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微谈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aojin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学生的培养方向也在不断变化。通过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语文基本技能和思维能力。传统的教育模式在培养思维能力方面效果不佳。现代教育理念要求以多种方式来提高课堂效率。那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呢?寓教于乐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充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体现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關键词:语文;寓教于乐;主体地位
   小学语文学习是初级阶段的学习,主要以文字、图片等方式呈现出来。随着不同学科的整合,语文也成为各个学科的纽带,因此学好语文至关重要。实践证明,语文课堂中引入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语文教育的发展。所谓寓教于乐,就是在课堂授课中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来提高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充满欢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一、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1.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活跃课堂氛围
   语文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对一篇课文的学习,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只能通过教师在课堂的讲解来实现。为了让学生深刻地理解文章内涵,教师可以通过动画展示、视频讲解、实际操作等展示文章写作背景、主要内容、表达方式。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能以写板书和读课文为课堂主要活动,而应采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如学习《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教师可利用互联网技术收集一些有关桂林山水风景的视频、图片,剪辑整理后进行课堂展示,通过丰富的资源让小学生如身临其境,并配置旁白来让小学生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最后通读《桂林山水》,进一步加深学生的感受。这样不仅让语文教学化抽象为具体,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2.提升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激发小学生语文课堂学习激情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学目标不断变化。传统语文教育中死记硬背的模式已经被淘汰,思维能力的培养逐步代替了单纯的知识识记。现代的语文教学中,随着多媒体技术的灵活应用,教学模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学语文教师可通过现代多媒体手段来进行语文教学。如播放优美的音乐旋律,剪辑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视频,也可以在重难点知识处增加超链接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注入新鲜的元素来拨动学生的心弦,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习,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二、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1.在生活中不断学习,在学习中不断提升
   教育源于生活,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来进行讲解,伴有生活气息的课堂更能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让小学生在生活中注重观察,在实践中成长,进而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养。我们可以通过培养小学生的表现能力、活动组织能力等,促进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学习语文。如学习《蛇与庄稼》一文时,教师可以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保护环境,做地球母亲的守护者,渗透德育。
   2.提高学生的课堂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传统教育中,课堂授课方式需要严格按照三步走的模式:第一步,教师讲解本章的知识点;第二步,学生对教师板书的知识内容进行摘抄;第三步,学生课下背诵,下节课教师提问。学生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只能被动地学习语文知识,天赋和潜能很大程度上受到抑制,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不到发展。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当以引导者、参与者的心态和身份进入课堂,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体的作用。在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激发,开始主动参与教学,有利于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语文探讨活动,并结合课堂教学重点给小学生分配相应的小组,通过成员间的分工合作进行学习,辅以合理的奖励机制,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进行自我展示,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思维能力得到提升,还能增强小学生的合作能力。
   总之,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掌握基本技能,获得情感熏陶。教师通过多种方式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中快乐地学习。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营造了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因此,教师应该通过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继而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晓杰.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阅读方略[J].课外语文,2019(10):90-91.
   [2]贺玲.小学语文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微探[J].新课程学习(上),2018(5):56-57.
   [3]张丽梅.浅析小学语文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J].作文成功之路(中),2020(14).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事业的高速发展,人们愈来愈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开始落实寓教于乐的教育改革措施,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地开展教育活动。而快乐教学法是实现寓教于乐的有效方法,该方法通过多种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的语文学习氛围等,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整体质量,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阐述了快乐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應用。   关键词:快乐教学法;语文教学;应用  
摘 要: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互动艺术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之后提出了应用互动艺术解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互动策略   对于小学生而言,其因为缺少生活阅历,对语文学习较为陌生,没有足够的语文基础,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其尚且处于启蒙阶段,因此学生需要通过科学途径提升对世界的认知,并且快速地扩充知识量。阅读是帮助学生不断增加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既是国家义务教育规定的必修课程,也是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师要注重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展与落实。创设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实践性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劳动实践的趣味性,潜移默化地提升自身的素养。   关键词: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既是国家义务教育规定的必修课程,也是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改变传统
摘 要:数学教学的目的是在学生思维可塑的年龄锻炼其逻辑思维、培养其学习兴趣。好动的学生对抽象的数学可能有抵触心理,而兴趣是人类成功的秘诀,所以教师应该研究如何培养其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阐述了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意义,给出了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希望可以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关键词:数学;小学教学;兴趣;培养;策略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不足,尤其
摘 要:随着新课标教育改革精神的不断实施和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都在逐渐被创新和提升,小学语文课堂要加强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识字阅读和写作能力等核心素养的培养,帮助小学生自觉、主动进行语文学习。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课堂实践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充分地结合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开展语文课堂实践教学工作,从微观层面上来说:第一,能更好地提升小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第二,能促进
摘 要:自主学习是一种与传统的学习方式相对的学习方式,在这种学习方式中,教师只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目标引导,大部分学习过程都由学生自行支配。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个体或者小组对目标及知识点进行分析、实践、质疑、探索、创造,最终实现学习目标。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的主体性能够得到有效的发挥,自主学习能力也能够得到显著的发展。以“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教学”为例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数学;自主学习;直
摘 要:《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一诗不光有自由宏阔、雄奇奔放的气概,还在壮丽浩荡的意象群下,暗含着对毁灭性力量的赞美。诗人毫无保留地拥抱这股力量,既是由于个人的审美倾向,也是时代思潮的反应。青年人对自我的认知是膨胀变形的,他们相信自己可以拥有征服一切、毁灭一切的绝对力量。解读诗歌时没有必要回避文本中毁灭激进的倾向,这种浪漫狂妄的色彩本身就是青春的特别写照。   关键词: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意象解读;毁灭
摘 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决定了教学质量的高低,尤其是对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有效的课堂教学,能引发学生主动思维、探究分析、解决问题,从而形成一定的数学思维,面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产生探究解决的数学意识,通过所学知识的迁移应用成功解决问题,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而持久的兴趣。要着力打造课堂教学,力求通过先进的教学观念、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科学的教学评价,不断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从而让小学数学课堂绽放活力之花。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与落实,英语教学的重点已经不再是知识性教学,而是要培养学生建立更加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可以转变教学思路,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情境创设可以改善传统英语教学中的消极现象,提升英语教学效率。因此,围绕情境创设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展开研究。   关键字:小学英语;情境创设;方法措施   虽然英语学科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但英语同样是很多
摘 要:生活和教育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在教学中应用生活事例有利于强化教学效果,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以过敏反应为例,对高中生物学教学生活化开展进行研究,以望提供相关借鉴。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生活化;过敏反应   生活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更加注重生活事例的引入,是对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深度践行。过敏反应作为2019年新人教版高一生物教材的重要内容,属于液体免疫的拓展,学生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