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游戏思想在新型计算机教育中的应用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x23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最近几年以来,网络发展的速度非常迅速,网络游戏也随之吸引了更多的网民进行参与。文章通过对现代教育里建构主义理论,把网络游戏的成功理念运用在建构主义的教育过程里,为了形成全新的并且更加实用的教学方式和构建出对于学生非常有吸引力的全新教育方式给予支持。
  【关键词】网络游戏思想 计算机教育 全新教育方式
  在当今社会互联网已经被普遍应用,各种形式的网络游戏犹如春草般孕育而生,很多网络游戏都成功的培养起了自己众多的铁杆粉丝,这些铁杆粉丝不惜运用大把的时间、精力、金钱,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痴迷的畅游着。同其他的教育实验项目相对比,网络游戏所散发出来的魅力是无与伦比的,这点,应该引起我们高度的深思。不要一味的排斥网络游戏,而是应当将其中的成功经验吸取过来,融入到教育的实践当中,以便研究出更加出色的教育方法,也可以让受教育的群体可以主动支持这个全新的教育方式。
  近半个世纪以来,在教育的行业里,加强认知主体的内部心理过程,将学生看成是信息处理主体的认知学习理论,渐渐取代了强调刺激——反应,将学生看成是知识灌输者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人们更多的所接受。根据心理学专家对与人类在学习的过程里对认知规律的探索更加深入,最近几年以来,认知学习的理论中关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重要分支在国外逐渐盛行,而且以迅猛的速度蔓延到我国,以学生为主体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迅猛之势袭击了整个教育界,并且收纳了更多的膜拜者。
  因为计算机多媒体以及网络技术成为了建构主义学习模式里的认知形式,可以极好的促使学生加快认知世界的发展,由于多媒体和网络教育应用的快速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越来越呈现出旺盛的力量。可是,到当前为止,运用多媒体及网络技术构建出强有力的教育平台还是不多的。其主要原因在于人们的关注过于集中在新的学习理论执行的理论研究方面,而忽略了同现有的技术相结合,构建出高效、使用的教育平台。应当通过网络游戏得出的成功经验开辟一条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主的实践道路。
  一、网络游戏的成功之路
  网络游戏之所以厉害,是因为它不但让非常多的没有自制能力的学生沉迷其中,乐不思蜀,还对具有一定自制能力的成年人具有吸人魂魄的魅力。很多人会说压力太大,玩游戏可以放松精神,所以大家都喜欢玩。但请问,一天24小时,很多玩家都是玩上十多个小时,有的甚至几天几夜都不停下,这是一项多么强大的劳动,这样的网络游戏魅力该有多么巨大。如此成功的模式难道还不值得教育行业引起注意么?网络游戏真正成功之处是什么?为什么经历过悠久历史的教育方式却远远不如历时如此之短的网络游戏来的有效?我们应当从中吸取成功的一面运用到教育当中,让教育也可以像网络游戏般具有吸引力。
  通过研究我们不难看出,网络游戏所展现出来的一切以玩家为主,完全遵照玩家的主观思想的精神世界及建构主义,以学习者为中心,不断刺激学习者的主管能动性,将知识的建构意义完成。所以,网络游戏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供了非常好的学习形式,不论从教育实践还是教学方法上来看,对教育行业做好计算机教育都有着非常关键的参考意义。
  二、建构主义形势下的成功教学方式
  通过建构主义的教学形式,当前已经研发出相对成功的教学方式一般有以下几方面:
  1、支架式的教学:要为学生建构起对于知识的了解提出一个大的框架。这个框架里的定义是为了学生可以更加了解问题所需之处,可以方便学生进一步了解。
  2、基于问题的教学:这是一种需要创建在富有感染力的真实发生的问题之上的教学方式。所以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者抛锚式教学。
  3、随机进入的教学:因为事物的多面性以及问题的繁琐性,想要全面的掌控事物内在性质以及事物相互间的练习是非常具有难度的。所以随机进入的方式,不是只通过重复单一知识的方式,而是让学生可以获取在认识上的提升。
  三、网络游戏对新型计算机教育的启迪
  网络游戏可以分成很多级别,通过这些级别依照从简到难的程度进行排序,玩家只有在学会某种技能或者是到达了一定程度,才可以从目前所处的级别晋升到另一个更高的级别。通过循序渐进的方法可以让玩家持续的从一个级别上升到另一个级别,可以深切的体会到从较低级别上升到较高级别的乐趣,将玩家的兴趣激发起来,让玩家为之着魔,这个道理和支架式教学是相同的。
  网络游戏里为了测试玩家的能力,都会给玩家安排任务,玩家可以通过不同方式来完成这个任务,可是不管是任何一种方式,都是需要通过玩家充分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只有亲自体验才可以获取最后的成功,这个道理和基于问题的教学是相同的。
  网络游戏里为了完成同一个任务,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可是每一个方式所感受的情景和可以学习道的技能都不相同,玩家可以透过各种方式来进行同一个任务,并且不停地将自己壮大。这个经历不同时间、不同场景、却可以多次进入同一个内容的形式同随机进入的教学是相同的。
  四、网络游戏形式指引下的新型计算机教育平台
  运用网络游戏的形式来建造新型计算机教育平台,通过一门或几门学科的综合体成为主题内容来进行构建,将每一个知识点分散设立成一个单独的任务,将每一次测试转化成一级级的等级,从易到难,适当给予激励,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的调动起来,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并且适时的获得成功的感受,从而更加主动地去解决发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这样的新型计算机教育平台可以充分的将多种成功教学方式综合起来,吸收网络游戏中的优点,让学生真正喜欢上学习。
  结束语:透过网络游戏我们了解到要本着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建构出支架式、基于问题式、随机进入式的教学方式,并且及时给予鼓励、竞争、合作、任务等形式的学科间交叉的方式。可以看出,一旦这样的教育平台及理念可以进行普及,一定会积极有效的推进我国教育事业向前发展,也会将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训练出来,提升了人们的素质,起到了非常深远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志球.浅议电脑网络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及对策[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
  [2]李凤云,徐小平.网络游戏数据库访问技术[A].山东省计算机学会2005年信息技术与信息化研讨会论文集(二)[C]
  [3]姚涛.基于延伸的计划行为理论的网络游戏持续使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6.
  [4]北京师范大学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黄小玉.教育和游戏之间能否找到平衡点[N].中国教育报
其他文献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情境问题与学生互动,建立对话的课堂文化是教师教学艺术的一种重要表现。问题情境是指能够激起学生情感体验的一种问题背景,其目的是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本文则是站在教师的角度上来探讨在中学物理课堂上如何创设情境问题建立对话的课堂文化。  一、创设情境问题的作用  (一)现实的问题情境有助于让学生感受物理的应用价值
摘要: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是一门由教育学、经济学以及管理学相交叉的边缘学科。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教育经济管理学科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当依然存在着众多问题,因此必须解决相关问题才能使得学科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教育与经济管理 学科发展 课程体系  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是一门由教育学、经济学以及管理学相交叉的学科。其学科特征是将经济学原理以及管理学原理应用在教育管理中来。虽然教育经济与管理的产生基本满足了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孔子的这句话,在世界教育论坛上是颇有争议的,不管是意大利的蒙台梭利幼教法,还是美国的卡尔·威特教学法。都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激活生命,启迪智慧,是啊,世界上有多少惑老师能给学生解得完?只有开启了学生的智慧,激活了生命,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去解决。因此,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传授知识固然重要,而智慧的开启更是不容忽视。特别是小学低年级,正处于智力发展的第二高峰期,
兴趣是知识的入门。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既是反映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成为众多教师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经验进行浅探,旨在抛砖引玉进一步为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献计献策。  一、 初中历史兴趣法教学
高中美术欣赏课是要让学生对古今中外优秀的美术作品进行分析与评价,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初衷并体悟作品中的精神内涵,提高自我的艺术修养,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与树立审美观。尽管占用的课时最少,但教学的矛盾却比较突出因此也是美术教学中的难点所在。如何提高欣赏课的教学质量作为美术教师,应该认真地去研究和探讨。    一、学会欣赏    美术欣赏是依靠理解力的增强而逐渐发展,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已具有一定理解美术的能
【摘 要】人生的杠杆是精神,精神的支点是感恩,只有有了感恩的思想,人才能焕发出无穷的力量。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各种外来文化的影响,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部分中学生存在感恩意识淡薄等道德缺失的现象。为此,我们必须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以培养他们感恩意识,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关键词】感恩教育 原因分析 途径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常言道:“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谁言寸草心,报
【摘 要】笔者在三年级开始了“从感性化角度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的尝试,探索了初始作文感性化的五项策略:合理利用意外事件,共鸣“有意思”;撷取课堂自然生成,打造“多趣味”;精心寻觅活水之源,激活“享受式”;组织多彩实践活动,迁移“感动心”;采用感性习作评价,调动“情趣性”。实践后效果明显,打破了传统作文教学的盲点,开辟一条新思路。  【关键词】小学三年级 感性化 作文教学    一、“感性化”作文
我们知道:科学探究是指学生通过一定的过程与方法对客观事物和现象进行探究、质疑和研究活动。因此,小学科学探究活动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让学生像科学家—样经历科学、体验科学,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与方法,发展科学能力,端正科学态度,发扬科学精神。陶冶科学情操。本人在这几年的科学教育教学活动中,对提高小学科学探究活动效率有以下几点做法:    一、精心选取探究材料    小学科学探究活动要
【摘 要】课堂讨论,是学生合作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又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创造力。教师应该从设计有价值的讨论内容、交给学生合作讨论的技巧、把握好教师在讨论中的角色等方面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堂讨论。  【关键词】课堂 讨论 教师 高效    课堂讨论,是学生合作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又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
【摘要】我们必须十分重视“行为失范生”教育,给予他们必要的关注。本文主要通过对“行为失范生” 的成因分析,以及结合作者长期对这类学生的教育、管理的经验,提出了相关的教育、管理策略。  【关键词】行为失范生 成因分析 教育管理策略    一、行为失范生成因分析   虽然行为失范生的性格和人格形成的原因非常复杂,但对其进行细致的研究后,我们发现,行为失范生性格成因主要在家庭、学校、社会和自己主观原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