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腋窝乳晕入路机器人甲状腺手术单中心1 000例报告

来源 :中华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fso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利用机器人手术系统行双侧腋窝乳晕入路甲状腺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甲乳外科2014年2月至2019年5月连续1 000例应用机器人手术系统行双侧腋窝乳晕入路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16例,女性784例,年龄(42.3±11.5)岁(范围:7~75岁)。甲状腺良性肿瘤270例;恶性肿瘤730例,肿瘤最大径(7.9±6.7)mm(范围:0.1~60.0 mm)。

结果

999例患者成功完成机器人甲状腺手术,1例中转开放手术。术后住院时间(7.5±2.5)d(范围:2~30 d)。730例甲状腺癌患者中,乳头状癌725例,微小乳头状癌占79.3%(579/730)。清扫中央区淋巴结(11.2±6.1)枚(范围:1~44枚),清扫颈侧区淋巴结(14.0±8.8)枚(范围:1~52枚),颈部淋巴结阳性比例50.8%(371/730)。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和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分别为24.70%(247/1 000)和5.60%(56/1 000),术后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和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均为0.20%(20/1 000)。随访(35.4±15.2)个月(范围:10.4~76.2个月),4例患者发生局部淋巴结复发。所有患者均对术后美容效果满意。

结论

对于甲状腺良性肿瘤、合并中央区或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早期甲状腺癌患者,利用机器人手术系统行经双侧腋窝乳晕入路甲状腺手术安全有效,具有理想的美容效果。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β(ERβ)激动剂对高糖作用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迁移和氧化应激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将HUVEC常规培养传代,取对数生长期细胞进行后续实验。将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采用含5.5 mmol/L D-葡萄糖的RPMI 1640细胞培养基(下同)培养,单纯高糖组采用仅含25.0 mmol/L D-葡萄糖的细胞培养基培养,高糖+二芳基丙腈(D
目的在不同孕前体重指数(BMI)分层的妊娠妇女中,通过孕中期的糖脂代谢指标建立巨大儿的风险评估模型,并探讨该模型的价值。方法为单中心、大样本的回顾性研究。收集2016年9月至2018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产科门诊孕24~28周进行常规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孕妇共1 781例,排除孕前糖尿病合并妊娠、高血压、甲状腺功能异常、肝肾功能疾病及多胎妊娠后,最终入组1 114例,按照孕前B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早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同一术者完成的44例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的病例资料,患者平均年龄65.9岁(范围:46~81岁)。手术经膀胱前入路完成24例(前入路组),经膀胱后入路完成20例(后入路组)。采用t检验、χ²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临床资料、围手术期相关结果及术后尿控情况。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