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音乐游戏生活化教、学与玩的反思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n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北方的冬天是富有诗情画意的,是梅花与雪花点缀的纯洁世界。而对于甘肃省靖远县来说,近些年来冬天能有一场大雪似乎已是一种奢望。“堆雪人”“打雪仗”等冬天的这些乐趣不仅离我们这些曾经小时候玩过的人渐行渐远,而且对于现在生活在靖远的小孩来说一年也难遇上一两回。
  去年,利用放寒假的空闲,陪老公带着孩子到乡下去看望老家的亲人,正巧赶上下了一场雪。虽说雪下得并不厚,但下雪天成了孩子们在冬天的最爱,地面上的积雪才没过鞋底,他们已按捺不住性子飞奔到外面。有用脚使劲踏雪的、有用脚踢飞雪的、有捏两把雪使劲一攥然后扔向别人的……看见这群最大不到八岁的孩子们追逐嬉闹的热烈场面,我们大人也被感染了,但那是他们的乐园——我想他们大概是不会允许我们大人“分享”他们的快乐的。
  正当我们兴致勃勃地“观战”的时候,已上小学二年级的侄儿看着我说:“麻麻(我们这儿对大伯母的称呼)我们一块做游戏,行不?”他的话招来其他孩子的不满,这时只听他说:“我麻麻是幼儿园老师,她可会做游戏了。”“可会做游戏?”我一愣,这小家伙可真能吹!想反驳但转念一想只是微笑了一下接受了他给我的这顶高帽子——作为长辈或老师我想应该给予孩子尊严的,其他的小朋友显然被他游说同意了。于是,我走过去对他们说:“谢谢你们同意我加入,成为你们的一员。今天下雪,那我们就做个与雪有关的音乐游戏活动,好不好?”“好……”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我这儿有一首好听的与雪有关的音乐叫《雪孩子》,我们边听音乐边玩吧!”“好!”又是不约而同的声音。我有点感觉自己犹如在课堂上给孩子们上课,我不愿在这美好的时节约束自己、约束孩子们,为了打破这种局面,我对他们说:“我不是你们的老师,我是你们的新朋友,我和你们一块来玩游戏……”这样一说他们少了拘束,显得自然了。我打开手机,放音乐,然后和他们一同在雪天里打闹。
  飘飘洒洒的雪花映着孩子们可爱的笑容,空旷的乡村上空传递着孩子们发自内心的笑声。和孩子们互动了近一个小时候,孩子们还意犹未尽,但我不得不结束这场快乐的游戏,因为天气渐渐地黑了。我招呼他们:“听我说,孩子们,你们看天快黑了,夜幕就要降临了。我有几个问题想问问你们,让我们再从头边听歌曲你们边回答,然后就回家,好吧?”在欢快的音乐声中,我蹲下身子问他们:“你们今天玩得开心吗?”“开心。”“今天的游戏和你们幼儿园的游戏有什么不同呢?”我知道一般的幼儿园是不会让幼儿在大自然中去玩的,因为大多数幼儿园没有足够的安全保障和师资力量。他们纷纷说道:“在幼儿园老师对我们很好的,但没有今天高兴,今天自由。”“在幼儿园我们都得听老师的,老师让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一点不好玩。”“做错了,有的时候老师不高兴,甚至还要批评的。”……听着孩子们的诉说,我陷入了沉思之中:我们一味地强调“把空间还给孩子”“教师只是参与者”,可在实际的操作中又有多少老师放弃了主导的权利呢?教育的功利化依然制约着我们幼儿的创造力和表现力。我没有再问下去,转换话题,想看看他们对其他知识了解多少,我问道:“那你们说说雪花像什么?”“像鸡的绒毛。”一个只有四五岁的鄰家小女孩脱口而出。“鸡的绒毛?”我惊诧于孩子们的想象力了——对于他们来说,“鹅毛般的大雪”确实不如“鸡绒毛般的大雪”贴切,因为对于甘肃的小孩子来说鹅是不常见的。“还像什么?”“还像柳絮,书上说的柳絮因风起。”一个上小学二年级的表侄说道。“还像白砂糖,春天时下雪就像白砂糖。”一个五岁左右的小姑娘说。“哦?对,确实如此……你们观察得可真仔细呀”我赞扬道……
  晚上躺在炕上回想起白天的一幕,我突然想:孩子们对于生活化的游戏就是在自由、自在、自然、自我的状态下学到知识、懂得道理而已,可要在教学化的游戏或游戏化的教学中实现教与玩的统一对于幼教实在是一个难题。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课题(批准号:GS[2014]GHB0064)《幼儿音乐游戏生活化的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编辑 王团兰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英语课堂教学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思想。然而原本作为课堂教学有益补充与有效延伸的课后作业却成了“鸡肋”,因为在大多数教师眼里,作业只是巩固课内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手段,所以在布置作业时存在繁重、呆板、千篇一律的现象,根本不去考虑作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如何使课后作业成为课堂教学的“咖啡伴侣”正是所要探讨的。  关键词:小学
摘 要:目前,国外的数学校外教育形式多样,如美国的布鲁克林儿童博物馆。而我国的校外教育在过去60年里发展迅速,但仍未有一家专门为小学生设计的数学互动中心。碍于应试教育和升学压力,数学课外辅导班在全国各地受到热捧。但由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以直观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培养兴趣才能更好地学习数学。基于我国的教育体制和结合新课改以来的国情,借鉴国外优秀的数学校外教育,提出了一种校
大家都熟知的故事:王羲之的儿子在向父亲请教练好字的诀窍时,王羲之指着地上的十几个缸水说道:“你把这些大缸水写完,就知道了。”这就涉及一个素质问题。  什么是素质呢?素质不仅仅是教育的一个口头禅,就我个人理解,素质其实就是一种过硬功夫,一个人在某个领域经过了长期的磨炼和积累,逐渐形成的一种过硬功力,而这种功力光靠传授是学不来的。《庄子》中有个《能力不能言传》的故事,其中木匠轮扁对齐桓公说的一番话很有
摘 要:农村儿童教育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同时也是影响十分严重的问题。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教育和管理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以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为视角,对当前农村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探究了解决农村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和措施,以期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教育管理  目前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
摘 要:音乐图谱是用最简单的图画方式来表现音乐。作为一种媒介,以图文形式形象地帮助幼儿理解音乐作品的风格、结构、节奏、情感等,良好适宜的图谱设计,能够促进幼儿个性意识倾向性的发展,有更多的机会用他们所喜欢的游戏方式来理解、享受、感受与表现音乐,认识到自己的身体活动状况,调节自己的身体活动,便于幼儿学习音乐作品。  關键词:幼儿;音乐活动;图谱设计  音乐活动不仅要帮助幼儿初步掌握乐器演奏的一般知识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逐渐成为教育界研究的热点。生本理念提出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为小组组建的合理性、科学性提供了更好的依据。基于生本理念研究背景下,以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为实践背景,对学习小组的组建、组长的选拔及使用、小组的评价机制进行了研究,以期能够打造更高效、更和谐的英语课堂。  关键词:生本理念;英语课堂;小组组建;评价机制  经调查发现,现在大部分英语课堂小组的分配不均是影响现在英语课堂
摘 要:好的习惯可使人终身受益。幼儿从第一步迈入幼儿园,就是从家庭走向幼儿园、步入社会的开始。此阶段的幼儿好奇心强,爱模仿,愿尝试,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在这一时期效果最好,即常规培养的关键期是小班,建立良好的常规习惯尤为重要,要使幼儿在幼儿园里生活得充实、愉快,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都要有效地发挥作用。幼儿教师只有在日常教育生活中抓好常规教育,才能正常有序地开展常规教育。  关键词:小班幼儿;常规培
摘 要: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在重视制度管理的同时,还要关注人文管理。要通过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体恤教师疾苦,学会换位思考,尊重理解、鼓励信任他们,调动其工作积极性;管理者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严于律己、率先垂范、顾全大局,引领教师实现自身价值。  关键词:人文管理;制度管理;换位思考;有机融合  七月流火,一年一度的小升初考试如期举行。2015年7月2日下午,清脆的铃声响过,考生们无一缺席,紧张的英语考
摘 要:“生活化”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同时也是对习作教学的要求。中年级学生,刚刚从低年级的说话、写话过渡到缀文成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攫取素材,写自己熟悉的生活,抒发内心真挚的情感。  关键词:中年级习作;课堂教学;生活化  生活是进行文学创作的源泉。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作文就如生活的必需品一样,跟平时生活完全一个样。而新课程改革后的习作教学特别注重倡导“生活本源”这
学校《培智课堂环节优化策略探究》课题组成员对各自承担的子课题上了一堂探究课,成员相互听课点评。这次主要对培智课堂的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生活适应、劳动技能、唱游与律动、运动与保健、手工与绘画、康复训练、信息技术等集中时间开展上课、听课、评课等“三课”活动,说明我们的课题研究已进入实质性研究阶段。课题组主要以“培智课堂新五环节教学模式”作为切入点进行探究,“新五环节”教学即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情境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