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白蛾入侵对园林的危害及防治对策讨论

来源 :种子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iver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开展园林管理的过程中,主要研究方向是控制外来物种对园林造成的影响,从而更好地保证园林质量。在众多的外来物种中,美国白蛾凭借宿主范围广、食性较杂、适应能力强、繁殖量大、传播速度较快等特性,成为对园林危害较大的世界级别检疫虫害。一旦园林遭受美国白蛾入侵,会因天敌匮乏、环境抵抗力较差等原因造成侵害范围迅速扩大,这对园林管理有较严重的影响。基于此,主要分析了美国白蛾入侵对园林造成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防治措施,希望对园林工作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美国白蛾;入侵;园林;防治对策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1-0079-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763.42       文献标志码: B
  作为世界级别的检疫病虫害,美国白蛾会在较短时间内迅速蔓延,给园林造成极其严重的损失。针对这一问题,应研究美国白蛾对园林的具体为害范围,掌握美国白蛾的发展形态及为害特征,从而进行针对性处理。如在园林中发现了美国白蛾病虫害,应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避免美国白蛾病虫害范围扩大。
  1   美国白蛾
  1.1   为害特征
  据相关人员考察研究发现,美国白蛾的食性相对复杂,很多植物都是其侵食对象,较为常见的有杨树、臭椿、榆树等。初孵幼虫会吐丝结网,结网呈现“网幕”状,严重时甚至一棵树会有上千只幼虫。
  美国白蛾对园林造成的为害顺序为:首先幼虫取树叶肉,这时被取食的树叶将发生变化,呈现透明状;当树叶肉都被侵蚀后,余下的网状叶脉也会被其幼虫一扫而光,导致园林景观受到严重影响[1]。
  除此之外,因美国白蛾的繁殖能力相对较强,扩散能力快,一旦失去控制,整片园林都可能被危害。
  1.2   形态特点
  1.2.1   成虫
  美国白蛾成虫的体长9.5~15 mm,复眼呈现黑褐色,无光泽,口器较短且较清晰,体背白色,大多数个体腹部白色,无斑点。一些基因突变的个体腹部呈现黄色,上有黑色斑点。一般来说前翅与后翅都是纯白色。
  1.2.2   卵
  虫卵呈现圆球形状,初产卵为浅绿色或黄绿色,随着虫卵发育,其后逐渐转成灰绿色,再由灰绿色转变为灰褐色,最后化卵而出。
  蟲卵具有较强的光泽感,而且虫卵单排看上去为块状,在其表面会出现雌蛾腹部脱落的鳞片或毛发[2]。
  1.2.3   幼虫
  成熟幼虫体长28~35 mm,头部黑色具有光泽。幼虫刚从虫卵出来时颜色为黄绿色,逐渐变化成黑褐色。幼虫的背线、气门上线、体门下线的位置都是浅黄色,并且在幼虫的背部还可见黑色的宽带,在宽带上面有一层黑色毛瘤。同时幼虫的体侧也有一些毛瘤,毛瘤以橙黄色为主,在其上面有白色的毛簇。幼虫的腹部,可见其外侧为黑色,而气门颜色是白色,呈椭圆形,并有黑边存在。
  1.2.4   蛹
  美国白蛾的蛹体长8~15 mm,宽为3~5 mm,呈现暗红色。雌蛹瘦小,雄蛹较肥大。
  1.2.5   生活习性
  如果园林中的树种比较多样化,则美国白蛾的出现时间要比单一树种的树林出现时间晚。据相关人员调查研究发现,越冬蛹一般会在次年的4月份开始“蠢蠢欲动”,并且第1代的出现要相对早一些,整体也比较齐,到了5月中下旬,幼虫才开始大范围出现,这时的幼虫主要集中在树冠中下部外缘,直到6月下旬才开始正式飞出。第2代出现要相对晚一些,整体不是很齐,直到7月中旬才开始有幼虫出现,并且多集中在树冠的中上部外缘。到8月中旬,才正式进入白蛾为害严重期。对于第3代而言,一直到9月中旬才正式有幼虫出现,并且存在2代和3代幼虫重叠出现的情况[3]。
  2   美国白蛾入侵对园林的危害
  2.1   对林业产生较大损失
  杨树和松树都是美国白蛾喜欢食用的树种,美国白蛾若入侵林业,将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园林建设和经营成果将遭到严重的影响,林业指标将会被挤压,相关行业遭到毁灭性打击。如果工作人员未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甚至会导致地区林业产业发生衰退。
  2.2   经济林果损失严重
  美国白蛾对林业经济发展有严重影响,种植经济树木数量越多,就越容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一方面导致防治成本大幅度提升,另一方面会影响果品品质,导致果农无法对外销售和经营,林业经济会受到严重制约,给林农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2.3   绿化景观受到损害
  美国白蛾对各类绿化树种及道路树种也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绿色甬道具有较强的流通性,因此区域性暴发的可能性也随之提升。一旦出现区域性暴发,园林中的绿色甬道以及城区的绿化景观均会受到损害。
  2.4   对外贸易受限制
  作为世界性的检疫虫害,一旦美国白蛾入侵,地区的木材、林果以及其他出口贸易将会受到较大的限制。尤其是检测到美国白蛾后,出口的货船会被拒绝入港,将会导致地域的贸易产品输出和进口受到诸多限制[4]。
  3   防治方法
  3.1   物理防治
  3.1.1   人工驱虫
  美国白蛾在3龄前的幼虫具有聚集网幕取食的习惯,此时园林工作人员需要对其进行观察,可以运用解除网幕、修剪高枝以及剪除危害性枝条的方式,进行集中性烧毁,从而更好地驱除美国白蛾。
  在这一过程中,园林工作人员需要注意不可以破坏网幕,避免漏掉幼虫,从而全面扼杀虫源。如发现美国白蛾,需要在树木上安置破坏网幕,并在使用化学防治后捆一圈草绳。   3.1.2   围草诱蛹
  围草诱蛹防治方法主要是充分利用老熟幼虫喜欢沿树干下化蛹的习惯,因此可以在树干的四周围上草把,将其引诱到草把上,进而消灭上面的白蛾。
  3.1.3   燈光诱杀
  灯光诱杀防治方法主要是应用诱虫灯设备在美国白蛾成虫羽化期间将成虫诱杀。具体可以运用在1年以上美国白蛾病虫害出现的地区,四周地块需空旷。可以在19:00~6:00开灯进行诱杀,从而提升防治效果。
  3.1.4   人工搜蛹
  园林工作人员可以在砖头瓦块、老树皮、墙缝、乱石堆及房檐下等地点进行全面搜查,销毁美国白蛾蛹,并集中烧毁。
  3.2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方式主要是充分利用生物之间相生相克的特性。美国白蛾可利用周氏啮小蜂进行防治。
  通常情况下,在利用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时,需要针对不同时期的美国白蛾合理放置周氏啮小蜂。比如处于蛹化期的白蛾,可按照1∶3或1∶5的比例进行放置。通过这种方式,可实现持续性防治美国白蛾的目的。除此之外,还可通过美国白蛾性信息素实现对白蛾的防治。
  3.3   化学防治
  防治美国白蛾工作最主要的是提前预防。化学防治可用除虫脲药剂2 500倍液、高效氯氰菊酯2 0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5]。
  3.4   全面监测
  园林管理工作人员需建立专业队伍,明确普查任务,开展普查工作。需对林园中的果树、林木等实施全方位的调查,尤其是对容易出现美国白蛾的各类植物进行重点调查与处理。
  3.5   加强检疫
  严禁在有美国白蛾地区引入苗木。绿化工程所应用的苗木,都需报备生物防疫机构建立档案。对调入的森林植物产品以及包装材料进行复检,如发现美国白蛾要将其剔除,依法扣留,而后实施无公害化处理。园林工作人员需确保检疫工作的全方位覆盖,杜绝美国白蛾为害[6]。
  3.6   周密准备
  园林工作人员需按照园林所设置的美国白蛾预案进行防控,确保预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加强其检疫监测、防治技术培训、组织技术培训。在具备储运条件下设置物资储备库,购置杀虫灯、虫情测报灯、高枝剪、高效低毒药剂设备等。
  4   结语
  美国白蛾防控工作是一项事关生态安全的公益性事业,是园林工作者的重要职责。园林工作人员需要探究美国白蛾的习性及形态,对美国白蛾有全方位的认识,以及美国白蛾入侵后对园林造成的危害。重视防治美国白蛾的措施,实施无公害化处理,保障园林经营质量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 1 ] 王芳,张丽华,韩浩章,等.美国白蛾幼虫对宿迁地区常见园林植物的取食选择[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20,54(6):1002-1008.
  [ 2 ] 王伟,姚昌盛.6种常见园林寄主植物对美国白蛾生长的影响[J].安徽林业科技,2020,46(5):16-18.
  [ 3 ] 武青青,王三军.颍泉区美国白蛾的发生与防治[J].农技服务,2020,37(7):96-97.
  [ 4 ] 李春红.四平地区园林植物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J].现代园艺,2020,43(9):194-195.
  [ 5 ] 焦自龙,孙磊.芒种过后北方地区园林养护措施[J].农村百事通,2020(9):14.
  [ 6 ] 黄志宽,陈文霞.南京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现状及趋势分析[J].现代园艺,2020,43(5):175-176.
其他文献
摘 要:藏柏以其耐瘠薄、生长快的特性,已成为石灰岩山地、白云石质砂石山地等难造林地的先锋树种。藏柏裸根苗造林由于受到季节、气候等因素的影响,造林成活率低,效果不是很好。使用藏柏容器苗造林,能极大地提高难造林地的造林成活率,使人工造林提早郁闭成林。重点阐述了藏柏容器育苗及造林的技术方法及注意事项,以期在植树造林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藏柏;容器育苗;造林技术  文章编号: 1005-2690(20
摘 要:玉米种植经济效益较高,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农作物。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玉米种植逐年扩大,在增加农民收入、确保粮食安全方面作出了巨大貢献。为了进一步提高玉米栽培技术水平,结合实践,就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2-0035-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513 文献标志码:
摘 要: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作为一项农业现代化技术,能够促进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能优化及调整当前的农业产业结构体系。在大棚蔬菜种植环节出现的一些问题,阻碍蔬菜种植效果的提高,使蔬菜的产量下降,也影响蔬菜的种植效率,难以满足人们的客观需求。需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充分了解,并思考相对应的解决对策,从而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确保大棚蔬菜的种植效果。  关键词:大棚蔬菜;种植;解决对策  文章编号: 1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作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正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尤其是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的关注度在不断增加,然而玉米的生产正遭受着一定的危机,由于种植的不合理以及病虫灾害的逐渐加重,玉米的产量低迷,玉米生产的发展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阻碍。目前对于玉米生产影响最大的病虫害有玉米螟和黑穗病两种,另外种植管理的不合理也对玉米的产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使玉米生产过程中
摘 要:棉花高产稳产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根据多年棉花栽培经验,发现要想实现棉花高产高效生产,应当充分考虑棉花不同生育期的特点,因地、因苗制宜,采取切实有效的栽培管理措施,为棉花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棉花正常生长发育,提高棉花产量与品质,创造更大的种植收益,推动棉花种植产业持续稳步发展。  关键词:棉花;高产;栽培技术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2-0047-02
摘 要: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在生产过程中,优化栽培技术,对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治是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措施。以甘肃陇南地区徽县为例,根据小麦生长发育特点及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对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进行总结,以期为减少病虫害、提高小麦产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麦;高产栽培;病虫害防治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2-0043-
摘 要:重点分析了三门江林场油茶低产林实施改造的技术措施,并介绍了林地清理、密林疏伐、合理施肥、保花保果、病虫害防治等改造技术,希望可以有效改造油茶低产林,为提升林场收入作贡献。  关键词: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1-0089-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794.4 文献标志码: B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实施油茶“双千”计划
摘 要:核桃树体生长茂密,树体内含水量非常大,因此在修剪过程中易出现“伤流”现象,造成壮树剪弱、弱树剪死。不同地域的核桃树在不同时期修剪,对伤流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就不同修剪时期对伤流的影响及应对措施进行了浅析。  关键词:核桃树;修剪时期;伤流;应对措施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1-0087-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664.1 文献标志码: B  1 核桃树
摘 要:银杏树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十分珍贵。主要阐述了银杏的发展前景,并且介绍了银杏营林措施,希望为银杏的栽培和造林提供参考。  关键词:银杏;发展前景;营林措施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1-0097-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792.95;S725 文献标志码: B  现阶段,银杏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种植范围,并且银杏的根、茎、叶和果实的价值较高,具有很好
摘 要:青杨天牛主要为害杨树的枝干部位,是常见的蛀干性害虫,在我国广泛分布。青杨天牛又称杨枝天牛,其幼虫主要为害幼树的主干部位,影响树木养分的运输和吸收,一旦杨树的抗病能力下降,容易出现畸形树干,或导致杨树整株死亡,对杨树的危害较大。主要分析了青杨天牛的生活習性和为害特点,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以减少青杨天牛对杨树造成的危害,供参考。  关键词:青杨天牛;为害特点;防治技术  文章编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