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伞藻嫁接与核移植”实验是学生理解细胞核功能的事实性资料。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于这个资料的理解,存在一定困难。突破难点的尝试中,自制软磁板教具的效果优于课件、动画。
关键词:教具;软磁板;细胞核;功能;伞藻
一、自制教具的教学意义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选自高中人教版生物《分子与细胞》必修模块中第3章第3节。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是“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这是理解水平的要求。“细胞核的功能”较为抽象,学生在已有生物学知识的背景下,似懂非懂,知其重要却不知其如何重要。教材对于这一内容,从“资料分析”开始,给学生提供一系列科学实验事实,让学生分析细胞核的功能。“伞藻嫁接与核移植”实验就是资料之一。该资料旨在说明生物体形态结构的建成,主要与细胞核有关。在之前的教学中,多是通过制作课件、动画,以期达成知识目标。后自制了相关软磁板教具,课堂上实际操作,直观明了,更有助于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并且大大减少了未掌握人数。對于学生而言,软磁板教具真实可触,色彩鲜明,移动方便,易于留下持久记忆。
二、自制教具的实施过程
(一)制作材料与工具
1.制作材料:软磁板(黄、橙、绿3色)、纸板。
2.工具:记号笔、铅笔、刻度尺、剪刀。
(二)制作过程
(1)纸板裁出半径为5㎝的圆形,描出伞形帽、菊花形帽,修剪成型,以此为模板分别用橙色、黄色软磁板裁剪若干个伞形帽、菊花形帽;
(2)纸板裁出长10㎝、宽2㎝的长方条,代表伞藻的柄,以此为模板用橙色、黄色软磁板裁剪若干个伞柄;
(3)纸板裁出长轴10㎝、短轴6㎝的椭圆形,描出伞藻的假根形态,修剪成型,以此为模板用橙色、黄色软磁板裁剪若干个假根,注意画出细胞核;
(4)纸板描出与前三步大小、形态一致的两种伞藻整体,修剪成型,以此为模板分别用橙色、黄色软磁板裁剪若干个伞形帽伞藻、菊花形帽伞藻;
(5)纸板裁出与第(3)步大小、形态一致的细胞核形态,以此为模板用橙色、黄色软磁板裁剪若干个两色细胞核。
三、教学实践中的构建
学习目的:分析教材中的实验,明确细胞核的功能。
(1)演示两种伞藻的形态:伞藻,一种单细胞绿藻,由“帽”、柄和假根三部分构成,细胞核在基部。教材中介绍了伞形帽、菊花形帽两种伞藻进行的实验。
(2)演示伞藻的嫁接实验。
该实验存在不足:假根中可能存在其他物质,影响“帽”的形状,于是导出了核移植实验。
(3)演示伞藻的核移植实验:该实验排除假根中其他物质的作用,从而证明细胞核控制伞藻“帽”的形状。
四、教后体会
具体教学中,利用软磁板教具,层层递进:认识伞藻→伞藻的嫁接实验→伞藻的核移植实验。对于软磁板这样新鲜的教具,学生有好奇心,积极性高,踊跃参与课堂互动。通过亲自动手模拟了实验过程,更直观的了解了实验现象,进一步构筑了实验结论:生物体形态结构的建成与细胞核有关。软磁板教具的使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观察→思考→构建→总结的能力,有助于他们培养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杨翠芬.生物教具的使用[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1,(6).
[2]赵敬国.自制教具在高中生物学课堂中的作用.生物学教学,2012年(第37卷)第11期.
作者简介:
张武潇(1982—),女,汉族,福建福州人,本科,中二教师,主要研究方向:高中生物自制教具。
关键词:教具;软磁板;细胞核;功能;伞藻
一、自制教具的教学意义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选自高中人教版生物《分子与细胞》必修模块中第3章第3节。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是“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这是理解水平的要求。“细胞核的功能”较为抽象,学生在已有生物学知识的背景下,似懂非懂,知其重要却不知其如何重要。教材对于这一内容,从“资料分析”开始,给学生提供一系列科学实验事实,让学生分析细胞核的功能。“伞藻嫁接与核移植”实验就是资料之一。该资料旨在说明生物体形态结构的建成,主要与细胞核有关。在之前的教学中,多是通过制作课件、动画,以期达成知识目标。后自制了相关软磁板教具,课堂上实际操作,直观明了,更有助于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并且大大减少了未掌握人数。對于学生而言,软磁板教具真实可触,色彩鲜明,移动方便,易于留下持久记忆。
二、自制教具的实施过程
(一)制作材料与工具
1.制作材料:软磁板(黄、橙、绿3色)、纸板。
2.工具:记号笔、铅笔、刻度尺、剪刀。
(二)制作过程
(1)纸板裁出半径为5㎝的圆形,描出伞形帽、菊花形帽,修剪成型,以此为模板分别用橙色、黄色软磁板裁剪若干个伞形帽、菊花形帽;
(2)纸板裁出长10㎝、宽2㎝的长方条,代表伞藻的柄,以此为模板用橙色、黄色软磁板裁剪若干个伞柄;
(3)纸板裁出长轴10㎝、短轴6㎝的椭圆形,描出伞藻的假根形态,修剪成型,以此为模板用橙色、黄色软磁板裁剪若干个假根,注意画出细胞核;
(4)纸板描出与前三步大小、形态一致的两种伞藻整体,修剪成型,以此为模板分别用橙色、黄色软磁板裁剪若干个伞形帽伞藻、菊花形帽伞藻;
(5)纸板裁出与第(3)步大小、形态一致的细胞核形态,以此为模板用橙色、黄色软磁板裁剪若干个两色细胞核。
三、教学实践中的构建
学习目的:分析教材中的实验,明确细胞核的功能。
(1)演示两种伞藻的形态:伞藻,一种单细胞绿藻,由“帽”、柄和假根三部分构成,细胞核在基部。教材中介绍了伞形帽、菊花形帽两种伞藻进行的实验。
(2)演示伞藻的嫁接实验。
该实验存在不足:假根中可能存在其他物质,影响“帽”的形状,于是导出了核移植实验。
(3)演示伞藻的核移植实验:该实验排除假根中其他物质的作用,从而证明细胞核控制伞藻“帽”的形状。
四、教后体会
具体教学中,利用软磁板教具,层层递进:认识伞藻→伞藻的嫁接实验→伞藻的核移植实验。对于软磁板这样新鲜的教具,学生有好奇心,积极性高,踊跃参与课堂互动。通过亲自动手模拟了实验过程,更直观的了解了实验现象,进一步构筑了实验结论:生物体形态结构的建成与细胞核有关。软磁板教具的使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观察→思考→构建→总结的能力,有助于他们培养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杨翠芬.生物教具的使用[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1,(6).
[2]赵敬国.自制教具在高中生物学课堂中的作用.生物学教学,2012年(第37卷)第11期.
作者简介:
张武潇(1982—),女,汉族,福建福州人,本科,中二教师,主要研究方向:高中生物自制教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