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分析探究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lltwo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教学主要是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具体包括五个专门领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其中写作是学生语文功底的具体体现,同时在新课标中对初中阶段学生的写作也有明确的要求。注重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和组织材料等多方面的能力,然而,在实际的作文教學过程中,教师们往往会遇到许多问题,使得作文教学成为一个难题。本文将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困境进行分析,并对解决措施进行探讨,希望可以给广大师生在作文教学中一些参考与启发。
  【关键词】
  初中语文 作文教学 困境分析 研究探讨
  作文,能够集中体现学生的语文素养,历来都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而初中是培养和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学生的作文学习将会对学生以后长远的学习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们应该重视这一阶段的教学,直视初中作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积极提出解决措施并实施到教学过程中,走出作文教学困境,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初中作文教学一般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千篇一律
  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作文教学方法陈旧、老套、效率低,一般是老师宣布今天主要讲作文,然后念念题目,分析一下,对材料进行解析后,就让学生自己动手写,或者给一些范文,让学生参考,还有的就是给学生大量的作文素材让学生背下来利用等,教师往往费了一堆力气,但是到了让学生动笔的时候,学生似有所悟,但脑海却茫然一片,不知如何下笔,最后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出九牛二虎之力赶出一篇符合字数的应试之作后,长呼一口气,终于写完了的念头油然而生。不难知道,这样的作文一般数量是出来了,但是质量却难以保证了。出现这样的结果老师会委屈,明明已经教学生怎么写了,但学生却仍然不能交出满意的作文。学生也会灰心,为什么每次的作文都写不好,写作文怎么那么难。最终学生和老师两败俱伤。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对学生在写作文中的问题对症下药,普遍陈旧的教学方式往往只会得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二、索然无味学写作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最经常出现的问题就是学生对写作文提不起兴趣,觉得写作是一件枯燥无聊痛苦的事,一到作文教学课教室就哀声遍野,对写作抱有很强的抵抗情绪。这是为什么呢?一是学生害怕写作文,觉得作文是语文中最难学习的,教师将写作当作一项特殊的任务来进行,学生也会对写作文如临大敌。长此以往,提起写作,学生就会下意识地在心里产生一种“写作文很痛苦,写作文很无聊”的心理暗示,甚至对此产生严重的抵抗情绪,讨厌写作文,自然对此提不起兴趣,学生的畏惧心态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二是学生不会写作文,学生没有得到有效的作文指导,对写作文无从下手,或者在写作过程中,一些写作的训练抑制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不能进行随心所欲且高效的写作。另外也跟写作的环境有关,学生在教室写作,在限定时间完成作文固然是考试要求,但是这样压抑紧张的写作氛围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最后写出来的只能是滥竽充数之作,不仅让学生产生抗拒心理,同时作文得不到好评更会让学生产生挫败感,最后学生只会陷入使劲写却写不好最后不想写的恶性循环。
  三、套路模板无真情
  在初中学生的作文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理念化、概念化、主题化、模式化的现象十分严重。比如,写做好事,就会出现一帮学生扶老奶奶过马路;写难忘的事,就会出现一堆拾金不昧受表扬的孩子;写我的妈妈,那肯定是先闹矛盾最后发现父母不易和好如初。每每看到学生这样的作文既让人啼笑皆非,又觉得可悲。为什么学生的作文最后呈现出来的仿佛是同一个人写的呢?为什么不能写出真情实感呢?这些疑惑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的写作没有立足于实际生活。初中阶段的作文,应该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从生活中发现作文的素材,进行真情实感的写作。长期的应对考试,让学生背一堆模范作文,主题先行的作文,学生从中得到的是间接经验,而不是自己的实际感受,因此学生在写作过程当中只是一个转述他人故事的人,而不是一个主动说自己故事的小作家。这样写出来的作文,自然不会得到很高的评价。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真实体验表达在教学过程中。
  对于如何解决上面提到的作文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呢?针对上述问题,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应改进教学方法,根据新课标对学生的写作要求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采取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积极性,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以学生为主体,但是也不能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尤其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导”的地位和作用更应该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发挥;此外就是不能一味地为了让学生应试而忽略了对实际生活的体验,要知道,好的作文素材往往是来源于生活的,只有真情实感才能打动人心,因此教师在写作的过程中要创设情境或者根据条件丰富学生的社会实践,积累学生的写作经验。当然,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是必不可少的,毕竟熟能生巧。有效有趣的写作训练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有帮助的,但是我们要明白,此写作训练与我们平常印象中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完成一篇合格作文的做法不同,而是开展旨在帮助学生解决“怎么写”和“写什么”以及“为什么写”的写作训练。在这里,读者可以借鉴吴立岗、贾志敏等老师的“素描作文”,或是张万化、李白坚老师的“活动作文”,还有“交际作文”。
  总之,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们应该对作文教学引起高度的重视,通过各种有效手段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钱秀俐,钱竹倩.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分析及对策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4)
  【2】杜蓉蓉.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分析及解决途径初探【D】.贵州师范大学,2015
其他文献
罗曼罗兰说过:“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在教书育人这条路上,我们总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问题并为解决它们而绞尽脑汁。记得有年轻的老师问我,刚接手的班,上了一个星期课后发现这个班存在非常大的问题:人数太多,上课认真听讲的大概只有20人,纪律一团糟……由于刚教书,没经验,这要如何处理?”我开玩笑地说:“你阳光点,就能行!” 不过,也花了一节课的时间帮她解释“阳光”。  一、切忌简单粗暴地
期刊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阅读与写作教学的地位不断提高。关注读写结合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能够落实素质教育理念,更能推进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目标的实现。文章基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有效契合途径。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与写作 有效契合 教学途径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意促进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效契合,能够提升小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水平,促进语文
提起校园,我们往往想到的是“书香”“朝气”“希望”“知识”“纯真”“青春”等美好字眼。然而,近几年的新闻中,却频频爆出另一个与校园极其不和谐的字眼——校园欺凌。  掌掴、殴打、扒衣服、逼人喝尿、要保护费……难以想象,施暴者是十几岁正值花季的学生,而受害者正是他们的同窗。作为中学生,我备感悲哀。校园,本该是充满书香气的地方,学子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一起遨游知识的海洋。十几岁,如花的年华,难道不应该
期刊
一、初读两文,整体感知  师:上课!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一组写草原的课文,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谁来为我们读课题?  生:《敕勒歌》《锡林郭勒大草原》。  师:能不能再自信一点,声音再洪亮一些!  生:《敕勒歌》《锡林郭勒大草原》。  师:非常棒!下面,请大家拿起课文纸,快速地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听清楚了吗?(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下面老师分享一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