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在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aimin1430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应用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中常见致病菌进行核酸检测,调查病原菌的分布,研究LAMP技术对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方法

收集福建省立医院呼吸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289例的合格痰标本289份,LAMP技术检测病原体,分析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并与传统的培养法进行比较。将细菌浓度>1×103拷贝/ml的病例分为初治已覆盖病原体组和初治未覆盖病原体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有无基础疾病、抗感染治疗时间、总住院时间、初治有效率及治愈率。

结果

289例患者中培养法阳性44例(15.2%)。LAMP技术检测以细菌浓度>1×103拷贝/ml为界值,判定为阳性结果的有124例(43.0%)。下呼吸道分离的病原菌中细菌144株(77.8%),非典型病原菌41株(22.2%);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要致病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及肺炎链球菌。初治已覆盖病原体组(95例)和初治未覆盖病原体组(29例)的总住院时间分别为(13.9±9.1)和(16.3±11.2)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3, P=0.039);初治有效率两组分别为31.0%(29/95)和93.1%(27/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0, P<0.01);两组的抗感染治疗时间[(13.9±9.1)和(16.3±11.2)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73, P=0.285);两组的治愈率分别为84.2%(80/95)和95.7%(28/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 P=0.4)。

结论

LAMP技术简便,可快速扩增肺部感染患者痰液中常见致病菌核酸,检出率明显高于传统的痰培养法。LAMP技术有利于治疗前明确致病菌并进行针对性治疗,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初始治疗的有效率。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患者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并确诊为肺癌的869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肺癌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的并发情况及其相关因素。结果35例并发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为4.03%(35/86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腺癌、并存基础疾病、D-二聚体≥300 μg/L为老年肺癌患者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的独
背景:高剂量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治疗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相关性肺孢子菌肺炎(PCP)已被证实非常有效,但对于非AIDS患者的PCP,激素的疗效尚未明确。因此本研究评价激素对非AIDS患者PCP病死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伴有低氧血症并且入住ICU的非AIDS免疫功能抑制的PCP患者。对比三组患者:高剂量激素组(每日泼尼松等效剂量≥1 mg/kg)、低剂量激素组(每日泼尼松等效剂量≤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分析2009—2011年广州地区甲型H1N1流感病毒对奥司他韦的耐药情况。方法选取2009年7月至2011年4月从广州地区分离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192株,通过对病毒的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并利用数据库和软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测定病毒对奥司他韦的敏感度,分析广州地区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耐药情况和变异规律。结果192株中1株神经氨酸酶基因发生S247N神经氨酸酶耐药突变,对奥
期刊
期刊
期刊
背景和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和肺癌均为吸烟相关性疾病,有人认为慢阻肺本身是肺癌独立的危险因素,也有人认为二者的关系源于共同的烟草暴露。既往的数项研究样本数较少且未很好地消除偏倚,慢阻肺本身是否是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目前尚不明确。方法:英国诺丁汉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一个健康保障网络(英国全科医生数据库),研究2000年1月至2009年7月该数据库中的肺癌患者,并在人群中配比了年龄和性别等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