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什么样的方式付出

来源 :知识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dj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学家做了这样的一个实验——
  在两家公司里,分别用两种不同的方案发放奖金。第一种方案是这样的:第一季度发3000美元,第二季度发3500美元,第三季度发4000美元,第四季度发4500美元;第二种方案是:第一季度发4500美元,第二季度发4000美元,第三季度发3500美元,第四季度发3000美元。随后,心理学家调查两家员工对奖金的满意度。出人预料的是,尽管一年的奖金总额都是15000美元,以第一种方案得到奖金的员工对奖金的满意度永远高于以第二种方案得到奖金的员工,后者甚至表现出强烈的抱怨情绪。
  为什么会这样?心理学家是这样解释的:对于不可确定的收益,人们总是期待一次比一次多。员工一般情况下难以预测奖金的数额,如果一次比一次发得多,他们就会高兴;如果一次比一次发得少,他们就会抱怨,尽管一年下来的奖金总数并没有变化。
  在中国,有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宋国人狙公养了很多猴子,每天喂栗子给它们吃。后来由于家境衰落,狙公就想限制猴子的食量,他对猴子们说栗子现在一天只能发七颗,早上三颗、晚上四颗,猴子们不同意。狙公就改口说早上四颗、晚上三颗,猴子们便同意意了。
  这个故事里的猴子(其实是拟人化的)对于“收益”表现出另一种期待——前期获得越多越好。这又是为什么?其实这个故事跟心理学家的实验并不冲突。心理学家发的是奖金,是一种难以确定、不可预知的收益;而“猴子”每天得到多少栗子是固定的、可预知的(主人只发7颗)。对于已经确定了的收益,人们总是期待尽快获得。
  心理学家维特海默说过这样一句发人深省的话:“别人对你的感受,并不完全依赖于你付出了多少,而更大程度在于是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付出。”
其他文献
“口罩在手,不花钱不挨刀,不留疤无后遗症,一键升级美丽不是梦。”你也有这种感觉吗?  日本的一档综艺节目《summers的神疑问》曾在街头随机采访了100个戴口罩的女生,其中有45个女生愿意在摄像机前摘下口罩。有些女生摘下口罩后颜值没怎么变,但大部分女生戴上口罩反而更好看。在生活中,也有不少男生受到口罩的眷顾。后来,该节目又找来一群大学生进行调查,要他们为66个男女的大头照的吸引力评分。打分结果显
1268年,蒙古百战健儿,驰马江南,烟尘千里,直袭偏安一隅的南宋。  此时,临安仍“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一片莺歌燕舞。  此时,南宋权臣贾似道仍躲在半山堂内,斗着蛐蛐,观赏着歌舞。  杏花春雨,吴侬软语,在一角山水里,依然如画。一个个士大夫,在红牙檀板中,在歌舞氤氲里,醉软了骨头。只有一人,长叹一声,衣袖飘飘,迎风飞扬,走向大宋的疆场,走向金戈铁马中,在胡笳芦管中,挑灯看剑;在向晚角
七岁的时候,我摔穿了嘴唇,鲜血不停地从嘴角溢出来,那阵势吓得全家人鸡飞狗跳。  在县医院的急诊科里,医生在我的伤口处温柔地喷上麻药,继而一番飞针走线的熟练缝合,立刻将血止住了。一周后拆掉线,我裂开的嘴唇奇迹般地恢复如初,只留下了一条淡淡的疤痕。  因为体质不好,我从小都是医院的常客,走廊上浓烈的消毒水味充斥着整个童年。各种奇奇怪怪的病症,医生总能药到病除。也是从那时起,在我心目中,戴着口罩、神情严
我们一直以为,学识渊博的大师,做人著文就应该是一丝一板、不苟言笑、端庄严肃的。其实,大师也是人,也有糗的时候。  明末清初的文坛奇才金圣叹,学问渊博,在文学批评上造诣甚高。他生性幽默,有一次参加科举考试,题目为“吾四十而不动心”。金圣叹在试卷上连写了39个“动心”,主考官追问原因,他的回答令人忍俊不禁:“孟子曰四十不动心,则三十九岁之前必动心矣。”主考官大怒,其结果可想而知,开创了高考零分作文的“
2020年,虽然蝗虫、洪水等灾难接踵而至,但人类并未因此停下探索的脚步。通过不懈的努力,科学家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進展。声速的极限是什么  我们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一样的,比如,声音在空气中每秒传播340米,在水中每秒传播1450米,在铁中每秒传播5130米。那么,声速有上限吗?如果有,它的极限是多少呢?  英国和俄罗斯的科研团队发现,不同的介质之所以传播声音的速度不同
“邓州护士”成为劳务输出金字招牌  眼下,“邓州护士”以其过硬的自身素质、丰富的临床经验、高超的实战技能,深受用工单位的欢迎,正成为河南省对外劳务输出的一个金字招牌。截至目前,获得“邓州护士”资格证书的已达3.15万人,他们分布在国内20多个省份,成为一支活跃的“劳务大军”。  面向市场办学、面向学生就业、面向社会服务,打造“邓州护士”金字品牌,这是邓州市最初的发展思路。该市以邓州市卫生学校为依托
1  那天,她从刘老师办公室走出来的时候,正是黄昏时分。八月的黄昏,暑气还盛,地里还有大片未被收割的玉米、高粱、大豆,挨挨挤挤,密不透风,西天的云霞烧红半边天。从学校到家,要穿过那一大片青纱帐,平时她风风火火不到五分钟就能穿过去,那天,她的双腿却软绵绵似被抽了筋,一步一挨,似乎永远都走不出那片庄稼地。嘴角咸涩的液体,分不清是泪还是汗,她拖着沉重的步子茫然向前,竟然不知道去擦……  她说,从来没有像
很多人喜欢给自己的物品取名字,比如行李箱叫“小滑”,因为它很好推;钱包叫“小扁”或者“空空”,自嘲自己的收入;电脑名叫“嗖嗖”,希望它可以运转神速……生活中,给小猫、小狗等宠物取名字是再常见不过的事,毕竟它们有生命、很可爱,取个名字,时间长了就可以呼来唤去,非常好玩。可是,对于那些没有生命的物品,人们为什么也喜欢给它们取名字呢?  行为科学领域有个词,叫“拟人化”,给无生命的物品命名,正是拟人化的
哀伤是刀。打击一来,你便会清清楚楚地听到“嗖”的一个声响,有寒光在眼底掠过。刀出鞘了。刀刃薄如纸,它直直地、狠狠地插进你心窝,把你捣得鲜血淋漓;然后,转移方向,在你的额头、眼角、唇边,纵横交错地刻出一道一道的皱纹,把你变成一个形同枯槁的人。  容颜老去之后,有些人还愚昧地将那把哀伤的“小刀”留在心叶上,在漫长的岁月里,任由它残酷地凌迟又凌迟。  打击骤来而心无涟漪,常人做不到;然而,让哀伤那把小刀
有一种生活在热带海洋珊瑚礁丛中的鱼,其雄性体色为蓝中带有绿、红与橙色,雌性体色呈淡红或紫色,其间有一白色条纹,它们的体长可达1.2米,重量可达20千克。因为颜色五彩斑斓,跟鹦鹉鸟一样绚丽,因而人们叫它们“鹦鹉鱼”。鹦鹉鱼活动的地方通常都有大片漂亮的白色沙滩,所以造就了许多热门的热带海滩度假胜地。其实,这样的海滩度假胜地,并非特意为人类所造,纯粹是为了鹦鹉鱼。  这得从鹦鹉鱼的生活习性说起,一天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