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份实效,少一种作秀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zhuzhil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数学课堂是否高效,学生是否主动积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那么,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该如何提高才能适应学生成长需求,并激发数学课堂活力呢?本文中,就如何构建小学数学实效课堂做了如下探讨.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实效
  一、转变教师的教学思想,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改变传统观念,以组织、引导者身份进行定位,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其次应转变自身教学思路,才能构建出真正有效的课堂. 笔者认为,教师要改变教学思路可以通过以下两个途径:
  (一)课堂教学的任务从研究“如何把学生教会”变为“如何让学生学会”
  教师在课堂中不是以传递的方式教授知识,而是如何让学生掌握知识的信息,学生在主动构建的过程中才能获得知识,此过程不能被以任何方式取代,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让学生学会进行探索性的学习,以此使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得到锻炼. 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自主观察,独立思考,在发现的过程中成长. 例如:在进行“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导”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准备好相应的学习工具. 上课时,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工具,尝试用你现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 ”学生在听到问题后,无论采用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的方式,都在积极开动大脑并动手操作,经过讨论,学生总结出了许多推导方式,最终所呈现出的结果大大超出了教师意料. 由此可见,充满挑战趣味的课堂才是最有利学生学习的课堂,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灵感,才能成为学生真正热爱的课堂.
  (二)教师要从“以教材、教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全面主动的发展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主动获取知识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有这样的指示,数学教学活动需围绕学生现有认知水平和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来开展,将学生个人知识、经验与现实世界紧密连接起来,将之作为教学的重要资源. 这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摒弃传统死板的教学模式,以学生实际需求为主,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以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为主,有利于学生接下来的学习. 例如:在进行《能够被整除的数的特征》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将教材与之前所学知识相联系再进行教学,围绕教材事先做好备课准备. 学生在学习时,难免漫不经心,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策略,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 例如学生都有自己的学号,教师可以以此为例进行游戏设计,让学生轮流报出自己的学号,当学生学号为2的倍数时,与之相符学号的学生便要拍下手,当学生学号为3的倍数时,相应学生则跺脚. 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掌握该节课程的知识点. 此时教师再提出:“现在你们知道能被整除的数的特征了吗?”学生则很快给出了答案. 教师继续问:“同学们想知道其中的原因吗?”最终在学生的盼望中拉开了本节课的序幕.
  二、以生为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列夫托尔斯泰曾说:“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才能取得教学上的成功”. 由此可见,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才是课堂教学的重点,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呢?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生活融入数学教学中,将原本抽象的理论知识具象化,方便学生进行理解,以此使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激发. 例如:在进行“10以内数”教学过程中,教师便能借用生活中的实例进行教学,以猜谜语的方式将与数字相关的谜语编到卡片背面,让学生通过猜字谜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掌握知识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秉着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更好地参与到日常学习过程中.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营造轻松数学课堂氛围
  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普及.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能让教学情境更加真实且具有画面感. 小学生因其年龄特征拥有较强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此点,围绕问题进行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好奇心的同时也充分发挥出了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将课堂氛围变得更加轻松. 例如:在教学“圆”的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能更深的认识圆的概念,并围绕问题设置一下教学情境:“同学们请看,在这个圆形的跑道上有两只兔子在同一个点,现在它们要到对面的胡萝卜处,如果一只兔子沿直线过去,另一只围绕圆形跑道移动,哪只兔子会先到达呢?”教师再利用多媒体将兔子的路线图绘出. 通过这样的问题,引起了学生好奇,学生在观察图片同时也在认真思考教师的问题. 通过思考,使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培养. 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让学生观察更为直观,从而有效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便是课堂,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学会交流、判断. 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教学策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学生思维、注意力调整到最佳状态,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感知学习数学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于扬. 有效引导,彰显活力——例谈小学数学实效课堂有效策略[J]. 新课程·上旬, 2013(9).
  [2]胡自敏. 滴水可藏海 细节亦智慧——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课堂实效性的点滴思考[J]. 学苑教育, 2011(15):45-45.
其他文献
【摘要】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一提出便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新的一轮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热潮.在我国当前教育领域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运用.本文为了探究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效果,便着重从反思、展望和借鉴三个层面进行探究,从而有效提升初中数学翻转课堂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翻转课堂;初中数学;应用策略  初中数学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该教学模式不但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
【摘要】阐述了基于专业应用的高职高专高等数学教学的含义、教学原则和教学的具体做法,最后给出了基于专业应用的高职高专高等数学教学的四个案例.  【关键词】高等数学;教学;专业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需要大量实用人才,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件大事.数学作为高职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对专业课的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如何进一步提高高职数学为专业服务的作用是我们数学工作者必须
在教学工作中,理念往往强于知识,新课标强调自主、合作、探究,这种理念更多地是在强调主动性的养成,而不是在混沌中等待. 有觉醒方有担当,教师自身先要起表率作用,这样才能带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充分地思考.  一、冲破平庸,教师先行  “只有独立,才有教育”,我们的教师更多地依赖于教材、教参和课外辅导资料,更多地在专业化上花了太多的精力. 我们应该具备评判意识、反思的勇气和挑战的
【摘要】“购物”在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乘法单元的起始课,本节课主要内容是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计算,它是在学习百以内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通过购物情境的导入,让学生从已知生活经验出发,獲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根据情境图中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在独立思考与交流中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购物;沟通;中优化算法  基于以上思考
【摘要】 对于小学生来讲,在有趣的课堂上他们可以在收获快乐的同时收获知识. 在文中主要以“直角的认识”教学为例,就如何将故事融入课堂中,让学生在玩中学习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 故事;数学课堂;玩中学习  为了提高课堂的趣味性,许多教师往往借用一些小故事来展开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可以称之为“故事教学法”,它在思品课、语文课的教学中用得比较多,我在“直角的认识”教学中也用到了这种方法.  一、片断
【摘要】 合理的评价方式,高效的评价活动,能够“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引发”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情感”,“展示”教师与学生的独特“风采”. 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评价活动开展,应做到坚持与师生互动、教材要义、辨析反思等结合,提升和展现教学评价功效.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评价;师生互动;深化内涵;自我剖析;有效教学  评价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效联系的“纽带”,是师生之间交流、互动的重
【摘要】“一题多解”是日常教学中常用的方法,通过不同的方法来解答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比较法;不等式;数学归纳法;构造函数;一题多解  2014年安徽省高考数学(理科)第21题.  已知实数c>0,整数p>1,n∈N*.  (Ⅰ)证明:当x>-1且x≠0时,(1 x)p>1 px;  (Ⅱ)数列{an}满足a1>c1p,an 1=p-1pan
笔者对比了人教版实验教材(简称R)、浙教版教材(简称Z)、苏教版教材(简称S)对于“除数是两位数除法”教学过程,从计算方法的自动化,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计算方法的模型化上进行了差异比较.  (一)计算方法的自动化  “计算方法的自动化”:我们界定为学生在计算时,计算方法作为一种程序性的技能,学生在头脑中能即时提取程序进行计算. 用以评定学生的计算方法掌握情况和计算方法的抗干扰性.  1. R、Z、S
【摘要】新手与专家教师都用边讲边问的形式取代单纯的讲授,提问密度较高.两类教师都重视双基的落实,设置了大量的识记型和理解型问题.专家教师善于设计导向型和策略型问题,组成“问题链”,启发学生思维活动,保证学生思维趋向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提炼数学思想方法,引导学生领会数学的本质.两位教师都比较保守,没有提出开放型问题,这对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创造性都是不利的.  【关键词】课堂提问类型;中学数学;新手
【摘要】中职数学“三自”综合实践活动是指在教师组织、学生主动参与下,开设的以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以及创造性为主要内容特征的数学活动.旨在培养中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数学能力的整体发展,强调数学课程与其他课程、社会生活等的沟通.课程实施中重视习得、课外和多渠道,注重引導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过程教学  《中等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