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火焰山逆冲推覆构造成油特征

来源 :地质力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2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构造演化过程与油气成藏过程有机结合,深入剖析新疆火焰山逆冲推覆构造带的演化过程、动力学机制、构造模式,及其与该区油气成藏的关系。研究表明,地震多发造就了该区油气生成运移的地球化学环境,火焰山构造带从早侏罗世开始的断褶运动和品质良好的烃源岩是有机质演化生烃的重要条件,中侏罗统为主要的储集层段,晚侏罗世沉积的一套厚800~1000 m的棕红色泥岩是侏罗纪油气藏的区域性盖层,断褶构造运动为油气运移提供动力。该地区的勘探已见相当数量的油气显示,以中小油气田为主。火焰山东端与七克台之间的地带是目前勘探的重点区域。
其他文献
通过对苏北盆地TZK9孔的磁性地层和重矿物组合分析,探索了该地区晚上新世以来沉积物的物源变化特征。古地磁结果显示,TZK9孔的M/G界线位于250.3 m,B/M界线位于78.5 m,并很好
对青海省玉树结古镇MS7.1级强震的成因及背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灾后重建应该注意的问题。从大地构造背景看,玉树和汶川地震均由印度板块向青藏高原嵌入、引起高原壳-幔物质向东蠕散诱发。正是巴颜喀拉(昆仑)地块向东蠕散,其南侧边界玉树—鲜水河断裂的左行走滑引起了玉树MS7.1级地震。巴颜喀拉(昆仑)地块在向东蠕散的过程中已经经过三次7~8级边界大地震,能量已有较大释放,今后应注意其南部的羌塘—理塘地块向
期刊
优化作业设计是需要我们老师静下心来,转变思想,确立以学生为本、学以致用的物理作业 观,同时只有当我们老师走进题海,才能让学生走出题海,切实减轻学业负担,提高学习效率。
期刊
期刊
针对覆岩离层这一特殊的接触问题提出了新的接触算法,并采用大规模并行计算方法实现了对离层进行真正三维的力学模拟,从而得到覆岩离层空间几何形态参数.以济宁二号煤矿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