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要培育强烈的课程资源意识

来源 :快乐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147852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在语文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必须培育自己强烈的课程资源意识,要在认真分析本地、本校与本班特点的基础上,充分用好已有的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积极思考与探索“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成功经验,从而真正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课程目标。
  一、资源无处不在,语文教师要慧眼识资源
  什么是课程资源?到哪里去寻找相应的资源?又怎样去更好去开发与利用这些资源呢?我们不妨再来细细读一读2011版语文新课程标准:课程资源,就是指在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己资源的总和。
  语文课程资源,其涉及的范畴,包括教材、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校、家庭、社会的方方面,包括一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促进教师专业和学生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的各种资源,的确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所以,我们的老师,要具有一双会发现的慧眼,能在日常生活中,在平常的教学中,用自己的智慧,去主动发现这些资源,去挖掘这些资源,从而不断丰富我们的课程内容,创新我们的课程实现形式,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资源重在利用,再好的资源,不善于利用也是枉然
  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尽管资源无处不在,但最关键是“利用”。可以说,在教育教学中可以开发与利用的课程资源多种多样,但并不是所有的课程资源都能真正成为“教学资源”。只有那些进入课堂,与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为课程的实施,为课程目标的达成而实现了其特有价值,真正在课程实施中起作用了的资源,才是真正的资源。
  至于如何利用,我认为,“适时、适量、高效”是其评价的标准。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一要为强调教学重点,降低教学难点、难度,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学习的内容服务;二要为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从而为调动其知识储备,加以生发、拓展,为促进学生的思维与发展服务,三是要为新的课程资源的生成与利用服务。
  三、资源贵在开发,犹如璞玉重在雕琢
  在客观现实中,广义的资源是客观地、外在地存在于课程以外的社会生活、学习与日常活动中,存在于学生已有的经验之中,在这种情况下,资源常常是以素材的身份出现。更有些资源,甚至是以隐性资源的形式,存在于客观现实中。这个时候,仅有利用是不够的,还需要我们的老师去充分进行开发。
  而这种开发,又常常与教师的日常见识、教育感受与教学智慧相关。
  识之之师,不仅能用好它,更能充分进行开发,使其发挥最大的课程效应。
  对于资源的开发,目的性是其最根本的特征。为此,必须从三方面加以考虑:一是教学目标,任何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都是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的,所以,必须在教学目标的统率下进行。二是学生情况,任何资源的开发,都将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三是开发策略,只有良好的开发策略,才能开发出优质实用的语文课程资源。
  四、资源善在整合,方能发挥最大功效
  语文新课标再次明确提出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理念,其实质是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对于教师来说,就是要求我们把学生放在一个更广阔的天地里,就如同在教室里多装几扇窗子,给学生更多的阳光,给学生更新鲜更自然的空气;对于学生来说,就是把目标从教材移向整个社会和人生。毫无疑问,丰富的教学资源,对学生学习来说无疑是“源头活水”。
  在充分开发与利用教育资源的同时,我们还必须做好一件事,那就是必须注意“资源的整合”。有效的教学资源整合,既能增强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又能起到促进课堂师生交流的作用。对于这些无处不在的资源,绝对不能“捡到篮里就是菜”。因为,如果我们的教师没有改变原有的课程观、教材观和教学观,没有重新认识“资源整合”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的话,一方面将使我们的课堂更将难于掌控,导致课堂教学的低效,严重干扰40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益;同时,也将大大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所以,对于这些资源,必须依据课程标准,利用已有的或可以创造的一切教学资源,包括对选定的教材进行必要的整合,从而使这些资源更好地适应教师的教学需求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尤其语文教学。我们都知道,语文教学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由于几千年的文化与历史积淀,我们可供选择与学习的文字材料实在是太多太丰富。尤其是如今,我们还处于信息社会与知识爆炸时代,“大数据”的时代背景,更需要我们合理筛选与整合相应的学习资源。因此,这种资源的整合,不仅仅要建立在教师自我建构的基本上,即通过筛选、补充、删节、重组等方式的整合,体现教师的个性化处理,同时,更要建立在学生的基础上,顺应学生的特点,从而在课程实施中,能真正成为学生可以学习的内容,即“学生课程”。
  总之,我们的语文老师,在充分认识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性,必要性的基础上,认识分析与思考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和班级环境,从而科学合理地进行开发与利用,努力建设好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不仅将努力提升语文教学的效益,促进课程目标的达成,更将有力地促进师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作者单位:常州市西横街小学)
  编辑/张俊英
其他文献
<正>粮食属于低附加值的大宗商品,其供应业务边际利润低;由于粮食是日需品,其需求也相对稳定。因此现代粮食物流供应具有低成本、高稳定的功能性,通过科学的流程设计,构建了
会议
结合常宁220kV变电站工程实例,为了尽可能地维持站址原貌,竖向设计采用放坡式布置,在建设环境友好型变电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正> 护士长的工作头绪多、压力大、任务重,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岗位,尤其是新上岗的护士长,如果不理清工作思路,不抓住工作重点,就会陷入被动局面,殆误工作。根据我实践的体会,
会议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是我国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具有开创性、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
报纸
文章采用“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父母用)”,对常州市1378名学龄前儿童的行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学龄前儿童的行为问题中,学习问题最为明显;学龄前儿
银行营业网点服务标准化工作是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保护消费者权益和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人民银行宿迁市中心支行认真贯彻实施《银行营业网点服务基本要求》国家标准,
<正>晚近研究表明,自噬是机体细胞应对各种应激的重要保护机制,参与急性肾损伤和慢性肾脏病中的发病过程,阐明在病理状态下各种肾脏固有细胞中自噬-溶酶体通路变化,以及这些
会议