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教学在高考复习中的应用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rry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了目标教学法在历史高考一轮复习教学中的应用,通过目标教学法的实施,可以大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目标教学;教学目标;历史教学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学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又不乏系统性的过程。在新课程背景下,针对学生怎样提高历史复习的兴趣,做到在考试中答题有的放矢,我想就通过教师备课时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是不够的。那么目标教学就显得更具优势,反其道而行,提高学生明确目标后的学习自主性来掌握解题的方法,让学习的学习更具主动性,反馈及时,教师的纠正更具针对性。
  一、目标教学法及其意义
  目标教学是以目标为导向、以反馈矫正为基本特征的教学体系,是典型的以学为主,以目标探究为核心的教与学高度协调的课堂教学结构。我们实际的教学过程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把教学目标渗透到教学活动各个环节的一个过程,这也就是所说的“目标教学”。
  教学目标还可根据教学中的反馈评价进行调节,便于对知识缺陷进行及时补救。目标教学法其教学模式的可操作性较强,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防止两极分化。实践证明,目标教学法在克服教学的盲目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的答题能力和教学质量方面,有不可低估的优势,而这些特点特别适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学。
  二、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的特点
  一轮复习的特点是复习系统性强,教材分析理解和解题方法联系紧密,教学目标明确。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不是简单的知识重复,并且现在高考不再是知识点的重现,更多侧重学生能力的考察。教师应对课本知识按一定主题进行重新整合,并辅以新的材料,对问题进行多角度的情境设计,坚持知识呈现的情景化,问题解决注重探究,引导学生进行思辨,认识角度要多元化。
  其次,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求高,系统复习后需要学生通过练习来巩固,是理论教学直观有效的反馈评价途径,易于对教学进行矫正和检测。在复习的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史料,史料是真实呈现历史原貌的重要途径,史料研究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手段和历史学科教学的突出特征,史料问题也是高考重要形式之一。同时,搜集历史信息和解读信息能力也是新课程对学生的重要能力要求。从近几年历史高考题看,几乎每道题都以史料形式出现,史料的形式也多种多样,2010年江苏高考历史更是突出。教师要善于积累史料素材,善于以史料说明问题,以史料来设计问题,以史料来考查学生,坚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学习习惯。
  第三,夯实基础知识与解题能力提高相结合。高考一轮复习,一面通过复习夯实基础知识,查漏补缺,掌握教学大纲和高考要求的知识点,一面在扎实基础知识的同时要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学以致用。在一轮复习的过程中,针对考试的知识点寻找最新材料,通过材料的解读巩固基础知识。在练习巩固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仔细审题、阅读材料、分析材料的能力,同时对易错题、同类题的归纳和总结。
  三、教学策略和方法
  目标教学法教学过程一般采用五段式:确定目标——实施目标——达到目标——检测目标完成情况——补救不达标。教师在授课前,根据教学大纲,理清课程的知识体系,明确各知识点及其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教学时,先告知学生该知识点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做好要达到该学习目标的心理准备,做到有备而来,然后要不断引导学生向教学目标接近,并在实现教学目标后与学生一起进行课堂总结,以便学生巩固提高。
  制定明确、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是一轮复习指导的关键。教师可根据多年的高考原题和历年的考纲,系统的提炼出高考史料分析里所表现出来的学生所需应对的能力,以及不同的题型和答题要求。制定这样的教学目标,并不是为了缩小复习范围,而是为了保证复习方向的准确,从而简化复习的线条,提高复习的效率。
  根据高考原题及考纲要求,我们将高考历史考查类型概括为以下四个能力点:①思路分析能力;②语言文字概括能力;③探究评价能力;④图片信息提取能力。从近几年的高考历史试题看,理解史料、筛选提取信息、对信息的综合加工,这三点一直是命题最突出的特点所在。有了这些针对性的能力点,力求高屋建瓴,关注这些目标的覆盖和训练,回避题海战术,进行有目的的系统训练。
  实施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明确教学目标。上课时,教师将所授课教学目标,采取适当方式告诉学生,使学生带着明确的学习任务有目的地听课。第二,引导学生达标。这是教学目标实施的重要一环。首先,要善于将教学目标具体化、情境化,通过史料阅读,在史料中理解、概括知识点。其次,对教学重点目标,教师精讲,学生多练,并鼓励学生质疑,增强反馈信息强度。第三,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地图、图片等历史资料再现历史情境。历史地图的内容比较广泛,从近几年高考命题看,书本上的图片也是考试考查的重点。历史图片从不同时空解读了人类文明的特征,不仅包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还承载了大量的地理知识。学生正确结合图片历史内容和地理知识,做深入的抽象概括,就能得出判断。
  由于目标明确,可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全面、完整、深层次阅读的习惯,也增强他们答题时的信心。对学生来说,应该是一个简单易学又有效果的办法。
  当然,在训练之后要对目标进行检测,检测教学目标这一过程分两步走。首先进行目标测试评价。对教学目标掌握情况进行形成性测试,找出未达标学生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进行问题分类,确定学生的问题是共性还是个性,为矫正教学提供可靠的依据。其次进行知识矫正。对目标测试评价反映出来的问题,教师进行知识矫正补救教学。对少数没有达到教学目标要求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和帮助,或通过学生重新练习进行自我矫正。
  总的来说,“目标教学”是一种教学模式,而不是一种固定的教学方法。在达标的过程中,可以围绕教学目标以及重点和难点,灵活地运用各种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直至达到教学目标。我们也不能固定于一种方法或一种模式,只能结合高考要求,不断探索,寻求最适合学生接受的自主学习方式。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浒浦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儿童文学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一般认为,儿童文学是指以15岁以下的少年儿童为读者对象,为吸引他们对文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对文学的鉴赏力而创作或改编的文学作品。优秀儿童文学作
以尼龙1010为基体,用硅烷偶联剂(KH-550)有机化处理过的氧化铝(Al2O3)为增强剂,进行氧化铝(Al2O3)/尼龙1010复合材料剪切性能实验.使用HITACHIS-3000N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分析试件断面
多媒体是可用计算机处理的多种信息载体的统称,包括文本、声音、图形、动画、图像等。近年来,运用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深入到各科教学之中,特别是对英语教学的改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能直观、真实、生动地再现生活中的场景,丰富教学内容,开拓学生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课堂效率,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英语教学的目的,主要是运用于人与人之间
【摘 要】语文诗歌有着丰富的内涵。学习诗歌,不仅要熟练掌握诗歌本身的含义,还要透过文字的表面,探究作者的心理活动、思想情感和写作背景。一首诗歌不仅可以反映一个时期的生活方式,还可以折射出诗人的人生轨迹和处境特点。因此,在语文诗歌教学中,教师应当转变僵化的教学模式,带领学生深入探究诗歌的写作背景,思考诗歌背后蕴含的丰富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情感的共鸣,收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语文诗歌
课堂是学生自我发展和实现的主要阵地,学生是发展的主体,因此要想使历史课堂具有生活性、社会性、动态性等特点,就必须把握学生的思维和情感的流动,课堂才充满鲜活与生动,那么,怎么样才能使课堂充满活力,创造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和谐的课堂气氛呢?实践中我的体会是:  一、创建平等、民主、宽松的课堂气氛  “沟通,从心开始”是中国移动公司的服务理念,这一服务理念,也可作为教学工作的切入点,只要用心了解对方,真心
对一类带有不确定项的多输入模糊双线性系统(M-I FBS)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及控制器设计.使用分布补偿算法(PDC)设计了模糊控制器,得到了带有不确定项的M-I FBS渐近稳定的充分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