓 移民文学 人性 诗性言说  引言  当今中国文学不仅仅是指传统
主管单位:中共沐川县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沐川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雷尧  LEI YAO  《涉川》主编。目前代管沐川县文联工作。2020年,组织全县文艺骨干创作《疫情是命令,人民是天》《未来可期》《逆行的天使》等战“疫”文艺作品40余件,编印了《涉川一一抗击疫情》文艺专刊;组织文艺骨干创作“脱贫攻怪”主题文艺作品50余件,编印了《涉川一一脱贫攻坚》文艺专刊。  寄语  八十年代的年轻人,充满激
摘要:女性作家作品因其作者的性别特色而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气质和表达倾向。本文试图在赏析安意如的《人生若只如初见》的前提下,粗略总结和简洁分析当代女性作家作品情感抒写的主要品质。  关键词:安意如 当代女性作家 情感抒写  一、《人生若只如初见》:书名之美  书名来自清代纳兰容若《木兰花令.拟古决绝》:“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咖啡飘香,田野秀场,小桥流水……沿着蜿蜒的道路走进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东湖街道高槐村,创客中心、高槐故事馆、田野秀场、染云山房、民谣小院等建筑别具一格,文创气息扑面而来,一幅美丽如画的田园山水画卷缓缓铺展开来……  曾經的市级贫困村,以“咖啡小镇”而闻名的高槐村,如今已演变成一座崭新的旌韵高槐·文创小镇,是新时代下民间文艺、新文艺群体助力艺术振兴乡村的鲜活“切片”。  一  2014年“不远咖啡”入
摘要:莫言作品《丰乳肥臀》中描绘一位历尽艰辛的母亲形象,加西亚·马尔克斯作品《百年孤独》则描述一群男人背后的母亲形象,她们在各自苦难的生命状态下所流露出富有民族特色的性格与作者独特呈现方式深深吸引着读者,本文从这两位母亲形象的呈现去探求她们的艺术价值和文学意义。  关键词:母题 母性 原型 民族特色  母亲是人类文学艺术作品中永恒的主题,正如母亲是人类生命来源一样,注定从自然属性的生理相关发展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